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俄国局势则发展成了,红军正在节节胜利,直接将战争线推到了乌拉尔山脉一线。
乌拉尔山脉以东是红军的地盘,而乌拉尔山脉以西则是白俄政府控制的地盘,此时的白俄政府也正是中华民国西北政府扶持起来的察斯博得傀儡政府。察斯博得在西北政府的帮助下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建立了政权之后,立即厉兵秣马,疯狂的将白俄军的规模扩大到了100万的规模。
不过战斗力显然不怎么样,这些白俄军军机败坏,又吃不了苦,虽然补给方面不错,但是很多时候根本不是红军的对手。
这个时候西北政府如果不支援的话,恐怕不用两年察斯博得的白俄政府就要完蛋。
沈凝云不指望察斯博得政府能够击败苏维埃红军,只希望他能够多撑住几年,让俄国持续内乱一阵,让俄国人将精力放在内耗上。
这样一来,俄国人也就没有多少精力放在建设上了。
增兵50万,中华民国在俄国的兵力将达到70万,这样的兵力加上白俄的100万兵力,相比苏维埃红军来说已经是比较庞大了,此时的苏维埃红军的力量还未完全整合起来,同时也缺乏作战物资,武器装备也垃圾,唯一的优势就是作战意志强悍,吃苦耐劳不怕死,前仆后继很勇敢。
50万西北国防军很快就乘坐者铁路出发了,他们将在乌拉尔山脉一线与白俄军一起向西推进。
同时西北空军还为白俄军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沈凝云则没有亲自带兵,这次干涉俄国,没什么挑战性。他则在西北整顿军事,首先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军。
“今年我们要将兵力扩充到300万的规模,这样我们才能应付可能来自于各个方向的战争。”沈凝云决定道,他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随着欧洲战争的即将结束,已经苏维埃红色政权在俄国将取得胜利,另外日本又与英美互相勾结。
再则中华民国这么大,西北国防军此时要保卫的地盘也越来越大了,西北、西南、漠北、华东、朝鲜、中南半岛这些地区的国防都是需要西北国防军来负责的,北洋军这个时候却是帮不上什么忙。
袁世凯时期的北洋军没有成立财团,北洋军倒是可以和西北国防军合作,不过现在的北洋军纷纷成立财团,早已与西北国防军逐渐成为了竞争对手,正在走向对立。
这个时候可谓是内忧外患都有,估计中华民国的安宁维持不了几年了,到时候必然是要大打一场。
所以扩军到300万的常备兵力非常有必要。
至于钱,不是问题,现在不缺钱。沈凝云提出增兵到三百万,西北最高统帅部内部也无人反对,这个时候每个人都知道,局势已经恶化了,新的巨大挑战正在来临。
这个时候西北国防军必须扩军,必须强化大兵团,将工业方面转化为战争能力。
同时成立西域军区、西北军区、东北军区、西南军区、华东军区五大军区。
威胁最大的则是西域军区和东北军区,这两个方向一个要防范俄国人,一个方向要防范日本人。
华东方向则比较安全,尽管是在沿海地区,但是这里是中国龙脉比较稳固的地区,敌人不容易从这个方向突破。
西南军区方面的威胁没有,法国佬不可能在这个发现发动反攻,不过中南半岛地区将是西南军区的扩张方向,即准备对暹罗和缅甸方向进行扩张。
华东地区只需要10万驻军就足够的,西南地区要向暹罗扩张,30万兵力也非常够用了。东北军区方面,北朝鲜驻军30万,不过还得在东北军区驻军50万,以应对朝鲜方面的日军。
西北军区则只需要30万兵力就够了,基本上也就是保护西北的安全,对内防范北洋军,对外则随时增援西域军区。
西域军区的驻军则将达到150万,这个方向将变成接下来中华民国主要的军事重心。
300万的常被兵力,这是让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企及的一个规模,尽管欧美列强在战争时期动员起来的兵力很庞大,但实际上和中华民国一比就完全比不上了。
此时的中华民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农业方面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口从事,意味着不似从前的中国那样,无法将整体的力量整合起来。现在中华民国可以从容的动员起庞大的陆军,而经济发展依旧不受多少影响。
300万陆军,以中华民国此时4。6亿人的人口面前,差不多是150个人当中只有1个人当兵。
150个人当中的劳动力,养一名军人,这是在是太容易了。
如果中华民国按照欧美列强战争期间动员十分之一人口的兵力的话,那么中华民国可以动员起4600万兵力。
其中西北政府治下各省的兵源更加充足,西北政府成立已18年了,这18年当中,有大量的人口出生,此时的西北,一个家庭不生两个男孩都倍儿没面子,而此时西北政府发展起来的医疗体系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西医方面真心没什么技术性,沈凝云带头搞出了不少先进的西医技术。
除了西医之外,中医六经辨证也开始振兴。
加上有良好的营养供应,以及教育体系中注重军事教育,西北治下各省的年轻一代,身体素质非常良好,而且西北政府治下各省的学校很多是军事化管理,使得很多学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质。
战争将是这一代人的主旋律,所以沈凝云当初就在西北政府刚成立后不久号召多生育,尽管也鼓励生女孩,但是多生男孩却也是好事。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
这一代年轻人注定将在战争的岁月中度过,不论是在前线后是在后方。所以沈凝云第一让百姓多生育,第二就是在西北治下各省的教育体系中大力开战军事化教育,好士兵要从娃娃抓起。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西北年轻一代具备了良好的纪律意识,也都是狂热的民族主义份子,更是具备一定军事素质的青少年。
如果有必要,这些青少年训练三个月就能上战场。不过当常被兵力上升到300万之后,不会那么仓促,一般都是最少要训练半年才分配到各个部队去。
沈凝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强化中华民国的战争潜力,兵员素质方面更是极为注重,整个西北政府治下各省的教育当中,军事化色彩也就变得不稀奇了。
这也让这一代的青少年普遍具备战争意识,战争在他们的观念中已不是稀奇事。
随着这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西北治下各省的战争潜力所能动员的兵源将进一步的上升,他们将诞生大量优秀的军人。
军事上西北国防军将开始发力,而在经济上,1918年之后的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路线却是需要商榷的。
