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88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88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远超过塑料泡沫。
    造船石  在非洲马里,有一种石头其内部有 80%左右是空洞,空洞间有
极薄的石层相隔,互不透气,这种石头质地坚硬,重量又轻,经久不蚀,在
水里有很大的浮力。当地渔民都用它制作小型渔船,故称此石为“造船石”。
    木头石  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嫩软石具有诱人的魅力,当地人们称其为
国宝。马耳他整个国家可以说是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的。它质地既软又韧,
吸水性强,可由普通木工锯刨削凿,随心所欲地加工成五花八门的家具。许
多艺匠,还将它精心雕刻成许许多多式样新颖、光彩夺目的工艺品。待到石
内水分蒸发完毕,质地坚如顽石,既不变形,又富有耐酸碱,抗暴震能力。”
所以,这种由乳黄色“软泥型石灰岩”构成的岩石,是价廉物美的理想建筑
材料,深受国内外广大用户的欢迎。因此,人们也叫它“木头石”。
    除体臭石头  在瑞士、瑞典、日本出产一种能除体臭的石头。这种石头
外观呈白色半透明水晶状,与明矾石极相似,内含较多的镁、铝、溴化钾、
硫磺等,而不含有钠、铁元素,因而具有显著的杀菌、收敛的药用效果。这
些国家制药厂将这种天然的石头,加工成 120~150 克重的圆形状,用一个精
致的小盒装着,在市场上出售,称为“香体天然水晶石”,而人们习惯叫它
“香体石”。
    现在许多欧洲人都喜欢使用它:入浴前,先将这石头浸在水里,浴后用
它在身体易出汗部位涂擦即可收到抑制汗液分泌达 24 小时的效果。不少消费
者用后反映,香体石不但对狐臭、脚臭有独特的功效,对治疗皮肤表面的疮、
癣、疥疾亦有明显的效果,而且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等副作用。
    解毒“宝石”  在世上,还有一种少见的具有解毒作用的珍贵宝石,它
是由动物羚羊、无峰骆驼消化道里产生的大粪结石。这种粪石含有较多的磷
酸盐,能治解砷毒,吸收毒液。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就拥有这种宝石,并镶
嵌在她的戒指上,必要时用于试酒防毒。
    响石  陕西省白水县攸水乡雁门山的半山腰中,有一种奇怪的石头,只
要将它摇动,石头便会发出像敲木鱼似的响声,如果把石头敲开,里面却是
空空的,什么东西也没有。当地人称为“响石”。传说这种石头是宋朝杨六
郎镇守雁门关时失落在这里的马串响铃。

