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百合之谜 作者:[苏联] 亚·博罗德尼亚-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带西瓜的男人
第二章 被封锁的车厢
第三章 无聊的外省
第四章 公路上的战斗
第五章 银百合的秘密
第六章 实验室的毁灭
楔子
愿像人一样活吧?
那就去死吧!
1
中央电报大楼的时钟指针指向了1点50分。
地铁“清池塘”站。徐徐而升的滚梯上站着一位已经有些谢顶的中年男子,他下了滚梯,用脚顶开地铁站的玻璃门,走到外面的小广场上停了下来。他身穿一件不算很考究的灰风衣,风衣下露出熨烫得很平整的灰色西裤,脚上是一双同样颜色的半高帮皮鞋。中年男人的胡子刮得很干净,风衣的领口敞开着,露出有些歪斜的领带结。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在他风衣的左前襟上别着的一枚胸针却显得不那么普通。
那胸针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光,与这个“普通人”的装扮极不和谐。
这是1993年“十月事件”的前几天,城里还算平静。虽然夜里偶尔会传来短促的枪声,但是在白天,城市依旧显得平静、详和。
秃顶男人穿过地下通道,向街边一排排的小商亭投去审视的目光,像是在把它们进行比较、筛选。随后他又漫步穿过大街,停在交易所门前。交易所的台阶上人头攒动,他在人群中试着向前挤了挤,但马上又放弃了,重又回到街对面,在一个商亭前停了下来。
“我想看看那个录音机。”他用手指着货架说。
“有什么可看的。”售货员放下手上的书,抬起头,“我不能把包装拆开。”
“那就看看说明书,行吗?”
“当然可以。”
售货员从货架上拿下一个塑光纸粘成的硬盘子,从里面抽出一本小册子,递出窗口。他想赶紧打发了这个麻烦的顾客,继续自己的阅读,他是在最吸引人的地方被打断的。
穿风衣的男人看了会儿说明书,对售货员说:“我要了。这牌子不错。”
“60美金!”售货员回答道。他非常想把这一章读完,但还是不得不放下了书。
“您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要这录音机,但不准备给钱!”
“这是什么话!”售货员以为自己听错了,把身子探出窗口,仔细打量着这位顾客。
类似的情况他并非没经历过,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面前这位穿着朴素的中年人同那些地痞流氓联系在一起。这个人倒更像个失业的工程师——敞开的灰风衣,黑色窄领带,剃得很干净的圆下巴和礼貌的微笑。
“不给钱!白拿!”中年人重复了一句。他笑了笑,突然换了一种舞台上魔术师惯用的腔调说:
“请仔细看看这个。”他用两根手指揪着风衣前襟,“我有这个权利。”
“不行,同志。”售货员生硬地回答着。他断定这次并不是抢劫,于是便把手伸出窗口,飞快地从对方手里抓过了说明书。“我们通常只收外汇。”他接着又用比较柔和的语调补充道:“或者按外汇牌价支付卢布。”
顾客没有反应,他的圆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什么牌价?”他问。
“售出价。咱们来看看。”透过商亭的玻璃可以看到售货员抽出的书签,这是一张窄纸条,上面写满了数字,他的手指顺着一列数字滑下去。“1美元兑换1230卢布。”他笑了一下,“用这些废纸买跟自拿也差不多!怎么样,您要吗?”
“我已经说过了,要!”
顾客例过身,阳光直射到别在他风衣左前襟的胸针上。直到此时,售货员才认真端详起这枚饰物。它不大,有五到七厘米,呈椭圆形,黑色底框,正中嵌着一朵银百合,栩栩如生的花朵在阳光下非常耀眼。
“60美金!”售货员重复了一句。
“您还不明白吗?”顾客的语气里带着诧异,“我不是买它,而是要它。”
“您最好走远点儿!”售货员被这个莫名其妙的顾客搞得有些不耐烦了,“请走开,公民,您妨碍了我的工作。”
顾客往旁边掷了挪,好像存心似地,站到一个可以让售货员更好地看到他的位置。
“您这样做不对,年轻人!”他说,“您一点儿都不想让步,这可真让人伤心。”
“他是个疯子。”售货员想,“可能是变革时期的某些东西对他刺激太深……也许应该给朋友们讲讲这事。”
“为什么?这不合逻辑。”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售货员继续问,“为什么我必须把这个价格不菲的录音机送给您呢?”
