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伪满洲国四巨头之一的马占山投降日本人,完全是为了积蓄力量抗日,不久就揭竿抗日,给刚刚建立德伪满沉重打击。
在日本人看来马占山是奸诈狡猾,是可恨的。因此,这些伪满巨头开始更加不被信任。
马仲武道:“晚了。”
臧式毅道:“真的。真的。日本人早就不信任我了。他们夺了我的实权,他们派人监视我。”
马仲武道:“他们不夺你的实权,你就不抗日了。对不对?要是留着你不杀,我们对不起你母亲。”
臧式毅道:“让我把这一口大烟抽完了在杀我罢。”
马仲武道:“好。”
十一点,马仲武带领队员撤退。不出半个小时,大家开始散开,过几十分钟,所有人都回到了个个基地里。
袭击鸦片馆和药店的人早就回来了,刺杀汉奸的是最后回来的。
回到了屋子里,大家开始轻松了起来,听着街上奔跑的声音,大家感觉无比轻松。
马仲武道:“是谁发的信号,就是蛤蟆叫。”
一个战士道:“我。”
马仲武道:“现在都快冬天了,哪里有蛤蟆。”
战士道:“我要是学狗叫,说不定把更多的狗弄醒了。”
|
臧式毅被杀死,人头被割下。
另外还有五家日本人被杀。还有三家被袭击,其中两个因为大汉奸不在家而幸免。作案的显然是胆大包天,似乎是为了钱财而来。每个别墅都被翻个稀烂,屋子里的值钱的字画全部消失,一些家的钱财也消失了。日本人家里连保险箱武士刀都不见了。
|
整个先遣队的人按照计划,立刻潜入地下,悄无声息。按照小路的计划,在一个月里不允许有任何大行动。
这一次行动规模巨大,三个城市,一千人同时行动。
因为计划周密,所有的队员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只有四个人负伤,其中有三个抗联第三军的人,因为训练不足,在哈尔滨打起警察来有些不要命,忘记了纪律,因此被围上来的警察打伤了。
为此,李森对那个小组长大吼了一通。小路知道了,特地发报叫李森不要苛责大家,注意掩蔽队员。
这一行动的后果是震撼性的。吉林分队的钱财收获最少,但是震慑力最大。
关东军司令部开始重视城市治安,他们在计划调动军队进入大城市。另外,大量的间谍纷纷出动,警察三天五天就查户口,所有东北的城市里风声鹤唳。
一张大网已经张开,搜寻这一股暴乱分子。
相反,伪警察则开始收敛他们的行为,不敢单独上街。大汉奸们有几个辞官,日本人自然不批准,那他们就称病。就连基层的小官吏都很害怕,整日里议论纷纷,只要没有日本人来监督,就不愿意干活。如此,整个伪满政府的运行效率开始下降。
伪满报纸上没怎么提及这一系列案件。但是,几家在满洲的外国记者发回了新闻,甚至还拍了死尸的照片。
伪满洲国和日军关东军司令部都十分重视这一次暴乱。东北的核心城市,除了大连,几乎所有的鸦片馆都被抄了,大多数被放火烧了。三个城市乱了两日,才逐渐安静下来。
关东军事后统计,报上来几十万两大烟被焚毁,近七百处房产被焚毁,被劫走的财产不详,报上来的有几百万日元和十几万两黄金。
关东军司令部很快得到了结论,这不是普通的土匪,这是有预谋的战争行为。
就在此时,南京的情报来了,张学良派出来的一个少校,率领两百到三百人,在不久前进入东北,目的是从事破坏活动。
打入抗联的人情报终于送出来了。他们的情报和南京的不一样,最近抗联的领导见了关内来的人,是延安派来的,人数一百人。最近,抗联的几个主要负责人要去延安。
关东军立刻行动,在辽南河北一带水路陆路交通线上行动,抓住这些进关的大人物。
此时,小路已经带着三个省委的领导到了盘山县的义勇军的地盘。
次日,战果报了上来。几个抗联领导看了战果,很吃惊。第一感觉是不相信,在敌人的中心城市,战果如此巨大,没死人,怎么会呢?要是抗联来打,死上千人也是可能的。