    风动石  在福建省泉州东郊,有一块奇异的光溜溜的大石头,它虽重达
50 吨,却像个弱不禁风的小姐,阵风吹来,巍然而动。人们只要用力推它,
也会微微摇动。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风动石”。然而,您想将它推出原地,
却是千难万难。据史料记载,泉州历史上曾有过两次 7 级以上的大地震,风
动石却没有移动半根毫毛。此石现被列为泉州八景之一,并被人们冠以“风
动玉球”之雅号。
    听声石  浙江省龙游县松家山脚下有块椭圆形赭色石头,这块石头只有
两脚拼拢那点大小,但十分奇特。它的左边是小溪,右边靠山,奇怪的是一
旦人们踏上这块石头,便能听到右侧松家山仿佛山峰倒塌的声音,而没有踏
上这块石头的人,虽近在咫尺,却如掩耳望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当地人
都称这块石头为“听声石”。
    会走路的石头  美国内华达山脉的东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人们
发现这里有许多石头竟会自己“走路”。据美国科学家夏普从 1969 年开始对
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把 25 块石头按顺序排列,逐个作了记
号,并准确地标出它们的位置。然后定期测量,果然发现这些石头几乎全都
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有些石头还改变了方向。最奇怪的是,有一块石头竟然
自己“走”过了几个山坡,行程大约 64 米。没有生命的石头怎么会行走呢?
这真是个谜。
    会飞的石头  1880 年 7 月,有两个美国人在美国安大略州伊斯东肯特
原野上行走,看到眼前的一块石头突然从地面上腾空而起。两人惊恐未定,
接着又见到第二块、第三块石头飞向天空。这时,既没有发生地震,也没有
刮大风,更没有天然气喷发现象发生。这种超自然的奇异现象,没有人能解
释清楚。
    听到喊声会自动升空的岩石  距离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浦那约24公
里处有座名叫希沃布里的小村庄。村里有一座苏菲派教徒圣人卡玛·阿利·达
尔凡的祠庙。这位圣人的遗体就安葬在这祠庙里。然而,使人感到神秘不解
的是,祠庙门口的两块巨石会随着人们叫喊卡玛·阿利·达尔凡的名字而飘
然升起。这两块彼此贴得很近的大型巨石,只允许男人接近,不允许女人靠
近它们。最大的一块岩石约 70 公斤重,另一块略轻点。岩石升空的过程是这
样的: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岩石,同时异口同声不间断地喊着“卡玛·阿利·达
尔凡”,这时,巨大的岩石顿时弹跳起来,上升到约 2 米的高度,悬在那里,
直到叫喊者停止叫喊时才会落到地上。如果不是这样做,岩石是不会腾空而
起的。那块大岩石需要 11 个人用右手食指指着它,而那块小一点的只需 9
人即可。
    马克·鲍尔弗是前去希沃布里村目睹这一事实的见证人。为了证实这一
奇迹,他特地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进行试验,果然岩石从原地跳起,升入空中,
随后噼啪一声落地。他已将此事拍成电影。
    尽管科学还不能准确解释岩石升空的奥秘,但是前去希沃布里村观看这
一奇事的人却越来越多。
    巨大的石球  1930 年,在哥斯达黎加的迪卡维斯河畔,人们发现了几
十个巨大的石球,最大的直径 24 米,重达 16 吨,最小的也有几磅重。石球
面上雕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有人认为,这是当地古人崇拜的星神雕像;也
有人说,这是古人的坟墓标志。奇怪的是,此地没有石料可采,制作者靠什
么工具从遥远的地方运来这么多、这么大的石料?制作的目的又是什么?这

些石球的制作工艺极高,只是用现代加工设备才能制作。但在 16 世纪,当地
的黑人还过着原始的生活,谁会相信他们是巨球的主人?然而不是他们又会
是谁呢?多少年来,没有人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长“白发”的怪石  在我国的台湾省,一位卡车司机在鹅鉴鼻海滩游玩
时,发现了一块体积不到 20 立方厘米的石头,上面长满了 2 寸长的白色绒毛,
就好像是满头的“白发”,他如获至宝,把石头带回家去,摆设在客厅里。
这块石头的“白发”还在生长!半年过后,竟然长到了七八寸了。这块石头
坚硬细密,一般植物是无法附生在上面的,可它身上竟长满了茂密的“白发”。
这“白发”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块怪石现陈列在台北市北安宫里供人观赏,
科学家正在对它进行研究。
    惨叫的石像  1795 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托马斯·布尔斯侯爵在指挥
工人拆毁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城堡有名的埃列克舒姆神殿的一座石像时,突然
听到尖锐的惨叫声。工人们以为神灵发怒了,吓得逃之夭夭,拆毁计划也不
得不放弃。这座石像建筑在石头柱上。石像一经拆除,露出的石柱上方,经
风一吹,就会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碰香石  安徽省宣城县有一个碧龙泉洞,洞内有一块奇妙的大青石,只
要人们用手抚摸几下,闻一闻,便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怕痒石  四川涪陵有一个叫拗石湾的地方,此处耸立呈燕尾形的两块龙
骨石,上面一块大约 4 立方米,下面一块露出地面约 5 立方米,衔接处有 1
米。下面的石头上有一小眼,若把手指按在这个小眼中,上面的石头就会左
右摇动,发出“咯咯”的笑声,人称“怕痒石”。
    八音石  又叫“磬石”,是安徽灵壁大理石的一种,敲之有八音,故名
八音石。苏州留园中有一块石,高约 2 米,形如苍鹰展翅,用手轻敲不同部
位,其音各异,甚为有趣。
    12 月诞生石  在西方,人们以 12 种宝石与 12 个月相对应,称为 12 月
诞生石。12 月诞生石还分别赋予各种美好的象征。
    12 月诞生石依次为:
    1 月石榴红宝石,象征善良与热情;
    2 月紫晶石,象征慈爱与忠诚;
    3 月玛瑙石,象征高贵与富有;
    4 月翡翠石,象征幸运与幸福;
    5 月刚玉石,象征正直与认真;
    6 月珍珠石,象征富裕与健康长寿;
    7 月红宝石,象征爱情深笃、品德高尚;
    8 月橄榄石,象征夫妻幸福与和谐;
    9 月蓝宝石,象征慈爱和德高望重;
    10 月猫眼石,象征美好的希望将代替忧伤;
    11 月黄宝石,象征真诚的爱;
    12 月松石,象征成功和必胜。
    一敲就亮的岩洞  新西兰有些岩洞很奇特,当游人在洞里大声说话或者
敲击洞壁的时候,黑暗的岩洞顿时会放出光明,沿内亮得像壁上安装了电灯。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岩洞的洞壁上爬满了一种会发光的虫子,它们
受到震动等刺激以后,就会大放光明。
    毒石  日本枥木县那须镇的山上有一种毒石。昆虫爬上这种石头,飞鸟

