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 >

第15部分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第15部分

小说: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样的机会。同时还有一个控制组,该组被试并不认为自己破坏了实验结果,随后测量被试愿意继续参加实验的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内疚感增加了人们的助人行为;忏悔降低了罪恶感;也减少了助人行为。
           表3…1: 内疚感、忏悔与助人行为
    情境
  自愿参与进一步实验的时间
   内疚组
   忏悔组
   控制组
       4。33
       2。67
       1。92
                      引自Carlsmith等人(1968)
*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Personal distress)是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同情性关怀(Empathic concern)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将焦点集中于自己,而后者把焦点集中在受害者身上。个人困扰促使一个人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人们既可以通过帮助他人达到这一目的,也可以通过逃避或忽略苦难事件而达到此目的。而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许多研究证明了同情心能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Hoffman 1981)。在一项研究中主试告诉被试一个名叫卡罗的大学生在车祸中双腿骨折,这使得他的功课拉下了很多,然后再让被试听一盒与卡罗谈话的录音带,问每个被试是否愿意帮助卡罗?实验者利用被试听录音时的指导语操纵同情心:在高同情心组里,被试被告知想象卡罗对受伤的感受以及这次意外对她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低同情心组里,实验者让被试尽量采取客观的观点去听谈话的内容,不用关心感受。结果与预期的一样,高同情心组有71%的人自愿去帮助卡罗,而低同情心组帮助的比例只有33%( Toi & Batson 1982)。心理学家戴维斯(Davis 1994)针对人们的这两种特性还编制了一个测量工具,如专栏3…4中所述。
             专栏3…4: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的测量
     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并在每个题目前边的横线上写上符合你自己情况的分数。
           其中:0 = 完全不象我
                 1 = 有点不象我
                 2 = 说不清楚
                 3 = 有点象我
                 4 = 非常象我
        同情性关怀量表: 
                       1.看到别人有危险,我常常有一种要保护他们的愿望。
                       2.看到别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我有时不觉得他们可怜。*
                       3.对那些比我不幸的人,我常常很关心他们。
                       4.我认为我是一个相当心软的人。
                       5.有时看到别人有麻烦,我并不感到抱歉。*
                       6.他人的不幸并不经常使我不安。*
                       7.我常常受到发生在我周围事情的影响。
        个人困扰量表:
                       1.在紧急情况下,当我看到别人急需帮助,我会提供援助。
                       2.在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情境中,我常常感到很无助。
                       3.在紧急情况下,我感到恐惧和不舒服。
                       4.在常常能够相当迅速地处理危难事件。*
                       5.处于紧张情境中的时候,我很害怕。
                       6.看见别人受到伤害,我也能够镇定自如。*
                       7.紧急情况常常使我有一种不能控制自己的感觉。
         做做看,你是一个关心他人的人吗?
         同情性关怀:男 = 19。04    女 = 21。67
         个人困扰:  男 = 9。46     女 = 12。28
         注:打“*”的题目反向计分
(3)求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斯洛科沃(Slochower 1980)发现人们对慈善事业捐款的行为就与接受捐款的人有关,如果募捐者是一个非残疾人的话,大学生不大会捐款。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是否受他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一开始便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在本森(Benson 1976)等人的一项现场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份填好的入学申请表放在机场的公用电话厅里,申请表上面已经贴好了邮票,只等寄出。研究同时操纵了外貌特征这一变量:有时申请表上贴上很漂亮的照片,有时则贴上不漂亮的照片。结果证明,照片上的人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漂亮,人们更可能帮他或她寄出申请表。除了外貌的因素,求助者与助人者的相似性对助人行为的发生也很重要。艾姆斯威勒(Emswiller 1972)在一项研究中以嬉皮士为被试,研究他们的助人行为。研究中他把助手打扮成“嬉皮士”或“正直的人”,结果发现:77%的嬉皮士帮助了同类,而只有32%的嬉皮士帮助“正直的人”。来自同一国家,具有某些相似的态度等都能促进了助人行为的产生。
*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比如在路上人们大多会去帮助一个因生病而晕倒的人,而不太会去帮助一个躺在地上的醉汉。维纳(1980)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如果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同学是由于某些不可控的因素,如教师讲得不清楚而借笔记,他们较为乐意把笔记借给同学;但如果是由于可控性的原因,如从不好好记笔记,则他不大乐意将笔记借给该同学。假如一个人能借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不会去帮助他。
* 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也影响助人行为的出现。 伊格列(Eagly 1986)等人发现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但可惜的是这种行为只针对女性的求助者,尤其是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与男性的这种偏好不同,女性助人者的助人行为则不受求助者性别的影响,并且在特定情境下女性也会有较高的助人倾向。比如有人就指出,指出,他人所需要的帮助是同情等社会与情绪支持时,女性的助人倾向比男性更大(Shumaker 1991)。

