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少算了一样。当初他跟蒙恬并分两路的时候,蒙恬就曾提醒过李信。项燕是楚国名将,年少时便已经熟读兵书。不管是论资历还是论实战经验,他都要超出李信不少。蒙恬希望李信不要太过轻敌,切不可意气用事。
秦军主力还未抵达指定地点,斥候却发现了一支车队。看旗号这支车队来自楚国,而且车里坐着的好像还是楚国皇室。
李信立功心切,派人前去截住这支车队。不料这支车队突然加速,而且还杀掉了前去打探的秦军斥候。
李信率军追赶,却在一处树林跟楚军不期而遇。那支车队早已没了踪迹,此时秦军主力所面对的是数不清的楚军。他们用屁股想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不过这会儿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唯有死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项燕没想到李信会如此轻敌,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容易就碰上他。楚军的战斗力丝毫不逊于秦军,在数量相等的战场上,秦军占不到丁点便宜。如今更是如此,因为楚军人数远远高于秦军。
一场大战离开序幕,项燕一直在盯着李信。即便是杀掉所有秦军,都不如生擒一个秦国将军。这么做不仅可以阻止双方继续厮杀,更重要的是可以鼓舞楚军士气。让楚国的将士们知道,秦军并不是战无不胜。
按照预定计划,蒙恬率领五万兵马拖住楚军主力,在抵达预定地点之后,迟迟不见楚军主力出现。几次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最后才得知楚军主力已经跟秦军主力交上火了。
事情紧急刻不容缓,蒙恬当机立断,率领五万兵马前去支援李信。幸亏他去的及时,在他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楚军主力后方之时,李信险些被项燕生擒。
蒙恬的蒙家军可不是白给的,主要蒙恬有机会出征,他们这些人都必定会一同出征。不管遇到什么恶劣的环境,蒙家军中从无一人后退。
说不上以一当百,但是蒙家军以一当十是没问题的。况且他们之间配合的特别默契,三五人一个小组,杀起人来就像砍瓜切菜。
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吭声,楚军主力已经乱了阵脚。项燕自然也不是白给了,当他知晓了发生何事之后,马上调整部署率领楚军迎战蒙恬。
(本章完)
第856章 0018,秦楚之战(中)()
李信所率领的秦军主力伤亡大半,按理说这会儿正是楚军占据上风。一鼓作气吃掉蒙恬率领的援军,这场仗楚军便是大胜。
但是所有楚军将士都没有想到,主将项燕竟然下令让他们收兵回营。眼瞅着再打上几个时辰就能吃掉蒙家军了,可这会儿项燕却让他们收兵回营。
回到军营的楚军将官聚集在项燕营帐,他们都希望项燕能给他们一个说法。士气正盛之时突然退兵,这样对将士们的士气影响甚大。
项燕怎会不懂这个道理,但是他的话让大家无法反驳。李信不足为惧,但是蒙恬此人项燕有所了解。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即便是陷入死局也是如此。他不一定有反败为胜的本事,但一定有同归于尽的后手。
跟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打,不管是输是赢都不合适。输了损兵折将丢了士气,赢了对方一定会卷土重来。除非你可以将其一举歼灭,否则在了解对方之前切不可意气用事。
项燕的推断并非全无道理,蒙恬做事一向就是如此。他从来不会去想最好的结局,他只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每次出征每一场仗,对他而言都像是生死之战。所以他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不能赢没有关系,但至少不能输。
在他冲进战场去救李信的时候,蒙恬留了一万人的蒙家军。这一万人是清一色的骑军,而且都是秦国一直未曾露面的铁甲重骑。
如果蒙恬陷入战场,秦军无法顺利突围的话,那支一万人的重骑就会冲入战场。但是他们的目标不是救出蒙恬和李信,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干掉项燕。
