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

第12部分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第12部分

小说: [成长]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言就换成张承志那一套了,这两种情感从来也没有抵消过。王蒙写过一篇《躲避崇高》,我们平时虽然经常可以像王朔一样藐视一切,但为什么一看见解放军进入灾区,眼泪就哗哗流下来?因为我们内心还一直保留着“张承志情结”,这些其实都来源于内心的一种崇高感。   
    我们这代人身上有很多矛盾的线索,张爱玲和海子又是一对。张爱玲对我影响也蛮大的。她那种对市民生活的重新发现和关照,与海子对日常生活的背对(他从明天起,才会关心粮食和蔬菜)两相对照,看起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实际上它们又能汇合一处。   
    上世纪90年代我应该提出一本书,就是我的导师王晓明先生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那是我读研究生时候特别认真读的一本传记。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以后,我就对传记特别有兴趣,基本上写得比较好的传记都买,特别喜欢罗新璋译的《福楼拜传》。   
    我对上世纪80年代怀着非常美好的感情,因而会觉得,上世纪90年代显得太喧嚣。好像什么都可以在你心里停留七分钟,就是不可能终生跟它“厮守”。2000年我结婚了,老公做出版,每个星期还要去书店买几百块钱的各种新书,家里的书水漫金山一样铺开来了,事实上我已经有点麻痹了,对书也似乎失去了当年那种狂热的感觉,甚至会嫌书多。譬如现在,回想以前的书多半还印象清晰,反倒是近两年买的新书却是记忆模糊。这恐怕也是书多的负面后果之一。   
    另一个原因,可能阅读方式改变了。2000年以后,影像阅读变得重要起来。比如你让我说一部电视剧,我可能会说《士兵突击》。甚至,在我激烈地反对电子书的二十世纪过去后,我现在也使用电子书。无论是在飞机还是火车上,我都充分享受电子书的便利,当然,有时从视屏上抬头,看到窗外世界,会觉得这个世界变了那么多,自己变了那么多。想起少年时候在黯μ?的灯光下看小人书的自己,多少是会有伤感涌上心头的。   
    (整理?刘悠扬)   
《私人阅读史》第三部分 吴晓波: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未…   
    吴晓波吴晓波,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大败局2》(2007年)《激荡三十年》(上)(2007年)、《激荡三十年》(下)(2008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   
    1。?《三国演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窗外》,琼瑶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国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沈从文文集》,沈从文著,花城出版社,1991   
    5。?《李普曼传》,罗纳德?斯蒂尔著,于滨、陈小平、谈锋译,新华出版社,1982   
    6。?金庸作品   
    7。?《心灵史》,张承志著,花城出版社,1991   
    8。?鲁迅作品   
    9。?房龙作品   
    10。?《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泰德罗著,杨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1。?《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剑桥中国史系列》,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起各版本   
    1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4。?史景迁作品   
    15。?黄仁宇作品   
    16。?《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17。?《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著,??乐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18。?茨威格作品   
    19。?德鲁克作品   
    20。《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21。《朦胧诗选》,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编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22。?《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3。?《史记》,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82   
    24。?《宋词鉴赏辞典》,夏承焘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5。?《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89   
    26。?《资治通鉴》,司马光撰,柏杨译,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   
    27。?《圣经》   
    28。?《经济学原理》,曼昆著,梁小民译,三联书店,2001   
    29。?张五常作品   
    30。?《??恩斯传》,R。F。哈罗德著,刘精香译,商务印书馆,1997   
    那本《三国演义》好像已经等了我很多年   
    非常惊讶,我能够在几分钟内很快地写下30本书的名字,好像不需要记忆和搜索,它们已经是身体的一部分了。   
    我第一次有记忆的阅读经验应该也就是在30年前开始的,那时我10岁,刚刚认得了上千个汉字。我读的第一本“成年读物”是繁体字的《三国演义》,它是“文革”前的遗物,黄旧不堪,躺在一个大木箱子的杂物之中,好像已经等了我很多年。就是这本书让我终生喜欢大鼓齐鸣的刚烈文字,而对婉约温润的风格不以为然。在这个书单中,惟一的例外是琼瑶的《窗外》,我实在难以忘却即将高考前的某个晚上,一夜未眠地读完这部小说时的感动,它柔软得像一个刚刚开放的青春。   
