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厚黑学 >

第83部分

厚黑学-第83部分

小说: 厚黑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无法按时在48小时内把零件送到用户手中,就真的按广告所说,把产品白送给用户。由于经营信誉高,这家公司历经50年而生意兴旺不衰。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消费者也从企业的明赔实赚促销术中得到不少好处,例如,有位中国留日学生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刚到日本时,用两万日元在京都一家商店买了一台彩电,回去后发现质量有问题,于是给商店打了电话,电话刚挂断,商店就来人了,确认了质量有问题后,马上行礼,并说:“请原谅,马上换一台。”在零售店,经理随手一指:“请随意选一台,但一定请多关照。”这位留学生没有挑价值比原彩电高得过多的,客气地选了一台6。3万日元的彩电。从这件事看,精明的日本商人以四万多日元的代价,避免了企业声誉受损,所以赔也是赚。
    念好“忍”字经大凡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无所作为的时候,总是能忍受等待的种种煎熬。春秋战国时期有三位杰出人物,其所作所为就是能忍而成大谋的体现。他们是卧薪尝胆的勾践,装疯吃苦的孙膑,佯装死去的范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华商们大都继承了中国人特有的“忍”的品格,这一点是西方商人所无法比的。
    勾践忍受屈辱的故事,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忍辱发愤的代名词。作为越国君王,只要利于恢复他已经灭亡的国家,什么屈辱他都能忍受。他心甘情愿地给吴王夫差当奴仆,给生病的吴王尝大便。这是何等屈辱之事!勾践似乎毫不考虑,对他来说,惟有成功才是奋斗目标。因此,当他骗得吴王的信任,获得自由回越国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忍受吴国强加给他与越国的屈辱。他让自己睡在柴草上,在屋梁上吊一个猪胆,天天不断地舔尝,以此深思人生事业的艰难。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到十年功夫他就报仇雪恨了。
    《厚黑学》 新商经之“厚道”
    守业宜“忍”(2)      孙膑的忍,在于装疯,不畏吃猪粪以蒙哄庞涓,从而躲过大难,逃到齐国,最后打败庞涓,使庞涓自杀身亡。范雎原本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他和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在接见中发现范雎很有才干,就背地里派人去劝范雎留在齐国做事,范雎谢绝了。后来为了此事,须贾怀疑范雎私通齐国,就向魏国丞相魏齐告状。范雎被严刑拷打,直至没了气,魏齐就叫人用破席子把范雎裹起来,扔在厕所里。范雎其实只是晕过去了,夜里醒来,买通看守士兵逃回家,养好伤又改名为张禄,逃到秦国。他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并当上了秦国丞相,帮助秦国更强大起来,并把魏国作为主要进攻目标。
    著名华商张荣发的发迹历程,虽然没有勾践、孙膑和范雎那样的屈辱艰难,但亦有一段相当漫长和曲折的故事。他从在日本船上当杂工开始,直至后来艰难从商成名。在艰苦的水手工作中,他坚持勤奋学习和工作,船上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不断的长进,逐步晋升为二副、大副乃至船长,这为他全面熟悉海运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荣发是台湾省基隆市人,1927年出生。从小生活在海边,由于家境不太好,18岁读完了商业学校后,便到社会谋生。他虽然学了几年商业课程,但找不着相应的对口工作,只好在日本商船当杂工。
    张荣发是个胸怀壮志的青年,他从小立志要自己创一番事业。尽管环境不遇,他却不灰心,决心奋斗、忍耐,相信只要功夫到,时机会酬勤他的。他读书虽不算多,但对孔子所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很有体会。
