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道:“我找小孙,孙格龄。”
门卫老头道:“这么晚了,找她干什么?”
那人道:“是好事。孙格龄的爸爸曾经帮助过抗联的一个干部,这个干部如今已经是代理省长了,她可以去找他了。”
门卫老头道:“那可是个好事。你上去吧。”
那人上了楼,到了三楼的一个房间,敲门,屋子里一个女声道:“请问找谁?”
那人道:“我是何士英,来找孙格龄,商量去热河的事。”
屋子里的另外一个声音道:“我来了。”
一会,一个长相很象俄罗斯的的女子开门出来,正是孙格龄道:“原来是你。可是,去热河那里有那么简单?虽然我已经请了假,开了介绍信,可还没有买车票。”
孙格龄高个儿,方脸盘,大下巴,典型的俄国式鼻子,一双混血儿眼睛,黑头发,白皮肤,容貌一般,表面庄重。
何士英道:“火车票我已经买了,是后半夜的一趟车,咱们有政府人员的证件,方便。”
孙格龄小声问道:“不是安排我跟河北来的人走吗?”
何士英道:“河北来的人出事了。我带你走才安全。要快走,否则夜长梦多。”
|
孙格龄,1919年出生,她的父亲是山东掖县人,母亲是沙俄高尔察克一个上校军官的女儿。伪满时,孙毕业于哈尔滨女一中,曾嫁给一个日本职员。日本失败后,丈夫不知所踪。
因为她会俄语,被招为政府俄文翻译,后来进了中俄友好协会工作。
历史上,1945年哈尔滨光复后,孙格龄在国民党哈尔滨市政府担任资料保管工作,因会俄语,常为国民党哈尔滨市长杨绰庵做俄语翻译。
当时,局面混乱,李兆麟等人也在哈尔滨活动,公开身份是滨江声副省长,哈尔滨市中俄友好协会会长。李每次和杨接洽,都是由孙格龄负责联系,孙实际起着杨的秘书作用。其实,她是军统特务。
军统特务了解到李兆麟光复前在哈尔滨做地下工作时,认识一个山东人,他有个白俄妻子。这个山东人曾经掩护过李兆麟,为抗日联军做过工作,后来被日寇逮捕杀害。
这个山东人抛下白俄妻子和一个女儿名叫柳芭。历史上,军统特务们让她冒用柳芭的身份,接近李兆麟,加入哈尔滨市中俄友好协会,创造机会,暗杀了李兆麟。
|
现在,历史重复了,孙格龄最近被发展为特务。而且,最近李兆麟请哈尔滨政府寻找柳芭。
军统特务何士英知道了这条线索,让孙格龄假扮那位烈士的女儿柳芭。孙格龄是不多的中俄混血儿,政府帮李兆麟寻找柳芭,第一个找到的就是她。
第一次,孙格龄说不是自己,当晚,何士英找到她,要她冒用柳芭的身份。次日,孙格龄找到领导,说自己的妈妈去世,留下来几封信,晚上看了信,才知道自己是柳芭。自己的父亲的确帮助过一个抗联,名字叫李兰逊。自己当时很小,记不清楚了。
李兰逊正是李兆麟当时的化名。
李兆麟知道了发现柳芭的消息,很高兴,发信给哈尔滨政府,请柳芭,也就是孙格龄来热河,来承德住些日子。最近,孙格龄已经请了假,办理了通行证,介绍信,只等何士英的通知,便要上路。
何士英拖了几日,今天突然要求上路。孙格龄是下级,只有执行。
晚上十一点,二人在哈尔滨车站上了火车。
|
1943年10月6日上午。哈尔滨,飞机场。
如今,整个东北都在为辽南冀北热河一线的战斗做准备。大宗物资用火车运输,个别紧要物资,黄金等贵重物资,还有高级干部等不定期地用飞机运输。饶是如此,东北几个机场也有大批的飞机起飞降落。
一辆轿车极速开到了机场,还没停稳,一个身穿便装的人跳了下来,跑向机场大门。大门口早有一个人迎接上来,道:“是李同志吗?狸猫?”
