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黄昏 >

第23部分

帝国的黄昏-第23部分

小说: 帝国的黄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诛灭魏忠贤

  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正月,是当时的太子朱常洛的儿子。5岁时,他母亲死了。当时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并不稳固,万历皇帝曾想废掉他改立郑贵妃之子。后来,朱常洛历尽坎坷而位尊九五,但在即位的当年就因纵欲过度病死了,皇位传到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身上。朱由校对治理天下根本没有兴趣,将朝政大权一股脑儿地交给了自己的奶妈客氏和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很快结成了几乎包括大多数宰相和政府官员的“阉党”,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五虎以兵部尚书崔呈秀为首,五彪以锦衣卫都督田尔耕为首。而魏忠贤要打击的是东林党以及反对阉党的人物。他采用特务手段,以皇帝的名义随便抓人,然后拷打至死,包括左都御史杨涟、都给事中魏大中等人都死于非命。当杨涟的尸体被家属领出时,全身已经溃烂,胸前有一个压死他时用的土囊,耳朵里还有一根横穿脑部的巨大铁钉。魏大中的尸体则一直到生蛆之后,才被拖出来。

  阉党一面血腥镇压,一面命各地官员为魏忠贤建立祠堂。浙江巡抚潘汝祯,于天启六年(1626)第一个建立魏忠贤的生祠,魏忠贤对这个无耻之徒大为欣赏。各地纷纷跟进,生祠遍布天下。阉党到处贪污纳贿,鱼肉百姓,搞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如果不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才7年就死了,阉党一定会把明朝闹亡。

  天启七年(1627)八月二十一日,朱由校驾崩,遗诏由他弟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当时朝廷内外自内阁、六部乃至四方总督、巡抚,遍布魏忠贤的死党。魏忠贤不敢公然加害朱由检,但是暗中的毒害还是有可能的。所以,17岁的朱由检在八月二十三日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巡视太监身上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登基之后的朱由检,深知要除去魏忠贤,必须先稳固自己的地位并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一面像他的哥哥朱由校一样,优待魏忠贤和客氏,一面将信王府中的侍奉太监和宫女逐渐带到了宫中,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魏忠贤对于朱由检,始终无法揣透他的心意。他的策略,就是送一些美女给朱由检。崇祯帝将送来的4名绝色女子照单全收,但很仔细地搜了身。结果,4名女子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实际上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朱由检命4人将药丸毁去。魏忠贤一计不成,另生一计,派一个小太监坐在宫中的复壁内,手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种奇异的幽香,以达到催情的效果。这一招,同样被朱由检识破,并大发感叹说:“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

  这时,一些无耻的臣工们仍然不停地上疏为魏忠贤大唱颂歌,朱由检读这些奏疏的时候,总是“且阅且笑”。他还不断地嘉奖魏忠贤、王体乾、崔呈秀等人。但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有的看出端倪,都在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最先倒魏的竟然是魏忠贤的党羽。十月十三日,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于是,朱由检免除崔呈秀的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敏锐的官员们觉察到政治局势的动向,揭发和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着臣工们攻击魏忠贤的高潮一浪胜过一浪,中间还得面对魏忠贤的哭诉,依然无动于衷。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攻击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攻;九,伤民财;十,亵名器。应当说,钱嘉征此疏并不是空洞的议论,十条罪名大都可以坐实。于是,朱由检召魏忠贤,命令太监宣读了钱嘉征的奏疏。次日,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得到朱由检的允许,后又下诏将他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司香。

  然而,魏忠贤是过惯了有权有势生活的人,出京的时候竟然还带着卫兵1000人、40余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向南去了。一个戴罪的太监竟然还敢如此跋扈,无疑进一步刺激了朱由检敏感的神经。于是,朱由检命锦衣卫旗校将魏忠贤缉拿回京。十一月初六日,得到消息的魏忠贤在旅馆中绕房疾走,自缢而亡。他死后,朱由检下令将其磔尸于河间,同时客氏也被赐死。此后,朱由检将阉党260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气焰嚣张的阉党一举被铲除。同时,平反冤狱,起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他全面考核官员,禁止大臣结交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太监。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

