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80部分

天下枭雄-第80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叹了口气,“这件事先放一放吧!朕明年建新年号时,再一并决定东宫。”

    现在是八月下旬,还有四个月时间,应该可以从容考虑。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章仇先生到来。”

    杨广点点头,“请他进来!”

    萧氏起身笑道:“陛下要见章仇,那臣妾先告退。”

    “那好吧!等会儿朕就休息了。”

    萧氏退下去了,片刻,宦官领着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匆匆走进内书房,男子身着玄袍,头戴道冠,面白长须,神采飞扬,颇有点神仙之气。

    此人叫章仇太翼,是一名宫廷术士,极善占卜,有卜卦先知之能,年初先帝杨坚要去仁寿宫避暑,章仇太翼极力阻拦,杨坚不听,章仇太翼又说,‘陛下此去,必不会再回来。,

    结果杨坚大怒,将他下狱最后杨坚在临终前,命杨广把章仇太翼放出来,章仇太翼也伺样被杨广所器重,杨广今天等他来,是有一件重要事情想听他的意见。

    章仇太翼快步走进大殿,躬身施礼,“臣章仇太翼参见陛下!”

    “先生请坐吧!”

    章仇太翼身份超脱,是宫廷术士,并不是朝廷大臣,杨广对他颇为尊重,章仇太翼也不推迟,在一张榻上坐下,欠身笑道:“臣已为陛下占一卜,正如陛下所言,须迁都洛阳。”

    杨广精神一振,连忙问:“可有什么依据?”

    “其实很简单,陛下属木命,而雍州是克木之冲·不可长久居住,谶语也云,‘修治洛阳还晋家,,陛下从前是晋王·这句话谶语显然就是针对陛下,不可不听。”

    杨广深以为然,这个说法很好,可以拿得出手,他又问了几句,章仇太翼取出一份文牒交给杨广,便告退而去。

    杨广翻了翻文牒·随手扔在桌子,其实他对这本文牒并不是很关心,占卜也好,谶语也好,都不过是他的借口,他迁都更有深意。

    杨广背着手走到窗前,望外面黑沉沉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正如父皇在去世前对他所言,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隋王朝第一大毒瘤,若不割掉它·隋王朝迟早会亡在它手上,但关陇贵族过于强大,不可能一次割掉,必须缓缓割除,一步步下手,釜底抽薪是最有效的一招,迁都洛阳,使关陇贵族失去根基,此事宜早不宜迟,现在平息杨谅之乱·他就有了绝佳的借口。

    明天廷议是讨论杨谅的处置问题,迁都议题可以放在后面讨论一下。

    杨广也知道,迁都洛阳必然会遭到强烈反对,尤其关陇贵族集团,事关他们的切身利益,不用想都知道他们的态度·不过,无论如何他要提出这件事,就当是先试探一番。

    灯光映照在杨广瘦长的脸颊上,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和期待,这一刻,杨广下定了迁都的决心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下旬,秋意已经渐渐浓了,灞桥一带的红叶已经红透,夹杂着深绿的松枝和已经转黄的梧桐树叶,将官道两边染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在京城八景中,灞桥是以风雪而出名,但浓浓秋意一样动人,使人会多一分离愁的秋意。

    中午,秋雾已经完全消散,空气中带着一丝深秋的凉意,天空开始下去蒙蒙细雨,细雨飘落在脸上,凉意渗进骨子里,开始变得有些寒冷起来。

    远处的官道上缓缓走来两名骑马之人,官道两边风景如画,他们却没有心思,两人正是杨元庆和苏烈,他们已换掉军服,穿着普通布袍,若不是他们带着兵器,和一般的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杨谅虽然投降,但还有大量善后事情要处理,杨素留在太原府处理后事,杨元庆已经没什么事,他和苏烈先一步回京。

    “苏烈,你真的想好了吗?”

    苏烈决定离开军队回家,杨元庆也并没有太多阻拦,毕竟苏烈的军籍还没有报到兵部,他此时退出军伍还不算逃兵,只是杨元庆还是希望他留在军队中。

    “元庆,你不要再劝我,我已经决定了。”

    苏烈的态度很坚决,他甚至已经心急如焚,要赶回家去练武,在战场上,他几乎死在王拔的手上,可王拔在杨元庆手上,一个照面便被刺死,这便衬托出了他和杨元庆的巨大差距,使苏烈被深深刺激。

    虽然他可以向杨元庆讨教武功,但一向心高气傲的他,绝不愿意向杨元庆请教,他要靠自己的刻苦来提高武艺。

    他们已经走到岔道,苏烈向杨元庆一拱手,“元庆,那我先走了,这两三年内我都不会出闪,有什么事可以来家里找我。”

    杨元庆点点头,向苏烈向郑重拱手道:“贤弟自己保重,我们后会有期!”