此时中华民国的经济,在西北治下各省这个局部方面已经繁荣了12年,自1906年起,当时世界经济繁荣,而西北正好开始发展出了出口型经济,当时经济规模还不是那么大,经济繁荣到1910年,世界进入经济大萧条阶段。
这一时期的中华民国开始进入内部刺激发展阶段,通过大量的贷款刺激内部经济发展,使得西北经济繁荣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从1914年起,因为战争的爆发,西北各省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飞快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西北治下各省的经济简直如同坐火箭一般的往上蹿。
而在整个中华民国,经济的繁荣则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到此时已经繁荣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西北之下各省经济快速发展12年之后,西北治下各省的老百姓已经基本富裕起来了,家庭汽车都已经开始大量普及。
但是这个时候的中华民国,却未能全面富裕起来。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华民国未能彻底的统一,依旧存在地方军阀势力。
“我们在欧洲战争时期放出了大量的贷款,现在民资已经很肥了,如果要宰杀这些民资的话,必然是要进行货币紧缩,从而勒紧民资脖子上的套索。但是有个问题就是,一旦进行货币紧缩,经济发展必然陷入停滞状态,老百姓要富裕起来就要等到四年后再进行经济刺激。”孙译龙对沈凝云说道,这方面的决策却是要沈凝云来拍板,这么多年下来,财团的主要方向一直是沈凝云把关。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头疼。”沈凝云摸着额头吁了口气,现在所面临的就是要不要对民资进行宰杀的问题。
那些民资就相当于是财团养的猪,肥了就要开杀。以西北治下各省的发展情况来说,开刀是没什么问题了,老百姓已经普遍富裕,加上有社会保障体系,不会出现美国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大萧条的惨状。
那时候美国财团为了进行彻底的收割,让整个美国数千万人都失业,许多美国人被饿得皮包骨头似的。
不过这种情况在此时的中华民国不会发生,因为有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但是经济要想再发展,让整个中华民国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就不能对民资进行收割,还得继续的发放大量的贷款下去,这样才能让中华民国的经济继续繁荣。
现在中华民国的经济继续繁荣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市场还远未饱和,就算是西北治下各省,也不是人人都有汽车,人人有电器。
中国民族财团已经在12年的繁荣期间没有宰杀过任何民资,民资此时的资本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
这个时候中联储如果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政策,那么中华民国的经济依旧可以继续繁荣下去。
两者的矛盾让沈凝云很是头疼。
不过沈凝云很快想明白了。
“反正民资这群羊不会跑,什么时候都能吃,也不急于一时。另外中华民国当前正好还有繁荣一波的时间。”沈凝云说道:“四年后,也就是1922年,我们再紧缩货币,到时候正好也差不多要和英美彻底撕破脸的时候了。”
第250章 持续的疯狂发展()
货币宽松政策的路线在沈凝云的拍板下确定了下来,中国民族财团立即开始制定未来四年的建设目标。
未来四年的建设目标,其实也就是以提高战争潜力为主,也以发展民生为主。
首先彻底完善中华民国的交通体系,大量修建铁路和公路。第二,完善中华民国的电力系统,将全国的电力系统完善起来,大力开发华东等地区水电生产。第三,将集装箱运输系统全面普及化。
第四全面建设城市、乡镇的医疗、教育、养老基础设施,以提高民生水平。
第五就是进行更加庞大的农业机械化建设,让战争期间能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战争当中,在和平时期则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建设当中去。
农业机械化则是与全面的建设相挂钩的,此时沈凝云之所以不敢掐断贷款,对民资进行开刀,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农业机械化使大量人口刚进入城镇生活,这个时候突然来个经济大萧条,那些刚从农村走出来的百姓一旦没有了工作,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了。
于是就再繁荣个四年,让老百姓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了再使经济萧条。
而经济萧条的前提,实际上很多时候也是产能过剩了,才开始进行,这主要是建设目标达成了。
现在中华民国的建设目标远未达成,经济自然也就可以继续繁荣下去。
第六就是进行城市建设,让地方政府大量举债,举债的主力将从民资变成地方政府,让整个中华民国的老百姓都能从中受益。
同时也向民资发放大量贷款,大量的建设活动将引爆整个中华民国的经济,老百姓不用怕没有工作。
同时大量的钱被老百姓赚到后,则会产生大量的消费活动,这些消费活动又拉动工业发展。
从而产生大量的房地产、汽车、生活用品、农产品的消费,又进一步带动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经济一路高歌猛进。
前提则是财富分配必须合理,让老百姓又足够的消费能力,这样才能拉动内需,否则老百姓都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内部消费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至于产能方面,当前中华民国的工业产能还未过剩,还是有很多建设的空间,例如钢铁生产,到了1918年,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直接超越美国,但是中华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6倍,钢铁方面的供应压力还是很大的。
必须有足够的钢铁才能支撑起大量的建设活动,不过中华民国当前的钢铁产量正在迅猛增长。
到1919年,中华民国的钢铁产能将猛增到6000万吨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