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84部分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84部分

小说: 百人会之关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皇军的要塞部队。

    转向东,飞行不远,大约有几十里地的地方,看见路上有大队的人马和挑夫,再向前,前面有一队马车,一队驮马。

    这是伊春的部队和裹挟的百姓。

    这些人看见飞机来了很慌乱,有的人开始扔下东西,四散奔逃。两边有拿着枪的人在维持秩序。不过,这些拿枪的人也背着东西。

    一队汽车已经到了伊春,正在卸货。地面上不少人,看见飞机来了,慌乱起来。

    大街上来了几个人,用几幅床单拼凑了一幅字。

    飞机向下盘旋,终于看清了,那上面写着:“战有俘本日。”什么意思?床单次序变了:“有日本战俘。”

    一会,地面上机枪开始射击。

    |

    侦察机沿着公路飞回来,见金山屯一线的阻击阵地上有几百人。这几百人都在战壕里,见飞机来了,有几个机枪手开始对空射击。其他人一动不动;一动不动;一动不动。

    再向南飞,见那长长的抬着东西的一队矿工还在路上走。

    回到了要塞附近,仔细地沿着公路两侧搜查,只看见几个要塞的日本侦察兵,侦察兵沿着公路两侧山脊在侦察,他们似乎也没看到什么人。侦察兵见了他们,还对着飞机招手打招呼。

    飞到要塞东侧的广阔地域,认真地搜查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发现。

    飞机侦察完毕,返回了机场。

    十点半,佳木斯和要塞同时接到了航空队的电报,电报详细地描述了所见,并无结论。

    伊佐根的三个大佐都看到了电报。

    伊佐根发电报征求佐佐木到一的意见。佐佐木到一回电很委婉,认为问题不大,但是不好命令,请君自己做主。

    伊佐根还是很犹豫,他的意见是直接向关东军司令部请求出战。

    他的犹豫的态度激怒了三个大佐。

    三个大佐离开了指挥部,一个大佐大怒道:“混蛋!做到少将,就没了勇气,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

    另一个道:“作为帝国军人,我自己出击。”

    第三个道:“我的侦察兵已经把沿途地形侦察清楚,根本没有埋伏。我也出击,留下后勤人员和炮兵跟他谨慎地守卫要塞吧!”

    第一个大佐道:“金山屯阵地就如此害怕吗?我认为,从侧翼突击,不用炮兵,完全可以突破金山屯的阵地。作为帝国军人,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1,双层翼飞机时代侦察机是怎么侦察的?

    ;

第136章 雷神怒;万鬼化齑粉()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37年9月25日。下午一点,

    三个大佐的部队急速前进,没有命令,自己出战。

    日军军官,特别是关东军中低级的军官;是有抗命的传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九一八事变就是抗命的结果。

    这次,三个谨慎而胆大的大佐也抗命了。他们把自己的三个大队拉出来,只携带轻武器,追赶那些把煤矿搬空的伊春土匪。因为要追赶敌人,而且知道了对方在金山屯有阻击阵地,对公路两边已经侦察过的地方不再注意,跑步前进。

    出发不久,通信兵收到电报,说已经得到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可以出击。要他们快速前进,尽早追上伊春土匪,消灭他们。

    急行军跑了两个小时,士兵有些疲乏,按道理应该停下来休息,吃个饭团子,如果有村庄的话逮只鸡吃一吃也好。最起码也应该把速度降下来。

    可惜,三个大佐已经被立功的**和侦察机的侦查结果冲昏了头脑,要求部队追赶,不要停。我们距离他们已经不远了。看,前边路边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河流,过去后不久就是金山屯阻击阵地了,到那里以后,我们从山路绕到阵地后面,几百个抗联,必然能消灭。那时候,我们就能直接杀到伊春,消灭他们。

    鬼子士兵跑在路上,见路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脚印,路上不是的还能看见前面的人丢下的东西,有的人把抢来的东西都丢了,看,路边丢了一个小桌子,那里还有一卷席子,那里还有一件破棉袄。

    鞋子,哈哈哈鞋子,哈哈哈哈哈哈看看!连鞋子都丢了!

