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绵延盘踞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它那恢宏的气势,艰巨的工程,显赫的功能,
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我古代建筑工程中绝无仅有,即使在世界
上也寥若晨星,因而,它被人们公认为人类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据有
关部门报道,宇航员从月球上回观地球的时候,用肉眼只能辨认出两大人工
建造物,一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便是我国的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最早始于公元前 7 世纪,最晚终于公元 16 世纪,前后持续
了 2200 多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列强兼并,各国之间为了互相防御,
便在各自的领土上修筑起长城来。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楚长城建在伏牛
山两端,为南北走向,全长近 1000 里,称做“方城”。《左传》一书还记载
过这样一则故事:公元前 656 年,齐国派兵前去攻打楚国,并把军队开到召
陵那儿驻扎了下来。楚成王获得了情报,便命令屈完带了些人马前往迎敌。
齐侯为了显示他的军威,让士兵们排好了战阵,请屈完同他一道驾车观看。
齐侯原以为屈完会被那雄壮的气势吓倒,乖乖投降,没想到屈完却对他说:
“君王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君王如果用武力,楚国有方城可以
作为城防,有汉水可以作为城地,您的军队即使众多,也用不上。”齐侯见
楚国的防御工事坚固,自知打起来也没好果子吃,便同楚国订立了盟约,撤
兵回去了。
继楚国以后,齐、赵、燕、秦等国,也都纷纷仿效楚国,开始修起长城
来。然而,长城虽然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开始修建,但由于各诸侯国的国境都
比较小,所以长城的规模不大。最短的只有几百里,最长的也不过三四千里。
只是到了秦始皇时代,长城才达到了万里之巨,也才有“万里长城”之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 214 年起,将从
前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修缮连结起来,筑起了一道西起陇西郡洮县(今
甘肃岷县),东止辽东郡(约在今鸭绿江西岸)的万里长城。
秦以后,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等各朝代,都先后
修筑或增筑过长城,其中尤以明朝规模最大。
公元 14 世纪 60 年代,明朝灭掉了元朝,迫使原来的统治者元蒙贵族逃
回了蒙古,但这些元蒙贵族的女真族势力又大为兴盛,他们也在窥视着大明
的江山。明统治者为了防御这些贵族的侵扰,便效法前人的经验,开始修筑
长城。从洪武到万历 200 余年间,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达 28 次之多,最终完
成了这一项伟大的工程。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今甘肃嘉峪关市),东至鸭绿
江边。全长 12000 余里,通称“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
修长城一方面给当时的劳动者带来了深重灾难,而在另一方面,却对中
原农业文化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
高度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如今,万里长城虽然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但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工程来说,却永远是值得珍视的遗产。它作为一种伟大
的存在,已成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陕西临潼县宴寨西杨村的几位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打井锹,
竟挖出个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姓嬴名政,出生于公元前 259 年,死于公元前 210 年。他是秦王
朝的建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的皇帝。
秦始皇建的阿房宫,是史无前例的庞大建筑群,而他的陵墓更是前无古