    “元庆,后会有期!”

    苏烈猛抽一鞭战马,向另一条疾奔而去,渐渐的,他的身影消失在蒙蒙细雨之中,杨元庆微微叹息一声,其实苏烈武艺是不错,就是作战经验不足,他应该在军队多多锻炼ォ是正途,可惜苏烈听不进他的劝。

    “这位小哥,附近有没有什么避雨之处?”旁边有人问他。

    杨元庆回头,只见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正笑眯眯问他,看他打扮应该是一名管家,口音不像京城人氏,应该是河东一带人。

    在他身后不远处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两边有七八名骑马护卫,马车里似乎坐着一名女子,这一行人或许是出来观赏红叶的大户人家家眷,一路上都见了不少。

    杨元庆歉然道:“我对这一带不熟,也不知道。”

    “没关系,我们去前面再问问,多谢小哥了。”

    中年男子向他拱拱手,马车起步而去,这时,杨元庆忽然看见车帘掀起一角,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竟闪烁着宝石般的神采。

    。。。。。。。。。。t

第二章 酒棚小遇() 
雨渐渐下大了,杨示庆批加快马速,约本行两里,前方出现一个酒棚,由竹木和油瓦搭建而成,棚巨大,可容纳百余人,棚下面摆二十几张坐榻,坐满了躲雨的游人,还有一个侧棚,用来安置马匹。

    刚ォ问路的一行人在两名伙计的引领下走了酒棚,杨元庆见酒棚下基本上已坐满,正要离去,站在酒棚下的伙计却热情地向他招手。“这位公,还有两个座位,进来喝碗热汤,吃点东西再走。”

    杨元庆犹豫一下,伙计便跑上来牵出他的马笑道:“公,前后十几里就我们这一家,下这么大的雨,进来避避雨吧

    !”

    杨元庆见伙计颇为热情,便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他,“用上好细料好好喂马。”

    随手又从马袋里出三吊钱赏他,伙计接过赏钱,欢天喜地而去,杨元庆在酒棚内扫了一圈,东北角确实还有两个空位,正是刚ォ问路的中年男,他们一行人坐了两张坐榻,不过他们的女主人却不在场,应该在马车内,马车旁边就紧靠旁边停着,酒棚内男女混杂,人生喧哗,马车里的女估计是大户人家的女公,不肯进来同坐。

    “小哥,这边请坐!”

    中年管家认出他,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几名随从向旁边挤了挤,让出一片空位。

    “那就打批各位了!”

    杨元庆也不客气,坐上木握,将皮袋和长槊及弓箭放在身边‘笑着向中年男及周围随从拱拱手。

    其实中年男也是看人说话,一般而言,在隋朝依然有士庶不同席的规矩,中年男只是管家,旁边几名随从都只是家丁,身份地位稍低,如果杨元庆身着锦袍头戴金冠,那中年男绝不会那么冒昧请杨牙祆和他们同桌,如果杨元庆身份高贵,那就是一和极大的无礼。

    但他见杨元庆身着蓝色布袍头戴平巾,腰束革带,革带上没有挂任再标识身份的装饰品,他便立就判断出,杨元庆也只是平民,和他们同坐无妨。

    杨牙

    坐下,此时正是中牛时分,他也有点腹中饥饿便伙计笑招手道:“来三斤酱羊肉三张胡饼再来一壶酒。”

    “好咧!客人稍坐。”伙计高喝一声,跑到后面准备去了。

    中年管家端起酒壶给杨元庆倒了一杯酒,笑问道:“听口音小哥是京城人吧!贵姓?”

    杨元庆连忙合掌感谢道:“在下正是京城人,免贵姓杨。”

    他也笑问道:“这位大叔是绛排人,还是蒲州人?”

    “我们是绛州闻喜人,护送我家女公进京。7;7;n;t;.;C;o;m;千;千;小;说;网;”

    杨元庆听说他们是闻喜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闻喜裴阀,那可是天下八大士族之首难道他们也是?