  这一系列有胆有识的举措,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仿佛看到了明朝中兴的希望。这位年仅17岁的小皇帝,在清除阉党中表现出的老练成熟,的确应该给人们这样的期待。但不幸的是,朱由检随后却又因对外廷大臣不满,又重用了王承恩等另一批太监,还给予太监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太监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太监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太监权力日益膨胀,朝臣越来越寒心。

  错杀袁崇焕

  到崇祯帝即位时,在关外的东北,后金贵族早已崛起,努尔哈赤的子孙正虎视眈眈觊觎着关内的大明朝。从万历四十七年(1619)的萨尔浒之战后,在明军与后金军队的力量对比中,后金军队明显占据优势。所以朱由检登极伊始,就起用了抗辽名臣袁崇焕。

  之所以称袁崇焕为“名臣”而不是“名将”,是因为袁崇焕其实是科举出身的文人,并没有武功,但他的确很有军事指挥才能。天启六年(1626),他就做上了肩负东北防务重任的辽东巡抚。宁远一战,袁崇焕用新式武器红衣大炮打了一次胜仗,使辽东战局出现转机。但是,他很快被魏忠贤罢免。朱由检即位,在处理完魏忠贤后,便全力应付辽东战局。十一月,重新召还了袁崇焕。次年(1628)元月,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等于是将辽东的防务全部委托给了袁崇焕。

  袁崇焕在辽东宁远、锦州一线的防卫布置得很好,但后金军队选择进攻的路线是绕过宁远、锦州一线,从蓟门南下,进逼京师。崇祯二年(1629)十月下旬,后金军队10万到达遵化城下,距京师不过二三百里。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袁崇焕立即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增援,自己也于十一月初五日率兵入关。按照当时总督京城防卫的大学士孙承宗的意见,明军应当拒敌于顺义、蓟州、三河一线,而不应退守通州、昌平。但是,袁崇焕先是没有设法阻截后金军队,接着又退守京城。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的大军到达京师广渠门外。这样,袁崇焕无异于纵敌深入,而京城内外的官民都受到骚扰。一时间,谣言四起,说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在先,是故意引后金军队入关的。皇太极及其谋臣范文程策动了除去袁崇焕的反间计,也许正是受当时谣言的启发。

  袁崇焕在崇祯元年(1628)七月接受皇帝召对时,夸下“五年平辽”的海口。在当时明朝与后金的对抗中,明军能在辽东抑制住后金军队的进攻已属不易,“五年平辽”无异梦呓。袁崇焕这么说,据他自己讲,不过是为了暂时宽慰宽慰皇帝而已,却引起了朱由检无端的猜忌。另外,他曾擅杀大将毛文龙,也让朱由检不安。而后金皇帝皇太极效仿《三国演义》中周瑜利用蒋干盗书的模式,让被俘的太监杨某偷听到“袁经略有密约”的对谈,再放杨某逃跑。杨某一回京城向皇帝汇报,朱由检对于袁崇焕的容忍与信任也荡然无存了。

  十一月二十日,满桂在德胜门,袁崇焕在广渠门,同时与后金军队开战。满桂退守德胜门之瓮城,而袁崇焕身先士卒,将皇太极逼退。二十三日,袁崇焕入城晋见皇帝,请求像满桂一样,让士兵入城休整。遭到朱由检的断然拒绝。二十七日,袁崇焕击退了皇太极的军队,京师外围局势趋于平静。

  十二月初一日,朱由检在平台召见了袁崇焕、祖大寿、满桂三人,着锦衣卫拿下袁崇焕监禁起来。祖大寿是袁崇焕部将,奉命节制辽兵,率部东返。袁崇焕别囚禁后,他唇亡齿寒,不太听朝廷号令。后来还是靠着狱中袁崇焕的亲笔书信,才将祖大寿及守辽军队召还,并收复永平、遵化一带。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利用袁崇焕来整倒内阁辅臣钱龙锡,说钱龙锡与袁崇焕两人早就密议与后金议和。此论一出,袁崇焕算是死定了。崇祯三年(1630)三月十六日,崇祯帝命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妻妾兄弟流放到福建。