人的浩大工程。就是在当今之世,也称得上世界之最。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
潼县,它是秦始皇即位后不久动工营建的。初时,工程规模不大。待他统一
天下后,则征发了 70 万宫刑罪人,开始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前后一直干了
36 年。说来也巧,到他死的时候,陵墓刚好完工。
这陵墓深埋在地下,到底是什么样子,到今还是个谜。因而,我们只能
根据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初步勘测的结果,和一些史料记载,对它做一个大略
的描述:
陵园的布局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呈南北长方形,周长 2525.4 米,有 5
个门;外城呈南北长方形,周长 6294 米,有 4 个门,总面积为 2 平方公里。
在陵园的南部,有一座夯土筑成的陵丘,高 76 米。秦始皇的尸骸就埋葬在这
高大的陵丘下。
墓室的设置豪华奢侈无比。墓底见水,铸铜加固,上置棺椁;墓中设有
百官的牌位,筑有漂亮的宫观,无数的珠玉充斥其间。除此而外,还用东海
产的四脚鱼膏做灯烛,并准备了充足的原料,使这灯烛能在墓中长久地燃烧,
永不熄灭;又拿水银来做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来灌输运转,上有日月星辰,
下有山川湖泊,俨然一个完整的“世界”。为了防人盗墓,还特制了能自动
发射的弩机暗箭,人一靠近,便会万箭齐发。
2000 多年来,有关秦始皇陵墓的建筑和保存情况,多有传闻。最早传说,
秦始皇下葬后,项羽入关,不仅一把火烧了阿房宫,连陵园也一同焚毁。后
来又传言,说有位牧童,放羊时丢了一只羊,他便举着火把,到秦始皇陵附
近的一个地洞中寻找。谁知,他出来时,将火把丢弃在洞中,引起大火。而
这洞竟是秦始皇陵的通道,结果火势祸及了陵墓。
始皇陵到今尚未挖掘,不知道地下的建筑究竟如何。不过,近年来从始
皇陵附近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青铜门楣、石雕、室内排水装置、直径达半
米的巨型瓦当、铜马车等,尤其是兵马俑陪葬坑的发掘,足以显示出陵墓的
奢华和规模的庞大。
秦俑坑位于陵园外城东门外,距始皇墓 1.5 公里。关于它,史书上没有
记载,而是 1974 年 3 月宴寨西杨村农民在地里挖井时偶然发现的。目前,这
里已经发现了 3 个俑坑,大约有 8000 个陶俑。最大的俑坑深约 5 米,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总面积为 14260 平方米,是一个长方形的地下土木建
筑。坑里埋有 6000 余个陶俑,以及一些战车、铜殳、青铜剑、弩机等实战武
器。为了有利于挖掘和修复,1976 年,有关部门在这个俑坑上盖了一座大厅,
取名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在这博物馆里,数百个全副戎装的武士俑,威风凛凛地列队站在 5 米深
的地下,这也是他们原来的位置。这些陶俑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从他们的
装束、衣饰和手势上,人们便能判断出他是将军还是兵卒。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了它之后说:“秦俑坑是世界的奇迹。不看金
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而一个瑞典
参观者遗憾地说:“真了不起!这么珍贵的兵马俑,你们中国有几千个,我
们哪怕只有两个也好呀!”
宏大的秦始皇陵,给秦王朝统治下的黎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却
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
物,使我们能对当时的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罪耶?功耶?显然前者有罪,
后者有“功”。但这“功”绝不能记在秦始皇的头上。
赵州桥
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也被称为赵州桥,大石桥)是世界上第
一座跨度最大的敞肩式单孔弧弓形石拱桥。它创造了很多建桥史上的带有划
时代意义的新成就,故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最有代表性的桥梁。
安济桥跨过的洨河,是华北一条较大的河流,其源头在大行山区,是一
条山区的径流性河道,其水位落差可达七八米。
关于安济桥的建造,民间曾有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京剧《小放牛》中
的唱词有这样一段:“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
走,柴王爷推车压出一条沟。”传说,鲁班修好赵州桥后,张果老骑驴,柴
