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二卷-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超。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辅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
疾恶如风朱伯厚。”(卷九十六陈蕃传)
(4)桓帝时,宦官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等,以诛梁冀功,五人
同日封侯。及超死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左回天,具独坐,徐卧
虎,唐雨堕。”皆极言其势焰之大,表示深沉的憎恶(卷一百八单超传)。
这里可以看出为了政争上的需要,谣言被当作一种武器来运用,一面以
之攻击政敌,一面以之称扬己方的优越。与东汉初年仅用作积极地标榜学行
德业,以为干禄射利的工具的那种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随着政治斗争的深
刻化与尖锐化,谣言更被看得非常重要了,在改变了形式之后,又赋予以新
的意义,新的任务,另一面谣言与谶纬结合,又发展成为童谣的形式,用可
解不可解的语句,作广泛的宣传,而收到政治上极大的效果。举例如下:
(1)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
是指梁冀擅废立,诛李固、杜乔,而封胡广、赵戒、袁汤的事。
(2)桓帝之初,天下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
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胧胡。”这是指征羌的战事,人
民被征发到军中去了。
(3)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鸟,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
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山慊
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这是指灵帝母劝帝开西邸卖官
的事。
(4)灵帝之末,京都童谣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这
是指袁绍尽诛宦官的事。
(5)灵帝中平中,京都歌曰:
承乐世,董逃, 游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 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 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
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
这是指董卓迁都的事。(“董逃”又是象声字,犹言“咚嘡”也。)
童谣都托言先验,与谶纬同科,但很明白,先验是假的,发生时间都出
诸后人的追述,有意把它推前去了。谣言在先,应验在后,事实上是不可能
的。但为了表示希望,而托童谣以预言,以后事实竟与希望相符,遂如应验
一般,这种情形,也是有可能的。考风谣谣谚之类,直到魏晋之际,也还在
高门名族间流行着。其见于世说新语与晋书者,如:
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洛中雅雅有三嘏。”(刘粹字纯嘏,宏字终嘏,漠字冲嘏,是
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宏,真长祖也。)“洛中铮铮
冯惠卿。”(名荪,是播子。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
并知名。时称:“邢才清,李才明,纯粹邢。”)(世说新语赏誉第
八上)
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郄嘉宾。”(注引续晋阳秋
曰:超少有才气,越世负俗,不循常极。时人为一代盛誉者,藉曰:
“大才盘盘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郄家宾。”其语小
异。)(世歌新语赏誉第八上)
“邓飅字文茂,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为人好货。京师为之语曰:
‘以官易富邓玄茂’。”(世说新语识鉴第七浊引魏赂)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曠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
小节。故时人为之语曰:‘石冲容姣无双’。”(晋书列传第三石苞
传)
“欧阳建宇坚石,世为冀方右族,雅有理恩,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
人为之语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晋书列传第三欧阳建传)
“琅琊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
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晋书列传第六卫玠传)然而魏晋之际的谣
谚,其内容是并不同于汉末的谣谚的。其不同的程度,正如魏晋清谈之与汉
末清议,前者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后者是具体的、实际性的。“卫玠谈道,
平子绝倒”,比起“贾氏三虎,伟大最怒”来,“洛中雅雅有三嘏,洛中铮
铮冯惠卿”,比起“车如鷄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来,一个是手执麈
尾,飘飘然出离塵世,一个是怒日横眉,气冲冲戟手骂贼,完全是两种气象。
所以魏晋之际的谣谚,跟着清谈思想的概念化,而也概念化起来,在性质上
变了。魏晋谣谚,既已变质,剔其应用范围自然不及汉末之广,表现出日就
销歇的景况来。谣谚渐就销歇的过程中,代之而起的,是所谓题目。魏晋时
代题目品藻风气之盛,可于世说新谓一书中窥见概略。然而那时所谓题目,
也还是一种概念的比况,并无具体的内容(说详后)。
(二)题目
题目品藻,本来起于东汉。荀淑生前,就有“神君”之号。(后汉书卷九
十二,荀淑传:淑对策讥刺贵幸,为大将军梁冀所忌,出补朗陵侯相,蒞事
明理,称为神君。)其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并有名,时入谓之‘八
龙’”(同上),又周泽孙堆,并称“二穉”。(后汉书卷一百十九下儒林列传,
周泽宇穉都,勇敢直言,孙堪宇子穉,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穉。)贾彪兄
弟三人,并称“三虎”。(后汉书卷九十七党锢列传,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
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许劭兄弟,称为“二
龙”。(世说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
顺帝时诏遣八使巡行风俗,天下号曰“八俊”。(后汉书帝妃卷六,汉安元年
秋八月丁卯,遣杜乔、周举、郭遵、冯羡、欒巴、张綱、周栩、刘班,等八
人,分行州郡。)到桓灵之间,兴党锢大狱时,遂有“三君”,“八俊”,“八
顧”,“八及”,“八厨”等称号,一时广泛流传(说已见上)。
这种称号,实为题目的滥觞。在魏晋之世,用此类称号来指目人物的风
尚依然存在。例如邴原被目为“云中白鹤”,潘安仁与夏侯湛,并称“连璧”,
裴楷被称为“玉人”,刘庆孙等,称为“三才”,阮籍嵇康等,称为“竹林
七贤”,夏侯支邓颲等四人,称“四聪”,诸葛诞等八人称“八达”。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綱,所能羁也。”(世
