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57部分

天下枭雄-第657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启禀陛下,平阳昭公主求见!”

    李渊一怔,他立刻明白过来,这是女儿为柴绍之事而来,他只觉一阵头疼,谈了半天,怎么解柴绍之危却没有好的方案,他求援似地向李世民望去。

    此时李世民信心十足,既然父皇听从了他的方案,那么后续措施他就不能置身事外了,解柴绍之危,夺取关内道的军权,他后发制人,最后当成为赢家。

    “父皇,让儿臣去和三姐谈,只希望父皇能给儿臣解决会宁郡之权。”

    李渊点了点头,取出一面金牌递给李世民,“朕准你调动关西之军,解决会宁郡的危机。”

    虽然关中的军队势力属于李世民,但调动天下军队的权力却牢牢掌握在李渊的手中,没有这面调兵金牌,李世民也只能调动他的三千亲卫。

    “谢父皇,儿臣不会让父皇失望!”

    李世民深施一礼,接过金牌退下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李建成和李渊父子二人,李渊看了李建成一眼,淡淡道:“打虎要靠父子兵,上阵还须亲兄弟,世民全力救援会宁郡之危,你则负责太原的谈判,你们兄弟一文一武,各施其责。”

    李建成知道已经无可挽回了,二弟夺走了会宁郡主导权,他很清楚二弟的用意,无利不起早,没有足够的利益,世民是绝不会接手这个烂摊子。

    这个利益是什么?几乎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关内道的势力范围,李世民想把关中和关内连为一片。

    这次皇叔所为触怒了父皇,从父皇的态度看得出,他已经准备严惩皇叔,皇叔在关内道的势力范围肯定保不住了。

    但若把关内道的势力范围拱手让给秦王,李建成又决不愿意,他只得小心翼翼问道:“父皇准备怎样处置皇叔?”

    李渊明白建成的意思,他肯定是想力保李神通,但李渊却对李神通很失望,这个失望并不是李神通的策略有问题,而是他的动机。

    他不肯进攻凉川县矿山,反而率军南下,远远和隋军对峙,这显然是避战,害怕自己的军队被歼。

    而隋唐之间在关内道的势力犬牙交错,迟早会为了争夺关内道有一场大战,以这次李神通表现出的怯战,也就注定将来他将来保不住关内道,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族弟的份上,连河西道也不给他。

    想到这,李渊冷冷道:“你皇叔违背朕的旨意,抛下驸马南逃,以至于我们遭遇极大被动,丘行恭阵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朕已决定让他回河西,不要再管关内道军务。”

    李渊的语气很坚决,不给李建成求情的机会,李建成很无奈,父皇既已决定,就很难再挽救皇叔,他只得抛出第二套方案。

    “父皇,这次柴绍坚决执行父皇旨意,宁死不退,力保大唐尊严,儿臣认为,让柴绍来守关内道更加明智,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不可能把关中和关内道全部给次子世民,那样太危险,权力平衡才是王道,柴绍是从龙派,交给他最为合适。

    只是这话不能说得太早,说得太早,世民就无心替他去解决会宁郡危机,李渊心中跟明镜一样,他知道该怎么办?

    “这件事让朕再考虑考虑,从长计议。”。”。”。”

    “二弟,你赶去陇西至少要两天,点兵出发到会宁郡还要两三天,时间来不及了,不行!我要问父皇要一支兵马,我亲自领兵去救援。”

    李秀宁比李世民大两岁,他们是同父同母姐弟,感情深厚,此时她急于去救自己夫君,执意要见父皇。

    “三姊,父皇已做出安排,就是让我去援救姊夫,而且朝中军权自有制度,父皇不可能给你军队,要不然这样……”

    李世民沉吟一下道:“我把我的三千护卫军交给你,你可先去援助姊夫,我随后从陇西郡出兵北上。”

    李秀宁大喜,她知道二弟的三千玄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由大将尉迟恭统帅,战斗力极强,有这支骑兵,再加上公主府的五百亲兵,足以救援夫君。

    她深深施一礼,“二弟之情,姊姊记住了,他日一定还你这个人情。”

