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6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云的云量为 6~10 时,称为多云。这样做提供了一个判断天气的数量标准,
和过去的习惯稍有不同。例如,习惯上以雨停而云散,或有云仍见太阳光为
晴;以天空云层密布,阳光罕见,或天色阴暗时为阴。
云也是大家族
云状是云的外部形状,云状与云的高度有很大关系。云高是指云底到地
面的距离。1956 年世界气象组织按云底高度和云的形状将云分为四族十属,
可以做为识别云状的根据。
第一族是高云,是云底离地面最高的云,云底高度在 6000 米以上,包括
卷云、卷积云和卷层云三属。
卷云由冰晶组成,呈白色狭条状,细丝状或碎片状,具有纤维或柔丝般
或头发般的光泽外形。
卷积云由冰晶组成,呈白色鱼鳞状或层状,由颗粒状或波纹状等很小的
单元组成。排列很有规律,很像轻风吹拂水面引起的小波纹。
卷层云也是田冰晶组成,云体均匀成层,布满大部分或全部大空,具有
细微结构的淡白色云幕。透过卷层云可以清楚地见到日、月轮廓,常伴有日
晕或月晕现象。
第二族是中云,云底离地面 2000~6000 米,包括高积云和高层云两属。
高积云由水滴组成,云块较小,呈白色或灰白色,形状有扁圆形、瓦块
状、鱼鳞状、棉花状等多种形状,单体成行或成波状排列,很有规律,透过
高积云看日、月,周围常伴有华出现。
高层云由水滴和冰晶组成,呈浓密的灰白色或灰色的均匀成层的云体,
常布满大部分或全部天空,多属系统性云,可产生连续性降水。
第三族是低云族,呈灰或灰白色,并总带有阴暗部分的云块,或是呈波
状结构有规律排列的云层。
层云由水滴组成,呈灰色,云层相对均匀,有时下毛毛雨,是稳定天气
条件下的云,常由辐射雾在日出后升离地面而形成。层云是一种地方性云,
有明显日变化,偶尔有毛毛雨发生,但雨量不大。
雨层云由水滴组成,呈暗灰色,无一定形状,常伴有连续性降水,有空
中水库之称,是一种系统性云。
第四族称为直展云,云底高度 100~1500 米,云顶有时可伸展很高的高
度。包括积云和积雨云两属。
积云是一种对流云,在对流开始阶段形成,底部平整,可垂直发展达数
千米,顶部凸出,常呈孤立云块,低纬度全年可见到,但中高纬度则以夏季
常见。在发展初期称淡积云,云块较小,多呈馒头状,飘浮在天空,出现在
晴天午后,对流旺盛时发展成浓积云,呈灰色或灰黑色,个体很高,由于云
内气流上下翻滚,形成多重圆弧叠障,云顶呈花椰菜状,变如高山耸立。“春
雨满四泽,夏云多奇峰”。前一句指的是雨层云降水情况,后一句指的就是
浓积云。
积雨云是从浓积云发展而来,云体庞大浓厚,形如高山,垂直发展旺盛,
可达对流层顶,顶部呈砧状,可见丝缕状冰晶结构,如果积雨云移到观测上
空,会感到漆黑一团,天空十分阴暗。积雨云常伴有雷电,大风,阵雨,也
会在冰雹或龙卷风出现。
产生云的两个条件
大气中水汽凝结,就产生云雾,但是云、雾又有不同。雾是近地层大气
发生冷却而产生的凝结现象,大量细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层大气中,其
底部贴近地面,云是由于空气上升运动而发生在高空的水汽凝结现象,云的
底部是脱离地面的。
可见,只要大气中有充分的水汽,并有一定力量推动空气产生上升运动,
上升气流就会冷却而发生凝结现象,产生许多悬浮的小水滴和冰晶,于是形
成各种各样的云。不过上升运动有不同情况,大气中的云也就有不同的形状。
在地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某地面受热剧烈,其上面空气膨胀上升,
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补充,这就是对流上升运动。在高层大气强烈降温
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地面湿热而轻的低层空气上升,使水汽冷却凝结成云,
地方性云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这是一种热力上升运动。
有时候,当冷空气来到暖湿地区,或暖湿气流来到冷干地区,暖湿气流
比较轻,冷干气流比较重,所以冷干气流从下层契入,暖湿气流被迫抬升。
或者是暖湿气流在运动中受山脉阻挡,气流就只好沿着山坡被迫上升,这两
种上升称为动力抬升运动。
有时候,热力和动力两种上升运动同时存在,在山的迎风坡,热力对流
和地形强迫抬升就可能相继发生,上升运动可以十分剧烈。
热力对流上升运动常常导致积状云形成。积状云的云底和凝结高度一
