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484部分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84部分

小说: 百人会之关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天津光复之后,西南局派员和西南联大联系,告诉他们,北平马上就会光复,我们可以帮助你们把学校搬迁回去了。

    学校和他们合作很久了,对他们很信任,加上他们对局势一直关注,认识深刻,当即同意开始回迁。

    在北平光复后,三个学校的领导马上乘坐东北派来的飞机,返回北平。其他几个学校也要求参加这个计划,这一次飞机小,只运回来五个大学的领导。

    在和这些学界领袖握手寒暄的时候,小路感觉成就巨大:这些大学终于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小路看着这些大学,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巨变。处理完欧洲战场,是不是就可以回未来去了?

    归去来兮。

    胡不归?

    如果现在回不去,那就先淡出政治舞台罢。

    教授们首先被请到了翠明庄,

    首先,小路和他们谈了大学搬迁计划。

    搬迁的计划很详细,学校的领导第一批回来,其他教授将被东北派出的飞机运输到华北,年轻教师,助教等组织学生,乘坐一切可能的交通工具奔赴华北。交通费用,各位可以向教育部要。

    目前,教育部同意大家回家,但是给的经费有限。大家可以放心,费用我们东北政府负担。但是,请大家不要声张,否则,教育部要把所有的费用都压在我们的头上,挺沉重的。

    一些教师和一些本地大学生留在昆明,继续兴办西南联大等大学。西南的教育不能因为大学的回迁而降低。西南的孩子们渴望教育,他们就象小苗,给一点阳光,他们就灿烂。拜托大家,帮帮孩子。

    小路和他们详细讲述了在战争期间对所有大学等文化设施的保护工作。各个大学虽然有部分教授和日军合作,但是,战后没有一个教授跟着日本人逃走。所有学校的校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另外,目前,北平的物价飞涨,日伪货币信誉尽失。我们不准备马上废弃现有货币,而是采用实物货币的方式,用粮食做工资。我们的方案做好了,是按照大家1936年的工资,和1936年的物价换算的粮食数量作为工资。学生也给予补助,每月粮食若干,零花钱粮食若干。大家看看有无异议。

    各位教授校长各个满意,归去果然甚好。人说不如归去,原来如此。

    小路看到他们满意,也是高兴,笑道:“既然归去如此之好,我也该归去了。”

    你为什么归去?

    我的身体不是很好,我个人计划休养一段时间。

    |

    1944年4月7日,北平。

    小路给延安发请示电,要求自己在未来的两个月里,以生病的名义,全力处理欧洲和台湾事务,做一些布局。现在,时间到了,该行动了。请派华北领导来平上任为盼。

    当晚,延安来电,只有两个字:照准。

    小路这是准备淡出政治舞台,因为延安与小路早有共识,予以批准。

    如今,东北形成了行政上关彭陈魏张等人为主,军事上杨赵周刘吕为主的格局,外蒙是关向应军政一把抓,外兴安岭是魏拯民军政一把抓,热河张寿海Ь话炎サ母窬帧�

    华北则是叶将军等人集体领导。每个地区的负责人均向延安负责,上下同心,局面大好。

    这是一个集体领导的格局,相互信任,凡事协商,因此运行稳定和谐。

    小路本人地位超然,不断地把自己的权利分散出去,除了对外事务和战略性的生产事务,其它的都不怎么管了。

    既然已经答应延安,今年不走了,甚至明年也不走了,干脆,自己办大事。

    他要离开公众视线一阵子,离开所有的大城市,找个角落,安静地处理一些事情。薛芮问他,六月初回沈阳吗?她的意思是和未来的人联络,取箱子,送回东西。小路觉得不能确定,便请薛芮和孙维世联系,请孙维世去北陵去取箱子和送箱子。

    孙维世是东北局仅有的知道这个机密的人。正式因为知道了这个机密,孙维世才被说服,离开文艺界,进入机要部门的。

    |

    1944年4月8日晚,北平。

    留在北平的杨靖宇和小路见面。

    杨靖宇是留在这里的唯一的指挥部成员。其他人都在进行新战役,都离开了。

    杨靖宇道:“你一定要离开一段吗?”他觉得,小路的身体还好,能支持一下。他自己要打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还要准备朝鲜战事,不能分心主持地方政务。目前,北平没有市长。

    小路道:“我们不是推荐了叶剑英叶参谋长,或者胡服,也就是现在的新四军刘政委来主政北平吗?我还没来得及问,延安决定哪一个人?”