    在这份书单中,包括了很多人的全部著作,我只好用“金庸作品”、“德鲁克作品”这样的方式记下,对于很多与我同时代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些非常熟悉的名字,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用自己的文字和思想构筑了这个年代的精神要素。   
《私人阅读史》第三部分 吴晓波: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未…   
    从这份书单上,我终于发现,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单调的年代,也许没有一个年代的人、也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人们——像我们这样的五谷杂粮、精粗不弃,为了求得寸及的进步,我们愿意接受所有的文明形态,这是一个转型年代的特征,我们在思想上左冲右突,其慌乱和惊心宛若物质生活中的所有景象。   
    中国的成长高度,并不以所谓的“全球第一高楼”为标志,而是以我们的思想为标准。我们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着一个辽阔的未来。   
    和许多人一样,我在读大学前,整个阅读是非常枯燥的,以教科书为主。而我是1986年进的大学,那个时候正是中国出版很活跃的一段时期。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诗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浮出水面。我记得谢冕编过一套《朦胧诗选》,当时非常喜欢。那时候大学里最流行读的书就是存在主义,于是读了最多存在主义的作品,如尼采、萨特,我们这一代人受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让我印象深刻。   
    我在上海读书,而女朋友在杭州,大学四年没有条件见面谈恋爱,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度过的。我是学新闻的,课程比其他系的同学都要轻松,所以就在图书馆读书,一排一排地读,从一楼一直读到了阁楼,复旦图书馆的阁楼是向研究生和博士生开放的,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到阁楼上去读书了。那时候的阅读是一种集体阅读,集中在哲学、历史和文学方面。但小说我读的很少,读的比较多的是诗歌,苏联、欧美、中国内地与台湾的诗歌我都读。   
    对我影响大的经济学读物有两本,我接触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就是萨缪尔é?的《经济学》,而我也是凭借这本书进入新华社工作的。因为当时要考取新华分社,但新华社一般招人都会从实习生里选拔,而我没有在那里实习过,所以他们考我就是用萨缪尔é?的《经济学》,从此,我开始了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另外一本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思想和他的创作技巧让我很着迷。至于其他经济类书籍,喜欢的是张五常的作品。当初读到他的《卖桔者言》时,感觉以这样的手法来写一本经济学书实在很有趣。还有一本泰德罗的《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则是让我见识到当世欧美学者的财经写作高度,其他如《??恩斯传》也是人物传记的经典作品。在过去20年里,我读过很多财经类图书,如韦尔奇的管理书籍、《长尾理论》等等,但是如果从30年的角度来讲,这些书对我的影响还不如一本《三国演义》大。所以我没有选择很专业的书放进我的30年书单。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的书我印象没有多少,但我看张季鸾的所有作品,就是他当年办《大公报》写的评论,印象很深。因为从这些作品里你看到的是一种这个职业的气节,以及敏锐性。新闻是很容易做得平庸的一种职业,特别是你做的时间越长,抱怨和不平衡就会越大,老是写字会感觉得不偿失,但一旦停止写字也就没有了你的价值。做媒体的很容易陷入到这样的情绪里。但是我当了十多年记者,一直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因为在大学里我读过这样的作品,我知道一个好记者应该怎样让自己留下来。当年的许多政治人物都烟消云散了,但我们依然能记住这些记者的名字与作品。这些作品帮助我们建立一种职业和人生的价值观。   
《私人阅读史》第三部分 后记:编馀零墨   
    对我影响至深的三作家:沈从文、张承志、金庸   
    1990年大学毕业后读的书就杂了。政治、商业类的读了很多。我倾向于集中读一个人的作品,例如鲁迅、沈从文、梁启超、金庸、茨威格、德鲁克、史景迁、黄仁宇、张五常,他们所有的作品我都读。但在写作的方式上对我影响至深的是三个人。   
    第一个就是沈从文。22岁那年,我夹着一本《从文自传》在湘西流荡了一个月。我坐在沅水的船上,想象当年沈从文也在这条水上,每隔一天给他的三三写信,我看着他看过的那些风景,“一切光景过分的幽美,会使人反而从这光景中忧愁”,我在他出生的木床上跟他80多岁的表妹聊天,老太太目已半盲却牙齿洁白,我去看夕阳下的凤凰城墙,很多年前,少年沈从文也在这里站立过。   
    沈从文的文字委婉而冷酷,如丝般柔滑清纯却让人冷到骨子里去,他那种对生命珍视到极致却又实际上完全的无所谓的倔强态度,实在令人着迷。我读过沈从文所有的文字,但是说实话,我只喜欢《从文自传》和《湘行散记》两部。他的人生,像极了他的文字,平缓优雅而冰冷透澈、貌似柔软却无比倔犟。我在青年的时候碰到沈从文的文字,却好像是命中注定,他和当时盛行的尼采、海德格尔等思想纠缠在一起,让我对生命开始产生别一样的思考和态度。   
    在影响我的文学家中,还有另外两个人。第一个是张承志。我希望他写过的其他小说或文章全部烧掉,只剩下一部《心灵史》,我认为,这部小说是迄今汉文字在“叙述之美”上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张承志的文字有一种由内散发出来的极致之美,他的每一个字都好像可以掰开来看,里面有血有肉有骨骼脉络。读他的文字,常常会让你摔书而起,走到户外或阳台上,仰望星辰而不知所云。我不知道到我50岁的时候还会不会像30多岁时这样的喜欢张承志,因为我那时候可能已经平和,已经“放下”,而在此时此刻,却只有他的文字让我一边读一边打寒颤。   
    第二个是金庸。金庸创办《明报》,日日写头版专栏,针砭时政前后二十余载,而同时他竟还写武侠小说,一天一段,前赴后继,创造另一个虚幻的江湖世界。读金庸的小说,每每让人热血沸腾。我从走出大学起,便日日在商业世界中厮混,所见之人均为精怪,所历之事全数传奇,若奋而跻身其间,早就在金钱游戏中乐不思蜀了,却还哪里肯坐在一支台灯下写字读书。好在金庸的书读多了,便常常把一个个企业的起伏看成是大大小小的江湖,把一桩桩成败是非当成是命中逃不过的报应因缘,便这样少了入场竞斗的力气,反倒能闲气地在旁边看看,当成是他人的世界,别处的生活。就好像彼得?德鲁克每隔五年要读一遍《莎士比亚全集》一样,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