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若想扭转战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擒贼先擒王。只要能够将项燕干掉,楚军一定大乱。
所以,项燕的判断丝毫没错,虽然他并不知道蒙恬留了什么后手。但是他在此之前研究过蒙恬这个人,甚至他的秉性和做事风格。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不了解对手岂不会让人耻笑么。李信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但项燕不会。
秦军惨白,李信跟蒙恬一起返回秦国。得到消息的秦王大怒,当即下令要将李信车裂。最后还是几位大臣一同向李信求情,秦王这才决定对其网开一面。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兵败之后的李信还是要受些皮肉之苦的。
秦军被楚军打败,此事早已是在咸阳城传的沸沸扬扬。有人已经开始揣测,接下来秦王会不会任命蒙恬为主将二次出征。
揣测这些事儿的大多都是小官小吏,只有位极中枢之人方可知晓。其实在李信蒙恬回到咸阳的第三天,秦王赵政就已经秘密离开咸阳宫了。
没人知道秦王去了那里,但却有人看到了大批出动的影卫。他们都是为了负责保护秦王安全而存在的,既然他们大批出动,便可说明秦王已经离开了咸阳城。而且,此次出行恐怕距离咸阳城不会太近。
跟赵政一同离开咸阳城的,除了赵高还有许久没有离开咸阳宫的李霓裳和赵灵儿。赵政这次出来是办正事,带上她俩不过是想让她俩出来散散心。
他曾不止一次的告诉她俩,想出去散心无需向任何人禀报,她们可以任意进出咸阳宫。可惜到今天为止,她俩一次也没离开过咸阳宫。
自从赵灵儿和李霓裳来到咸阳城,她们就一直住在咸阳宫内。虽然秦王赵政许诺她们可以任意进出皇宫,但是她们从未离开过皇宫半步。
至于为何要这么做,原因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尤其是在秦国开始吞并六国之后,她们就更没有想要离开咸阳宫的想法了。
如果她们出宫游玩,就必须有人要保护她们。跟秦国有深仇大恨的人越来越多,国破家亡的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伤不到秦王,所以就把目标放到了秦王身边那些人的身上。
其实她们并非没想过出去散心,只不过那次她们还未离开皇宫,就已经有人为了保护她们而悄然丧了性命。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她俩就再也没有想要出宫的想法。
赵政亲自出宫,专程去了王翦的老家。当初他伤透的王翦的心,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没给王翦留面子。如今结果跟王翦说的一样,使得他不得不重新来请王翦。
王翦脾气虽倔,但是他在大事上从不糊涂。秦王亲临他自当以礼相待,而且还专程给秦王下厨做了几样拿手好菜。
秦王希望他可以回去复职,王翦推辞身体不适。不是他不想报效秦国,而是他已经逐渐感受到了秦王的变化。
以前他说什么秦王都能听得进去,上次秦王直接无视了他的意见。这已经很能说明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让王翦喜忧参半。
喜得是秦王终于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在一味听从大臣们的意见。这是好事,作为一国之君理当有自己的主见。如今的秦国有这个实力让他犯错,犯了错还可以补救。
但是他同样感到忧心,忧心的是秦王逐渐膨胀的自信心。他现在已经有些目中无人的傲气了,身为帝王自当有这份气场,但是这份气场应该被适当压制。
如果没有人可以压制得住他的这份气场,那么今后他一定会做出很多错事。
赵政当然不知道王翦的这些想法,他来的目的就是请王翦回去。虽然王翦一再推脱,最后还是跟赵政一起返回了咸阳。
当然,赵政也答应了王翦的条件,让王翦耍了六十万秦军去攻打楚国。
若是论起楚国跟秦国的交情,其实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结下梁子了。那时候楚国跟齐国相王,简单来说就是互相称王,承认彼此的称号。那时的魏国已经走了下坡路,相王之地便选在魏国境内。
当时想要一同称王的还有秦国,只可惜楚国跟齐国不给秦国这个机会。相王的时辰是早就定好的,当时的秦惠王没能按时赶到。错过了相王的时间,原因是有人在半路设伏意图将他干掉。
(本章完)
第857章 0019,秦楚之战(下)()
言归正传,回到咸阳后的王翦即刻掌兵,率领六十万秦军来到跟楚国交界的边境。
