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博弈论 .经济学.金融学.免费下载 >

第39部分

博弈论 .经济学.金融学.免费下载-第39部分

小说: 博弈论 .经济学.金融学.免费下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下了。孔子对这个学生的行为大加赞赏。就是因为这会激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将会使今后有更多的溺水者受到营救。
  用什么减少垃圾
  垃圾已经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世界上的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垃圾的包围中。这些垃圾都是城市制造的,要说自作自受,那是一点也不错。可是我们不是消极厌世者,不是愤世嫉俗者,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对付垃圾的好办法。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开源和节流。一是如何处理已有的垃圾,二是如何减少垃圾的生产。前者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后者呢?
  容易想到的办法是:加强环保教育,使人民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同时逐渐减少不可回收物品(如塑料袋、发泡餐盒等)的使用,代之以可回收和降解的产品。
  可是这两个措施的收效并不理想。正如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如果没有其他手段作为保证,思想教育很难改变人们的固有生活方式。而可回收和降解的产品因为成本较高,也难以替代不可回收的产品。
  较为明智的固体废弃物减量方式,最好是通过简单的市场力量来运作:采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让制造垃圾较多的民众付出较高的代价。
  美国西雅图市在减少居民的固体废弃物丢弃量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西雅图,居民可自行决定每星期使用的是19、32或60加仑容量的垃圾桶。每种垃圾桶的月费,以及增加任何一种垃圾桶的费用,都是随着容量呈几何级数增加,以便于杜绝随意浪费。同时,西雅图还另备有可再生物品专用容器,而且不收处理费用。
  当西雅图在1981年刚启用这套系统之时,平均每户一星期的垃圾都会装满三个半32加仑的垃圾桶,目前则已降低到每星期平均只有稍多于一个32加仑垃圾桶的垃圾量。
  西雅图的计划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这套计划不但简明扼要,而且借用了经济诱因的力量来推广垃圾减量及再生。他们并没有直接告诉民众该如何改变生活方式,换言之,他们并没试图去颠覆民众的生活方式,或是对他们采取一视同仁的平头处理方式;相反的,这项计划提供了改变生活方式的原因,允许民众自行决定该不该改变、该做多大改变。换言之,它等于是说:这是我们的规则,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启示: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可降解〃可能只是一个理想,根据两个美国记者的调查,被埋在垃圾场里的多数物品实际上都〃不可降解〃:埋了十几年的报纸、衣物甚至热狗,大体上还是原来的模样。
  沙尘暴的警示
  我们有时在电视中看到沙尘暴,那种难分昼夜、日月无光的情景很让人心寒。特别是当这种景象发生在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城市时,总能听到人们的惊呼:生态警钟敲响了!
  河北境内的沙漠直逼北京,据说最近的沙漠离北京只有60公里。专家预测,如不想出有效办法对沙漠进行治理,几十年后,北京将像消失的楼兰古城一样,被沙漠掩盖。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重大的生态问题,而且荒漠化的速度还在呈上升趋势。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而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为2100平方公里,而目前的扩大速度为每年2460平方公里。这个速度还在增加。
  中国土地的荒漠化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和北部,即内蒙、新疆、黑龙江、宁夏等省份。在北方,雨水量小,土地上的生态系统脆弱,为了维持过度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等的需求,人们对土地的索取呈加速趋势。对土地的〃滥垦〃、〃滥牧〃、〃滥伐〃、〃滥采〃是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据调查,在牧区,草原上的牲畜严重超载已成普遍现象,牧区一般超载50%~120%,有的地区达到300%。
  那么是不是这些地方的人民都愚昧无知或贪得无厌呢?我们可以看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恰恰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要求是合理的,同时他们所生产的原料(羊毛、牛奶等)大部分是供应东南部较富裕的地区的。所以说,土地荒漠化不是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问题。
  在世界环境危机中也有同样的问题,由于环境破坏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富国就把矛头指向穷国,要求它们保护环境,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可是发展中国家指出,环境破坏的最大收益者正是发达国家,它们理应为环境问题〃埋单〃。
  启示:现在普遍同意的观点是,荒漠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对土地的利用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
  丧钟为谁而鸣
  现在各国都在发展经济,GDP(国民收入)是一国富裕程度的指标,或者说是国力强弱的指标,各个国家都在制定促使GDP增长的政策。然而,某些国家的GDP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对自然的破坏之上,可以这么说,在某些国家和地区,GDP是对自然破坏的指标。
  当然,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美国那么富裕,而对自然破坏得较少?的确,美国的环境是保护得最好的。其实,这有三个原因:第一,美国生产或消耗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别国,如石油来自中东,美国GDP的增长建立在他国对自然的破坏之上;第二,美国的产品许多是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对自然的破坏较轻,但它会加大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量;第三,美国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往往难以被自然消解,自然对加工粗糙的产品的消解是容易的,而对用高科技制造出来的精巧的物品消解起来是缓慢的,所以这种对自然的破坏不是那样直观,因此常被我们忽略。
