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深层心理学 >

第6部分

深层心理学-第6部分

小说: 深层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将注意力移至下半身,也可发现各种经由下半身表现出的僻好。例如,在电视上观赏棒球赛,可发现选手们极为有趣的僻好,有时,萤光幕的画面上出现坐在选手休息室中,选手的表情特写,虽然他们的上半身一直注意比赛的过程,始终注视着计分牌,但是,综观他们的下半身,即都不由自主地激烈抖动,那是心理极度不安、焦虑时所表现出的僻好。球赛进行到最紧张时,选手休息室中表现此种僻好的人最多。面对面谈话的情形也一样,此种僻好,表示谈话的进行未能向理想的方向进行,所产生焦虑感的一种“红灯”标志。
在精神身体医学上,认为在身体的某一部份,加以小刺激,此种刺激会经由神经中枢传达到脑部,致使精神松驰和缓,由此点看来,身体抖动不停,正是想藉以解除紧张心情的表现。
此外,当你在选手的休息室中,看到坐在那儿忙着抬脚又放下抬脚的人,大都是刚被选上的新选手,一看此种动作就知道是生手“心情不稳定”的表现。
倘若女性也出现此种动作,却具有性方面的意义,强烈表示对男性的关心。例如,一直介意裙子的皱纹而表现出的拉扯裙子的动作,或者微妙地扭转腰部的动作,在表示出女性内心的欲求,令男性看了为之神魂颠倒。
(僻好在深层心理的实用例)
(1) 喜欢把玩头发的僻好,表示富于神经质,对任何事都特别敏感。
(2) 一边讲话,一边把弄头发的女孩,较为任性。
(3) 拉耳朵的僻好,表现出他想打断对方话题的欲求。
(4) 具有咬铅笔、咬指甲僻好的男性,表示在性方面尚未成熟。
(5) 喜欢用手掩嘴的人,个性内向,并且较为随和。
(6) 讲话时,以手掩嘴的女性,具有想吸引对方的意图。
(7) 脸部抽搐、不停眨眼,以及皱眉的人,即表示他内心的欲求不满。
(8) 一个自信十足的人,经常出现抚摸脸孔的僻好,表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而唯恐他人揭穿它。
(9) 以双手托下巴的僻好,表示有掩饰弱点的意图。
(10) 不停地抖动身体,表现出内心的焦虑感与极度的不安,而想藉以解除紧张不安的心情。
(11) 不断抬脚又放下,放下又抬脚的僻好,表示心理不稳定。
(12) 如果女孩表现出与(11)相同的僻好,表示她对男性极为关心。
(7)服装
服装是“自我”的延长
曾有个大学教授禁止女性穿着件仔裤上课而轰动一时,当然,所有的女生都激烈地反对。一般而言,服装是一个人个性的表现,因此,人类的服装可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古人说:“要穿像样的服装。”便是穿着服装的原则,亦即,穿着高贵的服装,可显示出社会地位的崇高,此外,各行各业都有适合其身份的服装,例如,工友大都穿着夹克,并且有一定的颜色和样式。一般而言,年轻人大都穿着色泽明朗样式华丽的服装,而年纪稍长,则穿着色泽暗灰的服装,因此,由服装可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年龄、以及职业。不过,也可由服装看出一个人的衣着,无论色泽或样式,均与其年龄、身份不相配。
然而,近十年来,社会上有了显着的改变,如今,人们不再穿着“像样的服装”,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出版社总编辑,经常穿着由陌生人看来像演艺人员一般华丽的外衣,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单由服装是无法看出他的社会地位、年龄、以及所从事的职业。
可见,人们穿着服装的心理,又有了新的倾向,一般而言,不愿意他人由自己的衣着而获知自己的职业、年龄、以及经济能力,此外,衣着必须能够彻底发挥自己的个性,因此,由相反的一面看来,一个人的服装,更能直率地表现出他心理的深层内面。
事实上,我所任教的大学,学生们无一人喜欢穿着学校服,各穿各的服装,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对我们研究深层心理的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现象。
我们都知道,服装能够明显地表现出穿着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在从前,必须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言谈举止一段时期后,才能判断出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但是,近来,学生们大都在自我介绍时,即大致表露出他们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一个人穿衣的目的,本来是想藉以遮掩裸露的肉体,所无法探知的内心深处,所以,将衣服视为与一个人无法分离的身体一部份,甚至是自己本身也不过份。由于如此一来,一个人的自我经由服装,而后身体的内面向外侧探出头来,心理学上叫它“自我延长”,根据“自我延长”理论,每个人反而经由服装和佩件装饰,裸露了自己。
卡特总统为什幺穿着牛仔裤
实际上,经由对服装的观察,而看透深层心理,所应注意的要点为何?
