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19-医灯续焰 >

第3部分

519-医灯续焰-第3部分

小说: 519-医灯续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阳气不治,寒疾从起,如上下厥逆,中外寒栗之类。阳淫则过于炎燠,而阴气不 
治,热疾从起,如狂谵烦渴,血泄浸淫之类。风淫则过于动摇,而疾生HT 末,如 
肢废毛落、 习螈 之类。雨淫则过于水湿,而疾生肠腹,如腹满肿胀,肠鸣濡 
泻之类。晦淫则过于昏暗,阳光内郁,而成惑疾,如百合狐惑,热中脏燥之类。明 
淫则过于彰露,阳光外散,而成心疾,如恍惚动悸,错妄失神之类。七情者,人之 
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即所谓七气。而巢氏《病源论》,以劳气易惊气,又增寒热二 
气,广为九气。若配四时五脏,则又只言五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 
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是已。据巢氏言九气之状,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 
收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怒气上者,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食,故气上矣。喜气缓者,喜则气和,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气消者,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使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内,故气消矣。恐气下者, 
恐则精却,精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矣。寒气收聚者,寒则 
经络涩滞,故气收聚矣。热气泄者,热则腠理开窍,营卫通,故汗出而气泄矣。忧 
气乱者,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气耗者,劳则喘且汗, 
内动外泄,故气耗矣。思气结者,思则身心有所止,气留不行,故气结矣。是谓九 
气,而七气即在其中。虽皆内因,而为病则有二种。一种因感触情境,气久不散, 
着而为病者,病生于情也。一种因五行之盛衰,五脏之虚实,互相胜复,病中见情 
者,情生于病也。病生于情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又 
曰∶东方生风,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南方生热, 
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中央生湿,在声为歌,在变 
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西方生燥,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 
忧。忧伤肺,喜胜忧。北方生寒,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 
胜恐。又《灵枢》口问篇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 
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脉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 
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又《素问》玉机真藏论云∶忧恐悲喜怒, 
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 
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又《灵枢》本神篇云∶怵惕思虑者则伤 
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 
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 
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 乱,四肢不 
举。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当人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肺喜乐 
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皮革焦。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言,腰脊 
不可以俯仰屈伸。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 痿厥,精时自下。又《素问》调 
经论云∶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喜则 
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又 
《素问》痿论,岐伯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 
血也。又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 
为白淫。又《素问》遗篇云∶人忧愁思虑即伤心。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愁忧恐惧则伤心。又《灵枢》口问篇云∶口鼻者,气之 
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 
液道开,故涕泣出焉。又寿夭刚柔篇云∶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又《素 
问》血气形志篇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苦,病生 
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又《素问》疏五过论云∶尝贵后贱, 
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流连,病有所并。又 
云∶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逆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又 
曰∶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 
痿为挛。又《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 
厥。又通评虚实论云∶隔则闭绝,上下不通,则暴怒之病也。又《灵枢》刺节真邪 
篇曰∶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又《素问》经脉别论曰∶有 
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惊而夺精,汗出 
于心。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此皆病生于情也。情生于病者,如《素问》金匮真言 
论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又《素问》调经 
论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又曰∶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又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又云∶ 
胆为怒。又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 
则恐。又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又《素问》调经论曰∶神有余则笑不 
休,神不足则悲。又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又《灵枢》行针篇曰∶多阳者多 
喜,多阴者多怒。又《素问》解精微论曰∶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 
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又《灵枢》本神篇曰∶肝 
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又云∶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 
笑不休。又玉机真藏论曰∶春脉太过,则令人善怒。又《素问》脉解篇云∶阳明所 
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 
而惊也。又曰∶少阴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 
阴阳相薄,故恐也。又曰∶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又《灵 
枢》根结篇曰∶厥阴为阖,阖折即气绝而喜悲。又《素问》缪刺篇曰∶邪客于足少 
阴之络,令人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俞气化薄,传为 
善畏,及为惊骇。又《灵枢》五变篇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 
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 
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又《素问》痹论曰∶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又曰∶肝痹, 
夜卧则惊。此皆情生于病也。故病生于情者治其情,如喜胜悲,悲胜怒之类。情生 
于病者治其病,如平肝怒解,温胆悸宁之类。外因之邪自表而入。当其在表,正气 
应之,其脉必浮。若见沉脉,邪已去表而入里矣。若脉不及四至,名曰迟。迟则邪 
在阴分,主冷。过于四至,名曰数。数则邪在阳分,主热。内因之邪,自内而生, 
如暴喜、卒惊。暴怒阳气浮越,脉应之而浮,其中必虚。如今之暴怒蹶仆、卒惊晕 
倒、大喜伛痛如中风状,而非外来之风,此即所谓虚风也。若忧思悲恐,久积沉郁, 
脉应之而沉,以无虚浮风象,故直指曰气耳。迟则为冷。若脉迟,不论因于何气, 
皆主冷也。数则为热。若脉数,不论因于何气,皆主热也。数皆主热。若浮而得之, 
不论何因,其热在表。沉而得之,其热在里。迟既主冷,若浮而得之,不论何因, 
其冷在表而虚。沉而得之,其冷在里而结。外因之表里阴阳,内因之风气冷热,非 
参以脉,则不能分别。然而脉理浩繁,能提括其纲,自可条析其目,但以浮沉迟数 
四者而触类焉。则引彼可以证此,申此可以例彼,而诊家之精义,思过半矣。 

