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425部分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25部分

小说: 百人会之关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捷三向佟琦介绍说:“这位就是**新编二十七军的姜鹏飞军长,”并指着佟琦对胖子说:“这位就是我向您常提到的佟琦,从小在我柜上当过小伙计,后来当过江上军,现在是共军敌产处科长,一心愿为**效力。”

    佟琦一听面前坐着是姜鹏飞,心想:“大鱼出水了。”脸上却十分崇敬,道:“今日得见姜军座,真是万分荣幸,望军座多加指教提携。”

    姜鹏飞道:“你既有效忠蒋委员长和党国的决心,将来**一到定有你的好处,你好自为之,我肯定不会亏待了你。”

    佟琦道:“多谢军座看得起我。我跟着军座,一定发达。只是。。”

    姜鹏飞道:“老弟,我们是初次见面,你有什么话,只管说。”

    佟琦道:“我知道共党在日军的进攻之下,已经快完蛋了。可是将来日本人胜利了,**怎么能进来?”

    姜鹏飞哈哈大笑,道:“老弟,跟你说实话,最近,蒋委员长和日本人接触频繁,日本人说了,他们就算打不过,就是给蒋委员长,也不会给土八路。你放心,东北联军有几十万人,根本打不过日本人,以前跟苏联的日本人打了一仗,队伍消耗差不多了。这一次,他们势必两败俱伤,那时候,我们在山西,绥远的大部队就会乘虚而入,占领东北外东北外蒙古。只要咱们在敌后的人及时里应外合,在他们和日本人作战的时候举事,那我们的功劳可就大了。”

    佟琦脸上大喜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兄弟真是茅塞顿开。好。我干了。”

    姜鹏飞道:“好!给你说实话,兄弟以前抗战,见事情不可为,就暂时隐忍,假装归顺日本人。暗中等待时机。日本人把我接到东京,让我到陆军大学深造了两年,还受到天皇的接见。但是,我坚信,蒋委员长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佟琦道:“陆军大学?那可是日军所有高级将领的摇篮。蒋委员长是不是从陆军大学毕业的?”

    姜鹏飞道:“不是。”

    王捷三进屋,端着一大食盘,上面摆着酒菜,道:“你们边吃边聊,我去前面招呼一下。”布好饭菜,去了。

    二人开始喊吃饭,姜鹏飞谈兴正浓,道:“我说到哪里了?”

    佟琦道:“蒋委员长不是从陆军大学毕业的。”

    姜鹏飞道:“对,他不是。后来我在华北干了几年,现在,已经看到了日本人走下坡路了,而蒋委员长在美国人的扶持下,声望如日中天。跟着他,错不了。”

    佟琦道:“所以,您就追随蒋委员长了。”

    姜鹏飞道:“不错。我就带着一些人追随委员长了。蒋委员长任命我为军长,将来立功,自然有封赏。东北这里正缺像你这样的有才干的人。”

    佟琦道:“好,我就追随您了。”

    姜鹏飞道:“好。我就欣赏老弟这样有才干有头脑的人。我现在就任命你为我的上校军械处长。”说着,对外面道:“副官,进来。”

    一个年轻人进来,道:“军座有何吩咐?”

    姜鹏飞道:“把委任状拿出来。老弟,我就给你取个化名,叫佟之舜。”

    佟琦接过委任状,看了半天,道:“那我的任务是什么?”

    姜鹏飞道:“你的任务是:继续潜伏在共军内工作,尽量取得共军上级的信任,了解共军动态;把哈市的军用仓库数量,分布地点,储存物资种类、数量做详细调查,以备**进驻时使用。”

    |

    晚上,上级接到了佟琦传出来的情报:姜鹏飞已经和我见面,吸收我。要求我继续在政府里潜伏,代号佟之舜。另,政府内部有他们的人,建议秘密调查,暂时不采取行动。

    对哈尔滨渗透人员的调查终于有了突破,佟琦在慢慢地接近敌人的核心。上级要求他不要着急,只是把情况及时反映上来就可以,上级会判断敌人的动向。

    因为是重大进展,情况汇报到了小路那里。

    小路在看这个简报的时候,也在关注外蒙的战斗。外蒙的战斗在不断进行,多支部队提前调动到日军可能到达的路线上袭击敌人,这一股敌人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1;佟琦;姜鹏飞;

