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8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接下来的近两个小时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内阁会议很快便陷入混乱。众人议论纷纷,然而声音却平静而沉郁,没有高谈阔论。一切都在暗淡的气氛中进行着。
正在此时,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
“中国空军在30分钟前空袭九州!超过一千架轰炸机对九州多处城市进行毁灭性的轰炸!”
中国空军恢复空袭的消息,让近卫内阁的大多数人意识到,中国人不会坐等着帝国拿出一个方案出来,上午他们的总理发表对新内阁的讲话,而下午又恢复轰炸,无疑是在传达一个信号,中国人的习惯一像是以打促和,现在他们所需要的是帝国对他们的两个信号的回应。
是继续战争?或是进行和谈?
“如果就这样结束战争,大和民族的精神与死何异?”
内务大臣水野田太郎在陈述完自己的主张后,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继第一次内阁会议之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二次内阁会议,两次会议没完没了地开了七个小时,晚上十点,近卫文麿见会议依然没有太大的进展,于是便决定稍事休息,说还要再召开一次内阁会议,为了谋求政治战略上的思想统一,将再次召开内阁会议。
“这次内阁会议作为御前会议来开,将一切交由皇太子殿下圣断。”
在陷入僵局时,近卫文麿选择了把这个麻烦向上推,必竟如何卖国,还需要自己的主子做出一个选择。
“为什么要召开御前会议?结论会是什么?”
“没有结论。只是将没有结论的争论向殿下禀报一下。”
“愚蠢透顶!…… ”
将召开御前会议的决定,立即在整个东京军政两界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风波,所有人都知道御前会议的结果会是什么,谁也没想到近卫会这么坐。但是即便如此,有陆海两总长的花押,御前会议就可以召开了。法律上规定,召开御前会议,需要有首相、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的“花押‘”。
第二天上午身为首相书记官长的完山赞加就如愿拿到了他们的花押。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我这么到处追着两位总长画花押,实在是非常抱歉。但情况十万火急,请在文件上画花押吧。我们得遵守相关的程序,在开会之前先取得二位的同意。”
听书记官长这么一说,陆海军的两总长也没多想就画了花押,却并不知道这是一个内田良平等人策划了很久的计谋。就这样,召开御前会议所需的正式手续都齐全了,而在召开会议之前,近卫文麿特意进宫再一次拜见了一次裕仁,与裕仁进行最后的勾通。
六月16日下午4点30分,这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研究是否媾和底线的御前会议在按惯列在御文召开了,而这一天的天气又闷热难当,空气热的几乎令人窒息,为了节约电力用于生产,那些从中国进口的空调,并没有被打开。但无人在乎这一点,只是偶尔见到有人用白色手帕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在裕仁的面前,围绕着割让多少领圭的问题,大家都轻言细语但却极其认真地继续着争论。争论的结果是一部分赞同割让冲绳,保全小笠原群岛以及北马里亚纳群岛,而更多的则赞同割让北马里亚纳群岛以及冲绳南部地区,之所以要保全小笠原群岛的原因是那里距离东京实在是太近了。而作为首相的近卫却一言不发的听着他拉的争论。
当夕阳西下时,会议已经召开了近三小时,争论仍然没有结果。这样下去,会议有可能无果而终,被面前的争论搅的有些心烦的近卫撇了一眼,如他的父亲一般,自从参加了御前会议后就一言不发的裕仁,此时的裕仁表现的就如同一个木偶一样,似乎要让一切都由其它人决定,而他所坐的就是盖个章而已。
“总不能采取投票表决这样的强硬手段吧!”
“到底该怎么办呢?”
