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294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94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做其他事情。因为你喜欢这件事,就不想阻止人们对你的个人崇拜。为
什么电视中不停地唱赞美你的歌曲?你见过那些举起他们的拳头,高喊‘格
达费、格达费’,而且发出尖叫和狂吼的群众吗?”
    格达费:“我能够做什么?”
    法拉契:“在童年,我经历了对墨索里尼的同样场面。”
    格达费:“……人民爱戴我……”
    法拉契:“既然人民这样爱戴你,你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护卫呢?在到
达这里以前,我曾三次被武装的士兵截住进行盘查,好像我是一个罪犯。在
进门的地方甚至还有一辆炮口对准大街的装甲车。”
    格达费:“请不要忘记,这里是兵营。”
    法拉契:“对,可是你为什么住在兵营呢?”
    格达费:“我大部分的时间根本不是在这里度过的。可是,在你看来,
这些防御措施是为了什么呢?”
    法拉契:“因为你害怕被杀。的确有些人曾多次企图谋杀你。”
    可以看出这次采访充分显示了法拉契的意志和智慧。

           最早的战争

    距今 4600 多年前,黄帝与蚩尤在今河北省涿县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我
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见于记载最早的战争。
    中国北部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到新石器时代初
期,便有人类活动、生息、繁衍。各民族为争夺生存的耕牧狩猎地方,在中
原地区竞争,逐渐形成夏族、夷族及黎苗三大部落。
    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的最初交战地点,在今河南省中部。黄帝深知蚩尤
部落兵坚器利,不易抵御,但由于他们从南方而来,对北方的气候地形不熟
悉,所以决定实施后退作战的方针。所以,在两军初战之后,黄帝便主动地
向北引退,蚩尤部落随即跟踪追击。当进入森林蔽野的河北平原后,蚩尤部
队因环境不熟、气候不适、语言不通、敌情不明及饮食缺乏等因素,行动日
感困难,精神上所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到达河北省北部地区际,经过长途
跋涉,他们已是疲惫不堪,体力和斗志大大减弱。相反,黄帝部队因得天时
地利,无形中实力相对增强。最后,黄帝在涿鹿地区利用一个特殊有利的天
气——狂风大作、尘沙蔽日,乘蚩尤部队迷乱彷徨之际,用指南车指示方向,
挥军向蚩尤军队冲击,一举成功,蚩尤也被擒杀。

         以“恶”报恩

    春秋时期,阳虎劫持了鲁定公以后,又去攻打孟孙氏,结果被孟孙氏打
败了。阳虎被鲁国军队困在城内。
    鲁定公派人在城内到处搜索捉拿阳虎。阳虎逃到城门,见城门关闭,正
无计可施;却有一个守门人很同情他,主动打开城门放他出城。阳虎一手举
剑,一手提戈冲出了城门。他一想——还没报答那位放他的守门人,于是,
又回过头来,拿戈刺伤了那个守门人。守门人非常恼怒,说:“我与你过去
并没有什么交情,现在为了放你,已经蒙受了死罪,你却反过来伤害我,这
是为什么?”阳虎并不解释,扬长而去。
    不久,鲁定公得知阳虎逃走了,十分生气,查问从哪个门出去的,并把
守这个门的士兵都抓了起来。结果,凡是没受伤的守门人都被判了罪,只有
那个受伤的守门人独自受到厚赏。被阳虎刺伤的守门人这才恍然大悟,知道
了阳虎的巧妙用心。

       杀一儆百整军纪

    春秋时期,晋国派兵入侵齐国,齐景公拜司马穰苴为将军,率兵抵御晋
军。司马穰苴认为,军队要有强大的战斗力,必须号令严明,因此,他决定
首先从整顿军纪入手。
    军队出发前,司马穰苴与齐王的亲信、监军大夫庄贾约定,于第二天中
午召开誓师大会,然后起兵出发。第二天中午,只有庄贾没有按时到会,直
到午后,他才慢悠悠地来到。穰苴责问庄贾为何来迟,庄贾回答说:“因亲
友为我饯行,故而来迟。”穰苴一听大怒:“作为国家将领,从受君命到指
挥打仗,应该忘掉一切私事,忘掉个人安危。现在边境军情紧急,国君寝食
不安,以三军之众托付给我们。在这紧急关头,你却不紧不急,像平日无事
一样,倘若临阵如此,岂不误了军国大事!”说完,便以贻误军机之罪将庄
贾斩首。
    齐景公得知司马穰苴要杀他的亲信,立刻授命梁丘据拿着他的手谕前往
解救。但为时已晚,待梁丘据驰马赶到,庄贾人头早已落地。而梁丘据又犯
了“驰骋军中”的军法,司马穰苴照样按法治罪,只是考虑到梁丘据是衔负
君命而来,不便直接用刑,就捣毁了他乘坐的车,以示惩罚。
    司马穰苴斩杀庄贾、治罪梁丘据震动了三军,全军上下只要听到主将的
号令,没有不肃然起敬的,作战时更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不敢稍有懈怠,
使晋军闻风丧胆,逃回本国。

