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宰相之位了。”曾国藩听了郎中的话,立刻转怒为喜,非但没有责罚他,反
而还给了他许多的赏赐。从此以后,曾国藩再也不以癣为病了,反把它看成
能给自己带来官位高升的一种象征和标志了。
原来,曾国藩在幼年的时候,曾多次听母亲讲过在生他之前梦见蟒蛇精
投胎的故事,他也因此时常认为自己不是凡人,所以这次听了郎中的“诊断”
以后才会深信不疑。殊不知郎中所言全是事先编好的,他是在一次同曾府家
人的闲谈中了解的那个所谓“蟒蛇精投胎”的故事,这次害怕遭受责罚,才
急中生智用几句瞎话蒙混过了关。
幸亏有把扇子
李鸿章是清朝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经常要从事一些外事活动。令人惊
讶的是,他竟然不懂外语,一点儿也不懂。不过,由于他阅历很深,经验丰
富,一般的外事应酬,倒还能够应付自如。他有一诀窍,就是临时抱佛脚,
在会见某个国家的使节以前,事先找翻译学几句该国的语言,不外乎寒暄客
套,“你好”、“再见”之类的话,强记在心里,应酬在嘴上,倒也十分灵
验。
有一次,这位大人物要出使沙俄,行前,当然还须如法炮制一番。怎奈
俄语与汉语迥然不同,简直把这位大学士的脑袋都快弄昏了。无奈,便借助
于纸扇,在上面写了几句俄语的音译和意译,以便应急。幸亏有一位聪明的
通事把译文编成了有一定意义的谐音文字,才使“李大人”顺利过了关。据
说,扇面上的译文有这样几句“请坐——杀鸡切细”,“谢谢——四包锡箔”,
“冷——好冷得哪”,“好——好老少”,“再见——达四维大理也”。被
蒙在鼓里的俄国人连声夸奖“李大人”的俄语说得地道,李鸿章出使归来以
后也经常对此津津乐道。
推“八字”
有一次,两个别有用心的商人找到孙中山,说是要为他推算一下“生辰
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
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
“推‘八字’?”孙中山哈哈大笑,说,“要是推出我的‘八字’不好
来,我就不要革命了?干脆我对你们讲明我的‘八字’吧:打倒军阀,革命
到底!”两个商人一听,愣在那里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孙中山大笑着说:“你
们远道而来,干脆我再送你们个‘八字’吧:百折不挠,挽求中华!”两个
商人见说服不了孙中山,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一字之差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他的儿子袁克定也成了要人,不少人趋奉巴结。袁
克定有个亲信叫徐顺,想在政府里找个差事干。于是袁克定写了一封亲笔信,
让他拿着信去找张宗昌。
张宗昌是袁世凯的部属,看了信后,知道来人求职,又有袁大公子的亲
笔信,怎么能怠慢呢。便拿起毛笔,写了“派军法处”几个字,交与副官办
理去了。
过了几天,张宗昌忽然接到袁克定的电报,电报责问张宗昌:“我介绍
徐顺前去为你服务,你不委用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把他抓起来?”
张宗昌看了电报,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急忙把副官找来,劈头盖
脸地吼道:“谁叫你把他给抓起来的?”
