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山口。
米特拉山口是埃军的要塞,与作战指挥中心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要
塞部队每时每刻都向作战指挥中心汇报战争形势,并接受指挥中心的作战指
令。同时,要塞的各据点之间也用通讯加以联系。以军探知这种情况后,决
定必须首先割断要塞的通讯联系,于是采取了一个奇特的飞机割电线的办
法。他们挑选 4 名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驾驶野马式战斗机低空潜入埃军通
讯线路上空,用螺旋桨和机翼将距地面仅 4 码高的通讯电线统统割断。埃军
要塞与指挥中心失去联系,各据点之间的联系也中断了,顿时一片混乱。以
军伞兵旅趁势冲杀,仅用 1 天时间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米特拉山口要塞。
林中“间谍”
越南战争期间,越军在热带丛林中经常遭到美军炮火的意外袭击,其命
中精度令人惊讶不已。
原来美军安置了一种奇怪的“树”混在热带树林中,这种“树”外形酷
似热带树,有“树干”、“树叶”,很难辨出真伪。这就是美军专门用于窃
取越南情报的“电子间谍树”——振动探测器。“树干”和“树叶”是它的
发射天线,机芯和电源就装在“树干”底部。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接收
周围 30 米内活动人员或 300 米内机动车辆产生的振动波,并将振动波转换成
电信号发射出去。然后,经过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接收、处理,美军就可以在
5~7 分钟内判断出对方兵力、兵器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从而为空军或炮兵
的进攻提供准确的数据。
水龙头建奇功
西奈半岛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以色列为了长期
霸占这里,在 1968 年花费 2.4 亿美元的巨资,在沿苏伊士运河东岸约 130
公里的宽阔地面上修建了所谓“巴列夫防线”。这条防线筑有高达 20 米的陡
峭沙堤,并且在前沿阵地和纵深内,构筑了大量的坚固支撑点,配置了大量
的新式坦克、飞机、导弹。以军吹嘘说,这条防线“坚不可摧,万无一失”。
埃及军队要从西奈半岛赶走以军,就必须攻克“巴列夫防线”,而要攻
克这条防线又必须首先在 20 米高的沙堤上打开缺口。这使埃军总指挥部的将
军们很头痛,他们计算过,从沙堤上炸开一个 2 米宽的缺口需几十吨炸药,
而全军的行动需要几十个这样的缺口,那就需要成千吨炸药并花费几十个小
时的时间。这显然是不行的。埃军总指挥部的将军们一时拿不出很好的办法
来。
这时,埃军指挥部的一个小军官从水龙头冲洗车辆中得到启发,大胆地
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办法——用高压水龙头冲击“巴列夫防线”的沙堤。
这个主意经过一番研究后被总指挥部采纳了。结果,水龙头大显神威。战斗
打响后,800 多名身强力壮的埃及士兵,用 100 台消防水龙头一齐对准沙堤
猛冲,沙堤遇水即垮。不到 10 个小时,埃军就用水龙头开辟了 60 多条通路,
进而一举突破了以军的防线。
“外科手术式”的空中袭击
1986 年 4 月 15 日凌晨,美军对利比亚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式”
的空中袭击。整个空袭共持续了 18 分钟,摧毁了预定的军事目标,圆满地完
成了任务。
4 月 14 日晚 19 时,驻扎在英国空军基地的 24 架轰炸机、5 架电子干扰
机和 30 架大型空中加油机分别从英国的 4 个空军基地起飞,在空中加油机的
支援下,绕道大西洋,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在那里,英军完成了
与美军第六舰队海军航空兵 60 多架飞机的协调任务。4 月 16 日凌晨 1 时 56
分,突袭开始。这时,远途而来的 4 架和第六舰队的 16 架电子干扰机,在预
警指挥飞机的指挥控制下,对利比亚沿岸的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系统进
