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372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72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  铸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者简介]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出
身贵族,但性情耿直,不媚权贵,故未做大官,晚年退居苏州。
[简注]①“凌波”,形容妇人步履的轻盈。②“横塘”,在苏州附近,
是个横贯南北的大塘。③“但”,只。④“芳尘”,美人走后的尘土,这里
指被爱慕者的行迹。⑤“锦瑟华年”,指青春时期,唐李商隐有“锦瑟无端
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句。⑥“台、榭”,古时供歌舞用的高台和台上

的小屋。⑦“琐窗”,雕花的窗户。⑧“冉冉”,流动貌。⑨“蘅皋”,生
有香草的水边。“都”,总共。
[导读]这首词的内容是对远去情人的追念。开头“凌波”三句,是说情
人走了,只能怅望她远去的芳踪。“锦瑟”句承上写诗人的想象:伊人走后,
将虚度自己的“锦瑟华年”,失去相依的柔情密意。“月台”三句,写转而
寻找,从她的宅院到门户,杳无人迹,大概只有春(拟人)才知道她的去处。
“碧云”句写在漫天云霞,蘅皋欲暮的气氛中,用诗来排解自己的离愁别恨。
“一川”三句,为古人极力称道的佳辞。作者以景色比喻愁情,以极常见、
极具体的自然景物,表达极复杂,极幽深,极细微的心态。其修辞的功力,
由此便可想见一般。

周邦彦

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
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高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博学多通,未做过显要官职。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调。在词上他继承柳永
而又有所变化。
[导读]《兰陵王·柳》是一首送别词,名为咏柳,实写别情,其中还寄
托了作者官场失意与身世飘零的喟叹。这首词共 130 个字,分成三片,层次
很多,如果没有驾驭长调的才能,如果没有把零丝碎线织成锦绣的深功,对
这样的长调是无法展开铺叙的,也无法融铸成统一的艺术整体。周邦彦正是
在这些方面显示出他的艺术才能和纯熟的技巧。第一片是咏柳。“拂柳飘绵
送行色”,是全词的关键句。它从咏柳转向别情,既交待了咏柳的原因,又
交待了这首词的主旨是“送行”。第二片写饯行。这一片可分两层:前四句
是“送”,写的是饯别的场面;后四句是“行”,写的是特别的情景。第三
片写别恨。先总提一笔:“凄恻,恨堆积”。它对上是总结,对下是提示。
下面接着从景、情两方面分别加以补充。“渐别浦萦回”三句是写景,“念
月榭携手”五句是抒情。
周邦彦发扬了柳永以来创制长调的艺术手法,不仅能层层铺叙,始终不
懈,一笔到底,而且还致力于结构的严整与富有变化,呈现出一种回环曲折、
前后呼应、疏密相间和不即不离的特点。

张元干

贺新郎

送胡邦衡谪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
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
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
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
大白,听《金缕》。
[作者简介]张元干(1091~1175?),字仲宗,长乐(今福建长乐)人。
绍兴中,因胡邦衡反对与金人议和遭贬,他作词送别,亦被削职。其词作悲
愤激昂,充满抗敌救国激情。是南宋前期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
[简注]①“侍制”,官名,备皇帝顾问的官。②“神州”,代中国,这
里指沦陷的中原。③“故宫”,汴京的官室。④“离黍”,即黍离的变用,
庄稼茂盛之意。⑤“底事”,何事。⑥“倾砥柱”,传昆仑山有铜柱。“倾”,
倒。用砥柱喻中原沦陷。⑦“九地”,遍地。喻金兵造成的灾祸之广。⑧“聚
万”句,“万落千村”,指北方农村。“狐兔”,双关语。喻金兵。⑨“天
意”二句,意思是为时局担忧。朝廷用意难测,士大夫又漠视国事。“人情”,
指士大夫的热情。“老易”,容易衰落。“南浦”,送别之处。“斜河”,
交秋时天河斜转。“雁不到”,贬所在岭南,故雁飞不去。“目尽”二句,
勉励朋友,并以自勉。意思是要放宽眼界看天下。以古今盛衰之理为念。“相
尔汝”,你你我我,纠缠不清。“大白”,酒杯名。“金缕”,《金缕曲》,
又名《贺新郎》。
[导读]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痛,对沦陷区人民的关切,对
主战派遭受迫害的同情,对统治集团投降的愤怒。词作成为当时反投降的号
角。格调慷慨悲凉,抑塞磊落,激动人心。

李清照(二首)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 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
南)人,学者李格之女,金石考据家赵明诚之妻。早年生活优裕。南渡后,
其夫病死,只身飘泊杭、越、台州及金华一带,境况孤苦。夫妻均工诗词。
多有唱和。
[简注]①“瑞脑”,一种香料。②“金兽”,形象似兽。③“玉枕纱厨”。