    李世民苦笑一声,为了拉拢柴绍,他已经付出大将丘行恭的性命,现在又把最精锐的三千玄甲军给三姐,这个人情真的不小但愿柴绍能领这个人情,慢慢偏向于自己。

    一个时辰后,李秀宁率领三千玄甲骑兵贺若五百亲卫离开了城外军营,风驰电掣般向西北方向奔去,赶去会宁郡救援自己夫君。

    。。。

第二十八章 二次谈判() 
一大早,唐朝正使萧瑀、副使宇文士及便来到晋阳宫前,等待楚王杨元庆的接见,两人都显得有点心事重重。

    萧瑀刚刚接到皇帝李渊的秘密手令,同意把会宁郡北部的矿山划给隋朝,但条件是把南阳郡和淅阳郡返还唐朝。

    萧瑀的心事就在于杨元庆肯不肯让步,事实上,无论中原两郡还是会宁郡都原本是唐朝的地盘,被隋朝夺去,用来讨价还价,做无本生意。

    尽管隋朝很横蛮霸道,但这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唐朝刚经历中原之败,不得不忍辱负重。

    可就算如此,唐朝还得承受隋朝的漫天要价,萧瑀觉得自己就是大唐最屈辱的人,堂堂相国,一国之使,居然还得站在宫门口等待召见。

    宇文士及是以御史的身份担任副使前来,这个机会是秦王李世民给他争取得来,但宇文士及并不是为了公事,他是为了妻儿,他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把自己妻儿接回长安。

    他知道自己的妻儿就住在晋阳宫内,离他只有咫尺之遥,可对他而言,这咫尺之遥却仿佛相隔天涯,令他黯然伤神。

    “宇文御史!”

    萧瑀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满地拉长了声音,“应该以国事为重。”

    宇文士及默默点头,“是!卑职明白。”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出宫门,上前拱手问道:“请问,是唐使萧相国吗?”

    萧瑀负手道:“正是!”

    侍卫依然不卑不亢道:“楚王殿下有请萧相国,请随我来。”

    萧相国心中十分苦涩,按照正常的礼节,像他这样级别的使者,应该有专门的贵客驿馆招待,他们却自己掏钱住客栈。

    会见前,应该进宫在迎宾房休息等候,他们却站在宫门外吹干风。等了足足快半个时辰。

    迎客时,应该是对等的相国来迎接他们进宫,不料竟然只是一名侍卫来引路,令萧瑀忍无可忍。

    他yīn沉着脸。刚要发怒不见,宇文士及却淡淡提醒他道:“萧相国,应以国事为重!”

    萧瑀狠狠瞪了宇文士及一眼,只得忍住这口气,跟着侍卫进宫了。

    。。。。。。。

    此时,杨元庆正负手站在窗前远远眺望大门,他已经看见侍卫带着两名唐朝使者向晋阳宫内走来。为首之人应该就是萧瑀,杨元庆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萧瑀居然没有赌气而走,忍住了屈辱,足见唐廷想解决南阳两郡和战俘问题的迫切心情。

    很好,可以和他们谈一谈条件了,杨元庆转过身,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书法上,由虞世南手书。上面写着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他杨元庆的座右铭。做人要有野心,要有眼光,要有魄力,要敢作敢为,这就叫君子自强不息。

    但仅仅有野心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有雄厚的实力,没有雄厚的实力,野心和魄力也只是纸上谈兵,徒给人添饭后笑料耳,这就叫厚德以载物。

    两者相辅相存。他杨元庆yù取天下,心胸是足够了,但实力还有所欠缺,军队不足,财力不够,整个大隋的实力还略逊一筹。他还需要厚积薄发,积蓄力量。

    杨元庆凝视着墙上的字,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总管,唐使带来了,在紫微阁外等候。”

    杨元庆从沉思中醒来,便命道:“带他们到我的议事堂,顺便叫一下杨相国和韩御史。”

    虽然他故意以冷淡的方式让萧瑀倍感屈辱,但到正式谈判之时,杨元庆还是用对等的礼节,他走到楼下议事堂门口,正好遇到了匆匆赶来的相国杨师道。

    杨师道出任纳言,主管门下省,这一次杨元庆准备让他出面和萧瑀面谈。

    “殿下!”杨师道笑着向他拱拱手。

    “唐相萧瑀要来谈判,你就代表我和他先谈谈吧!”

    杨师道一怔,脸上露出为难之sè,这件事他从头到尾都不知晓,让他怎么谈?

