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有晴天-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好的,爸爸你来了,晴晴就不头疼了哦。”
她生怕这只是个梦,梦醒了,父亲就不在了,母亲也不在,这一切都变成泡影,她的小手紧紧的握住林文山的手指。
林文山看着有些激动的女儿,眼睛微微泛红,对谭丽云说:“我今天还是在医院这里凑合一晚,要不你跟你爸他们回去休息一晚。就这样决定,我想留下来照顾晴晴”。
谭丽云看着风尘仆仆的林文山有点不忍心,但是又拗不过林文山的坚持,只好同意了。
一天后,林文山跟谭丽云都在医院里照顾林素晴。
林素晴已经可以吃流食了,林文山在旁边吃着饭,一家三口气氛融洽的吃完了饭,谭丽云就收拾下去洗碗筷。
“文山,你吃过饭了吗?”谭同福进来病房瞧了林文山一眼,马上关心的看着林梓晴又问到
“晴晴好点了吧。大舅来看你了,晴晴这次是小舅不小心的,不会跟小舅记仇吧,等你好了以后,大舅叫小舅带你去逛集,晴晴要啥子,都给你买。”
“嗯,我知道的,我不会的”林梓晴轻声的说着。
虽然以前有记仇过小舅,觉得小舅是坏人。以至于后来自己多年都没有去过小舅家一次,但是现在的想想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时候人都贫穷,才会有更多的计较。
对于林梓晴来说,亲情还是很重要的,小舅也不是故意的,也许他只是后来觉得不太好意思,才慢慢少了联系。
林梓晴的小舅谭同富是杀猪的,他家条件好多了,已经开始盖起小洋房。
前世因为瞧不上林文山这个妹夫,加上出了砸到林梓晴这件事以后,
他觉得都是因为林文山这个妹夫,小妹才会带孩子回到娘家,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出了些治疗费,都没来过医院看望过林梓晴,甚至在林梓晴10岁的时候就南下去深圳了,两家居然从来没有走动。
“我们的晴晴就是乖哈,这样我就放心了!”
“吃过了,大哥你吃过了吗?”林文山搬来一把凳子让他坐下,谭同福是坝上小学的教务处主任,顺带教六年级的数学。
林梓晴的外婆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最小,跟最小的哥哥都相差了9岁。,在谭丽云才三岁的时候就离世了。
谭丽云是幺妹,谭同富是幺子,几个大点的哥哥从小就很宠他们俩个。
“吃过了,这个给你。”谭同福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钱,是蓝色的大团结。大概有两千块。塞给林文山,
“这是同富给晴晴的治疗费,你等下交给医院,不够了在跟我说,我在叫他出。我这次也很难受,盖房子就没叫他们多注意点,没往下看看,喊喊呢,要不也不会出这个事”。
林文山觉得不需要这么多,但谭同福硬要让他收下。二人推了会儿,林文山只好收下。说了会儿话,谭同福就回家了。
等谭丽云回来,林文山也把她四哥的事跟她说了下,然后他就带着钱去把费用交了。
林梓晴看着他们为自己忙来忙去,心里在想自己要快点好起来,出院以后一定要让爸爸带着妈妈还有弟弟都回家。
林梓晴像前世一样,在军区医院住院四十天才出院。
期间转到普通病房时候,因为太无聊,病房没有电视看,没有玩具,更别说手机电脑,就算是有,还是小孩子的她会让她玩吗?