    杨靖宇:“还没有回复。多半是叶参谋长。叶参谋长已经在北平上任了,主政华北有优势。邓政委也是一个人选,可惜,他另外有要务,延安要剑指中原,要用他们一个师,离不开他。”

    小路:“既然延安允许我休息,必然会有安排。我给你透露一下,我这一次休息,其实另外有任务。我们两个先商量一下朝鲜的事。”

    杨靖宇知道小路要处理一些东北华北以外的事,而且他隐约猜到了这一点,便不再纠结,和他专心研究朝鲜下一步的安排。

    东北局筹划攻打朝鲜,从占领海参崴就开始了。那时候,东北内部局面不稳,外部有河北大兵压境,没有能力打朝鲜,如今,大军南下,因为华北华东有八路军新四军,东北局现在有军力研究朝鲜了。

    打朝鲜是大战役,和全世界的局势发展都有关联,也和下一步攻打日本相互关联,提前准备,十分必要。

    两个人谈了几个小时,筋疲力尽。刚要休息一下,延安来电:“正式任叶参谋长为北平市长,负责北平华北政务。”前一阵,叶参谋长的正式官衔应该是北平代理市长。

    二人大喜。当即回电:“甚喜。必妥善交接。勿念。”

    历史上,叶帅历经孙,蒋,毛,邓四代中国领袖,均有辅佐之功,其战略眼光之深远,无出其右。

第719章 乘桴浮于东海上() 
1944年4月9日中午,北平。

    叶市长,路总司令和杨靖宇司令三个人开会,移交北平的工作。

    叶市长从1937年到1941年一直在武汉重庆工作,1947年,他回延安,正式担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一直在延安工作。他在参谋制度建设,教育,军事教育,制定与国民党摩擦的方略,外交等方面多有建树。如今外放到华北,主政一方。华北,北平何等重要,这才要他来主政。

    历史上,抗战胜利之前一直在延安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和平谈判,参与军事协调。后来,国共开战,中央机关一分为三,毛等留在延安,吸引胡宗南的兵力,刘朱去了河北,而叶,******去了晋西北。

    1948年开始,他开始在华北工作,一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他开始担任北平市长。1949年底,他又转向华南,于1950年主政广东,于1951年开始主政华南。

    如今,他主政北平的工作提前开始了。

    |

    1944年4月11日,山东半岛北部,莱州湾,近海。

    小路处和叶参谋长交接完毕,便带着两个警卫,两个参谋,外加一个秘书,也就是他的夫人,悄悄地乘飞机到了沧州机场。沧州早就准备好了两辆吉普车,把小路一行人送到了海边。

    沧州海边早就有一艘小艇等在那里。小路一行人上小艇后,小艇马达轰鸣,驶向黄色的渤海。

    自此,小路神秘地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

    |

    小艇已经在这里等了大约半个月了。

    这一艘小艇是俘获日本人的,就是小路最早俘获的那一艘。那一次,小路送几个抗联干部去延安,在渤海近海打了一仗,夺下这艘巡逻艇。

    以前,这艘小艇被大连拿去训练技术人员,后来,大连方面小艇多了,又有自己造的船,这艘陈旧的小艇就还给了辽南地方的水上游击队。

    东北全境解放,这艘小艇归属辽南地方海岸警备部队。听说小路要用小艇,海岸警备部队便把小艇调到了沧州外海。

    现在,船长是张老汉,就是现在叫张海洋的老三他爸,也是小路的老熟人。张老汉开船是好手,虽然是辽南人,却对整个渤海很熟,包括河北沿海,山东沿海。他对天气规律也很熟,就是不太会使用机器,轮机长和大副都是受伤退伍的海军,他们会使用机器,修理机器。