    从打杂工到船长,在文字表达上仅仅用了十多个字,然而,张荣发在奋斗过程中,却足足用了23年时间。就这样,他忍受了23年艰苦单调的海上生活,积累了一点儿钱,于1968年开始自己创业。起步时他买了一艘残旧的洋船,航行于美国和远东之间。他既是老板,又是船上的船长,亲自指挥航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海上“卧薪尝胆”生活,他成立的长荣海运公司十分了解货主的需求和市场行情,做到服务优良,样样令顾客满意。为此,他的生意十分兴旺,盈利可观。没几年时间,长荣公司的货轮增至三艘了,并增辟了远东至波斯湾的定期航线。
    到1975年,张荣发已积累了不少资本,他注意到海运业竞争激烈,于是决定摒弃旧式货船,逐步建立起了新式快速货运船队,以快速、安全、廉价和优质服务参与竞争。通过这次新的装备和改制,其生意得到迅速发展。1982年~1983年,世界航运业再次陷入低潮,很多航运商家难以为继,被迫倒闭或压缩业务。有卓见的张荣发却认为这是短暂现象,于是利用这个机会以7亿美元收购了24艘全箱远洋货轮,迅速壮大自己的船队,乘势开创环球东西双向全箱货运定期航线,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经过这么一番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发展,到80年代末,张荣发成为世界有名的船王。他拥有十多家规模庞大的公司,在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属下有66艘大型货轮,总吨数达210万吨。
    张荣发忍耐作了23年的打工生涯,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创业,终于成为一位世界级富豪。据《福布斯》杂志介绍,他的财富已达21。5亿美元。
    香港著名华商刘永浩也是卧薪尝胆、小忍成大谋的典范人物。
    1969年,由于家庭不幸发生了变故,年纪未满17岁的刘永浩,被迫离开心爱的学校,只身一人步入社会大舞台,成为“近藤日本食品公司”的一名学徒工。
    刘永浩懂得“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中国古训,开始了11年漫长而艰辛的学徒生涯。他忠心耿耿、勤奋努力,业余时间仍不忘充实自我,努力学习知识,终于从一个人人瞧不起的“学徒”一步步晋升为营业部经理。他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渐渐形成了全新的理念———人们的饮食习惯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发生着交融变化,人类将进入一个更加文明科学的“杂食时代”,中西方饮食的大差异间隙,日式食品必将会率先风靡“港九”。
    带着这种理性的科学预见,刘永浩果敢地辞去了“近藤日本食品公司”的工作,放弃了又一次升迁的机会,有的放矢地仔细寻觅“自树旗杆自创业”的最佳契机。
    刘永浩说干就干,以他28岁的魅力,与两位良朋益友联手攻关,集“三”人的资“本”———五万港元,创办了专事日本食品代理及批发业务的“三本贸易公司”。独特的公司名号,不仅体现出三人合股创业的经营特性,而且洋溢着浓厚的日本气息。
    真是“好事多磨”,当公司即将正式挂牌开张前夕,两位好友却以“日式食品尚未流行,投资风险太大,弄不好会鸡飞蛋打”为由,置昔日交情于不顾,突然撤走了本金。此时的刘永浩也可以抽身而退,避免一个人投资经营的风险。可他认定了这条路,不管前面是险滩还是荆棘,他誓不低头。最终,好不容易向亲朋好友借贷了五万港元,凑足了启动资金,公司开张营业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支,他不得不集老板和伙计于一身,事事、时时、处处“一脚踢”,不仅听电话、接订单、送货物、收账款,而且亲自设计“三本贸易公司”的企业标识。就连公司的办公场所,也是借用好友房间的一个角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永浩利用在近藤工作时培养的关系,从友人手中接下了半卖半送的一批积压日式食品,然后亲自去尖沙咀超级市场苦苦推销,竟然出人意料地赚取了一倍利润的“对本对利”。这次营销活动的意外成功,极大增强了刘永浩经营日式食品的信心和决心。之后,他的业务量日渐扩大,营销利润逐步上升,客户越来越多,刘永浩开动脑筋,认为要创新才能生存。他大胆引进纯正日本风味的“金针菇”,试图取得“中西合璧成一统”的最佳经营效果。他先将“金针菇”送到“方荣记”和“四季火锅”两大中式饭店试用,未料到食客的反应颇佳,迅即成为各大中式饭店首选的日本蔬菜,并被普通家庭看好。现在,刘永浩每月引进推销金针菇多达两吨以上,成为香港真菌类食品领域的“金牌杀手”。
    于是,刘永浩乘着金针菇引进促销大获全胜的浩荡东风,接二连三地增加经营品种,先后从日本进口了解柳、八爪鱼等日式食品,并趁势扩展了销售网络,一跃而成为香港日式食品业界崭露头脚的巨子。