致,对流运动超过这一高度,就有凝结过程产生,开始形成淡积云,对流发
展强盛,云体迅速增大,就形成为浓积云,对流发展愈演愈烈,云体继续增
大,上层直达对流层顶,形成积雨云。
动力作用往往使整层空气抬升,形成大范围的层状云。例如,当冷暖空
气相遇时形成锋面,暖空气沿锋面滑升,这时候云底沿锋面倾斜,云顶却近
于水平。这样,在锋面的不同部位,云高、云厚和云状都有很大差别,在冷
空气一侧,先是卷云,依次是卷层云,高层云,靠近暖空气一侧是雨层云。
这些云是伴随着某一天气系统而出现的,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云系统。上面
讲的云系属于暖锋云系,如果是冷锋到来,云系的次序基本上相反,由于云
系具有一定规律,可以指示冷暖空气的移动。
看云识天气
天空状况千变万化,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阴云密布,有时白云朵朵,有
时絮状斑斑。天空状况就是指云量、云高、云状等等大气状况。云是天气的
表情,不同的云状常伴随着一定的天气出现,常常成为指示未来天空变化的
征兆。现在气象台就是根据卫星拍摄下来的云图做天气预报,即使在没有气
象资料的海洋和青藏高原腹地,都可以准确地做出预报。
在夏天,早晨见到浓积云,说明大气状况已很不稳定,很可能在正午或
午后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降雨。相反,在傍晚出现层积云,说明积状云在消
散,大气稳定,到了夜晚,层积云就会完全消散,说明将会连续出现晴天。
可见,利用热力对流形成的积云演变的规律,能直接判断未来天气的短期变
化。
缓慢发展布满天空的层状云,是一种系统性云,说明大气中有大范围的
缓慢的上升运动。卷层云出现还经常伴随着日、月晕,卷层云出现后,随后
将移来雨层云,并产生降水。所以,天空有卷层云并出现晕,是将要下雨的
征兆。“日枷雨,月枷风”“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大晕雨将来”,
都是指这种情况。
实际上,在锋面移来时,各种云将按一定顺序出现,根据云的顺序先后,
就可判断锋的性质和未来天气,暖锋云系的顺序是:卷云→卷层云→高层云
→雨层云。看见卷云卷层云相继出现,就预示暖锋移来,将会有雨。“鱼鳞
天,不雨也风颠”,就是指这种情况。如果云的顺序是:雨层云→高层云→
卷层云→卷云,说明有冷锋移过,晴天将来临。
另外,高积云或透光层积云的出现,表明大气状况稳定,“瓦块云,晒
死人”“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就是指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还有很
多这样的例子。
雨和雪
雨雪何处来
雨和雪都是一种降水现象,霰和雹也是降水现象。雨是液态的水汽凝结
物,雪是固态的水汽凝结物,都是从云中下降至地面的降落物。雨和雪虽然
都是来自云中的降水现象,但是有云并不等于就一定产生降水。因为,由水
滴或冰晶组成的云滴一般很小。例如,一滴半径 1 毫米的雨滴,约等于 100
万个半径 10 微米的云滴。这样小的云滴,很难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
顶托。只有当云滴增长到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克服下降的困难,形成降水。
同时,降水过程中水滴还可能被蒸发,只有水滴大到不致于被蒸发掉的程度,
降水才能达到地面。
云滴的增长,是由于云外有水汽不断输入云内,使云内空气的水汽压,
大于云滴的饱和水汽压,这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着到云滴上,使云滴增长,
称为云滴的凝结(凝华)增长过程:如果云内水汽减少,凝结增长就会停止。
在云滴下降过程中,大云滴下降速度快,小云滴下降速度慢,在下降过程中
大云滴就会追上小云滴,相互碰撞而粘附在一起,成为较大的云滴,而大小
云滴被上升气流上带的时候,小云滴也会追上大云滴,碰撞合并成为更大的
云滴的冲并增长过程。
当云内温度在 0℃以上,云块完全由水滴组成,水滴增大到具有下降速
度时,降落到地面的是雨,如果云内温度在 0℃以下,而云块下层气温在 0
℃以上,从云内下降的虽然是冰晶或雪花或小冰雹,也可以能在下降途中融
化成雨滴下落到达地面。
当云内温度在 0℃以下,云块下层气温也在 0℃以下,云内水晶不断凝华
增大,形成的雪花,可以一直降落到地面。雪花的形态多如牛毛,有柱状、