卷一
浮脉第十
属性: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 
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濡,绵浮水面。(绵一作帛。)濡甚则微,不任寻按。 
天覆于上,阳也。浮脉似之,故曰法天。其脉应手皮毛,轻手可得。按之且有 
泛泛欲上之势,如水中漂木,虽按之使沉,亦必随手而起,《脉经》所谓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者是也。若浮脉中加以洪大,来盛去悠,是为有力之浮脉,谓之浮大之脉 
亦可。若浮脉中加以虚大,迟而且柔,是为无力之浮脉,谓之虚大之脉亦可。若浮 
而虚大之甚,则涣散弥漫,不敛不实,名曰散脉,《脉经》所谓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者是也。若四边有而中则无,名曰芤脉。芤者,中空之草,其状如葱。《脉经》所谓 
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者是也。若浮而小,名曰濡脉。如帛浮于水,按之软薄,全无力 
也。若浮濡之甚,则极虚极小,名曰微脉。不胜重为寻按,《脉经》所谓若有若无,或欲绝者是也。 

卷一
沉脉第十一
属性: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 
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 而强。 
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蛛丝然。 
地载于下,阴也。沉脉似之,故曰法地。其脉近在筋骨,非重按不可得,更有 
深深下沉之势,《脉经》所谓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者是也。若沉之极,似附着于筋 
骨,名曰伏脉,《脉经》所谓极重按之乃得者是也。若沉而有力,实大弦长。弦则强 
急,且大且实,坚牢之义,自可想见。《脉经》有革脉而无牢脉,要知牢即革也。革 
脉形如按鼓,亦即强急坚牢之义,皆有余于外者。若牢之甚,则内外皆实, 而 
强,如有根蒂也。沉而无力,既小且柔,是名为弱。《脉经》所谓极软而沉细,按之 
欲绝指下者是也。弱之甚,则更柔更小,若有若无,萦萦如蜘蛛之丝,名曰细,与微脉固不相远也。 

卷一
迟脉第十二
属性: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 于迟,缓不及四。 
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 
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 
迟细为涩,往来极难,易散一止,止而复还。 
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能回。 
一呼一吸为一息,脉应四至,是其常也。迟则一息三至,气不振发,行不如度, 
故曰属阴。缓则小 于迟,犹未能及于四至。若一息二至,元气已损。一息一至, 
元气已败,病则必不可治。两息一至,真精夺去,虽一见脉,正气已无,不过烬灯 
之余焰耳。迟而浮大,或为虚散,或为芤革。迟而浮小,不为濡则为微。迟而沉小, 
不为细则为弱。迟而细,则力不足于往来,名曰涩。往来艰涩,则易于散,而或有 
一止。(不足之止。)然非绝藏之脉,故止而复还也。结则缓中时或一止,止而复来。盖 
气有结滞,脉为阻碍,暂一止而复来。(阻塞之止。)与涩之易散一止者,不相悬也。代 
则缓中一止,止不能回。(脱根之止。)《脉经》所云∶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正如替代之 
代,有出无入,有去无来之象。 

卷一
数脉第十三
属性: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 
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利,是谓之滑。 
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 
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 
脉以四至为平,闰以太息,大约不出五至。若一息六至,是为数脉。气行速疾 
逾于常度,故曰属阳。一息七至,气更速快,故曰疾。一息八至,阳热已极。一息 
九至则元神散脱,而与迟之夺精者,固无异也。数而浮大,其名曰洪。数而沉大, 
不为牢即为实。数而往来流利,是名曰滑,即《脉经》所云辗转替替然。与数相似 
者。数而有力,是名曰紧。紧原以形状言,不以至数言。但紧脉敛实似弦,弦则直 
急如弦。紧则《脉经》所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