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速壁’。”(世
说新语容止第十四)
“裴余公有??容仪,脱冠冕,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同上)
“太传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世
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
之。预此契者,谯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
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
涎第二十三)
“是时当世俊士,散骑常侍夏侯玄,尚书诸葛诞邓颲之徒,共
相题表,以玄颲四人为‘四聪’,诞备八人为‘八达’。”(三国志
诸葛诞传注引世语)
这种称号的特点是:第一,称号本身就直指这人物,并不取什么譬况,
“神君”就直指荀淑,“二穉”就直指周穉都孙子穉,“三虎”就直指贾彪
兄弟三人,“三君八俊”就直指陈蕃李膺等人,称号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甲
“等于”乙,而不是甲“犹之乎”乙。第二,这种称号是风谣蜕变出来的,
有些原来就是风谣,可说是风谣的简化形式。如“八龙三虎”,都是根据着
风谣,从风谣中节取的。上文所举杨伯起之称“关西孔子”,戴子高之称“关
中大豪”,实与荀淑之称“神君”,初无二致。所以,题目的最初形式,与
称号有着密切关系,要严格地在其间予以区别是很困难的。
但是后来,题目却有了重大的发展。发展的颂向明显地表示着,从直指
变为譬况,从具体的说明变为抽象的象征。在形式上,用“如”,“譬诸”,
“若”,“似”等字,作为甲乙二者之间的关系桥梁,在内容上,所取以为
譬况者,大抵为禽乌草木山川器物。例如: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Р魂¢睢R杌剖宥龋
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不
清,扰之不濁,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注引泰别传曰:薛恭祖问
之,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也。’”(世说新语德
行第一,按后汉书郭泰传赂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
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洲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
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同上)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
世之干将’。”(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同上)
这种方式的题目,到魏晋之际,发展得非常普通,而内容也愈益显得空
灵缥缈,变成纯粹概念的游戏了:
“裴令公日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脩敬而入自敬。一
曰,加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锺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载。
见传蘭硕,汪廧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晋
书三十六列传卷五,裴楷传与此略同,世说新语赏誊第八上)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同
上)
“庚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场薪谀浚┲笙茫
有栋梁之用。”(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至戎云:‘太尉神姿高徹,如瑶林瓊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同上)
“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瀉水,注而不竭’。”(同书
赏誉第八下)
“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同上)
“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同上)
“世目周侯,嶷如断山。”(同上)
“司马太传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同上)
题目所要称述譬况的对象,主要的是人物的品德,性格,才能,识度。例如:
“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苟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郭林宗见王允曰:‘王生一同千里,王佐才也’。”(后汉书
卷九十六王允传)
“谢子微??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榦
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上)
“(郭泰)??至京师,陈留人符融,旦而叹曰:‘高雅奇伟,
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言之于河南尹李膺,
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
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友而亲之。陈留人转卓,有知人
之鉴,融见卓,以己言告之,曰:‘此太原士也。’他日,又以泰
言告之,卓曰:‘四海内士也。吾将见之。’于是骤见泰,谓融曰:
‘此子神气冲和,言合规矩,高才妙识,罕见其伦。’??(宋)子
俊曰:‘??吾尝与杜周甫论林宗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瓖玮,
学阴渊深,妙有俊才。然其愷悌玄淡,格量高俊,含宏博恕,忠粹
篇诚,非今之人,三代士也。汉元以来,未见其匹也’。”(世说新
语赏鉴第八上,王戎目阮文业条,注引宋子俊语,甚简略可参看,
后汉纪卷二十三灵帝建宁二年纪)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而理
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
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注引孙盛杂语曰:太租尝问许子将:‘我
何如人?’固周,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太祖大笑。”(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所谓“王佐才”,“异士”,“太原士”,“四海内士”,“三代士”,
“乱世英雄,治世奸贼”等,都指整个的人格,比较具体,容易理解。至于
“清识”,“至德”,“聪敲高朗,高雅密博”,“清高明雅,英达瓖玮”,
“愷悌玄淡,格量高俊,含宏博恕,忠粹篇诚”等语,都是分析了人格的内
涵,而标指品德,性格,识度的,比较的抽象,意义不甚明确。然而魏晋以
后的品题,却大都是后一种格式的,这大约就是所谓“简约玄淡,尔雅有韵”
(明袁褧世说新语序中需),为后世所称颂的名士清淡了吧。然而这佯的名士
清淡,却又被同书所载的王眉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