           先外后内

    鸣条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17 世纪,是商灭夏的一次战争。当时,夏有四个
最亲近的属国:葛(在今河南宁陵)、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今河南
范县)和昆吾(在今河南许昌)。为了灭掉夏朝,商族部落首领商汤决定先
把夏朝的羽翼铲除掉。因葛位于商都附近,经常向夏报告商的情况,所以商
汤首先要拔掉这颗眼中钉。葛国国君放纵无道,恰好给商汤提供了机会。有
一次,商汤得知葛伯杀死了一名送饭的儿童,便以此为借口,出兵灭掉了葛
国。接着,又相继灭掉了韦、顾和昆吾,占领了这些方国所在的地区。
    四个如同其臂膀一样的属国被商灭掉后,夏朝便势孤力单了。尽管如此,
商汤仍然按照辅相伊尹的谋划,先用停止对夏朝纳贡的办法,来试探夏朝的
实力。第一次停止对夏朝纳贡,使得夏朝末代暴君夏桀勃然大怒,立即命令
九夷(在今淮河流域)的军队攻打商汤。商汤见九夷的军队仍然听从夏桀的
指挥,自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便向夏桀做出请罪的姿态,恢复对夏的纳贡。
第二年,商汤再次停止对夏朝纳贡,夏桀又命令诸侯攻打商汤。结果,有缗
氏(今山东金乡东北)首先叛夏,九夷也不再听从夏桀的指挥。商汤见夏桀
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便立即号召各方国兴兵讨伐夏桀。
    在战前,商汤率众立下了恩威并存的誓词。他说:夏桀荼毒生灵,罪恶
深重,上天命令我消灭他;我害怕上帝发怒,所以不得不讨伐他;如果你们
帮助我奉行上天的命令讨伐他,我会赏赐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指挥,我就
惩罚你们做奴隶,或把你们杀掉。
    商汤誓师后,便统领各方国的军队,绕道从西方出其不意地进攻夏桀居
住地——斟寻(今河南巩县西南)。夏桀率军队仓促应战,刚与商军交锋,
便败退到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在鸣条,双方展开决战,桀经大败,狼狈
地向南逃到南巢氏(今安徽寿县南),不久即身死。
    商汤灭夏后,在西亳(河南偃师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大会,登上
王位,正式建立了商朝。

             摧枯拉朽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纣王,也像夏桀一样荒淫奢侈,惨无人道,使得举
国上下暗无天日。当时的人们都恨不得上天快降灾殃,让他国灭身亡。
    适值其时,一直伺机灭商的周武王,看到纣王已经众叛亲离,便率兵车
300 辆、猛士 3000 人、甲士 45000 人,并联合庸、蜀、姜、卢、彭、微等八
个都落的军队,大举讨伐纣王。渡过黄河,抵达商都朝歌 70 里外的牧野(今
河南淇县南)之后,周武王于凌晨举行了庄严的战前誓师。他历数了纣王的
三大罪状——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并重用四方罪人残害百姓;
又宣布了作战的要求和纪律:在进攻过程中,前进几步后要停下调整一次,
以保持队形整齐;刺击几次后,也要停下调整一次,好稳住阵脚;还宣布了
不虐杀降敌的政策,并激励将士像虎豺熊罴那样勇猛冲杀,否则按军法处置。
誓师完毕,周军严阵以待。
    纣王闻讯,由于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一时抽调不回来,只好匆忙
地把大批奴隶和囚犯全部武装起来,前往牧野迎战。
    两军一对垒,武王即命吕尚率猛士主动向商军挑战,指挥部队随后攻击。
这时,商军中的奴隶和囚犯心向武王,不仅不接战,反而举行了阵前倒戈,
迫使纣王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就这样,商朝宣告灭亡,周朝代之
而立。