王爷推车到桥头,二人问鲁班,桥能经得住他二人走吗?鲁班说当然可以。
于是张柴二仙用仙法运来五岳名山之重量,压在驴和车上,把桥压得快垮了,
鲁班驾云用手托桥,桥硬是没垮。因用力极大,桥上都留下了手印、车沟、
驴蹄印呢。用神话来赞美赵州桥,说明人们对这一巨大工程的钦佩。其实鲁
班是春秋时的木匠,后来民间凡有杰出的工程都归于他的功劳了。
其实赵州桥是隋代开皇末年到大业初年(595~605 年)由工匠李春以及
李通用了 10 年功夫创造的杰作。这座桥净跨度为 37.02 米,拱高和拱跨之比
为 1∶5。赵州桥建成后,经历了 1300 多年的风雨、洪灾、地震等,也受到
一些损害。赵县处于地震区,1000 年内经历了 12 次强烈地震,周围的民房
都倒塌了,但安济桥仍然屹立在洨河上。在 1300 多年中,洨河还发生了 11
次大洪水,安济桥也经受住了考验。当然,各朝各代的能工巧匠为修赵州桥
也功不可没,他们使古桥焕然一新。
赵州桥创造了很多的建桥史上的奇迹,有的至今还没有满意的答案。撰
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巨著的英国教授李约瑟在评价赵州桥时指出:“弓
形拱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发明之一。”“李春的敞肩拱桥的建造是钢筋混凝
土桥的祖先。”虽然圆弧拱的运用,外国比我国早一些,如公元前 62 年意大
利罗马时代建成的法勃利克斯桥,就是圆弧拱的,但它接近于半圆了,为非
敞肩拱。1321 年到 1339 年法国建造的赛兰特桥用了敞肩拱,但却是用在接
近半圆的大拱之上的小拱。真正的敞肩圆拱,西方迟至 19 世纪才出现。另一
个技术指标——矢跨比,到 1567 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了圣三一桥才打破了
赵州桥保持了近千年的世界纪录。
赵州桥的石工艺术也是独步天下的,造型既轻巧又稳重,正如桥头关帝
阁一副对联所云:“船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美国桥梁专家莫
斯克在《桥梁建筑艺术》一书中说:“安济桥的结构如此合逻辑和美丽,使
大部分西方古桥,显得笨重和不明确。”赵州桥的栏板浮雕,神态飞扬,雕
刻生动,艺术造诣也极高。
安济桥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自它被建造出来以后,各地又出现
了许多类似的拱桥。如赵县的水通桥,建于 12 世纪,其结构和布置都依照了
安济桥。另外赵县还有洛美桥、沙河店桥,河北还有升仙桥,山西还有普济
桥、来宣桥,它们都是在安济桥桥式影响下的产物,但都未超过的安济桥。
布达拉宫
号称世界屋脊的喜玛拉雅山下,世代聚居着我国的藏族同胞。这里,是
一片神秘诡异的土地,悠远而凝重,旖旎且浓郁,豪迈无羁却隐含悲伤。
拉萨,是西藏的首府。在拉萨盆地的玛布日山上,矗立着举世闻名的琼
楼玉宇——布达拉宫。这座建筑在山峰上的宫殿无疑也是西藏建筑艺术的颠
峰之作,它以浓烈夺目、气势磅礴的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弦,同时成为拉萨,
乃至整个西藏的重要象征标志。
布达拉宫的修建年代,相传始于公元 7 世纪的唐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
定都拉萨后,由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拜木沙公主,开始信仰佛
教,每天焚香静坐念佛。为了避免打扰和防御敌人,开始在他所住的山上修
建宫寨、高墙以及壕沟,后代又屡有加建。到 17 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
封后,由当时的总管桑结嘉木错主持,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整个工程
历经 50 年之久,最终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规模。
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和宫前建筑三大部分组成,这三部分都布置在玛
布日山的南坡上。整个宫殿四周有几米厚的石墙围绕着。
从山脚下开始,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白色阶梯延伸至宫殿底,从大阶梯到
达的白色大门到第六层房屋,全部涂着白色,称“白宫”。从第七层到第十
三层殿堂,正中刷着红色,叫“红宫”。为什么会有红、白之分呢?原来这
是根据喇嘛教义的规定,凡经堂和塔必须刷成白色,佛寺必须刷成红色,白
墙面上必须用黑色的窗框、红色的木门和棕色的饰带;而红墙面上则必须用
白色和棕色的饰带。屋顶和饰带上的重点部分必须镏金。
站在布达拉宫的脚下赞叹、陶醉之余,如果我们走进这座宫殿,还会有
不少新奇的发现。在白宫的最高处,有一座日光殿。清晨,它第一个迎来朝
辉,迟暮,它最后一个送走晚霞,从早到晚,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