她觉得自己就要发霉了。一直想叫爸妈早点带她出院,没有成功,她这次出事把她们吓坏了,什么事都听医生的安排,希望她不会留下后遗症。
为了做手术把她脑袋剃了光头,出院的时候护士又来给她剃了一遍。,直到现在林梓晴也没有看到过自己的样子。
她用手摸摸自己右边光光的头皮,跟妈妈要了一顶帽子。就这样出院回到了外公家。
第三章 舅家()
林梓晴的外公家是在蓉城下面一个县城里的小村,离县城不远走路只要一个小时就到了。
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则像一个大圆把整个村子包围起来,蓝天白云、拂面而过的清凉夏风,完全没有后世被工厂等等所污染造成的灰朦。清清的水从附近各村汇流出来的各个小溪流,像网一样分布在村子的各个地方。
他们先去了外公那,外公的小房子建在他种的果树百米远的地方。
屋子是以前那种泥巴弄的,走进去屋子里光线不好,梁上是黑不溜秋的木梁和一片片的瓦片,墙壁还是淡黄色的泥土,要是人一靠,包管蹭了一背的泥灰尘。桌子是原木的四角高桌,椅子是没背靠的长椅子。屋子里有一个床铺,一个衣厨,然后东边角落堆了杂物。平时外公吃饭就去二舅屋子那吃,屋子后面有一个小院子,院子角落是猪圈。
她们到的时候,林梓晴的外公谭贤才正扛着一把锄头要下田去。
“爸,你做啥子去?”谭丽云喊了他一声。
“去挖几个红苕,晴晴出院了,伤全好了吗?”
“爸,晴晴现在没什么事了,医生说再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谢天谢地,晴晴好了就好,等下去你二哥家,中午在那吃饭,晴晴出院了,得做点好吃的,补补!”
她们跟林梓晴的外公聊了会就带着她去了二舅谭同禄那。
二舅家有一个用砖头围起的大院子,里面种满了柑橘树,房子是拆掉泥房子用砖头重新盖的,二舅舅、舅妈住右边的大房,左边以前是外公跟小舅舅住的。
现在小舅和小舅妈住左边的小房,两房都有厨房和饭厅;中间是客厅。外公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就是吃饭的时候来,等到小舅的新房子盖好后就搬出去。
“晴晴”二舅母带着小表哥和自己的弟弟林梓田站在门外等林素晴她们三个,一看到她们,马上迎了过来。
“二舅母好。”她被二舅母从妈妈手里接过,甜甜的喊了一声,然后再跟小表哥打招呼。
林文山把林梓田抱在手上,“姐姐”他糯糯的喊了句。然后就转头抱住林文山的脖子,眼睛却一直盯着林梓晴的帽子看。
看着眼前这年幼的弟弟,林梓晴怔了一下,心里说这不是前世那个学坏了的弟弟,还是很温和的问他:“田田,在舅妈家你乖不乖啊?”
林梓田点点头……
“田田在这里挺听话的!”二舅母开口夸奖道。
“进屋,都进屋歇歇,坐车回来也累了,等下我去做饭。”
因为离午饭时间还早,林文山就带着林梓田回屋子里休息会,妈妈跟着二舅妈到厨房里切菜做饭。林梓晴就和小表哥在客厅,林梓晴的小表哥叫谭瑞杰9岁了,他拿出一把弹珠,把弹珠全部塞到她裙子上面的大兜兜,让她玩。
林梓晴掏出一个弹珠,晶莹剔透的珠子,里面有一弯淡黄的明月。林梓晴笑笑用两只手摸着弹珠问
“瑞杰表哥,你现在几年级了?”
“三年级了。”谭瑞杰,抬起小胸膛骄傲的说。
“晴晴想听故事吗?我这里有小人书哦,可以看图还可以认字哦,我认识很多字了,我可以教你看哦。”
“好啊,你教我。”她认真的点了点头,虽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不想浪费表哥的好意。
“那我去拿书,你等着。”他转身跑到房间拿书去了。
谭瑞杰拿出书本跟林梓晴一起坐在客厅的凳子上,谭瑞杰在一边像个小老师教林梓晴认字,林梓晴也装作认真的学着……
快到中午的时候,外公跟小舅一家人来到客厅里。
“晴晴。”一个深沉而又粗豪的声音响起
林梓晴抬头看了一眼。眼前这个有点胖胖的,正一脸笑眯眯的叫着她的就是她的小舅舅谭同富,她的记忆里已经没有小舅舅的样貌了,现在看到了,难得好奇的多看了一下。小舅舅长的跟二舅很像,只是身材更圆润,脸上也多肉。
“晴晴怎么不认识小舅了,是不是还在生小舅的气啊!小舅舅对不起你啊,你说,你想要什么。明天赶集小舅带你去买哈!”