瓷枕纱帐。④“东篱”,种菊的园圃。⑤“消魂”,使魂魄销散。⑥“帘卷
西风,”即西风卷帘。
[导读]这首词的大意是:天上的“浓云”,地上的“薄雾”,天地昏暗,
一片压抑的气氛。空闺寂寞,怎不令人愁生?长长的白昼,“独自怎生得黑”,
只有呆望着“金兽”香消。此时正值重阳佳节,幽处的少妇,自然觉得“玉
枕纱厨”,都充满了寒意,特别是半夜。驱遣孤独的闲愁,于是“东篱把酒”,
这时一股暗香袭来,无情的西风卷起门帘,原来比黄花还要迁弱。这首词,
作者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主要是景物烘托和人与物的映衬,塑造出一个多愁
善感,弱不禁风的贵族少妇形象。然而情调低沉,这大概是南渡后词人的个
人不幸遭遇所造成的特殊心情吧。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简注]①“天接”句,是说远望水天,烟雾联成一片,构成辽阔而又迷
茫的海面。②“星河欲转”,银河要调转方向。据说天将晓时会出现这种情
况。③“帝所”,天帝住的地方。④“闻天语”二句,听到天帝关切地问她
到什么地方去。⑤“路长、日暮”,用以比喻道路漫长坎坷,困难重重,理
想难以实现。⑥“学诗”句,不因困难中止,如鹏鸟乘风吹向蓬莱三山。“蓬
舟”,像蓬草一样的轻舟。
[导读]这是一首托梦境以寄寓情怀的词。起首“天接”句,描绘出一幅
辽阔、迷茫、星河满空的背景,为梦境入仙做了铺垫。天帝的殷勤问语,特
别是我的回答——“路长”、“日暮”的艰难处境,卓异的才华不被赏识的
困苦心情,久久积聚胸臆的郁愤愁怨——借助梦幻,一一倾吐尽。最后三句,
诗人豪情满怀地希望:天帝能助我阵阵好风,使自己生命的蓬舟能到达理想
的境界。这首词,显示出诗人虽遭摧折,而仍执着奋勇追求理想的豪迈气概。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作一般表现出消极、愁苦的感情。而该词却是一个值得注
意的例外。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
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1),字鹏举,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少
年从军,累官至太尉,又为河南河北招讨使,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后为
奸相秦桧谋杀。
[简注]①“怒发冲冠”,忿怒得头发都竖起来顶住了帽子。②“潇潇”,
这里形容雨势急骤。③“抬望眼”,举目远眺。④“三十”句,“三十功名”,
岳飞此时约三十岁,已建功沙场。“尘与土”,微不足道之意。⑤“八千里
路”,非实指,遥远的意思。指直捣金人巢穴。⑥“云和月”,披星戴月之
意。⑦“等闲”,轻易、随便。⑧“靖康耻”,指靖康元年,京都中原沦陷,
徽钦二帝被俘的国耻。⑨“长车”,古代战车。“贺兰山”,在今宁夏与内
蒙交界处,代西北山岭。“山缺”,山的缺口处。
[导读]这是南宋抗金英雄的英雄诗篇。上阕写诗人立誓趁此风华正茂的
少年时期为国立功,击败金寇的情怀。下阕写报仇雪恨,收复失地的坚强决
心。词的内容充满了对敌寇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词中虽然流露出消极的
忠君思想,但这是历史的局限,瑕不掩瑜。全篇风格粗犷,音调激越,感情
奔放,气势恢宏。它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是当时人民奋起杀敌
的愤怒的吼声。

张孝祥

浣溪沙

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
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作者简介]张孝祥(1131~1169),字安国,乌江(今安徽和县)人。
高宗时,以进士第一及第。任中书舍人等官职。主抗金,曾为此免官。他是
前继苏轼,后启辛弃疾的词人,词风豪放悲壮。传其作《六州歌头·长淮望
断》一词,让当时主战派大将张浚读后感动不己,为之罢席。
[简注]①“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时作者驻节荆州。此地当时是
南宋的国防要塞。“马举先”,人名。②“明霄”,明亮的天空。③“鸣鞘
声”,行军时身上佩带武器发出的响声。“鞘”,刀剑的套子。④“绣旗”,
绣有花纹的军旗。⑤“万里中原”句,辽阔的中原大地,远在战场的北面。
言江南已经成了战场。⑥“戍楼”,驻有军队戍守的城楼。
[导读]这首词写的是秋日会友观塞的情景。第一句点明登楼的时间。“绣
旗红”与朦胧的淡烟衰草映衬,展示出了“边塞”的悲凉、肃穆的画面。“万
里中原”三句,是诗人观塞后的感慨:中原沦陷,眼前战火连天,只有借酒
浇愁,将一腔热血洒向悲风。这首词流露出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之情。

陆  游(二首)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少年时期即喜论恢复,由此仕途受阻。中年入蜀,做过蜀帅范成大的参
议官。这些职务都不能实现其破敌恢复的宏愿。因此心情郁闷悲愤。晚年村
居,与乡民情谊甚笃。
[简注]①这首词写作年代不详,从内容看,可能作于罢归山阴的晚年。
②“当年”句:回忆当年,怀着在万里之外建立边功求取封侯的雄心壮志。
③“匹马”句:指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作者在南郑边境所过的一段军中
生活。戍,守卫。梁州,古代九州之一,在今陕西西南部及四川一带地方,
这里指南郑。④关河:指曾经战斗过的边关之地。⑤“尘暗”句:也是回忆
南郑时的军中生活。⑥胡:指金侵略者。⑦秋:秋霜,指鬓毛变白。⑧天山:
即祁连山,在新疆。这里指边疆战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心在天山,说明诗人壮心不衰。
[导读]这首词抒写词人想为国家立功而不能的内心苦闷;然而极为可贵
的是,晚年退休,却仍向往着投身沙场,杀敌报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