            一鼓作气

    公元前 684 年,齐桓公派军队攻打鲁国。鲁国平民曹刿为解国难,主动
进见鲁庄公,并与鲁庄公同乘一辆兵车,到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迎击齐
军。双方列阵完毕后,鲁庄公急欲先发制人,擂鼓进击,均被曹刿劝阻住。
齐军见鲁军毫无动静,便接连发起冲击,但三鼓过后,仍未奏效,遂陷入疲
惫懈怠的状态。这时,曹刿建议鲁庄公实施反击。随着第一通战鼓擂响,鲁
军将士向齐军猛冲过来,齐军措手不及,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逃。鲁庄
公又急于下令追击,曹刿又加以阻止,并跳下车来,仔细察看过齐军的车轮
印,再跳上车,远望一番,才同意发布追击令。
    鲁国大获全胜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
全凭一股勇气。擂第一通鼓,将士们勇气最足,第二通就差多了,到第三通,
就完全消失了。对方勇气竭尽,我方正一鼓作气,没有打不胜的道理!至于
不能马上追击,我是怕齐军假装逃跑,前面有重兵埋伏,所以才仔细察看他
们的车轮印,远望他们的旗帜。发现车轮印确实已经杂乱,旗帜已经倒下,
才建议下令追击。”
    长勺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树立了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范例。

            退避三舍

    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为同楚国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首先攻下了曹国
和卫国,又运用谋略,促使齐国、秦国同晋国联合攻楚。楚成王见形势急转
直下,便率军暂撤,井命主将子玉放弃对宋国的围攻,避免和晋军决战。但
子玉刚愎自用,不顾形势的变化,仍率楚军杀向晋军驻扎地。
    晋国元帅先轸见楚军攻来,建议激怒子玉,使他北进,再同他决战。晋
文公深感有理,便下令退军。将士中有人对这一决定很不理解,认为以国君
避敌将,纯属耻辱。这时统领上军的狐偃解释说:“当初主公在楚国避难时
曾对楚成王许诺过,要是两国打仗,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古代行军,30 里为
一舍)。我军退避三舍,正说明主公讲信义。他们还追上来,那就是他们理
屈了。理屈就气衰,理直才气壮。这是出兵打仗的要害。”
    晋文公按照先轸和狐偃的意见引军向后一口气退了 30 里(一舍);发现
楚军朝前移动,就又退了 30 里(一舍);见楚军仍然紧追不舍,就再退了
30 里(一舍)。他们总共退了三舍,退到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驻扎下
来。
    其实,晋文公主动令晋军“退避三舍”,名义上是履行他在楚国时向楚
成王许下的诺言,实际上却是为了实现“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战略
目的。可子玉还以为晋文公不敢跟楚军对阵,一路紧追到城濮。
    四月初二早晨,双方展开决战,晋军佯示后退,子玉更加骄横自大,指
挥全军追击。晋军采用侧击、回击的战术,击溃楚军左、右两军。子玉见大
势已去,只得带领中军和左、右军残兵败将,退回楚国。不久,他觉得无颜
再见楚成王,就拔剑自杀了。
    晋文公在城濮大败楚军,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

           借道伐虢

    春秋时期,晋国的近邻有虞、虢两个小国。公元前 658 年,晋献公决定
吞并这两个小国,计划先攻打虢国。但是晋军要开到虢国,必先经过虞国,
如果虞国出兵阻拦,甚至和虢国联合起来抗晋,晋国虽强,也难于得胜。晋
国的荀息根据虞公贪财无义的弱点,提出用宝物贿赂虞公的方法,以便“借
道”先伐虢,最后再灭虞。实行结果,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虞公接受晋
国的礼物后,不但答应“借道”,而且愿意出兵帮助晋军。虞国大夫宫之奇
进谏,讲“唇亡齿寒”的道理,虞公不听。就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
轻而易举地把虢国灭亡。晋军得胜回来,驻扎在虞国,说要整顿人马,暂住
一个时期,虞公毫无戒备。不久,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就把虞国也灭
亡了。就这样,晋献公以伐虢为由借道虞国,反过来又灭掉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