那人点头道:“正是。这是我的证件。”他是特战队员,目前在公安部队服役,代号狸猫。
机场的人检查了证件,核实了身份,带领他进了指挥塔,打了一个电话,让他跟电话里的人说了几句。电话里的人有根飞机场的人说了几句,机场的人带领他上了一架飞机。这架飞机是飞往承德的。
上午十点,飞机起飞。
******
1,孙格龄。1919年出生,她的父亲是山东掖县人,母亲是沙俄高尔察克一个上校军官的女儿。伪满时,孙毕业于哈尔滨女一中,曾嫁给一个日本职员。“8·15”后,在国民党哈尔滨市政府担任资料保管工作,因会俄语,常为国民党哈尔滨市长杨绰庵做俄语翻译。李兆麟每次和杨接洽,都是由孙格龄负责联系
。孙格龄骗取了中苏友协组织的信任,钻进友协成为会员。1946年1月,宋美龄到长春慰劳苏军时,松哈妇女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去长春“谒宋”,代表团中有中苏友协成员,也有孙格龄。
2,军统特务了解到李兆麟光复前在哈尔滨做地下工作时,认识一个有白俄妻子的山东人,他曾经掩护过李兆麟,为抗日联军做过工作,后来被日寇逮捕杀害。他抛下白俄妻子和一个女儿名叫柳芭。军统特务头子余秀豪、何士英便利用这条线索,让女特务孙格龄假扮那位烈士的女儿柳芭,靠近李兆麟。
因为“柳芭”这样的特殊身份,赢得了李兆麟的信任。李兆麟接触孙格龄也为获得杨绰庵的情报。
1946年3月8日上午,李兆麟出席了在道里光明电影院召开的纪念“3·8”妇女节和松哈新生活运动妇女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会间,孙格龄给李兆麟倒茶时,约请李兆麟会后到家里去。李兆麟答应明天下午去。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单身赴约。孙格龄端上事先准备好的含有**的茶。
李兆麟饮下后问:“水咋这么咸?”又说“头咋这么晕?”孙格龄见状已知药力发作,忙向厨房大喊事先约定的暗号“再换一杯吧!”然后即下楼逃走。厨房里的三名刽子手随即冲入客厅,将李兆麟杀害。
这时阎钟章、高庆三、孟庆云听到孙格玲的信号,便从厨房窜入内室,高庆三用匕首向李兆麟胸部连刺7刀将他刺死。特务们未按原计划肢解尸体,匆忙将门倒锁逃走。
第二天,特务何士英、孙格玲、刘明晨、刘文升都集合在巴拉斯旅馆刘文升家中,何士英派刘文升到警察局向余秀豪报告了事情的经过,余秀豪指示特务们:“要停止活动,潜伏隐藏,如有暴露设法逃跑。如被逮捕要自杀保密”。特务们根据余秀豪的部署,分别潜匿起来。阎钟章藏于道外吕文亮处,于1946年4月逃往长春,何士英和刘文升隐匿在民主饭店张毅民处,在张毅民的掩护下,在铁路上开了证明,刘、何二人以此为掩护,于4月乘火车逃往长春。高喜元、南守善、孙海镜、阎力为、刘明晨等凶犯在哈潜匿一个时期也相继逃往长春、沈阳等地。这些凶犯逃到敌区后,均以有功得到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提拔、重用。
1946年我东北民主联军进驻哈市后,于5月间逮捕了凶手马建胤、高庆三。全国解放后,又相继逮捕了林再春、阎钟章、刘文升、刘明晨、高喜元、阎力为、南守善、肖文哲、刘希贤、孙海镜、杜忠忱等凶手。除余秀豪、何士英、孙格玲漏网外,其余罪犯分别受到了惩办。
第644章 承德,准备刺杀()
1943年10月6日中午。承德飞机场。
代号狸猫的特战队员出了机场,搭乘汽车近了承德后,就自己下车,很快就消失了。
狸猫姓李,因为善于捕捉战机,平时又特别讲究个人卫生,因此,在特战队培训结业的时候,他的代号就用大家给他取的外号,狸猫。狸猫原来是学生,少年时代做过猎人,枪法好,是第一批特战队训练班的成员。
他外号狸猫,还因为他善于单独行动,虽然心热,但不很合群。他单独执行计划的能力超强,从未失手。
他现在的任务是监视一个重庆特务,今天早晨,忽然被王司令征招。他以为王司令亲自过问重庆特务的事情,谁知道,一见面,王仁志道:“你把手头的事情移交一下,立刻去承德,执行一个重要任务。”
狸猫很奇怪,道:“承德不是也有人吗?什么任务要抽我过去?”他就是这个脾气,接受任务之前,一定要问清楚,而不是说“是”。
王仁志:“你的任务,是保护李兆麟,热河省的李代省长。”
狸猫道:“明白。终于有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了。你要我具体怎么做?”