    小艇吨位小,烧煤,人称火轮,只能乘坐三四十个人,是巡逻艇,只能在近海巡游,不能去远海,小艇沿着渤海海岸向南行驶,走了两三个小时,就到了黄河河口。

    过了黄河口后,便到了敌占区。八路军也在这里发展了根据地,不过,这里依旧是敌占区,还有有部分土匪,部分打着重庆旗号的杂牌部队。

    在花园口开口子以后,黄河水夺淮河水道,由黄海入海。这里的渤海口显得是个遗迹,没有黄水注入,海水侵蚀,河口海岸后退很多。到了海岸的芦苇丛,侵蚀便停止了。

    黄河口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黄水了,特别是春天,水有些发蓝。靠近海岸,依然是大片的淤泥海滩,大片的芦苇。

    现在是春天,新芦苇出芽了,在老芦苇根部可以看见绿色的新芽,生机勃勃的。这两天气温回暖很快,连海风都有暖意。

    天上飞鸟不断,大鸟小鸟到处乱飞,白鹤灰鹤高唱。薛芮见了很是高兴。警卫见了,大喜,就要拿枪,要打几只。小路连忙制止,道:“这些大鸟,马上就快灭绝了,我们不要打了。”

    警卫:“打鸟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路:“将来,稀有动物植物都要保护起来。保护级别高的,如果偷猎,将判重罪。”

    警卫:“不明白。”

    靴芮:“任何动物和人类的关系都很紧密。比方说,一种一种的动物死去,就仿佛我们乘坐的飞机上的螺栓,一个一个地掉落。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植物,特别是稀有的动物植物。”

    张老汉:“人还吃不饱,保护动物?”

    小路:“。。。。。”

    |

    张老汉走进了船舱,道:“总司令,咱们就要靠岸了,岸边十几里都是芦苇,安全得很。那里有一个游击队的密营,有几间空窝棚。你在那里养病散心还行。省得海上风大,对你的身体不好。”

    小路道:“张叔,说好了你不叫我总司令,就叫大侄子,小路,都可以。”

    张老汉道:“行行。哎,活菩萨一般的人,好事做了这些,万家生佛,怎的就病了?”絮絮叨叨地说着出去了。

    张老汉三个儿子,一个在大连当团长,一个在海军当舰长,一个早就牺牲了,自己的日子因为卖咸鱼海带很滋润,因此十分感激小路。小路每一次来辽南,只要视察民间,就要去他家。

    芦苇荡里的风果然小了很多,船沿着一条沟岔开进芦苇荡,在一片高地停下来。

    这里的芦苇荡中间有一片高地,四周都是水,岸边是芦苇,柳树,高地上面有一些杂树,两幢茅草房坐落在中间。这是游击队的一个基地,因为海军扩建,水上游击队大部分都参加军去了,所以这里就闲了下来。

    船员和警卫立刻收拾房子,搭建厕所,抓鱼建灶,参谋们则把指挥部布置起来,电台和收音机的天线架在树上。

    张老汉带着一个船员,到屋子后面的一堆芦苇,把芦苇扒开,里面露出了一艘木船。这是游击队留下的船。张老汉和船员把木船推进水里。今后几天打鱼,交通,运输,全靠它了。

    小路看他们清洗木船,道:“这里没有淡水吧?”

    张老汉:“这里高处水塘有淡水,只不过含盐多,水有些苦。我们海边的人没啥,怕你们吃不惯。咱们把这木船刷干净了,可以沿着黄河上去弄水。”

    小路:“河口附近不是有根据地吗?我记得是山东纵队三旅。他们在垦利有根据地。”

    张老汉:“对。要不然,我会答应让你在这里休息么?为啥说咱们在这里很安全,就是这个理。”

    房子修好了,张老汉的淡水也取回来了。他们在回来的路上,还捕鱼,抓蚌,装了半个船舱。

    机动船上有铁锅,碗筷炊具,一个用海泥做的露天灶台已经垒好,干黄的芦苇点燃,很快,煮鱼炖虾,香味很快就飘了过来。

    船上的人,不论男女,都会做鱼,他们做的鱼,做法特别简单,味道特别的香。众人一哄而上,大快朵颐。

    真是神仙日子。

    警卫凑过来,道:“司令,要是保护动物动物,咱们这一顿饭就没了。”还记着这个茬呢。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