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道紧急公文已经通过八百里加急往西北,命令军队戒备,潼关戒严,不许任何军事物资往西运输。
燕王也已经前往长安接手军权,走了也有好些日子了,现在怕是也到了潼关了吧,此前还派遣了一个太监前往兰州处置范良臣,一路晓行夜宿,现在也差不多该到了。
风起云涌,大战在即,就连原本准备大办特办的万寿节也偃旗息鼓,悄无声息了。
……
潼关,位于秦岭山脉和黄河之间,为天下雄关之一,山势陡峭,河水汹涌,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潼关是关中的门户,战略要点,历朝历代都在这里屯驻大量兵马,大周朝也不例外。这里驻扎着数万禁军,城墙高大,瓮城铁闸齐全,东西两面都是易守难攻。
元封等人已经抵达了潼关脚下,绕道山路的话实在太远,渡河更是没谱的事情,唯有冒险从城中通过才是最佳选择。
但是看潼关守军的架势,似乎已经接到了京城来的命令,大批货物积压在潼关以东的官道上,不许往西运送,元封一看,尽是些砖茶,铁器、硫磺硝石、粮食布匹都西域急缺的物资,看来朝廷的动作挺快的,张士诚倒也不是个无能之辈。
秋雨连绵,那些大车就这样在路边停着,虽然有苫布挡雨,也搁不住这不断地雨水啊,路旁的破烂茅草棚子下,几张粗笨桌椅摆着,车夫和商人们哀声叹气坐着,喝着茶水着牢骚。
忽然几个劲装汉子走了进来,摘下斗笠,解开蓑衣。露出大红色的锦衣卫官服,众人便都不敢说话了,锦衣卫们找了桌子坐下,让老板倒两壶热水,拿出干粮来自顾自的吃着。
看这帮锦衣卫很低调,客商们才放下心来,继续谈天,不过不敢抱怨了,只能说说天气啥的。
这帮锦衣卫正是元封等人假扮的,由于在少林寺绕了一圈,耽误了一些时间,没有赶在朝廷八百里加急之前越过潼关,现在看来很是不妙,潼关城墙上如临大敌,禁军们顶盔贯甲在城门口排成两行,仔细检查来往的旅人。
形势不妙啊,元封等人注意到,城门口检查的非常仔细,尤其注意年轻男子,必定仔细盘缠,若是虎口和右手中指有老茧的,一律拿下,因为这是当过兵的痕迹。
其实农民常年拿锄头也会虎口生老茧,但是本着宁可抓错也不放过的精神,官兵们还是将所有嫌疑人都扣下了。
这个险怕是不能冒啊,哪怕穿着锦衣卫的衣服也不行,此前已经在徐州府犯过案子了,如果官府的信息传递畅通的话,应该对锦衣卫打扮的人格外注意。
十几条汉子,还有十四个彪悍的和尚,这目标也太明显了,成群结队过潼关指定是不行的,分批化装过关也不妥,这些汉子都是能打的角色,又不是军统司里那些巧舌如簧的细作,这样走法,非让人抓住马脚不可。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旁边有人干咳一声道:“我还想赶回老家十八里堡呢,这下子怕是走不成了。”
声音很熟悉,还提到了十八里堡,元封不由得用眼睛的余光扫过去,同时暗暗握住了刀柄,一看,顿时笑了,原来是故人邓子明。
邓子明还在做着马帮的生意,不过现在是西凉户部转运司的人,专门负责从中原走私货物,他们和军统司走的不是一条线,所以偶然碰上也是正常。
好久没见,邓子明看见这个锦衣卫长得像元封,也不敢贸然相认,只好旁敲侧击,结果一试才知道,果然是元封。
元封站起来笑道:“邓老板,别来无恙啊。”
邓子明也欣喜道:“大人一向可好?”
两人呵呵笑了几声,在一张桌子前坐下,元封问道:“怎么样,潼关好不好过?”
邓子明摇摇头:“不好过,我都在这困了三天了。”
“一点办法都没有么?”元封有点着急。
“是啊,京里派人来了,盯着官兵们做事,我以前笼络的那几个军官也使不上劲,您也知道,我专门采购硫磺硝石,这玩意可是一等一的违禁品,哪怕塞钱都没用,绝对不允许过潼关的,我都要愁死了。”
元封道:“货物不让过,人呢?”