本章推荐读物:
Chen; M。(1994)。 The smart parent’s guide to kid’s TV。 San Francisco : KQED Books。 
    这是一本简明易懂的书,它向家长传授了如何避免电视暴力、广告、刻板印象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怎样利用电视媒体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Plomin; R(1991)Human behavioral genetics ;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42;161…190。
  这篇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行为遗传学的理论和证据,对行为基础感兴趣的人可以读。
Spacapan; S。; & Oskamp; S。(eds)(1992)Helping and being helped : Naturalistic stud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这本书收集了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研究,包括向他人捐助器官以及家庭内部的助人行为。
Wilson; E。 O。(1975)Sociobiolog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威尔逊的这本书是有关社会生物学方面最权威的书,它用社会生物学的观点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利他行为,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本章复习题:
1、结合有关的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2、人们为什么会愤怒?挫折侵犯理论是怎样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的?
3、试述温度、线索、去个体化和饮酒等对侵犯行为的影响。
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5、结合有关研究,谈谈媒体暴力对儿童侵犯行为的影响。
6、社会生物学和社会进化论是怎样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的?
7、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本章课外读物:
  减少侵犯行为,增加利他与助人行为,一直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下面所选的两篇文章就论述了这方面的问题。希望作者的弗兰兹的方法能够对我们有所帮助。
  
  
  
  
  
  
  
  
         第四章  态度问题
    态度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正如心理史学家 墨菲(Murphy)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心理学家对态度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细致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对我们生活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我们下面就从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以及态度与偏见几个方面对态度加以分析。
           第一节 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
(1)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
  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瑞奇(Krech 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弗里德曼的态度定义中包含三个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4…1表示:


                                                     
                                                                  

                                                     

                      
            图4…1: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2、态度与行为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我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比如张三对李四持有消极的态度,我们就很容易预测在选三好学生的时候,张三不会投李四的票。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体现了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拉皮尔(LaPiere 1934)的研究就想说明用态度预测行为到底有多大的准确性。30年代初,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亚洲人持有负性种族偏见。为了研究这种偏见的影响,拉皮尔教授邀请了一对来自亚洲的年轻夫妻驾车做环美国旅行。他的研究想要发现,他们所经过的旅馆和饭店的老板会不会以他们对亚洲人的偏见而拒绝接待这对夫妻?结果在3个月的旅行中,他们经过的66家旅馆只有1家拒绝让他们住宿,而184家饭店没有一家拒绝他们用餐。后来拉皮尔教授又给他们经过的旅馆与饭店写了一封信,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亚洲人。结果在128封回复的信中,90%说他们不会接待。很显然,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了矛盾。几十年之后,其他的心理学家对拉皮尔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比如在拉皮尔的研究中,美国人对亚洲人的态度与对某一个亚洲人的态度在特殊性上不同,因此用态度预测行为时,后者更准确一些。许多研究者(Newb 1992,Weigel 1974)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用它预测行为越准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