陷入争论而没有解决之道的从都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近卫这个日本历史上最年青的首相的身上,都想相的态度,这些大都是被各所属的政党推出来顶缸的政客们大都抱着,只要首相决定了,那么大家就赞同。
见众人把视线对准自己之后,和裕仁一般沉默的近卫文麿,在又看了一眼裕仁后,终于慢慢地站了起来。 “到现在为止,内阁的争论已经超过了三个小时之久,遗憾的是至今我们仍然没有取得任何结论,同样无法进行表决。然而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事已至此,虽然是第一次,确实感到不胜惶恐,但还是请殿下圣断为妥,以殿下考量作为本次会议的结论吧。”
在近卫文麿的声音吐出的刹那间,会场上立刻响起一片急促的嘈杂声。陆海军首脑们感到挨了一棒闷棍。 已经在停战等问题与近卫文麿达成一致的裕仁,向前探了探身子神色显得极为平静,尽管裕仁并不愿意承担责任,但是裕仁却知道,人们所能记住永远是在和约上签字的人,而不是他身后的人。
“那我就说说我的意见。我同意近卫首相先前的看法,我相信近卫首相一定不会辜负帝国,会在谈判桌竭尽一切可能,保全帝国的利益。”
裕仁说一句空话,意思非常简单,没有最终的底线,底线是以谈判桌上的进展为进展!
但是这句空话却让整个会场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在会场陷入一片死寂之后,裕仁用那近乎于发自肺腑的声音继续侃侃而谈。
“现在中国人的空袭已经恢复,而空袭规模亦远甚上停止空袭之前,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不希望再看到国家生灵涂炭,文化遭受破坏,最终为整个帝国招致不幸。我的任务是将祖先传下来的日本国再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事到如今只有让更多的国民,哪怕是多一个人也好,存活下来,希望他们将来能东山再起,同时消除我国的内患。除此之外,别无他路了。”
御前会议作出的最终的决定。此时是6月17日凌晨一点三十多分。
当晚明月高悬,皇宫庭院里那棵老松树映在地面上,清楚得似乎能数出一根根针叶。远处传来公鸡报晓的声音。整夜日本又有超过十三座城市遭到空袭,其规模甚于先前任何一次空袭。
17日上午七点,当那些陷入中国人恢复轰炸的惊恐的日本人开始起床的时候,一份电报送到了中立国英国、美国、法国以及德国四国驻日本大使手中。这是一份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写给中国总理的信件的电报,电报里最为重要的只有一句“近卫文麿将亲自前往中国行政首相与中国总理讨论停战事宜,以恢复亚洲持久和平”。(!)!~!
..
第344章 大时代的终结
(在这里无语再一次谢谢大大们在过去一年多之中对小市民和无语的支持,正是你们的支持陪着无语、支持着无语一路走到现在。今天大时代完卷了,原本无语曾计划将第三卷的内容压缩至大时代之中。但正是各位大大的支持,让无语坚持写下去,或许在未来的一年之中,无语无法保证会向过去一样每天更新,但请各位大大放心,无语一定会加倍努力码字,争取更新!明天,将是小市民的最后一卷,新时代的开篇,希望各位大大继续支持无语、支持小市民。P:求月票!)
“作为一个迈入现代工业国家不过仅只有8年的中国,持续三个月现代化战争,在考验着这个新兴国家的工业、经济、民众,尽管他们在战场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但对日本进行的高强度轰炸、远洋破交作战、每一次战役数百万发炮弹的投掷量,已经让这个新兴工业国在财力和物力上感到难以支撑下去了。同样,中国在战场上的连连得手,日本帝国的步步退退,也触犯了西方列强在远东的利益,为了牵制中国,西方列强携手向中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议和同样亦是中国的唯一的选择。……”
1923年《亚洲观察》7月刊
西北市共和机场。
一架30Z客机在两架战斗机的护送下出现在机场上空,飞机对准机场上03跑道缓缓降落,在机轮接触跑道的瞬间,胶质的机轮冒出一股青烟,作为中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客机机种的30Z型运输机在共和机场非常常见,但是这架飞机的机翼和尾翼上通红的红日,却彰显着这架飞机的不同,自战争爆发之后,这是降落在中国的第一架日本客机。
跑道上的飞机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缓缓滑行着,拉开窗帘的近卫文麿透过的舷窗看着机外的这个陌生的机场,还有机场上前来迎接的中国外交部的官员,在迎接的人群中,近卫并没有看到那个比自己稍大的中国人。
在日本,无论是摄政的皇太子或是政界精英们都不准备承担给自己指示的责任,而是坚持必须让自己采取主动,而帝国将批准自己在中国所作出的任何决定,换句话说,自己将需要承担起这场谈判中一切责任。
“哎!”