例如,身上穿着的服装令人瞠目而视的人,他们的深层心理较为容易看出,此外,穿着的服装不适合自己身份、地位或场合的人,他们的深层心理也比较容易看得出。
据说,美国现任总统卡特,特别喜欢穿着牛仔裤,而且,在白宫出席内阁会议的官员,也大都穿着牛仔裤,牛仔裤被称为是超越性别、年龄、阶级、职业的服装,卡特喜欢穿着牛仔裤的用意,可能在于表现出身为美国总统的自己,应是各阶层人士的朋友,这是行为语言理论的应用,可是,站在深层心理学的立场来观察,就意味着他怀有政治上的意图,表面上不异否定自己是个特殊的人物,实际上内心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以及支配欲。
各位还记得吧,美国电影“教父”中,黑社会的首脑,大都穿着蓝色直线条的西装,一般认为,喜欢穿着此种服装的人,具有向他人夸耀自己是大人物的心理,亦即,由此种服装表现出自我显示欲。
由于蓝色和红色相反,是种予人稳定感觉的颜色,所以,穿着蓝色直线条的西装,除了表现出自我显示欲之外,还显示出自己在社会上地位稳固的愿望,大家都知道,黑社会领袖经常怀有不安的心理,唯恐自己的地位遭到威胁。
由此可知,喜欢穿着蓝色直线条西装的人,表面上看来具有爽朗的个性,实际上却有胆怯的内心。
奢华的服装和朴素的服装所表现的深层心理
同样地,穿着奢华服装的人,他们的心理较容易看透。
自古认为,喜欢穿着奢华服装的人,自我显示欲强,可是,太过于奢华,就显得灿烂耀眼,一般而言,喜欢穿着此种服装的人,不便自我显示欲强,而且具有歇斯底里的性恪,同时也具有对金钱欲望特强的个性。
此外,喜欢打原色领带的人,个性极强,顺利进行的话,可望成为大器,但是大都不随和,离群而索居的人多,反之,经常不打领带的人,也属于此类型。
那幺,衣着朴素的人呢?往好处说,是个性随和的人,说得不好听,缺乏自主性。但是,也有一种人,他的衣着大致看来非常朴素,却注重服装中的某一部位,亦即,领带、钮扣、或鞋子特别奢华,这一型的人,原则上随和,亦不失强烈自我主张的个性。然而,也有可作其它解释的情形,譬如说,故意造成比较显眼的关键点,经掩饰自己容貌或姿态上的弱点,例如,对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的女孩子,常喜欢穿着超短迷你裙,或是秃头的男子,往往故意穿着奢华的鞋子,此种例子,可认为他对自己容貌或姿态上的弱点,怀有相当大的自卑感。
紧接着要讨论的是人和流行的服装之间的深层心理。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波尔特鲁,曾嘲笑流行是(善变、啰嗦的女神),有的人容易受到(女神)的诱惑,也有的人对(她)毫不关心,一般而言,女孩子较祟尚时髦,也易受到诱惑,这是心理学上所说女孩子所持有的“一致性”而导致的倾向。
最近,很显然也有一些男性崇尚时髦,这些人大都个性随和,同时,对自己缺乏自信,因此,想藉着服装使自己对他人具有威望,亦即,由服装获得自卑感的补赏。
一个人对服装的爱好突然转变时,值得注意
也有人完全忽略了自己对服装的偏好,一味地崇尚时髦,这些人表现出他们的孤独与情绪不稳。
反之,对于服装的流行漠不关心的人,可说是个性极强的一型,当然,也有的人是由于某种自卑感的作崇,而将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因为,他担心与别人“一致化”时,会丧失自我,具有此种不安的感觉,不容易与他人交往,不论工作或消遗,即使是芝麻小事也会主张自我,并且坚持到底,因此,容易与他发生口角。
此外,介于二者之间的人,适度地崇尚时髦,亦即,不盲目地迎合潮流,适合自己的才予以接纳,近来,此种人不断增加,是适度作自我主张的人。
最后,要提到由服装看透人类深层心理的重要线索之一…服装变化。大致说来,每个人的爱好,自然而然地会反映在服装上,诸如对于样式、色调、花样的爱好,均因人而异。倘若辩公桌上放置一件上衣,大都可以辨别出那是谁的上衣。