行了从海面、陆地到空中全方位的积极的电子干扰,使他们的指挥失灵,武
器失控,情报闭塞,雷达无用。在电子干扰机实施强大电子干扰的同时,美
国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发射了反辐射空对地导弹,来压制利比亚的防守警戒雷
达和地空导弹基地。随之而来的是空中编队对 5 个地面目标的猛烈空袭。由
于美军的全方位电子干扰、利比亚从战斗开始就处于“看不见,听不着,打
不准”的局面,只能被动挨打。这样,到 2 点 14 分,空袭就结束了,前后仅
用了 18 分钟。美军共投弹 100 多吨,摧毁利比亚 5 座雷达站、5 个地空导弹
基地和 5 个大型目标。
高尔夫球“击落”飞机
1988 年,一架现代化的战斗机被高尔夫球“击落”了。消息传来,轰动
了世界。
事情发生在贝宁共和国首都波多若伏的空军机场。这天,机场临时工马
蒂厄正在机场附近的球场上练习打高尔夫球。与此同时,对面机场跑道上,
空军机械师龙宁驾驶着一架战斗机腾空而起。马蒂厄“啪”地一棒把球击向
天空,谁知道这球竟鬼使神差地击中了一个飞鸟。这只鸟在落下时正好撞在
刚刚起飞的战斗机的挡风玻璃上。驾驶员龙宁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忙乱中拨
机转向,结果飞机偏离航线,“轰”的一声撞向附近的一个山头。飞机爆炸
了,幸好龙宁反应敏捷,逃生及时,但还是受了重伤。
空军当局马上组织调查,查来查去,结果把事情的责任全推到临时工马
蒂厄身上。他们向法院起诉,指控马蒂厄为肇事者,要求他赔偿经济损失。
尽管马蒂厄哭着在法庭上为自己极力辩护,但是,法庭还是判决倒霉的马蒂
厄赔偿一架战斗机。
无人驾驶的飞机
在世界军事飞行史上,曾出现了一架失去飞行员的飞机继续长途飞行的
故事。这是一件令人无法解释的事实。
那是 1989 年 7 月 4 日,在波兰北部城市利沃布热克上空,驻波苏联空军
部队正在该市市郊的军用机场进行飞行训练。7 时 18 分,前苏联一级飞行员、
42 岁的斯库里金上校驾驶的米格—23 型战斗机起飞了。当飞机上升到 150
米左右的高度时,飞行员突然听到飞机进气道发生爆炸的声音,同时感到发
动机推力下降,飞机有一种下沉的感觉,这意味着发动机出了故障。斯库里
金上校马上向地面报告。“发动机失灵。”地面指挥员当即命令他跳伞,因
为高度实在太低了,动作稍迟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悲惨飞行事故。斯库里
里听到命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完成了跳伞动作,在大约 100 米高度
上跳伞成功。这已经是奇迹了,更奇怪的是,他那架飞机在无人驾驶的状态
下,竟没有坠下,而是鬼使神差般地升高,像一支纸叠的飞镖一样,飘飘悠
悠地向西南方向飞去。
无人驾驶的米格—23 战斗机缓缓飞越波兰的领空,又横跨当时的民主德
国,于 7 时 40 分慢慢地飞入当时的德国。当两架美国飞机奉命截击时,它已
进入荷兰的领空。美国飞行员惊异地发现该机没有座舱盖,机上也没有飞行
员。美国飞行员惊讶不已,立即向地面指挥所做了报告。指挥所命令,尾随
其后,看个究竟,倘若该机对地面人口稠密区造成威胁,就立即将其击落。
无人驾驶的米格—23 战斗机倒也争气,稳稳当当地飞越荷兰领空。此后,飞
机的速度逐渐减慢,飞行状态也不够稳定。8 时 37 分,它突然一头栽下,坠
落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西 80 公里的一座小村庄的房子上,使一名 19 岁
的男青年死于非命。
这架无人驾驶的米格—23 战斗机,从飞行员跳伞后,长途飞行 900 余公
里,越过了欧洲 5 个国家的领空,避开了繁华、稠密的布鲁塞尔市区,直到
坠毁,已经整整飞行了 79 分钟。对于这次令世人吃惊的飞行事故,前苏联和
西方各国都曾作过种种解释,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还不乏一些神灵
学派的假说。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已经完全有资格载人吉斯尼世界记录了。
美国总统的“橄揽球”
当代美国历届总统都配备一个带密码的黑色公文包,不知道密码的人要
想打开它,不借助炸药是不可能的。“橄榄球”就是这个公文包的漂亮绰号。
在美国,战略轰炸机总是载着核弹在天空巡航,核潜艇装着核弹在大洋
深处航行。一旦接到命令,它们可以向地球上各个角落的任何目标实施打击。