  可以这么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可拒绝的。当周边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发展机器工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生产出比农业社会较多的物资,并且可以生产出以前没有的东西,有哪个国家看到这种情形还会无动于衷?即使你情愿做〃小国寡民〃,周边国家的强盛也必然会使你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除了被动地跟进,你没有其他选择。17世纪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西方国家相继进入工业社会。而远东的中国,在距离上离发生工业革命的西欧较远,因而在时间上也直到19世纪中叶才感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在列强枪炮的攻击下被动地接受工业化。20世纪的中国其实是被动地接受现代化。在社会发展史上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
  我们这里要说的不是历史的发展规律问题,而是要表明: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经济、对自然进行破坏,是一个集体行动的悲剧。
  发展经济对人类确实是好事,但问题是,经济的发展空间不可能是无限的,不妨说,市场经济是促进人类发展的火车头,但是这个车头却没有一个有效的刹车系统。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格局下,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或者说掠夺是现时代的特征。每个竞争者可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这样想:我不发展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而经济的发展就是对自然的利用无论这种利用是对自然中原始物的加工还是对中间产品的再加工,其结果都是自然被加速地破坏。这就是自然的生态状态愈来愈恶化的原因,其结果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这就是悲剧:大家都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大家都无能为力。
  启示:许多人清楚人类目前的这种状况,但谁也没有良药,因为〃破坏发展〃是优势策略,每个参与者采取〃破坏发展〃成为集体行动的纳什均衡。
  目光短浅,或在劫难逃
  现在很多人已经承认:人类的发展不是无限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就是证明。换言之,〃帕累托改善〃(所有人受益)总要达到〃帕累托效率〃(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吃亏)。
  人们都希望生活改善,而没有人希望生活水平下降,这是人之常情。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发展中国家以发达国家为目标,发达国家也不希望停步不前(更不要说倒退了),有没有〃发展的极限〃?如果有,它在哪里?
  美国人口将近3亿,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耗世界30%以上的资源。这当然不公平,但是如何实现公平,确实令人头疼。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权追求更快的发展、更高的生活品质,但是如果再增加几亿人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个世界就无法承担。结果是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资源枯竭,人类的生存都要面临问题,谈何发展?
  看来,惟一的解决办法是富国降低生活水平,给穷国让出部分〃蛋糕〃。正如〃笼中猪〃博弈所演示的那样,富国一方面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一方面遏制发展的欲望,给穷国让路。可是,即使真有政治家看到了这一点,他也无法赢得大选,实现这一理想。谁会选一个许诺〃明天会更糟〃的人呢?
  〃帕累托改善〃不可能,〃帕累托效率〃又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人类的未来的确值得忧虑。莫非只有等到〃天塌砸众人〃?惟一的希望在于在危机到来之前,人们找到一个合理的、各方认可的妥协方法,可问题是:还有多少时间?还有多少机会?
  启示: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就是这个道理。尽管签署这一协定,长久而言对大家(包括美国自己)都有好处。这也是〃囚徒困境〃:每个人的最佳选择,导致最坏的结果。
  世界政府
  既然各自为政的国家无法就这类全球性问题达成一致,那么一个〃世界政府〃(联合国不是一个权力机构,只是一个协调机构)能否解决这个难题?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二是好不好。先看第一个: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可能建立吗?
  今日的世界着实叫人眼花缭乱,一方面,很多国家分崩离析,如前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的分裂,在另外一些国家,分离主义也在抬头;另一方面却是全球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进程。欧洲议会已经成立,并将产生欧洲宪法,可以想像,未来欧洲将以一个类似国家的统一面目发挥作用。同时北美、东亚、南亚和非洲都开始成立或谋求成立自由贸易区,而经济的一体化肯定会对政治一体化起到推动作用。
  不妨这样说,分裂是〃清算过去〃,而统一是〃面向未来〃,〃过去〃总有清算完结的一天,而未来的巨大利益,必将成为〃天下一家〃的推动力。即使各方文化、利益的冲突不可调和,一时无法成立一个天下一统的政体,至少出现几大国家集团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
  再看第二个问题:〃世界政府〃应该建立吗?
  一个世界政府可能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如可以在整体上解决核威胁、资源调配和环境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人们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可是它也有很多问题:它对各国的领导权是建立在暴力手段上吗?如何调节各地区、国家间的矛盾?用什么手段保证这个集权政体避免独裁?
  集权导致腐败,这是人类历史已经证明的〃定理〃。一个独立国家的独裁者要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如果他做得太过分,就可能导致国弱民穷,国家失去竞争力。可是假如没有外星人入侵之类的外部威胁,一个全球政府的外部压力又在哪里呢?如果希望通过〃内部压力〃民主防止独裁,又如何解决内部权力斗争导致的效率低下?
  也许比较可能的前景,还是若干〃超级大国〃并存,相互既合作又斗争的博弈局面,这当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有助于简化问题,找到比较可能为各方接受的办法。可是这会不会又导致新的问题出现?一个答案往往是下一个问题,也许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你也许已经发现一个悖论:解决公用地悲剧的方法(通过私有化使人们从保护中获得利益)却是更大的公用地悲剧的根源(个人和国家追逐利益,破坏地球环境)。这其实也并不奇怪,〃人类社会学三定律〃其中有这样一条:一个系统内的解决之道,将成为更大系统的难题。
  这不仅是对博弈论的考验,更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
  启示:你也许已经发现一个悖论:解决公用地悲剧的方法(通过私有化使人们从保护中获得利益)却是更大的公用地悲剧的根源(个人和国家追逐利益,破坏地球环境)。这其实也并不奇怪,〃人类社会学三定律〃其中有这样一条:一个系统内的解决之道,将成为更大系统的难题。
尾声
什么是最佳策略
  故此,尔等须知晓自身宿命,故此,尔等须把稳船只。。。。。。置欲求于动机之后,尔须奋力以搏。
  故此,且容好奇心为尔等指南。追寻天上真理,如同在大地寻觅。
  所不敢为者,为之;所不敢至者,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