    土匪走过肯定不远,路上还有灰尘在空气中漂浮着。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们兴奋了,这不象是有埋伏的样子。

    鬼子士兵受到了鼓励,继续向前,整个队伍到了悬崖下。其实,中国人,特别是东北人管这种地形叫砬子,石头砬子。这一段路的砬子有斜坡,不过斜坡比较陡而已。

    一个鬼子士兵是个老兵了,他和其他人不一样,有些不安,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具体势什么地方不对,又说不出来。这种不安得感觉越来越强烈,他不停地东张西望,却什么都看不到,因为后面的人老实催促他,快走。

    老兵鬼子兵不经意看见悬崖上有什么东西一动,好像是一段枯草,再看,原来是一根细绳。

    悬崖上怎么有细绳?

    这时候,细绳绷紧了,被人拉了一下。

    这个鬼子明白了,很明显,这是地雷的引线。路面上不应该有很做干燥的尘土。

    他经验丰富,立刻卧倒。刚刚倒地,后面的人的脚就踩在他的背上。

    轰轰轰轰轰,这一段路,爆炸声响成一片。踩在他身上的脚倒了下来,腿砸在他的后脑,但是腿主人却不见了。

    炸药被很恶毒地埋进了路边的石头里。

    这个办法被用过,只不过吃亏的是另外一个联队,而不是他们。而且上次只埋了一处炸药,这一次,长长的一段路,全是炸药。

    上次埋的是很普通的**,这次埋的也是**,不过,**里掺了**。之所以在**里掺**,是因为**不多,而且不稳定,运来的不多,埋炸药的时候混合在黑炸药里。

    炸药爆炸,不但炸起了大量的碎石,还把一段石砬子炸塌了,大石头滚落,砸到了人的身体上。

    |

    关于这次爆炸,小路基本上是不满意的,因为预先设想要炸死绝大多数人。事实上只炸死八成,这就导致对面的伏击队伍的伤亡过大,死伤二百多人。

    战役之后,在战斗总结会议上,小路道:“这一次我们在这里用了整整一吨炸药,还混合了**,但是,炸药威力还不够大,爆炸时机很好,问题有二。第一;有的炸药没有炸,说明我们的技术还有待提高。第二,炸药布设不科学,炸下来的石块大小不一,有的石块巨大,有的太小。说明我们的技术有待提高。”

    |

    烟尘散尽,没有被炸死的鬼子站起来的时候,杀声四起。

    那个有经验的鬼子当然逃过了一劫,把压在身上的尸体推开,站了起来,听见周围的喊杀声,立刻卧倒,以尸体为依托,寻找敌人的方位。

    一个手榴弹在他头顶爆炸了。经验没有挽救他的生命。

    和这个鬼子一样,其他鬼子的军事素质也很高,他们立刻卧倒还击。

    这时候,砬子上的手榴弹又开始丢了下来。

    手榴弹的硝烟散尽,河对岸的枪声响了。枪声密集,有经验的都能判断出来,那里的树丛的至少埋伏着三千人。

    鬼子所处的位置却根本没有地形可以埋伏,上面的手榴弹和对面的枪都躲不开。只好依托着尸体还击。

    鬼子的伤亡立刻变大了。

    三个大佐死了一个,剩余的两个坐在汽车上,二人商议了一下,先是发电报,然后进攻,跨过小河,向河对岸进攻。只有这样,才可能撤退。

    有了指挥,鬼子恢复了秩序,跳下小河,向对岸冲锋。

    对面开始有伤亡了,不少人倒下去,压翻了树丛。

    鬼子士兵上岸后,继续向上冲,冲上几十米远的山坡的时候,山坡上的炸药又炸了。

    大佐立刻传命令,向要塞方向撤退。

    剩下的士兵素质依旧高,一边向对面山坡射击,一边向南撤退,十几个卫兵则拉着两个大佐,向南撤退。

    对面山坡上突然有几十杆枪集体瞄准,向这一队卫兵和大佐开枪。卫兵一边拉着大佐迅速奔跑,一边还击。

    毕竟对面山坡上枪多,卫兵纷纷中枪。

    一个大佐中枪了。

    最后一个大佐见了,连忙喊了几声,其他的卫兵根本不去管那个倒下的大佐,继续迅速撤退。

    河对岸,伏击的队伍是韩登瀛。见敌人退了,韩登瀛道:“给司令发电报,我部已经完成阻击敌人任务。目前,敌人还剩下一个大佐,残余敌人不足二百。我部按计划衔尾追击。请指示。”