邓子明想了一下道:“应该没啥大问题,毕竟我是熟面孔了,和这些守关的大兵不知道喝过多少次酒了,只要不运违禁品过关,给他们添麻烦,带几个人过去应该不算啥。”
元封欣慰道:“那就好,货物不要就不要了,最重要是把我们这二十几个人安全送过潼关,你有没有把握?”
邓子明道:“若是只有一两个人,肯定没问题,二十多个人,还都是虎背熊腰的年轻后生,怕是有难度,这样吧,我先找熟人试试看。”
说罢,带了一个小厮,拿了银子走向城门,元封在小棚子下面远远地看着,只见邓子明走过去,找了个小军官打扮的人,拉着说了几句话,又塞了些东西过去,那军官脸上笑意盎然。
有门!元封心中一喜,忽然情况突变,一个身穿红色官衣的人在城墙上出现,看见了下面正和军官交头接耳的邓子明,于是便指着邓子明对左右说了些什么。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
5…14 太监老前辈
不大一会儿,从城墙上下来两个兵,将邓子明和他的随从一并带了去,元封看了心中一沉,难道说守军已经注意到邓子明了么?应该不会啊,户部转运司的工作相当低调,生意都是转了几道手才到西凉的,就算锦衣卫都摸不清头绪,何况这些潼关的守军。
邓子明心中也是疑惑万分,一溜小跑上了城墙,只见箭楼大门敞开着,正当中摆着一把椅子,上面坐了个面白无须的家伙,身穿绣蟒红袍,还披着黑面红底的披风,煞有介事,一副倨傲的样子,两旁站着几个顶盔贯甲的汉子,一看都脸熟的很,是潼关驻军的总兵副将等人。
邓子明诚惶诚恐的跪下磕头,还浑身抖,一副没见过世面小商人的样子,当中那个白脸家伙开腔道:“你是做买卖的?叫什么?”声音尖细,不男不女,竟然是个宦官。
邓子明不敢抬头,惶恐对答道:“小的邓子明,祖祖辈辈都是跑买卖的,离乡背井赚个辛苦钱。”
“那你贩的都是些什么恶玩意啊?”
“回大人,这回小的贩了一些制作炮竹的原料,是帮长安府几家爆竹作坊采买的,现如今正停在潼关外,大雨连绵的都快浇透了……”
那太监忽然干咳一声,吓得邓子明不敢再说,太监怒道:“硫磺硝石乃是禁物。你竟敢公然贩运,定然是西凉反贼的探子,来呀,给我拿下!”
一瞬间,邓子明魂飞魄散,吓得差点趴下,怕的就是这个,没想到今天终于栽了,这个不男不女的家伙实在厉害,竟然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底细。
可是官兵们却对这个西凉探子并不感冒,只是上来俩人象征性的将邓子明拉了起来,拖到一旁,邓子明的随从也吓傻了,束手无措,只听一个当兵的小声道:“愣着干啥,还不赶紧回去凑钱赎人。”
邓子明心头一松,原来是想勒索钱财啊,他赶紧给随从丢了个眼色,随从一溜烟的跑了。
回到城外,一帮人聚到一起商议,觉得只要是花钱能摆平的事情便算不得大事,于是便凑了五百两银子,让邓子明的副手给送去,顺便再摸摸情况,打听一下是不是花钱可以送人过关。
副手去了半天还没回来,可是路边的商队却动了,陷在泥水里好几天的大车慢慢的挪动,向着潼关城门开去,元封派人去打听,回报说是官家出章程了,验货过关,若是违禁物资便要扣货拿人,若不涉嫌违禁,便可过关。
可是官家却不宣布到底啥是违禁品,反正官字两个口,他们说什么都是有理,弄这一套不过是想雁过拔毛而已。
果不其然,所有过关的车辆都被狠狠敲了竹杠,敲竹杠的手法拿捏的极好,不多不少,让你不得不乖乖拿出这笔钱来。
中原到陕西必须经过潼关隘口,这些生意人都是常年跑这条线的,做买卖讲究的就是个信誉,人家定下的货,就得按时送到,这是专门替人采买货物的一类商人,诸如邓子明这样的。
还有一类是自己经销的买卖,不让过关大不了在中原把货物卖掉拉倒,可是这年头长途贩运,图的就是个价差,若是本地处理掉,就等于白跑一趟,还不如忍痛交点过路费呢。
这一招,狠啊,不是头脑精明视财如命的人绝想不出来。
数天以来,在潼关东门外挤压的车辆已达数百,一辆辆的通过城门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每家都要被盘查勒索,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元封等人冷眼观看着城门口生的一切,6续又有一些行商老板被抓了起来,罪名是里通外国,走私违禁物品,看来这位负责潼关防务的将军是两头都想讨好,又想立功,又想捞油水。
一个时辰时候,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道:“打点了一通,五百两银子交了上去,不过听说这回潼关当家的换人了,不是原来的总兵大人了,而是京城赶来的太监老爷,名叫王魁,邓老板的案子得他点头才能放人,五百两银子不够,要没收货物,再罚一千两银子才行。”
众人大怒,要打上城头救出邓子明,元封眉头一皱,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潼关驻守的都是精兵,不能硬来,不就是几车货物么,给他,银子也给!”