副官把张宗昌的手令取来递给他。张宗昌看后,变得哑口无言。原来,
他在写“派军法处”几个字时,误把“派”字写成了“抓”字。
武绍程计保毛泽东
1917 年春,著名教育家武绍程先生任湖南第一师学校校长。当时,毛泽
东等一批积极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在该校就读。他们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
真理,秘密从事着革命活动。这一切得到了一师校长武绍程及部分进步教师
的支持,却也引起了反动当局的仇视。
一天,武绍程突然接到湖南省政府的一纸密函,打开一看,竟是要校方
羁押毛泽东!眼看自己的得意门生处境极其危险,武绍程心急如焚。可是,
如何设法使毛泽东尽快得知消息,早早脱离险境呢?武绍程心急火燎地四处
寻找,找遍了整个校园却不见毛泽东的影子。
武绍程灵机一动,信手写了一张“开除”毛泽东学籍的告示,并特意将
落款的时间向前推移了 10 天。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突然出现在武绍程的面前。武绍程还没等对毛泽东
说明利害,一个进步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校长,一伙军警已冲进校
园!”面对这突发的事变,他无暇思索,用命令的口吻说:“快,润之,到
我的卧室躲一躲!”毛泽东刚刚走进校长的卧室,那伙军警便气势汹汹地来
到了武绍程的面前,武绍程扫了他们一眼,沉着镇静地问道:“诸位前来敝
校,不知有何贵干?”一个当官的警察“喀嚓”一个立正行礼:“报告校长,
我们是奉命前来捉拿毛润之的。”武绍程不慌不忙地指着昨天晚上贴出的那
张告示,煞有介事地连连说道:“唉,可惜,可惜!你们来迟了,你们看,
那上面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毛润之不务正业,违反校规,早在 10 天前就
让我开除了。诸位既然来了,不妨到处找找,看他是否还在学校。”军警们
在校内胡乱地搜寻了一番,一无所获,只好回去禀报了。
“先种树再说”
吴佩孚的势力日渐强大,成为权倾一方的实力人物。
一天,他的一位同乡前来投靠他,想在他那儿谋个事儿做。吴知道那位
同乡才能平平,但碍于情面,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不久那
位同乡便嫌弃官微职小,再次请求想当个县长,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听了,
便在他的申请书上批了“豫民何辜”4 个大字,断绝了他的念头。谁知过了
些时间,那人又请求调任旅长,并在申请书上说:“我愿率一旅之师,讨平
两广,将来班师凯旋,一定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看到同乡这样没有自
知之明,吴佩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于是又提笔批了“先种树再说”5 个大
字。
“张作霖手黑”
素有“东北虎”之称的张作霖虽然出身草莽,却粗中有细,常常急中生
智,突使奇招,使本来糟透了的事态转败为胜。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集会。席上不乏文人墨客和附庸风雅之人,而
张作霖则正襟危坐,很少说话。席间,有几位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
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
下,“盛情”难却,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候。这时,席上的目光全都集
中在张作霖身上,几个日本浪人更是掩饰不住讥讽的笑容,只见张作霖潇洒
地踱到桌案前,在满幅宣纸上,大笔挥写了一个“虎”字,左右端详了一下,
倒也匀称,然后得意地落款“张作霖手黑”,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
那几个日本浪人面对题字,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由得面面相觑。
其他在场的人也是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还是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出了纰漏,“手墨”(亲手书写的文字)
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身边低语:“大帅,您写的‘墨’字
下少了个‘土’,‘手墨’写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
怎么把“墨”写成了“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还要留下笑
柄。这时全场一片寂静。
只见张作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故意大声呵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
‘墨’字下面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索取的东西,不能带土,这叫寸
土不让!”语音刚落,立即赢得满堂喝彩。
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领悟出意思来,越想越觉得没趣,又不便发作,只
好悻悻退场了。
这“楚女”不是那楚女
1922 年,我党早期革命者肖楚女同志受党委派去四川开辟工作。他应邀
担任了那里的《新蜀报》主笔,几乎每天都以“楚女”之名发表文章,由于
他文笔潇洒俊逸、逻辑性强,很快就声名大震。有的青年猜测,这“楚女”
一定是个楚楚动人之女子,于是一封封求爱信像雪片儿似的飞到编辑部。肖
楚女见后啼笑皆非,于是就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启示:
“本报有楚女者,绝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
有麻子之一大汉也。”
还有的人未得见报,精心修饰打扮了一番,赶到编辑部去“约会”肖楚
女。当看到走出来的竟是一个黑大汉时,他们瞠目结舌,继而面带羞色地离
去。肖楚女见状,大笑不止。
向导释“锡山”
1929 年,无锡名士冯国征,在上海《大公报》出一上联,征求下联。冯
国征的上联是: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此联出得非常奇巧,也确实难对,一时成了绝对。1942 年《大公报》记
者范长江到天长县新四军驻地采访,这个县名触动他的灵感,于是,得了一
联妙对,他对的下联是: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冯国征的出联,是有轶事依据的,那是阎锡山到南京开会,借机到无锡
一游,当地官方给他安排一位导游,先看了东林上院,又泛舟五里湖上。在
游览蠡园时,阎锡山忽然看到西面一座突兀的奇山,忙问向导:“那是何山?”