他深知天时地利人和之道,楚军刚刚击败秦军士气正盛,此时交战秦军必占下风。所以他让大军在秦国边境安营扎寨,每日按时操练却不曾向楚国移动分毫。
当时的秦国已经灭了三晋,身后并无顾虑,粮草充足打得起消耗战。而且秦王对王翦深信不疑,根本不会干涉王翦用兵。所以王翦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好好跟楚军打上一场不限时间的消耗战。
十天半个月没有问题,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动静,楚王已经坐不住了。楚国虽然拥有跟秦国一战之力,但是楚国打不起如此消耗甚广的消耗战。如果这样持续三五个月,或许根本就不用秦军动手,楚国自己就先乱套了。
相持不下的第五十天,楚王派大臣前去边境大营。催促项燕抓紧时间跟秦军交战,并且要求项燕一定要全歼秦军。
当时楚国在人数上并不占优,而且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优。按照兵法而言,此时楚国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静观其变。虽然打消耗战他们处于劣势,但只要楚军主力尚在,楚国就拥有跟秦军一较高下的本钱。
只可惜楚王没有那份耐心,七天之内三次差人前去大营催促项燕。最后一道旨意是死命令,如果项燕再不动手,楚王就要换人了。
秦楚两军相持不下,秦军一直憋着一股子气,希望可以为死去的兄弟报仇。而楚军打了胜仗,所以士气高涨情绪亢奋,时间一长士气慢慢回落。到了相持不下的第二个月的月底,楚军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
项燕终究没能顶得住来自楚王的压力,他选了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让楚军轻装简行想要给秦军一个突然袭击。但是他根本没有想到,王翦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靠的就是异于常人的小心和谨慎。
王翦出兵,必先向东西南北各撒出去大批斥候。每个方向斥候人数都不会少于两百,他们最少三人一队,最多不超过九人。大军行进方向派出的斥候会是其余三个方向的两倍以上,为的就是要保证实时掌握敌军动态。
即便是大军安营扎寨,撒出去的斥候也会坚守在各自的位置。大军移动时他们会跟着移动,然后为大军组成一个最外围的信息和警报网。
就像楚军偷袭秦军的当夜那样,当楚军距离秦军答应三十里时,他们就已经被秦军守候在此的斥候发现了。最外围的斥候多为七人一组,四人继续留下观察,三人前去报信。一人回大营,两人去通知他们的左右两翼的斥候。
整个秦军也只有王翦会用这么笨的方法,但是他这个方法特别有用。即便对方知道了己方有斥候在某个位置,他们也不可能在不惊动其他斥候的前提下干掉某一队斥候。
许久之后,秦王赵政就曾将王翦的这种方法用到了别的地方。蒙恬也对王翦的这种方法很有研究,不然之后蒙恬在督建长城之时,就不会仿照这种思路建烽火台了。
王翦的厉害是项燕所想象不到的,但是他也想象不到项家军有多厉害。将近六十万楚军,项家军不足三分之一,但是在双方主力硬碰硬的时候,项家军便发挥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楚军主动出击偷袭秦军大营,不料却被秦军提前发现。等楚军攻入秦军大营之时,大营早就变成了一座空营。
等项燕反应过来,埋伏在外围的秦军主力突然杀出。然后在秦军答应跟楚军主力展开了一场大战。
本来是想给秦军来个出其不意,最后却被人家来了个瓮中捉鳖。秦军跟楚军的战斗力不相上下,但是士气上楚军稍逊秦军。
鏖战了两个多时辰,王翦方才体会到什么叫难啃的硬骨头。秦军个个奋勇杀敌,却也只能跟楚国打个平手。
好生厉害的一支虎狼之师,在跟楚军交战之时,王翦心里还在琢磨。如果这支虎狼之师能够归秦国所有,灭掉六国至少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他对项燕起了招降之心,只可惜项燕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王翦让人住手,希望可以跟项燕单独谈谈。此次项燕领兵迎战秦军,这已经是楚国的全部兵力了。但是秦国不同,六十万秦军只不过是秦国全部兵力的大半而已。
王翦想要劝降项燕,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项燕这种能征善战的良将,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