  袁崇焕千里迢迢率领将士冒着极度严寒前来保卫京城,经过浴血厮杀才击退强敌,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明朝将士怎能不与崇祯帝离心离德?袁崇焕一死,辽东的战局更无人可以收拾。因此,当崇祯三年(1630)农民起义声势明显壮大后,明王朝便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之中。但是,在此之后,朱由检还曾密令孙传庭在崇祯十五年(1642)杀了李自成的同乡贺人龙,等于杀了一名在镇压农民起义中颇为悍勇的将领。贺人龙被杀后,农民起义军酌酒相庆:“贺疯子死,取关中如拾芥矣!”崇祯帝的多疑、擅杀,无异于自毁长城。

  多疑与擅杀

  袁崇焕只是个开头,频繁地更换和滥杀大臣,是崇祯朝的特点之一。崇祯一朝17年,设内阁大学士如弈棋一般,轮换了50人,变换之快,让人目瞪口呆。其中任期较长的两人,分别是温体仁和周延儒。

  温体仁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崇祯元年(1628),他通过攻击钱谦益在主持会试中有舞弊嫌疑而得到崇祯帝的赏识。次年(1629),御史任赞化攻击温体仁娶娼受贿,反而被崇祯帝以为是钱谦益党羽而罢免。崇祯帝有鉴于万历、天启朝的党争,对于大臣结党最为反感。他对于温体仁的欣赏,是因为温体仁孤立无党。崇祯三年(1630)六月,温体仁入阁为大学士,此后一直当了8年。周延儒比温体仁早一年入阁,两人在内阁中并不相让,相互倾轧。崇祯六年(1633)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于是民间遂有民谣说“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这是指当时内阁中的三位大臣:温体仁、王应熊和吴宗达。温,乌程籍,归安人;王,巴县人;吴,因无所作为,人称“篾片”。一时间,这首民谣在京城街头成为笑谈。堂堂内阁大学士被人如此讥笑,可见其人品之劣。就是这么一个温体仁,却一直执政8年,直到崇祯十年(1637)才被罢免。之后,周延儒复入阁。但是,崇祯十六年(1643),周延儒被勒令自尽。

  在周延儒之前,内阁大学士薛国观也被崇祯帝处死。总共17年间,被杀的大学士有两人,被谴戍的大学士也有两人,即钱龙锡、刘鸿训。作为皇帝最亲信的大臣,内阁大学士轻易落到这样的下场,实在令大臣们寒心。在六部尚书中,刑部尚书换了17人,这17人中,薛贞被处死,韩继思、郑三俊、刘之凤、李觉斯、徐石麒等先后下狱,狱中瘐死2人,大部分不得善终。兵部尚书中,王洽因崇祯二年(1629)清兵入关而下狱瘐死,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而被处死。在地方督抚中,总督中被诛者7人:郑崇俭、袁崇焕、刘策、杨一鹏、熊文灿、范志完、赵光忭;巡抚被戮者11人:蓟镇王应豸、山西耿如杞、宣府李养冲、登莱孙元化、大同张翼明、顺天陈祖苞、保定张其平、山东颜继祖、四川邵捷春、永平马成名、顺天潘永图,另外还有河南巡抚李仙凤被逮自杀。这些大臣,都是应对辽东战事和平息农民起义的将领,他们动辄遭罪被杀,也就很容易说明崇祯朝军事上的大溃败了。

  到了崇祯朝后期,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朱由检的滥杀也日趋严重。一个城市沦陷,就把守城的将领杀掉,一个地方沦陷,就把守地的首长杀掉。陕西省华亭县(今甘肃华亭)县令徐兆麟,到任只七天,照样依法处斩。朱由检对饥饿的武装群众恨入骨髓,坚决地指控只是一撮奸邪份子煽动起来的,有人向他提及饥懂和官员乡绅贪暴,他就发怒,发怒的原因是他无法解决,所以他不愿听到。他不断地宣布“避殿”、“减膳”、“撤乐”,不断地声言流寇也是他最亲爱的赤子,不断地下令政府官员自我检讨。有一次还把宰相们请到金銮宝殿上,向他们作揖行礼,说:“谢谢各位先生,帮助我治理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