星状枝叉形、棱形和针形及片状等等种类,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为什么不
是五角形、四角形呢?这是因为冰晶的分子以六角形为基础,水汽在冰晶上
凝华,形成雪花,也就以六角形为基础。至于雪花的各种形状,则与它在形
成时的温度及水汽条件有关系。
对流雨
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对流雨。近地面层空气受
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
雨,对流雨一般在积状云中产生。对流雨来临前常有大风,强大风可拔起直
径 50 厘米的大树,并伴有闪电和雷声,有时还下冰雹。
对流雨主要产生在积雨云中,积雨云内冰晶和水滴共存,云的垂直厚度
和水汽含量特别大,气流升降都十分强烈,可达 20~30 米/秒,云中带有电
荷,所以积雨云常发展成强对流天气,产生大暴雨,雷击事件,大风拔木,
暴雨成灾常发生在这种雷暴雨中。
淡积云云层薄,含水量少,一般没有雨落到地面。浓积云在中高纬度地
区很少降水,但是在低纬度地区,因为含水量丰富,对流强烈,有时可以产
生降水。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特别是在赤道地区,降水
时间非常准确。早晨天空晴朗,随着太阳升起,天空积云逐渐形成并很快发
展,越积越厚,到了午后,积雨云汹涌澎湃,天气闷热难熬,大风掠过,雷
电交加,暴雨倾盆而下,降水延续到黄昏时停止,雨后天晴,天气稍觉凉爽,
但是第二天,又重复有雷阵雨出现。印度尼西亚的茂物,一年中雷雨达 320
天。在中高纬度,对流雨主要出现在夏季半年,冬半年极为少见。
地形雨
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现象,称地形雨。地形雨常发生在迎风
坡。在暖湿气流过山时,如果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以产生对流,形成
积状云;如果气流过山时的上升运动,同山坡前的热力对流结合在一起,积
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形成对流性降水。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如果其前进方向有山脉阻拦,锋面移动速度就会减
慢,降水区域扩大,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形成连阴雨天气,持续
可在 10~15 天以上。
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称为雨坡;背风
坡降水量很少,成为干坡或称为“雨影”地区。如挪威斯堪的那维亚山地西
坡迎风,降水量达 1000~2000 毫米,背风坡只有 300 毫米。又如,我国台湾
山脉的北、东、南都迎风,降水都比较多,年降雨量 2000 毫米以上,台北火
烧寮达 8408 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一到西侧就成为雨影地区,
降水量减少到 1000 毫米左右,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迎风坡年降水量 12040
毫米,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 11418 毫米,
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缘故。
锋面雨
锋面活动时,暖湿空气中上升冷却凝结而引起的降水现象,称锋面雨。
锋面常与气旋相伴而生,所以又把锋面雨称为气旋雨。锋面有系统性的云系,
但是并不是每一种云都能产生降水的,现说明如下:
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
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
很快引起冲并作用,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途程长,有
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
有利于形成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