近卫文麿长叹了一口气,作。为战败国的首相,对方显然不需要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自己。他没有出现在机场反倒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在飞机停稳之后,近卫文麿才放。下手中书籍,这本书在过去的十几天中,已经被他翻烂,近卫强迫自己记下这本书内的每一个字,与历史相比,今天,不过是书中的角色进行了互换,自己正是当年的李鸿章,所面对的困境依如李鸿章一般。
“春风楼!”
在近卫文麿合上书本时,书面。上赫然写着三字,这是一本记录着日清下关谈判过程的纪实小说,春风楼、下关曾是帝国的骄傲、中国的耻辱,但是现在,近卫文麿知道自己将要在共和中国的行政首都西北市的某一座建筑内,迎来帝国的耻辱。
“或许在十数年后,中国的文学家也会写出一本相。似的书籍吧!不知道他们介时是否能够理解自己心中的无奈!”
看着桌上的书籍,近卫文麿在心中思索着,日本的。文学家记录了的李鸿章的在春风楼内外的数个瞬间,那么自己呢?
到机场迎接的近卫文麿的人只有外交部长顾。维钧以及多名的外交部的官员,并没有迎接它国首相的仪仗队,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国务院和外交部讨论决定的,中日两国现在仍处于战争状态,在战争时期,精心安排的欢迎仪式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位于实业大道。东侧带着欧式风格的和平饭店内,此时已经修葺一新,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作为中日和谈的会场所在的和平饭店为了迎接这场谈判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此后的一阶段时间内,和平饭店内将云集日、英、美、法四国政要、特使,在西北市内众多的豪华宾馆中外交部将会场选择在和平饭店,其意自然无需多言。
在和平饭店四楼的修葺一新的会议室内,中日双方的代表见面后进行了简单的寒暄完,作为亚洲的邻国的他们之间有很多人都是熟人,而外交部派出的官员中的一些人,在过去大都被国人称为“亲日派”,中日之间的第一轮非正式谈判,并没有从中斡旋的英、美、法三国的参与。
坐在会议桌西侧中央的近卫文麿看着面前的顾维钧等人,眼前的这些中国外交官中有大半多少和自己相识,过去他们大都有着“亲日派”之名,不近近卫文麿清楚的知道,当年他们所谓的亲日,更多的是时势所迫罢了。
“总长阁下,你我东亚两国,最为邻近,同文同种,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也未必于有益贵国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虽强,不轻起衅,我日中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欧洲。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
望着面带诚恳之色的近卫,顾维钧的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日本前外相本野在巴黎的那种趾高气扬,以及多少年来中国在面对的日本的步步进B时的那种忍气吞声,此时顾维钧的心中满是冷笑,如果没有战场上的胜利,或许他们根本不可能如此“温顺”,不过在表面上顾维钧依然带着那种职业式的微笑。
“八年前,贵国驻华前公使日置益在向我国递交旨在灭亡我国的《二十一条》时,曾言坦言“当一个珠宝店着了大火的时候,要住在珠宝店附近的邻居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然贵国的在中国想做的可不仅仅只是有拿几个珠宝那么简单,而是想把整珠宝店据为已有。我想如果贵国如果在8年前就意识到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平,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或许我们之间的这场夺去百万人生命的战争根本不会爆发!”
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