顾客俯下身,“银百合”再次清晰地呈现在售货员眼前。
“愿不愿意给是您的事。可我要告诉您,拒绝我的要求您会得不偿失的。”
“请走开。”
售货员使劲关上商亭的窗口。他在犹豫——是给工商管理办公室打电话呢,还是叫警察?虽然这个疯子没有闹事,但他会把生意全揽了。售货员把手伸向写着“停业”的牌子。就在这时,他发现那个难缠的顾客已经远去,灰风衣在人群里晃了两晃就不见了。
“真是个疯子。”售货员想。他打消了报警的念头,重新拿起书。“可能是个失业者,其实也挺可怜的……看样子像个工程师。算了,关我什么事?不幸的人太多了……
2
中央电报大楼的时钟显示着:2点15分。
售货员记住了这个时间。他把快要读完的侦探小说放在一边,在狭小的商亭里伸了个懒腰,考虑着是现在去吃午饭还是再呆上半个小时。
就像第二天他在作证时对那位礼貌、温和的侦探说的一样:“袭击发生得非常突然。”
四个暴徒瞬间包围了商亭,他们从外罩里抽出一根很长的橡胶棍,像是从那本未读完的侦探小说里走出的警察。
玻璃窗上映出一张面目狰狞的方脸——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和残缺不全的牙齿。售货员想关上窗口,但已经来不及了,一只胳膊伸了进来,冰冷的枪口直顶着他的额头。一个年轻。快乐的声音响了起来:
“好好坐着!别乱动!”
售货员没有看清持枪者的容貌,强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晃得他睁不开眼。暴徒用立起的衣领遮住脸,深色的头发下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
“动一动,我就打死你。如果乖乖的,你还有机会去医院,运气好的话还能有机会活下去。”
“请别打死我!”售货员低声哀求着,“我是个学生,我正在读大一……请别打死我……我只有18岁……”
感受着双眉间那块冰冷的金属,售货员下意识地举起了双手,虽然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
橡胶棒疯狂地向货架砸去。枪筒已经从售货员的额头上撤走,但他依旧高举着双手坐在那儿,紧紧闭着眼睛。货架被砸得粉碎,摆放在上面的商品——廉价电子表、中国产的游戏机、新加坡的糖果、口香糖、德国的电子计算器、录像带和国产的烟花爆竹——被橡胶棒卷起的“狂飙”抛向四处。纷飞的碎片划破了售货员的脸和脖子,被砸烂的商品散落在他的膝盖上和地板上。
小商亭遭受的洗劫持续了将近三分钟。
“烧了它!”暴徒们喊叫着。
售货员听见导火线被点燃后发出的“噬噬”声,已经几乎失去意识的他依旧努力地高举着双手。他睁开眼睛,透过模糊的泪光,看见一个暴徒从货贺上抄起一条幸存的“万宝路”。
“呼”的一声,售货员的双腿最先感受到火焰的灼痛。火苗烧到一盒“飞腾之星”,被点燃的绿色烟花拔地而起,在小商亭内撞了三下之后,穿过一块被砸破的玻璃飞到大街上,落在远处的人群中,熄灭了。
“科沙,我们走!”暴徒们的招呼声在远处响起。
火柴“嚓”地一声划着,香烟被点燃了,一只戴着棕色手套的手,掏出怀表,银表链左右摇摆着。
“我们创了纪录,185秒。”又是那个年轻、快乐的声音。表盖随之“啪”地声弹上了。
3
40分钟以后,在莫斯科加加林广场上的“输出建设银行”大楼里,“银百合”再一次出现了。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踏上银行大楼的台阶。他抬起戴着脏兮兮的棉线手套的手,推开宽大的玻璃门,走进银行。乞丐迈着蹒跚的步子向一个服务窗口走去,在他破棉袄的左前襟上挂着一枚胸针,和几十分钟前别在灰风衣上的那枚饰物一模一样——黑色底框上嵌着一朵栩栩如生的银百合。
本该守在门口的警卫不知去了哪里,乞丐走进银行,没受到任何阻拦。银行里人不多,乞丐的出现招来了顾客们厌恶的目光。大家都希望把这个流浪汉从银行洁静的大厅里赶出去,但每个人都不愿为此浪费时间,大家都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