    以上的故事,主人公无不以忍为上,不畏艰险,获得了成功。
    承认弱势,以求自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句成语几乎尽人皆知,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需要敏锐的感觉和耐心的等待。首先你要正确判断何时出现了“鹬蚌相争”的局势,然后再在最适当的时机出面收取渔利。
    《厚黑学》 新商经之“厚道”
    守业宜“忍”(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条街上相隔不远,有三家规模实力大致相仿的绸布店,在这条商业街上几乎成三足鼎立之势。正值市面清淡,王家绸布店首先挂出了“蚀本大甩卖”的招牌,一时顾客盈门。对门的李家不甘落后,也立即减价。稍远一点儿的周家店几乎被王、李两家抢走了所有的顾客,迫不得已也只能“降价酬宾”。但不多久,王家为了和李、周两家争抢生意,再一次降价,李家立即效仿。一时间,王、李两家竞相压价。周老板此时心生一计,他放出风来说自己已赔得太多了,再不能支持了,索性先关了店面,不去争另外两家的生意了。这一下,王、李两家更是非要一决雌雄不可了。他们不惜血本把价钱大降特降。果然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顾客不光人多买得也多,很多人都是成捆成捆地买。等到他们的店都快被掏空了,本钱大赔,他们才发现,许多顾客都是被周老板雇来的。就这样,王、李两家,一家倒闭,一家成了周老板的分号,落了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只有周老板从中得了大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像周老板这样坐收渔利是符合商业竞争法则的,它依靠计谋运用,而使自己避免成为王、李两家这样的鹬蚌,这样的决策同样也需要智慧。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地看问题的商家是不可能想到并且采用理智的观战之法的。
    投资留有余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经商首要的一条就是认清发展趋势。
    比如股市上,有很多赚了还想赚更多的人,可谓是“贪得无厌”,高了想要更高,原来赚了一点儿钱,想要再多赚一点儿,结果来个重大利空,股价暴跌,连本都赔光。这就是对市场情形没有分析的原因。
    对此,商业成功人士告诫道:“不要一步走到头,投资要留有余地,要学会激流勇退。”
    激流勇退并不是要投资者赚了钱后就退出股市,从此不再涉足股票市场,而是说投资者在赚了一点儿钱后,就要看看市场处于怎样的形势,如果对市场没有信心,或感觉市场准备发生重大转折时,就及时止步。如果为了坚持卖在最高点,一再错过出场的时机,结果只是让自己越陷越深,最后套牢在最高点。
    在股市上,能够做到激流勇退的并不多,做到这一点确实也不容易,但可以通过训练习惯这种投资作风。索罗斯总结了两种训练急流勇退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强迫自己在大幅获利的时候脱手一部分股票。比如,你有20万美元的股票,当出现获利时,你不想全部抛出,可先出手一部分。你不要期望所有的股票都能卖在最高点,谁都希望这样,但很少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你已经先出手了一部分,当股价达到天价,开始下跌时,你就比较轻松,不必担心获利大幅减少。
    第二种方式:利用调节弱势股降低持股比例。如果大势在高档,但还是舍不得卖出持股,可通过调节手中的弱势股来降低持股比例,以免高档反转时伤得太重。每一个阶段都有主流个股,到高档才开始涨势的弱势股。这时可将手中的明显转为弱势的股出清,保留相对长期低者,这样,即使盘势反转,也不用担心手中持股太高了。
    只要经常这样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脑中就有激流勇退的观念。当看到市场形势不利时,就能够坚决地从市场撤出,另寻商机。
    从游戏中得到的启示史乐思。梅考克是美国国际农机公司创始人,世界上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梅考克几十年企业生涯,历尽艰辛坎坷,但是他以他那全才的素质,赢得了市场的屡屡成功。
    梅考克成功的秘密在哪里?这还要从发明第一部收割机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