但是,美国法律规定,只有总统才能下达攻击的命令。而总统如果没有这个
“橄榄球”,这样的命令就无法发出。
“橄榄球”内装有四件宝:第一件宝是一个黑皮本子,里面记着各种可
供选择的打击措施,而且最重要的内容还醒目地用红字印出。它还记载着敌
对国有多少核弹运载投掷工具,在什么地方,可能打击的目标是什么,以及
从发射到抵达目标的时间数据等。同时,对本国的导弹数目、部署地点、预
定的发射路线,甚至当导弹经过第三国领空时,应如何通知该国,使其不致
误以为受到攻击等等,均有详细的说明。第二件宝也是一个黑皮本,记载着
紧急情况时可供总统“避难”和指挥的秘密基地。第三件宝是紧急广播程序,
上面列有本土遭袭后,总统向全国通报的程序和方法。最后一件宝是一张长
方形卡片,上面有总统认证号码,如人码不符时,总统下达的任何命令都无
效。这几件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是美国总统作出决策和下达指令的依据,
离开了它,总统就会束手无策。
平时,这个“橄榄球”由一名总统身边的侍卫军官掌管着。只有他才知
道密锁的号码,熟悉里边的内容。而总统本人对“橄榄球”里的具体内容并
不清楚,每届总统只是在就职之前听一次关于“橄榄球”的汇报而已。有趣
的是,“橄榄球”为总统设置多年,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
统正式使用过它。
保密的作用
1942 年秋季,为了彻底打败隆美尔,蒙哥马利将军策划了阿拉曼战役,
他制定的作战方案是:北线主攻,南线佯攻。蒙哥马利认为实现这一计划的
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进行战役伪装,隐蔽自己真正的意图,从而达到战役
进攻的突然性。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他首先派人破坏了德军的情报机构,使其不能对英军的行动进行有效的
侦察,并进而缴获了隆美尔的许多情报和电报密码,随时掌握敌军的动向。
他组织了一支由克拉克上校和怀尔德上校指挥的“A 部队”,专门负责
隐真示假,欺骗敌人。“A 部队”里包括银行家、药剂师、魔术师、电影脚
本作者、艺术家、大学讲师和一些情报人员。其活动的基本目的是,在北线
的活动尽量隐蔽起来,使隆美尔不易察觉;而南线则要把声势搞大,使德国
人感到大兵压境。
隐蔽北线的活动谈何容易?这支主要突击力量包括 1000 辆坦克、1000
门火炮、81 个步兵营和几千辆军车、几万吨军用物资。“A 部队”采取的办
法是,利用夜间把战争物资运进进攻出发地域,分成若干小堆,用伪装网盖
上,看去就像一辆辆 10 吨卡车。把大炮和牵引车也伪装成 3 吨卡车。战场
上,敌人对这种“卡车”的集结是习以为常的,德军会误以为这是准备供应
南线的战争物资。
与此同时,“A 部队”在南线组织了大规模的模拟集团军的集结,并有
意暴露给德军地面和空中的侦察。“a 部队”还组织修建了一条长达 30 公里
的假输油管线和与其平行的假铁路,在沿途还建了不少假供水站。从修建进
度上,有意显示出完成的时间在 11 月上旬。
隆美尔果然上当,把兵力集中于南线,并于 9 月底回德国休养去了。
10 月 23 日夜,英军发起了攻击。由于出其不意,英军取得了完全的胜
利。
保密,在阿拉曼战役中起了多么关键的作用啊!
失密之后
重要的军事文件如作战命令、兵力部署、部队实力统计、指挥官名册、
新式武器设计图……等等,由于受到极端重视,并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一般
不易丢失。重要的军事会议,往往也规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会引起人们的
普遍警惕。但有时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会造成严重失密,带来
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艘军舰即将开往欧洲作战。这艘军舰上
的一名水手匆匆忙忙跑到一个公用茶室,用公用电话向其女友告别,把出发
时间、开进路线和到达地点都告诉了对方。谁知隔墙有耳,茶室的一名德国
间谍听到了这个谈话,立即用无线电报告给德国情报机关。在德军的突然袭
击下,这艘美国军舰在途中被德国潜艇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