王仁志:“根据确切情报,保密局在承德渗透比其他城市严重,最近,他们要趁日军大举进攻的机会,开展刺杀活动。他们刺杀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李代省长。”
狸猫道:“明白”
王仁志:“你的任务,就是暗地里保护李省长如果当地的保卫部门破获了案子,你什么都不要做,悄悄地回来。”
狸猫道:“明白。”
王仁志:“第一条情报,承德的特务组织为了接近李省长,特地派人来哈尔滨找到了一份资料,还有一个人,叫孙格玲,俄文名字叫柳芭。”说着,把一个信封交给他,继续道:“他们二人昨天午夜乘坐长途火车出发,去承德。注意,两个人都是特务。这个消息我不敢直接传给承德政府,因为我们怀疑,敌人意见渗透进了政府机要部门。”
狸猫道:“明白。我有一些时间准备。还有情报吗?”
王仁志:“第二条情报,你去这个地址,用这个联络暗号找人落脚。他们是安全部门的人,是可靠的,会给你一些基本情况。”
狸猫道:“明白。我怎么去承德?”
王仁志:“坐飞机。陆总亲自批的,你坐货运飞机去。马上走。”
|
离开了飞机场,狸猫很快就进了市区。
承德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了以后,泛滥的**生意全部取缔,妓院全部取缔,乞丐全部消失。大街上人来人往,很多人穿着样式和苏军服装相似的衣服。和哈尔滨不一样,这里没有公共汽车,公共交通是马车。
他进了一个旅社。旅社看了他工厂采购员的证件,让了住了进来。不过,店员感到奇怪,怎么这个采购员没有提着一个皮包?
狸猫特地要的二楼房间,进了屋子,开窗看去,正是承德省政府后街,那里有一家政府招待所,一家政府机关,一栋居民大院墙里包围着几栋房子。
李兆麟家就住在那个大院里。
狸猫看了一阵,见巡逻队每十几分钟就有一趟,所有院门都有双岗,大门有门卫,门卫有电话。保卫措施还算不错。
前面就是省政府。省政府也是大约两米多高的围墙围起,也有临街无围墙的。围墙里的建筑是里传统建筑样式,屋顶仿佛故宫。
狸猫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下午三点。
目前,承德有一条铁路通往锦州,叫锦承铁路。锦承铁路又接着承古铁路,从承德到长城的古北口。另外,通州还有到古北口的铁路,叫通古铁路。如此,北平承德是通铁路的。(京承铁路还没有修建,是50年代才贯通。)
王仁志司令说,目标乘坐火车,按照最快的车次,今天夜里就能到达。目前,东北铁路开展了半军事化管理,开通了多个快车特快列车。列车准点率很高。因为东北局势太平,交通畅旺。交通局面很好,不过,因为承德距离前线很近,来承德的普通旅客数量急剧下降,估计目标会乘坐火车。
狸猫离开了旅社,乘坐公共马车去了火车站。火车站在城北,河东岸。自火车站向北,那是双桥,河两岸地势开阔,如今有不少工厂建在那里。
承德市有武烈河自南向北流过,在城南汇入滦河,向南流向渤海。城区不大,向南向北沿着武烈河有不少坡地村庄。武烈河里有帆船往来,虽然是战时,却也繁华。
如今,有两股日军进攻承德,一股沿着滦河北上,一股从北平经顺义密云进攻承德。距离承德最近的日军只有一两百公里了。
难怪特务们要在承德行动。
承德火车站的建筑也是老式建筑,主楼有个方形屋顶,仿佛庙宇的屋顶一般。火车站前一改破旧的样子,街道重新休整,路面宽敞,路基坚硬,很多行人,很多生意人。
狸猫经过出站口,进了车站大厅。大厅里挂着簇新的牌子,写着火车到达和离开的车次,时间。
狸猫到了问询处,问道:“我有一个同事,昨天夜里从哈尔滨过来,电报也没说清楚那一趟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