落到这种石头上,很快就会死亡。这种能杀死生物的毒石,当地叫做“杀生
石”。凡有杀生石的地方,人们都立一块碑,上刻“杀生石”三字,提醒人
们注意,切莫乱走。日本不只枥木县有这种毒石,凡有火山和温泉的地方,
大半都有毒石。有些寺库还把它搬去,当神物安放。
    那须镇地处火山地带,那些杀生石多在火山喷火口附近,从火山口喷出
的亚硫酸气体和硫化氢以及其它有毒气体,浸熏了附近的石头,使普通的石
块变成了毒石。
    怪石球  在贵州省惠水县雅羊乡布依族聚居的简瓢村民罗大荣家,发现
一块珍藏了多年的椭圆形的怪石球,在其体积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重量竟能
上下增减 2 公斤。这块怪石球,长轴长 29.1 厘米,短轴长 25.9 厘米,厚 18.2
厘米,外围长 88.6 厘米。人们于 1988 年 9 月 6 日在罗大荣家当场测量,其
结果是:11 点 13 分重24.85 公斤,11 点43 分和 12点零 3 分两次都是22.825
公斤,12 点 28 分时重量又变为 23.825 公斤。

             能  源

       能源的历史和现状

    人类求生存、建城市、办工厂,需要各种不同的能源。做饭、取暖需要
热能,点灯照明需要电能,万物生长需要太阳能……可以这样说,没有能源,
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能”这个词,最早是德国科学家罗伯特·迈尔提出来的。我们看不见
能,但通过热、光、电、运动等能够感觉到“能”的存在。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柴草、煤炭、石油三个能源时期。火的
使用,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使人类和动物界彻底分开。但
是,当时人类还没有掌握把热能变成机械能的技巧,因此,柴草并不能产生
动力。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力和畜力是
生产的主要动力。风力和水力的利用,使人类找到了可以代替人力和畜力的
新能源。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的热能和动力越来越多。而柴草、风力、
水力所提供的能量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大规模使用。煤的发现,提供
了大量热能;风车和水车的制作,积累了机械制造的丰富经验;于是,两者
结合起来,蒸汽机出现了。蒸汽机的使用,不但奠定了各国工业化的基础,
也开辟了人类利用矿物燃料作动力的新时代。
    但是,蒸汽机十分笨重,效率又低,无法在轻便的运输工具如汽车、飞
机上使用。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又发明了新的热机——内燃机。内燃机的使用,
引起了能源结构的一次又一次变化,石油登上了历史舞台。世界各国依赖石
油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那么地球上的能源有哪些可用,它们又来自何方呢?
    地球上的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如潮汐能;第二类来自地球的内部,如地热能和原子核能;第三
类来自地球以外,主要是太阳能以及由它产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热能等等。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量的需求不可遏止地猛增。
地球上的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