这一次,趁着小路在辽宁南部的机会,先遣队制定的是消灭中小城市的鸦片烟馆的计划。那种战役性质的行动取消,各地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
抗联领导全程观察了先遣队的行动。先遣队也憋着劲要让满洲领导看他们的手段,因此,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参与计划,献计献策。
抗联的人开始重视他们了。
会议只开了一个晚上,因为船已经准备好了,小路一行人马上就要启程,去盘山义勇军。几个抗联领导也很兴奋,他们浑然不知,一张网已经在前面张开,等待他们。
;
第68章 路队长;你这招很毒辣()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36年11月2日。辽南沿海,义勇军驻地。
小路带领大家到了盘山义勇军驻地,迎接他们的是刘喜旺和两个政委。
如今义勇军有个大变化,就是配了政委。张秉林的政委竟然是董毓华。当初小路知道了是他,高兴得不行,可惜一直没见面。
蔡济民的政委是李昌。小路得知他是政委,明白了胡服的想法,他是调了自己熟悉的干部来东北。李昌年仅22岁,据说工作成果不错。蔡济民开始的时候嫌他年轻,但是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佩服他了。
两个政委见了老战友,十分高兴。董毓华道:“我们在通州杀汉奸打县城,仿佛就是昨天。没想到,你在这里闯下了一片天地。可喜可贺啊。”
小路道:“如今我们又并肩战斗了。高兴,高兴。”
李昌道:“好。我们在关外再干他一场,把个鬼子搅他个天翻地覆。”
小路道:“好。让我们用自己的手把鬼子赶出去,建立我们的新中国。”
蔡济民:“我就没有你们看得那么远。路队长,你这次不要急着走,帮我们参谋一下这个冬天我们干点什么?跟你干,我们不吃亏啊。”
张秉林道:“光不吃亏不行,我们还要占便宜。”
小路道:“我们在你这里只能停留一天,交通道路好了马上就走。我有几位客人要去关内,十分要紧。我们开个会吧。喜旺,我们这次能否走的顺利,就看你了。”
刘喜旺在义勇军里有很高的威信。因为他在政委到来之前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战斗。粮食战斗。
当时,义勇军处境有点困难,粮食不足,冬天要挨饿。按照习惯,新粮进仓,义勇军要向老百姓征粮。老百姓有的愿意给,有的不愿意。因为鬼子已经征了一次粮,老百姓自己不够吃了。
刘喜旺作为联络官,坚决反对征粮计划,按照小路的吩咐,建议发动一场战斗,把鬼子刚刚征走的粮食抢夺回来。
好不容易劝说大家同意了战斗,而且是两只义勇军联合行动,又劝说二人派出大量探子,搞清楚了鬼子治安军和伪警察的分布,又说服他们召集百姓帮助运粮。
最后,一支军队佯攻县城,吸引驻扎在太平镇的鬼子,等鬼子到了县城,太平镇已经被攻克,粮食被几十辆大马车运走。等县城的鬼子伪军回到了太平镇,县城又被攻打下来,粮食被几十辆大车拉走了。
这次战斗不但抢了五十万斤粮食,还打死了几十个鬼子,抢了两家鬼子商店。
刘喜旺见了小路,也很高兴。自己是跟着小路干了以后才暂露头角的,对小路很感激。但是,这一次,刘喜旺想向小路汇报通道的情况,不过现在人多,不好当众汇报。见小路对自己说话,没回答,点了点头。
小路道:“时间紧,咱们马上开会。讨论一些大事。几位客人,你们先休息,如何?”
杨靖宇道:“不累,我们听一听,怎么样?”
其他人想开会,想参与进来,但是考虑到和小路事先约定,自己不公开身份,便道:“好,我们就听听。不发言。”
小路居中坐定,左右作者张蔡和他们的参谋,再向下是刘喜旺和几位客人。
听了小路通报最近的行动,蔡济民道:“这行动好。要不然我们也干一次?”
