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奇幻人生 >

第238部分

三国之奇幻人生-第23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奇幻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算定林凡不会轻易出兵中州,可曹操却疑心,只得再为曹操解释道:“河北事大,江东事小,岂非因小失大?”

    “我料林子瞻必定不会轻易出兵,而真正危险的时候还在中州战场出了结果之后。主公现在调动南线守兵,并无大错,日后自然有招降的俘虏和新招的兵卒补上,等击败袁本初之时,南线防备已经弥补妥当,之后只要迅速撤回即可。”

    “假如此刻袁本初便有意大战,我军南征北战还未修整完全,只能舍小边而顾大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郭嘉的一番话,使得曹操浑身上下冷汗淋漓。若果真如他所言,袁绍亦在此时横插一脚,后果将不堪设想。

    曹操稳了稳心神,强作镇定的说道:“未必,本初向来迟缓,也未必在此刻用兵。”

    “主公,袁本初身为一方诸侯,能成天下之最,岂能以常理度之?此刻若是侥幸,必遭灭顶之祸啊!”郭嘉言辞激烈,这情形,曹操也没见过。

    曹操心中一震,急忙说道:“若果真这样,吾治下必危。。。。。。。如此,就依奉孝之言。”

    见大局已定,荀攸再献一策:“吾有一计,或许可暂缓河北之兵。”

    曹操急忙问道:“公达有何妙计?”

    沮授道:“刘玄德也是胸怀大志之人,必不能久在袁本初之下,不如如今就封他做大将军,另改袁本初为太尉,让袁本初猜忌刘玄德,或许能减缓河北用兵。”

    曹操闻言,心中一动。荀攸虽然没有将话说得非常明白,他却已经领会了其中的意思。

    太尉也是管兵权的三公之位,但却在大将军之下,虽然汉室这将军衔已经没多大作用了,可素来雍容的袁绍可未必这么想,说不定就要猜疑刘备,这样一来,或许能拖延河北用兵。

    而且,大将军之位本来就是袁绍在当,现在可是让给了刘备。。。。

    曹操细细思量一番,复而大笑着说道:“公达此计甚妙,以我对袁绍的了解,若是我将高位拱手让给刘备,袁绍必定心中不忿,不但有可能延缓用兵,起兵攻打刘备都可能。。。。”

    荀攸谦虚笑两声,说道:“能延缓河北用兵便是最好,却不敢多求。”

    曹操越想越妙,大喜过望,说道:“就依公达之言行事。”

    既然已经有了决意,曹操当即派人飞报陈留皇宫,交代一应事宜。与此同时,曹操突然想到了适才郭嘉同意自己出城追击的事,同时与江东隔岸观火的规划一比较,其中正好能对号入座,难道郭嘉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刻?

    曹操心动,急忙问道:“奉孝,适才公达与仲德二人连连劝谏我勿要出兵,只有你最后赞同了,莫非你早就料到江东林贼欲隔岸观火,不愿让我损兵折将一事?”

    曹操一问,程昱与荀攸也一惊,若是郭嘉连这都能预料到,那不是成神了?

    “哪有那么神!”郭嘉连连摆手,道:“不过是恰好撞到了而已,我又不是神人。。。。。。能赞同主公出兵,只是因为主公是个贱皮子,只有遭一大败之后,才能振作,看清局面,反倒有利于日后规划。”

    。。。。。。。。。。。。所有人全都沉默。。。。。。。。。。

    曹操也是半响才回过神来,继而放声大笑,好不生气:“好你个郭奉孝,竟敢当众辱骂于我,莫不怕死?我看你不是神人,却胜似神人!”

第489章 王必() 
细说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作为东汉末三大战役之一,有着它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东汉战乱之后,天下根据险要被大致分了几块,里面大致掺杂这以往州郡的划分,却不完全准确。

    全国共有两条大河,一为黄河,一为长江,以此才有了袁绍河北之名,曹操河南之名。这些名字,并不是后世的省份名,而大致指的黄河两岸。

    而林凡的治下,按道理来讲也该称为江南,只是为了大伙好理解,才继续称江东。

    袁绍与曹操两人跨越黄河遥相呼应,一者在北,一者在南,而袁绍若想要攻过来,黄河便是他的首要目标,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稍小,加上北人不善船只,但也是天堑之名。

    可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曹操如若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偶然性。

    而黄河以南最重要的两个渡口,当属白马与延津,因为它两的地理位置,在最靠近陈留的位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白马与延津正在当口。

    在其后,还有一处地方,就是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陈留北面与东面的屏障,自然成了袁绍夺取陈留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陈留,后勤补给也比袁军更方便,而官渡之后,兖州与豫州就失了水利屏障,曹操退无可退。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必然性了。

    (其实许都与陈留相差也不远,此处不管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在来看都可以!)

    曹操做了很多部署,派程昱与臧霸一道,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攻敌之必救,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

    另外,令于禁率步骑三万屯守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曹仁,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亲率主力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

    同时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左翼。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

    前文也说了,官渡之战有着它的偶然性,黄河渡口漫漫多,曹操也无力全部布防了,他在赌,赌以袁绍的骄傲,也没心思从其他地方渡河。

    左中右都有部署,却唯独对后方没有动作,甚至抽调南线兵马北上,之后的一切变化,也昭示着郭嘉此策的精明,江东军撤兵之后,自回江东修养生息,全无半点攻伐之意。

    不过此刻,还得先说笼罩在陈留上空的乌云,已经电闪雷鸣,剧烈的翻滚起来了。

    建安五年冬夜,陈留。

    丞相府的中堂灯火通明,这样的情况自从袁绍开始调动兵力以来,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曹操扶着额头看着面前的地图,笑道:“已经三个月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过去,本初还不想渡河吗?”