    王捷三;楚峰;席文山,曹延波这几个人历史上确有其人。佟琦打入姜鹏飞集团内部破案的故事也是真实的。

第638章 蒙古日军传染鼠疫() 
1943年9月23日下午。外蒙古,中戈壁地区,曼达尔戈壁城。

    中戈壁在外**立后被划分为一个省,回归后,命名为中戈壁地区。这里距离乌兰巴托南五百多里地,如今,一条简易公路上一队一队的汽车,坦克,运输车,步兵在开向南方。

    曼达尔戈壁城很小,只有几百户人家,很多人家住的还是蒙古包。市区里的政府的建筑物也不过是砖房。

    赵尚志的司令部就设立在这里。

    五天前,赵尚志指挥部队在这附近又和日军打了一仗,这一次一下子吃掉了日军三万多人。日军为了逃命,把所有战斗力弱的人员都留下阻击,精锐部队则先期撤离。赵尚志部队因为等待补给,战后就在这里休整。

    这是日军进入外蒙以来第二大的战役,战役持续了几天,十分惨烈。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军医们发现一些战士有不同症状的疾病,怀疑是鼠疫,立刻隔离治疗。后来研究,先患病的都是和日军尸体接触最多的人。东北联军还是老作风,把日军的武器弹药军服都当作缴获的战利品,剩下的尸体,按照军医的建议,浇上汽油烧掉了。

    后来当地的蒙古人传说,在乌兰巴托和曼达尔戈壁两地焚烧日军尸体规模如何如何的大,白天的黑烟如何如何的高,夜晚火光如何如何的亮。

    不过,战士们的疾病引起了赵尚志等人的忧虑,会议在讨论下一步的进程。

    会议的气氛很紧张。

    关向应在内蒙很久,对瘟疫有一定的经验,觉得部队要暂停追击,应该尽快把疫情控制住。

    高级将领们有几种意见,一个认为不应该追击了,剩下的两万日军,靠空袭就能消灭它一半,剩下的应该由内蒙赤峰等地的部队拦截。我们坚壁清野就足够了。

    第二种认为还是要追击,不应该放虎归山。他们认为,剩余的日军恐怕有五万左右,是一只很大的力量,要重视。要克服瘟疫的困难,请东北和延安大量地供应链霉素,一定要咬牙把日军消灭了。

    日军如今距离内蒙还有五六百里,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组织前面的百姓撤离,虽然地方政府也在组织撤退,毕竟通讯不便,日军只要突然改变行军路线,就完全有可能找到没有撤退的牧民,找到马牛羊,走出外蒙。

    第三种则认为要要远远地衔尾追击,用飞机和火炮消灭日军,追击部队加强防疫,不但可以防止瘟疫的传染,还能逐渐消灭日军。我们要坚壁清野和最忌相结合。

    赵尚志只是不说话。

    他知道,这三种措施都有道理,也都有问题。把问题留给兄弟部队,本身就不是很合适的,况且还有何能把瘟疫传染给兄弟部队。何况日军行军队形很分散,飞机袭击的效果很差。而衔尾追击则容易在部队里传染瘟疫,很危险,攻击效果也未必很好。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刘亚楼说话了。

    刘亚楼道:“我说几句。大家看行不行。我的意见和大家的都不一样,也都一样。是这样的:第一,空军轰炸和空袭以寻找日军的指挥核心为主。消灭了指挥官,可以使得空军的作战效果最好。第二,东北生产了一批火焰喷射器,我们可以派一批坦克,上面装上火焰喷射器,袭击敌人,这样,有火焰,不会感染疾病。第三,把部队运输到敌人的前面,阻击他们一下,把敌人拖住,把他们的行军路线引向西部。只要让他们一个月里走不出大隔壁,冬天一到,我们就赢了。目前,我们一部分部队其实已经到了日本人的东南了,这个方案可行。第四,加强所有部队的防疫工作。部队要大量配备药品,在蒙古地方,要用飞机汽车把干部运输到敌人的前方,在侦察机的指引下撤退百姓和牛羊。总之,消灭敌人有困难,拖住敌人有可能。我们依靠百姓和地方干部,再加上先进武器,拖住敌人,让他们死在戈壁滩里。”