    ;

第137章 跟老子喊什么喊。动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大佐和他的几个卫兵跑出了埋伏区,开始收拢撤退的日军士兵。活着的几个小队长军曹也在收拢士兵。虽然不停脚步,但是队伍逐渐地收拢了起来。

    大佐看收拢起来的队伍,向前看,再向后看,心里立刻凉了。

    剩余的队伍人数太少了,分成三个小队伍,最前面的人队形收拢得很好,人数很多,把第二队和自己身边这一队拉下了一段距离。三个小队加起来只有四五百人。

    大佐自杀的心都有了。

    突然,身后枪声响起,一队穿着整齐的士兵追了上来。这队士兵素质很高,队形很分散,一边追,一边开枪。

    大佐发现,自己身后的队伍在缩短,人数在减少,不少人中枪了。

    大佐立刻分出身后一部分士兵,就地阻击。那伙追击的伊春士兵也立刻卧倒,寻找有利地形,向阻击的日本人还击。

    这时候,卫兵找来一匹马给大佐骑上了。虽然没有马鞍,但是总不需要人拉着大佐跑了。

    双方伤亡增加,伊春士兵伤亡大了起来。

    大佐见追击的士兵枪声稀落,马上命令阻击的士兵撤退,赶上前面撤退的大队。

    大佐率领军队继续撤退,后面那股伊春匪徒继续衔尾追击。每次停下来阻击,他们就停下来还击,继续撤退,他们就继续追击。他们人多,自己人少,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了。只有第一队士兵,跑得快,基本上一个都没死。

    |

    1937年9月25日。下午四点。

    汤原来的冯广友旅和从佳木斯过江的宋殿才旅到了兴山街。

    他们两个在佐佐木的严厉催促下继续上路。留下一部分部队运输辎重和大炮的重武器,其他人轻装前进。冯广友旅先坐火车,下午三点就到了兴山街。

    到了兴山街冯广友旅立刻占领南大营警察署,把自己的指挥部安在南大营,再派部队占领煤矿。

    进了南大营,冯广友大骂:“这股该死的伊春匪徒,把东西抢的也太干净了,什么都没留下,桌子都被搬走了。老子累个贼死,想坐一会都没把椅子。”

    这时候,卫兵报告,一个日本人来找他。

    日本人见了冯广友,一个立正,道:“报告,密探古井一郎前来汇报。”

    冯广友回礼,习惯地请日本人坐下,啊不,还是站着吧,椅子没了。

    古井一郎道:“报告,东西是伊春匪徒拿走的,后来,伊春街的老百姓也拿走了一些。”

    冯广友骂道:“这些刁民!来人!给我挨家挨户搜查,把东西找回来。”对古井一郎道:“还有什么情况?”

    在古井一郎的帮助下,冯广友把秩序恢复了,当然,兴山街大乱,大量的百姓被当作通**徒抓了起来。

    这时候,宋殿才旅到了。

    宋殿才也是坐火车到的。

    两个旅合力,花了一个小时,胜利地把空煤矿占领了。

    可恨的伊春匪徒。

    煤矿大院里一字排开四十几个煤矿把头被枪毙了。每个死尸上都写着人名和罪行。家属们在嚎啕大哭,见了伪军,就跑上来哭诉,要求做主。

    他们都是矿山里的把头。没了把头,矿山怎么可能马上开工?工人都没了,怎么开工?

    伪军们想的不一样,他们看见伊春匪徒下手如此狠辣,心里直冒凉气。

    |

    下午四点半。

    从伊春方向逃回来的日本人距离要塞只有十几里路了。

    大佐身边的人只剩下几十个人,全部队伍就剩下三百多人。大佐对前面的那一队士兵感到很生气,因为他们只顾逃跑,不回来帮助阻击。大佐发现问题,立刻对他们喊了起来。

    那对士兵停了下来。

    大佐追上了他们,大骂道:“混蛋!为什么不停下来一起撤退,只管自己逃命?”领头的一个根本不立正,走到大佐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