向导答道:“那是锡山。”阎锡山听了,大惑不解,道:“既有锡山之称,
想必有锡。可贵县称无锡,此何矛盾?”向导回答得很妙。他说:“锡山原
来确实因有锡得名。正因有锡,一时间,采锡者蜂拥而至,豪强占地霸产,
劳工百姓用性命换到的锡产被剥夺,于是,械斗者有之,诉讼者有之,总之,
有锡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锡采完了,也就相安无事了。因此,敝县即定名
为无锡。”
阎锡山听了向导的这一番解释,觉得很不对味。特别是向导说:“我们
无锡人,有一句俗话,叫做‘有锡则民乱,无锡则民安’。所以,我们无锡
人并不以无锡为憾事……”阎锡山听到这位向导,左说无锡山好,右说有锡
山坏,即生忌恼。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就叫锡山,他就在山西盘剥百姓
的煤、粮、田、产,养兵打内战……他想发作,但三思一番觉得不妥,强忍
下对这位向导的火气。
驴唇不对马嘴的训话
原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本是个大老粗,可他偏偏喜欢到处讲话。结
果往往弄得驴唇不对马嘴,令人啼笑皆非。
有一次,济南大学校庆,韩复榘不请自来,而且还非要当众训话不可。
他一站上讲台,先干咳了一声,接着便对台下发问:“开会的人都来齐了吗?
没有到的请举手!”他见没有伸手臂的人,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很
好,都来齐了。下面我要训话。”
接着,他便非常“谦虚”地发表了如下开场白:
“在场的都是文化人,是大学生、中学生、留洋生,都懂得七八国的英
文。兄弟我呢,却是个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从笔筒里钻出
来的,兄弟我却是从炮筒里爬出来的,所以我是不配到这里来讲话的。既然
你们一定要请我来,真使我‘蓬筚生辉’。其实我是没有资格来和你们讲话
的,一讲起话来嘛,就像,就像……噢,噢对了!就像是‘对牛弹琴’……”
机智的“伙夫”
1927 年,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朱德率领一支部队在江西的诸广山一带活
动。有一天晚上,队伍开到了一个小村庄,宿营在村中的祠堂里。半夜,一
股土匪前来偷袭,他们悄悄地摸到了朱德所住的祠堂后面的一间小屋附近。
听到外面的响动,朱德连忙跑了出来。看到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过来,他
赶紧一闪身躲进了旁边的厨房,并随手抓起一条伙夫用的围裙系在腰上,镇
定自若地坐在门槛上淘米。几个土匪走过来,用枪对着他的胸口问:“喂!
你们的朱总司令在哪儿?”
“在后边。”朱总司令头也没抬地指了指屋后。
“那你是干什么的?”那几个土匪追问着说。
“伙夫头。”朱总司令爽快地答道。
土匪上上下下地打量他一番,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胡子又乱又长,腰
间还系着一条打着补丁的围裙,就信以为真了,赶忙向屋后追去。
见土匪走远了,朱德马上打开窗户,跳了出去,正好迎面碰上了一队前
来寻找他的战士,他立即组织力量发动反攻,很快就把那股土匪打垮了。
新闻的唯一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