    虽这样想,却不敢冒失,杨牙庆笑道:“闻喜可是好地方啊!人杰地灵关羽不就是闻喜人吗?”

    他话音刚落,马车里传来,嗤!,一声轻笑,杨元庆这ォ反应过来,他顿时脸一红,连忙道:“是我糊涂了,关云长是蒲州解良人。不是闻喜人。”

    他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刚ォ一声轻笑,声音很轻柔,应该是年轻女,管家笑了笑道:“我家太老爷在京为官,我们这次是送女公进京。”

    旁边几名随从都在关注杨元庆的马槊,他们都是练武之人,多少有点见识,尽管杨元庆用皮袋将槊刃罩住,但马槊特有的槊杆还是让他们大致猜出来,他们眼中都lu出惊羡之色,从未见过这么长的马槊

    “好槊!”

    身后有人一声赞叹,杨牙,庆一回头,只见他身后木榻上坐着五六名汉,个个身高体壮,勇武强健,身边都带有长兵器。

    虽然杨坚在开皇十七年下达禁武令,不准民间拥有长兵器,可事实上他这道禁令的效果不大,也仅仅只是限制住了兵器买卖,隋王朝号称南文北武,北方武风强盛,军将后裔,士族庶民,练武之人比比皆是,杨坚的禁武令事实上也就名存实亡。

    杨元庆进酒棚时也发现了,酒棚中很多人都是练武者,带有弓箭兵刃,他身后这名大汉,年约二十余岁,膀大腰圆,头发赤红,浓眉虎眼,相貌不凡,他也带着一根长槊,是一杆枣阳金钉槊,槊头是枣状铁锤,密布六排镀金两寸钉,这柄槊重约七八十个看得出这名大汉也是武艺高强之人。

    杨元庆举杯向他示意,年轻大汉是豪爽之人,他也举杯回敬笑道:“在下单雄信,潞州上党县人,自幼酷爱马槊,请问这位公怎么称呼?”

    杨元庆仔细地看了他一眼,原来他就是赤发灵官单雄信,果然相貌非凡,旁边一人长得和单雄信颇像,估计是他兄长单雄忠。

    杨元庆也欣然举杯道:“在下杨元庆,京师人,久仰二贤庄单家二雄大名,敬两位兄长一杯。”

    他报了自己的名字,不远处另一桌人,咦!,了一声,一起向杨元庆望来,杨示庆讲来时便发现那桌人有点眼熟,只是他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听到他报名而感到惊讶,这群人显然也是知道他。

    杨元庆还是想不起这群人是谁,只得暂时放下,又对他身后的单雄信兄弟笑道:“两位单兄怎么想到来京城?”

    单雄信兄弟在上党县济贫扶弱,专好打抱不平,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在上党县乃至潞州,提起二贤庄单氏二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这里是京城,是藏龙卧虎的天脚下,单雄信兄弟见这位小兄弟居然也知道他们名声,不由大有好感。

    单雄信笑道:“这位杨兄弟不如来这边坐。”

    和单雄信聊天当然比对面这个不知名的管家要有趣得多,杨牙,庆便对管家歉然笑了笑,坐到单雄信一桌去了。

    单雄信一桌有五六人,除了单氏兄弟外,还有几人皆是练武的大汉,单雄信一一给杨元庆介绍,“这些都是潞州豪杰,这是我大哥单雄忠,这位单仁杰,是我族弟,这位是徐重山,这是马丁原,他们三人号称上党三虎,皆是豪爽汉。”

    单雄信只l长单雄忠却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他虽然也很豪爽,却比兄弟更加心细一点,他们兄弟二人是潞州豪强,家财万贯,所以他兄弟单雄信用得起枣阳槊,而对面年轻人虽然衣着简朴,但举手投足之间有一和从容不迫的气质,更重要是,他这根马槊比一般马槊更长更粗,至少价值万金,单雄忠便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应不是普通人。

    “这位公应该也是名门世家吧!”单雄忠试探着笑问道。

    这时,旁边一名大汉举杯走上幸,呵呵笑道:“你们居然连杨牙。庆都不知道,那你们真是孤陋寡闻了,五年前对突厥一战,你们应该听说过吧!”

    单雄信筐然动容,他凝视着杨元庆,“原来小兄弟就是赫赫有名的yn山飞将杨元庆?”

    杨元庆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有一划”yn山飞将,的绰号,不过这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