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

第4部分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第4部分

小说: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邸保衷诳吹搅苏飧鎏逑低獾囊於怂捣ā!  
    再往下走,就开始流行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早年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马克思最热门的作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点谈“异化”理论。人是怎么异化的,劳动是怎么异化的,这又是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一个分析框架。读起来非常吃力,但还是啃了一遍。然后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更多学说,像法兰克福学派,读了一些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文章。   
    寻找“什么是对的”   
    第二大类是以前完全被封锁的所谓“资产阶级”学科,比如社会学和心理学。我在插队的时候听说“心理学”这个词,觉得特别神往,当时想是不是有一门学科,学了之后就能洞悉人们的内心世界。我曾经拿了母亲的借书证,去首都图书馆借一本苏联人写的《心理学》,图书管理员不借,说是修正主义的书,还追问我的身份。那是1976年前后,社会学、心理学都是资产阶级学科,要单位开证明,打着批判的旗号,才有可能借出来。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把社会学和心理学取消了,就是因为这两个学科的阶级性有问题。1978年以后,我开始带着神秘感读这些书。读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正是一本苏联人写的《普通心理学》。很快,大学里又开始流传弗洛伊德、马斯洛等学派的心理学观点了。   
    此外就是社会学,建国以后中国几乎没有社会学的书。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出的《社会学原理》,还是中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孙本文在上世纪30年代写的一本教科书。隔了一两年,中国开始引进苏联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和现时代》上下两本给我印象很好。   
    第三大类是对中国传统典籍的补课。那时市面上还很难见到《论语》,我从图书馆借出一本,3?了一遍。《庄子》也是借了几个版本对着读,还有《六祖坛经》等等,儒释道的基本功开始补了一点。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我们的专业课,就不用说了。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吴思:一场为了寻找世界观的阅读(4)   
    大学期间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还存在一个动力,即解决世界观崩溃的问题。以前的社会实践,比如我们开门办学,上山下乡,整个生活经历好像都失败了。那什么是对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列宁斯大林如果不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对?所以回过头来追马克思,实际上是清理自己的疑问;读西方和中国古典,则是为了寻找“什么是对的”,是为了在过去的理论框架引起强烈怀疑之后寻找一个新的世界观。   
    感觉最好的是制度经济学   
    大学毕业以后,我进了《农民日报》,当了记者,之前的三条阅读线索还在延续:深究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西方学术继续浏览,中国古典继续补课。在西方学术方面,“走向未来”丛书介绍了很多新学科新著作,如“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系统思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的综合》等等,都是以前从未接触的西方各种流派的简介。紧接着,国内又出了好几套介绍西方学术流派的丛书,如“20世纪文库”、“西方学术文库”、“现代社会学比较研究丛书”、“作家参考丛书”,我买了很多来读。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本书,有布劳的《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和《健全的社会》,还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译丛,是心理学色彩较重的一套译丛,包括《反抗死亡》、《存在的勇气》、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等等。   
    这时,我的阅读又开辟了一个经济学的新系列。以前对经济学毫无兴趣,觉得那是像帐房先生一样,一门很俗的学科。可是当了记者,不读经济不行。于是开始读农村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最初还在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但很快就转入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走市场经济道路,经济学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了显学,加上我1996年开始炒股,于是,经济学的阅读量越来越大。上海人民出版社有一套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都有简明的介绍。经济学里让我感觉最好的是制度经济学。最早我从盛洪那儿听说“制度经济学”这个词,最初读的是卢现祥写的一本小册子,后来德国人柯武刚的《制度经济学——经济秩序与公共政策》已广为流传了。“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斯的《经济学中的结构与变迁》,也是这个学派的必读书。微观经济学方面,比较流行的是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后来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最近我看的一本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导论》。张五常的《科学说需求》等一套三本书也很有新意。经济学史方面,我读的是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三卷,对这个学科的历史形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新的世界观渐渐浮现出来   
    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一些阅读线索已经断了,之后,心理学、社会学的书也不读了。当我试图用它们来解释中国社会、解释我们看到的历史时,总是感觉其解释力不足,力量不够。它们不能提供一种世界观,不能代替我们经过试错,已经被证伪、已经崩溃的世界观。1978年以后的十几年间,我粗粗浏览了西方各种理论,再回过头补上中国古代经典。做完这一切之后,还是不能形成一个对世界的、完整的、说服力很强的、有系统的看法。上世纪90年代初,我放弃了这些努力,尽管还是不知道那个世界观在哪儿。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陈子善: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怎么办?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我转向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学大寨运动为什么失败,比如从炒股票到理解公司和经济形势,再如朱元璋大力反腐败,为何还是垮台。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做具体的利害计算,又读了大量历史资料,这才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随后才有了《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不想再靠在别人身上,借别人的框架去解释问题。最近十几年,我的见解随着这些具体问题一寸一寸地生长,一寸一寸地建构,不理睬别的什么主义,只是去解决问题,从经济学、博弈论、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之中寻找启发。   