乞丐径直走到四号窗口前,俯下身,咳了几声,想以此引起坐在里面的那位年轻服务小姐的注意。选择这个窗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其他服务台前站满了人,而这里正好空着。服务台的玻璃窗后映出一张可爱的年轻姑娘的脸,窗口一侧照例贴着这样的告示:
“出售或购买美金超过5000元的单位和个人享受优先服务。本服务台所储外汇均为百元面值。”
乞丐认真读过告示以后,又咳了几声,接着礼貌地说道:
“姑娘,求您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头儿……”他用那双因酗酒而黯淡无光的眼睛望着服务台里的年轻姑娘,戴着棉线手套的手伸进窗口,掌心朝上,摆出行乞的姿势,脏兮兮的手指颤抖着,“请给我点儿钱吧。”
年轻的服务小姐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猛地抬起头,下意识地抚了抚丝质衬衣。她那双美丽的蓝眼睛向面前这位顾客投去惊讶的目光。
“您在说什么?!谁放您进来的?”
她用目光在大厅里搜寻着警卫的身影,但是一无所获。在后来进行的银行内部整顿中严格规定:禁止警卫在值班时及值班前饮用含酒精饮品。
“亲爱的姑娘,请给一个可怜的老人200美元吧!”乞丐仍在恳求。
“多少?”
“200!”乞丐用肮脏的手指沾上唾沫,擦了擦别在棉袄上的胸针,“你看看这个,知道这是什么吗?”
“您也许有支票?”服务小姐没有理会乞丐的动作,犹豫了一下,接着说,“请把支票给我,我给您提钱。”
她询问的目光投向老乞丐,什么样的顾客都可能有的。但肮脏的流浪汉很快给了她一个否定的答复。
“我什么都没有,亲爱的。”他小声说,“只有这个胸针。你看清了吗?现在,我请求你,亲爱的,别找我这个老头儿的麻烦,给我点钱,咱们各干各的。”
“请走开!”年轻的姑娘勉强忍住没用手捂住鼻孔,“我警告您:请离开这里,不然我就叫警卫了。”
“你一分钱都不打算给我?”
姑娘生气了,她站起身,离开了自己的位置。
“我已经警告过您了!”
“这是你的事……”乞丐向后退去,他趿拉着鞋走到门口,大理石地板上留下一条歪七扭八的肮脏足印。“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我打过仗,我有权利提出些要求。”他自言自语地说着,声音很低,“我要求的不多。仅仅是200美元,200……”
4
乞丐消失在广场上的人群里。不一会儿,一辆玻璃上贴着银色太阳膜的豪华“宝马”车停在银行门口,轮胎蹭得柏油马路“吱吱”作响。从“宝马”里钻出两个年轻人,车门随后“嘭”地关上了。
警卫早晨喝了相当多的德国啤酒,现在刚刚从强烈的酒精作用中缓过劲儿来,站到自己该站的地方。向银行走来的两个年轻人除了穿着宽大、难看的夹克衫外,没有什么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因此他们丝毫没有引起警卫的注意。两个未受阻拦的暴徒安然地走进银行大厅。
银行的主要防暴设施是一台电子监视器。为避免使顾客们感到不安,大厅里只安排了一名警卫,其余的人都在离大厅十米远的一间休息室待命。
虽然退了一会儿,但职业的本能反应使门口的警卫最终还是对事态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部黑色对讲机,指尖触到按键,但已经晚了。暴徒在离大门只有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他们的夹克“霍”地敞开,露出里面的微型冲锋枪,随后一连串的猛烈射击淹没了警卫对讲机里传出的“嘟嘟”声。从暴徒掏出武器到射击,间隔不到一秒钟。
机枪的扫射把眼务台的玻璃屏打了个粉碎,这一切只用了十秒,而在整个过程中,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