    听了他这一番话,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很快,大家就都同意了。

    参谋班子很快就拟定了作战计划。当天晚上赵尚志下令,连夜运兵,运输物资药品,在选定的地点跟日军打一场阻击战。

    1943年9月27日下午。外蒙古,中戈壁地区南的一座小山。

    山不高,山顶上的尘土逐渐地消散了,从山顶上来看,山坡上的战壕纵横交错,沿着山坡向左右延伸,几乎看不到头。

    担任阻击任务的是王发的蒙古纵队,司令王发就在山顶上指挥。

    目前,他最担心的,就是鬼子绕过自己的阵地,因此,他把部队分得很散。

    正想着,一个老兵提着饭盒子走过来,道:“司令,吃点吧。”

    王发回过头,道:“吴老富,谢谢你啊。”

    吴老富是个老兵了,最早是伪军,因为在诺门坎战役的时候带头投降,让王发兵不血刃地拿下大批伪军。王发很欣赏他,甚至有些感激他。当时自己的军力不很足,急需把那一只伪军部队收编,结果吴老富带头投降,帮了大忙。后来,王发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如今他管理后勤,是司务长。王发的生活一直是他照顾。

    吴老富道:“司令,你老是那么客气。”

    王发道:“这几年,一晃就过去了,咱们的老底子,如今死的死了,伤的伤了,离开的离开了。虽然队伍越来越大,我老是想,我打仗的时候拼死向前,是不是对不起这些老弟兄。”所谓离开的,是那些独当一面,或者做地方首长的。

    吴老富道:“司令,你这是怎么了?”

    说着,他向左右看看,小声道:“你是司令,可不能动摇军心哪。”

    王发笑了,道:“我这不是看左右没人,才跟你说几句吗。”

    吴老富道:“司令,我知道你是担心怕弟兄们染上瘟疫。可是你看,咱们有那么多好药,还有喷火枪,什么瘟神送不走!”

    王发笑了,道:“老吴,叫你学习文化,你就是不干。你这不是挺有见识的嘛。”

    吴老富道:“我知道自己吃几碗高粱米饭,能把纵队司令部司务长这点事情干明白了就满足了。要我说,司令,这火能送瘟神,咱们想不染病,还得从这个火字上做文章。”

    王发道:“老吴,有道理。通讯员,传命令,叫各个部队自己想办法,尽量制造一些燃烧弹,再拟一份电报,请总部送一些燃烧弹和高度烧酒来。”

第639章 戈壁上的火焰() 
1943年9月27日下午三点四十。外蒙古,中戈壁地区南的一座小山。王发部队阵地。

    在下午三点四十的时候,望远镜里就能看见日军了,日军的队形十分分散,衣服很脏乱,蓬头垢面,缓缓地走过来。有的士兵身上甚至穿着动物毛皮做的坎肩,有的则连帽子鞋子都没有。

    侦察机在日军行军的范围内盘旋飞行,地面上的部队看到了,立刻报告给王发,纵队的命令很快就下达了,距离日军过远的部队开始放弃阵地,向日军左右两侧运动。

    四点,战斗打响了。

    这场战斗打响的时间是不受控制的,什么时候日军来,什么时候就开打。

    阻击部队的火力很猛,日军很快就溃退了,过了半个多小时后,日军组织了精锐部队,向正面的阵地发起冲击。

    一次一次的冲开始了。

    到了晚上六点,日军已经攻击了三次,天黑了,双方都停止了战斗,开始休整。

    夜里,战士们都在战壕里休息。蒙古秋天的夜晚已经很冷了,秋装穿在身上也不暖和,大家都把被褥摊开,和衣而卧。好在吃过羊肉,喝过肉汤,否则会生病的。

    每个阵地都有人站岗。

    新兵王国富在夜里三点上岗,他有些困,离开被窝后,凉风一吹,立刻清醒了。进了哨兵岗位后,和上一任哨兵交谈了几句,知道日军在对面三里地宿营,入夜后一直没有动静。

    夜里安静极了,以往在露营时听到的狼嚎现在听不见了。只有秋天的风在刮,天上的阴云在飞快地跑,把星星月亮都遮挡住了。

    在岗位上站了一会后,他突然觉得有什么动静,仔细一听,没听见什么,不过还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些动静。

    王国富老家大兴安岭,以前是民兵,小的时候跟着长辈当过猎人,后来打过游击战,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