    “殿下,属下和唐使谈判没有问题,只是我们底线是什么?属下能答应什么,不能答应什么,这个,能否先告之属下。”

    “我知道,进来说吧!”杨元庆和杨师道走进了议事堂。

    。。。。。。。。

    片刻,侍卫领着正使萧瑀和副使宇文士及走进了议事堂,治书侍御史韩寿重也匆匆赶来。

    “萧相国,这些天休息得可好?”杨元庆笑着问道。

    萧瑀冷冷道:“多谢楚王殿下关心,太原的客栈还算干净,就是太贵了一点。”

    他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嘲讽,杨元庆却一笑了之,又给他介绍杨师道和韩寿重,其实不用介绍,萧瑀和杨师道早就认识,萧瑀是萧后之兄,是隋朝外戚,而杨师道是杨广之侄,是宗室,他们常有来往。

    不过萧瑀却没有想到杨师道竟然出任纳言,这让他不由想到了其兄杨恭仁,在唐朝出任礼部尚书,这兄弟二人皆为隋唐两朝为高官,将来不知如何相对,萧瑀竟有一种荒诞的感觉。

    其实他自己倒忘了,他是唐朝相国,但他妹妹萧太后却在隋朝。

    见对方也有相国和御史来对应,萧瑀心中不满顿时荡然无存,生活和礼仪上差一点其实倒也无妨,关键是谈判的诚意,如果能把事情谈成,就算杨元庆把他赶出太原城,他也不在意了。

    萧瑀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四人各自落座,杨元庆则坐在后面,不紧不慢地喝一杯茶。

    该交代的话他已经告诉了杨师道,第二次谈判,他将一言不发。

    杨师道微微笑道:“为了表示我们大隋对于谈判的诚意,我们将先释放史大奈,等会儿,会有人把他送到你们住的客栈,他随时可以离开太原。”

    隋朝先释放的善意令萧瑀的jīng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使他看到了希望,他就害怕杨元庆漫天要价,提出一些根本办不到的条件。

    萧瑀也欠身道:“多谢贵国放人,我很希望今天能达成协议。”

    “我们也很希望!”

    杨师道笑了笑,把话题先引到了会宁郡,“关于会宁郡,我们提出承认隋军对会宁郡的控制,作为这次谈判的前提,不知萧相国有没有请示朝廷?”

    萧瑀心中的火腾地燃烧起来,原以为隋朝释放史大奈是有谈判诚意,不料对方竟一点也没有让步,还是以会宁郡作为谈判前提。

    他沉声道:“请恕我直言,会宁郡本是大唐的领土,有着丰富的矿产,却被隋军强行占领,我们可以接受隋军夺取矿产的现实,但你们也必须有所让步,否则,一场维护尊严的战争肯定是避免不了。”

    杨元庆似乎没有听见萧瑀的强硬,他的目光落在宇文士及身上,宇文士及坐在萧瑀身后,一直低着头,显得心事忡忡。

    杨元庆知道他的心事,这个可怜的男子,一心想求得妻子的原谅,可是杀父之仇,南阳公主能原谅他吗?

    历史上,南阳公主宁愿窦建德杀了自己的儿子宇文禅师,就因为他是宇文士及的儿子,足见南阳公主对宇文家族痛恨之深。

    这时,杨师道轻轻咳嗽一声,提醒杨元庆,萧瑀提出的要求,他有点难以回答。

    杨元庆起身向外面走去,杨师道也跟了出去,很快,杨师道又走了回来,萧瑀心中有点紧张起来,他知道关键时候到了。

    杨师道坐了下来,淡淡道:“楚王殿下说,我们可以让一步,如果唐朝肯把会宁郡完全让给大隋,我们可以把南阳郡和淅阳郡还给唐朝,和从前一样,作为缓冲郡,唐朝不得在这两郡驻兵。”

    停一下杨师道又道:“还有所有的降兵和被俘官员,包括独孤怀恩和温大雅,我们可以他们全部放回,但释放条件是粮食五十万石。”

    “五十万!”

    萧瑀失声喊了出来,皇帝李渊给他的上限是粮食二十万石,这相差得也太远了。

    。。。。。。。。

    会宁郡云天堡,裴行俨在杀死丘行恭后,便西移大营十里,在一座低缓的山岗上扎下大营,他没有撤离,而是从远处监视唐军。

    唐军所驻扎的云天堡地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