    直到前年,忽然意识到我有一种世界观了。在我寻找它20多年未果、已经放弃寻找的情况下,这种新的世界观正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答案中,渐渐浮现出来。   
    为了寻找启发而读的书   
    我的工作是编《炎黄春秋》,当了十几年编??,也读了大量近现代史和当代史方面的东西。它们不断加深我对中国历史的感觉,会发现,一个人生活在10年前、100年前或是500年前,往往没有多大区别,他们在相同环境下的行为非常一致,历史在不断重复。   
    1996年以后,我的阅读重点是中国历史。以明史为核心,把重中之重放在明以来直至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战争史上。同时也读些世界史,《罗马帝国衰亡史》、《封建社会》、《十五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枪炮、病菌与钢铁》,都是印象深刻的好书。   
    五六年前,我又开始读生态学的书。人类总是神圣化自己,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去看人类社会结构,会有让人眼亮的收获。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必读书,还有《生态学》、《生态行为学》,更具体的,如《野生短尾猴的社会》、劳伦兹的《所罗门的指环——与鸟兽虫鱼的亲密对话》和《狗的家世》、《与狼共度》、《黑猩猩生活探秘》、《细胞生命的礼赞》、《蚂蚁帝国》等各个物种的书,都是我为了寻找启发而读的书。   
    人类学的书,也有几本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格尔兹的《文化的解析》。还有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当作社会学来读。《江村经济》则是正宗社会人类学的路数。现在书桌上还摆着一本《地球上的人们》,也是这一类的。   
    除此以外,知识界流行的书也会涉及。上大学时一度流行“美学”,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是个时髦。还有些大名鼎鼎的小说,像《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日瓦戈医生》、《癌病房》、《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大江健三郎和博尔赫斯的书。阿瑟?黑利的《航空港》、《钱商》、《汽车城》那一系列,都当作“闲书”看着玩儿。读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也是种好消遣。   
    (整理?刘悠扬)   
《私人阅读史》第一部分 陈子善:打破读书“等级制”是最重要的变化(…   
    陈子善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后来在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台静农、叶灵凤、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对张爱玲生平和创作的研究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著作有《文人事》、《发现的愉悦》、《说不尽的张爱玲》、《这些人,这些书》等10种,编订现代作家文集、全集和研究资料集数十种。   
    1。?《重放的鲜花》,宗璞、流沙河、方之、王蒙、陆文夫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鲁迅回忆录正误》,朱正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79   
    4。?《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   
    5。?《晦庵书话》,唐彛榈辏1980   
    6。?《鲁迅全集》,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傅雷家书》,傅雷著,三联书店,1981   
    8。?《古à?格群岛》,索尔仁尼琴著,田大畏等译,群众出版社,1982   
    9。?《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   
    10。?《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著,黄锦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1。?《宽容》,房龙著,迮卫等译,三联书店,1985   
    12。?《传奇》(影印版),张爱玲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13。?《知堂书话》,周作人著,钟叔河编,岳麓书社,1986   
    14。?《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5。?《性心理学》,霭理士著,潘光旦译,三联书店,1987   
    16。?《一九八四》,奥威尔著,??乐山译,花城出版社,1988   
    17。?《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18。?《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   
    19。?《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0。?《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1995   
    21。?《规训与惩罚》,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22。?《长恨歌》,王安忆著,作家出版社,2000   
    23。?《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李欧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4。?《我的藏书票之旅》,吴兴文著,三联书店,2001   
    25。?《知识分子论》,萨义德著,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   
    26。?《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   
    27。?《往事并不如烟》,章诒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8。?《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著,陈建铭译,译林出版社,2005   
    29。?《珠还记幸》(修订本),黄裳著,三联书店,2006   
    30。?《特别的猫》,多丽丝?莱辛著,彭倩文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谈到30年来影响较大的书,首先要澄清的是一个观念的转变。1978年以前的传统观念,实际是“阶级论”、“等级制”在阅读领域的反映。这观念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有的人天生就有“免疫力”,天生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天生就是革命者,他们可以看想看到的任何书,即使是“毒草”也不会中毒。普通老百姓则被先验地假设为一定会“中毒”,所谓“封资修”的书都是不能看的。怎样判断这些书是另一回事,读者首先被贴上不同的标签。以全本《金瓶梅》为例,当时只有老干部和军级以上干部可以读。   
《私人阅读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