小路道:“你县城小,这样行动跟攻打县城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先遣队下一步的计划是走到乡下去,清除汉奸的根。什么意思?比如说,张老三当了伪警察。他妈他爹在家种地。我们就到他家,跟他爹妈谈,让他们劝说他儿子不要干坏事,甚至要成为我们的人。”
门口一个声音道:“我张老三才不当伪警察,我是抗联。”大家觉得有些可乐,但没人理他。
张秉林一拍大腿。道:“怪不得这次行动没死人,没了汉奸,鬼子就是瞎子聋子。”
小路道:“第二个,有的大汉奸在乡下有大片土地,我们在城里把大汉奸抓了,强迫他们签个投名状,还剥夺们的土地,分给老百姓。”
张秉林道:“把土地白白地给老百姓?”
小路道:“对。老百姓不敢要,我们就跟汉奸签状子,把土地划到我们的名字下,名义上是我们的,但是我们分给百姓,不要钱,只要两成的军粮。”
张秉林道:“还有这好事?我当老百姓的时候怎么摊不上?”
小路道:“你可以照办。如果你真的这么干了,百姓还能不跟你一条心吗?”
蔡济民道:“路队长,你这一招很毒辣。”
小路道:“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我就当好话听了。”
蔡济民道:“路队长,你这就是把鬼子的老根拔起来了,还不狠毒?”
小路道:“你们已经是共党的队伍了,要有这个认识,我们干什么,都要为了老百姓。百姓好了,我们才能好。百姓拥护了,我们才能要吃的有吃的,要兵员有兵员,这才能打败鬼子。”
张秉林道:“那就这么干了,政委,咱们下去跟老蔡商议一下,联合行动。路队长,还有别的想法吗?”
小路道:“第三个想法就是在海边沼泽地芦苇丛里建立根据地。你们闹腾多了,鬼子会剿灭你们。你就往那里一躲。海上炮艇到不了,岸上的鬼子进不来。然后,你再招募一些可靠的没有土地的百姓帮助你在里面开辟一些土地,多搞一些船。这时候,你还搞一个水上游击队,保护你的水上家园。”
蔡济民:“这个就干了。我们不少队员都是家里有很多人口。好办。船不大好搞。”
小路道:“这样,你们再大搞练兵,提高思想,收编其他零星势力,打击日本鬼子,只要做到让鬼子的政令不出县城,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蔡济民:“你别你们你们的,咱们是一家。”
小路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下面说说送我和我的客人进关的事吧。喜旺,你先说。”
刘喜旺道:“最近这一阵,铁路不好走,查证件很严格,很危险。就是有合格的证件也很难说就一定放你过去。我们还是走海上。海上鬼子有炮艇,但我们可以绕路。海上交通路线还是比较安全的。我们在这里上船,沿着海岸走,在塘沽上岸。
小路道:“我分析,最近日本人用铁道运兵运战争物资,自然要小心。最近海上有没有日本舰队?”
刘喜旺道:“没见到。营口港有鬼子大船,秦皇岛绥中说不定也有。我们会绕行。就算遇到了,他们一般也不太管渔船。”
小路道:“就这么定了。大家谁还有想法?没有?准备明天出发。”
;
第70章 大匪首果然来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36年11月3日早晨,小路一行九个人加上刘喜旺上了船。早早扬帆出发。
天气不大好,阴沉沉的,北风吹的很紧。大家穿了张秉林准备的衣服还是冷。离开岸边的芦苇丛,风浪开始大起来,十个人有七个晕船呕吐。好在小路和喜旺不晕船,还能在外面轮流站岗。
船老大是一个义勇军士兵的父亲,姓张,对小路他们很好。
船上做水手的小伙子就是那个小三,给小路道歉,说三刀六洞的那一个。
他本来是个水手,没读书,跟着哥哥参加了义勇军。船老大父亲是他父亲。
这一路顺利,船一直在距离海岸没几里地的地方航行,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岸上。天气不好,风浪大,没什么渔船。
渤海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