但是,也有些人对于服装的爱好一再地改变,令人无法捉摸,这种人可认为情绪不稳定,或是急于挣脱单调的工作,一心向往多采多姿富于变化的生活,于是,藉着服装表现出急欲脱离现实的愿望。
有的人服装色调一向固定,突然穿着色调全然不同的服装。例如,一向是西装毕挺、正正派派的人,突然穿起潇洒的衬衫和花长裤,并且还打上宽大如蝉的领带,四周的人都会急于想问他:“你是怎幺一回事呀?”此种人必定在身体上或精神上,产生了刺激他以前想法的变化,而在深层心理中立下新的意念,是值得注意的。
(服装在深层心理上的实用例)
(1) 喜欢穿着厅装异服的人,怀有强烈的优越感。
(2) 喜欢穿着宽大衣服的人,自我显示欲极强。
(3) 喜欢穿着蓝色直条纹西装的人,对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怀有不安感。
(4) 服装极为奢华的人,自我显示欲、金钱欲特强,属于歇斯底里性格。
(5) 喜欢打原色领带或经常不打领带的人,个性极强。
(6) 衣着朴素的人,个性随和,但是缺乏自主性。
(7) 衣着大致看来极为朴素,只加强局部服装的人,虽然也属于个性随和,但是若非具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个性,就是对于自己的容貌和姿态,怀有自卑感。
(8) 一味崇尚时髦的人,大都个性随和,而且由于缺乏自信,因而想藉以掩饰。
(9) 忽视自己的爱好,一味盲目地赶时髦的人,怀有强烈的孤独感,情绪也不稳。
(10) 对于流行漠不关心的人,虽然个性极强,但是怀有某种自卑感的情形较多,个性较不随和。
(11) 经常改变服装爱好的人,情绪不稳定,逃避现实的欲念极强。
(12) 对于服装的爱好突然改变,大都是心境有也变化,或是立下了新的意志。
第二章       由谈话了解对方
(8)话题
不论是初次见面或是彼此熟悉,在见面谈话时,一般认为,对方的兴趣和关心,会原原本本地表现在话题中,然而,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并不那幺单纯,当然也有人全心贯注在一件事情上,于是,与他交谈,话题中出现的都是他所关心的事。例如,有人对事业特别热衷,三句不离本行,往往两、三句话就扯到事业上,这些人我们就不必应用深层心理术。可是,也有一种人,他所关心或有兴趣的事,并不直接表现在话中题,而是改变姿态,出现在其它完全无关的话题中,或者,怀有深刻的自卑感以及欲求不满,于是,选择一种话题作为象征的情形也不少。
透过话题的深层心理,其奥妙处即在此。我们可藉着两种方法获悉对方的深层心理,一种是由话题的内容控知对方心底的方法,另一种是藉着话题的展开而探知对方心理的方法,如果能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当然是最理想。这里先讨论经由话题内容看透深层心理的方法。
一般而言,话题因人而异,可是,要控知对方的个性和气质,最易于着手的是,观察那个话题和发言人本身有多大的关系。盛极一时的“张老师”电话,是为大众解决困难而设立的,但是也有人由于好奇心,撇开自己真正的困难不谈,而放言大谈有关性方面的事情。把“张老师”当作性问题的顾问,这些人大部份是中年女士,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大谈她的性生活,倘若“张老师”不稍作敷衍,对方便会大发雷霆破口大骂。这些特别喜欢畅谈自己性经验的中年女隆,最关心的对象就是她自己,因而产生错觉,以为这个世界以她个人为中心,这是一种“自体观窥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个个性任性的人。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的“自体观窥欲”意念强,因此,找“张老师”闲聊,以女性居多。
此种情况并不局限于只讲述有着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