“晴晴,不要跟你小舅客气!”小舅母张碧莲站旁边接着说了一句。
“我不生你的气了,我知道是我不乖跑出屋子才这样的。”林梓晴轻轻的小声的说着。
“晴晴是好孩子。”张碧莲笑着夸奖,伸手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糖果想给她,这时候谭丽云刚好端菜出来看到了
“四嫂,晴晴刚出院还不能吃糖果。”
“瞧我!”张碧莲尴尬的笑了笑。就把糖果给了谭瑞杰。然后说要跟着谭丽云说去厨房帮忙。
过了一会林梓晴的大舅一家也来了。他们都跟林梓晴打了招呼就坐在客厅跟外公,小舅聊了起来。
今天的午饭比较丰富,有肉、蛋、汤、蔬菜。二舅妈做的是辣椒炒回锅肉、炒肥肠。韭菜炒蛋、筒骨汤、炒青菜。凉拌折耳根,还有蒸鸡蛋是准备给林梓晴吃的。二舅妈特意捞了汤圆给林梓晴一碗,几个表哥表姐吃面条。
饭后几个大人在客厅商量着什么,林梓晴去睡觉了。
过了2天,林文山决定回闽省老家了。谭丽云还想再住几天,因为两地离的太远,在这个年代要坐火车,要花费不少。
几年也回不了一趟娘家,有点舍不得。不过看了看林梓晴的头以后心里又有些愧疚,还是决定跟着林文山回去。
回去那天,他们一家人叫了县上一个照相师照了几张相。其中有一张,就是以前林子晴看到的自己拿着一根甘蔗的样子,前世父母吵架的时候,那些照片被林文山全部扔灶膛烧了。
小表哥很舍不得林梓晴她们走,临走时把自己喜欢的小人书跟弹珠都给了她,还给了林梓田自己最喜欢的一套小海军的衣服。
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林梓晴一家人终于回到了闽省。
第四章 家乡()
禾源镇地处闽省西北,建置始于唐朝,是国内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在林梓晴前世读高中的时候,经过政府的开发,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这里有近200间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明清时代豪华民宅,一条长达半公里的青石板土街和数10条卵石铺砌的古巷道;
这里的书院曾培育出众多位进士,镇上有众多的宗族祠堂、家庙也是古镇的特点。
古镇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古民居鳞次栉比。
林梓晴出生的村子就在古镇上,村名跟镇名是一样的。
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巷,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鹅卵石,有的全部铺河卵石。
林梓晴小的时候住的房子就在一个巷子内,这个巷子因为住了很多谢付两家的族人,所以名字就叫谢付巷。
她们家住的是清朝期间留下的一个建筑,外观为斗砖封火墙的四合院式,有徽派建筑特点,占地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名字叫“施宅”。
大门是随墙门,里共3座院落,由前厅、过道、住所、阁楼部分组成,这个院子是四合院式天井院建筑,南侧有木构二层护厝。
大院里现在留有6户人家,是这巷子周围其他宅院比较少户人家的宅子。
里面住着她的三伯父一家,叔公一家,李姓祖孙三家,李家两位老人带着小儿子住在西面六间厢房。
前厅右手边住的是他的女儿李秀莲女婿王忠良一家,以及儿子李成贵一家。
现在这个宅院的墙面已经斑驳,大门也脱漆,门上的2个门环已经锈迹斑斑。
施宅的大门正对面跟是清朝时期的县丞署,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现在里面大多住了付氏族人。
施宅的左边是清朝时留下的提督府,“潘家园”里面住了10几户潘氏族人。
在施宅跟付氏族人住的宅子中间有一个晒谷场,往右下角有一个小一点,2进厅的院落住了两户黄姓人家。
施宅的正右边,住的就是谢氏族人住的“谢氏庄园”。是一个占地两千多平米的四进大院落,里面天井非常宽大,种了几株百年老树。
施宅后面的,是古镇最有名的“李氏大夫第”。李氏家族“一门九大夫”,在宋朝更是出过一位“丞相”。
里面住着祖孙四代,李氏大夫第它的门楼砖雕精致细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八字面的墙上有四幅《三国演义》里的典故,还有雕刻精美的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的画面,大门口有两只大青石雕刻的狮子。
林梓晴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巷子的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