    郭嘉略带调皮的摊了摊手道:“只怕短期内袁本初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了,他自家事情多的要死,可能渡河交战还得缓缓,兵贵神速乃兵家机要,看来他袁本初不会懂了。”

    众人听了郭嘉的话都笑出了声,堂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下来。曹操笑得更是开怀:“全赖公达之计策,才能给我军争取出缓兵之计。”

    荀攸笑着捋须道:“主公也不可大意,已过三月之期,刘备与袁绍之间却并非发生摩擦,想必也是在解决,也有可能是在故弄玄虚,在隐匿兵马,趁我等不备,猛烈一击。”

    曹操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道:“子孝与文则两人素来善于用兵,必不会被他袁绍寻着机会轻败,我等放心就是,不过也得加紧部署了,调兵马去官渡。。。。。。。不日后,我将亲往官渡一行,坐镇官渡。而陈留之中则继续由文若你来坐镇,谨慎行事。”

    后一句是给荀彧说的,要说曹操麾下重臣,得是荀彧与郭嘉平分秋色,一人常坐镇中堂,一人常随军左右,其他人都要次一筹。

    荀彧颔首以对。

    “诸位以为,我与袁本初一战,胜算有几成?”曹操环视众人。

    “袁本初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荀彧笑了笑说道:“而主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胜袁绍数筹,此战必胜。”

    郭嘉也适时地抛出了他的千古名论:十胜十败论。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听了荀彧与郭嘉的言语,两个心腹都看好自己,曹操也高兴,笑道:“好!既然有如此多胜算,此战我军必胜,袁绍必败。”

    其他人兴致也起来了,就在府中高呼:“我军必胜,袁绍必败!”

    喊了许久,曹操令众人都散了,之后,却从屏风中转出一人,名为王必。

    王必为曹操丞相府长史,乃曹操心腹,掌管着消息密探刺客等等,是曹操最为亲密之人。他常常隐于暗中,但若是真格论起等级出来,还在众军师之上。

    王必之与曹操,犹如二鸟之与林凡;夏江之与梁帝;戴笠之与蒋介石。

第490章 董承亡() 
历史上竟未留王必之名,实乃憾事,曹操转向王必问道,“怎么样了,朝中情况如何?”

    “刘协在主公进攻徐州之后,动作连连,常常召集朝中大臣议事,等主公回来之后,就消停了,却改为秘密来往。”王必脸现不屑的神色,“故弄玄虚,几个连兵权都没有的老骨头,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衣带诏如何?”

    王必脸色凝重:“衣带诏牵扯广泛,目前已经查明有数人参与,在内有车骑将军董承及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在外有凉州马腾、幽州刘备及江东林凡三人。主公,若再等些时间,必定会有更多收获。”

    曹操微微摇摇头道:“等不了了,我与袁绍大战将起,就怕朝中生乱。。。。。。等不了了!”

    。。。。。。。。。。。。。。。

    历史上建安二十三年,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或曰吉平)、吉本之长子邈与次子穆等人再行发难,史称许都之变,而王必也在那场战斗中身亡。这事还在许多年后,与现在无关,却能配套着看。

    。。。。。。。。。。。。。。。。。

    王必点点头,表情懦懦,上言道:“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当讲!”曹操话语不多,静待下文。

    “衣带诏事件牵扯甚多,有流言说。。。。说。。。荀令君也在其中,只不过荀令君并不在衣带诏上,只是知道。。。。。但也未曾将此事禀报上来,还有流言说。。。说。。。说荀令君坐镇陈留,刘备就是他放走的!”

    荀令君便是荀彧,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大胆!”曹操气急,将面前案几拍的猛一声大响,声音之大,全府上下该都能听见,吓的王必丧胆,急忙在曹操面前跪下,额头触地,他也未曾见过曹操发这么大的火。

    “可有证据?单凭几句流言你就敢妄加猜测,你是吃了雄心豹子胆?”曹操急言,虽无严厉之词,但越说越急,语气激昂。

    王必不敢答话,归了半个时刻,才敢抬头一看,曹操火已经歇了,就在原地沉默不语,好似魔怔了。

    “起来吧!”曹操发华,王必才敢起来。继而在曹操身后说道。

    “典韦和许褚两位将军已经率丞相虎卫于三日前在城外集结完毕,整装待命。”王必说完再从袖中抽出一张布帛,递给曹操,“朝中参与谋反的人,请丞相过目。”

    曹操接过来却没看,他怕看到熟悉的名字,对王必道:“此事你看着办即可!”

    。。。。。。。。。。。

    车骑将军府的密室中,国舅董承正与几名在衣带诏上签字画押的大臣们密谋共议,种辑、吴硕、吴子兰等等,一名门客连滚带爬的撞了进来:“家主,不不好了,曹曹丞相有旨,丞相长史王必已经带兵冲进府中了,挡挡不住了!”

    董承惊得离座,几名同谋者也是一片惊恐,手足无措。

    没过多久,密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王必走在前头,笑得诡异,向着室中的众人冷笑道:“奉天子令,有重臣秘密商议叛国一事,实乃死罪,天子震怒,命就地斩首,以儆效尤!”

    “丞相明鉴,董某这。。。。这只是家家宴。”董承声音颤抖着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