邓子明的货物全部充公了,一千两银子也交了上去,可是等了半天,还是没等来人,前去打点的人汇报说:“大事不好了,刚才我把银子货物交上去,他们让我回去等信儿,我多了个心眼没有立刻回来,而是去大牢附近打听,正看见邓老板和几个人被关进囚车,听说这些钦犯是要押往京城的。”
众人恍然大悟,这潼关从上到下就没个好东西,拿了钱财不给办事,这还了得,连元封都怒了,这狗太监贪得无厌,非教训教训他不可。
登6一起看中文网,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邓子明的事情耽误了一天,眼瞅着天色渐黑,城门关闭,元封等人无奈,只好在城外的车马店住下,幸亏刚走了一拨人,车马店有了空屋,都是简陋之极的大通铺,和牲口棚子连在一起,牲畜粪尿味道和劣质烧酒的味道,还有臭脚丫子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车马店独特的风味。
还别嫌好道歹,城外就只有这种地方可住,想住干净整洁的旅店,得过了潼关再走十几里地才行,潼关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要塞,里面没有旅馆酒楼之类的设施。
大家伙把干粮拿出来吃着,正低声商量着如何营救邓子明,忽然院子里又进来一辆车,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跳下车走进来,立刻掩住了鼻子,回头喊道:“大爷,这里太臭了,不能住。”
少年的声音很尖细,长得又水灵,粗鲁的汉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有人打趣道:“这小受俊俏的很,大同城里都没这等货色。”
那少年听见,恼羞成怒道:“大胆!放肆!”
众人更加狂笑不已,元封被惊动,转头一看,登时一惊,原来还是故人啊。
这个眉清目秀的小受乃是御膳房海公公身边的伺候小太监毓风,在这里见到他,难道说海公公也来了?
元封带了几个人走上去,微笑着拍拍毓风的肩膀,小太监万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元封,惊得两眼有铜铃大,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那些粗鲁的汉子们看见这小哥有熟人在,而且都不是好惹的主儿,便齐刷刷的闭上了嘴,埋头啃饼子喝烧酒。
元封压低声音道:“海公公在车里?”
毓风道:“公公在车里,我这就去叫他。”
元封道:“海公公身体不好,还是我亲自去吧。”说着走到车前,掀开了车帘,果不其然,一个没有胡须的老人正微闭着眼坐在车里,气色却比当初在皇宫当差的时候好了许多。
“小风子,房间安排好了么?”老人拉长腔问道,依稀还有大太监的威风。
元封笑道:“海公公,你看我是谁?”
海公公睁开眼,看到熟悉的面孔,惊得慌忙要爬起来跪拜,被元封一手按住:“别忙这个,说说咋回事。”
海公公赶忙道来,原来西六所失火之后,他受了惊吓,便带着疏风跑到侄子的酒庄里养病,海公公多精明的人,意识到京城中还会生更大的风波,便劝说侄子典了买卖,兑了金银去扬州做生意,自己拿着多年的积蓄,带着小太监毓风回老家了。
大周宫廷中太监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