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40部分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0部分

小说: 百人会之关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很受鼓舞,因为毕竟联系上中央了。但问题还是来了。大家听说中央的领导是毛,不是王明,而王明现在在莫斯科,马上就有了疑问。

    宋一夫道:“我对这个中央表示怀疑。他还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确认,不能算是我们的领袖。我个人还是支持王明同志。”

    杨靖宇道:“我想这不是我们该考虑问题。我是服从中央的一切决定。现在,我们暂时归北方局管,领导是胡服,值得信赖。”

    赵尚志道:“我同意老杨的意见。”

    宋一夫道:“我还有第二个问题:我们和中央联系上了,那王康指示信要不要执行?”

    张寿海У溃骸拔医ㄒ槲颐桥扇巳ツ箍坪屯趺饕约肮膊嗜〉昧怠!�

    赵尚志道:“我看派人去莫斯科可以,不过要服从中央的领导。如果和王康指示信不一样,要执行中央的领导。”

    魏拯民道:“既然已经联系上中央了,就先把跟中央的联系建立起来,总比联系不上好。”

    小路道:“大家请听我把话讲完。关于路线问题,我们可以暂时放一下,这次先遣队的首要任务就是联系北满吉东和南满省委,帮助几个省委和中央建立联系。这次带来两部电台,做记录的薛芮同志已经与陕北取得联系,会将时刻把本次会议向中央通报。另外,我们准备和两个省委建立秘密通道,援助抗联物资。还可以把一些人员接来修养。这次黑龙江支队给两个省委各自一百根金条做经费,仅仅是个开始。”

    看大家注意力集中了一些,小路道:“我建议这次会议把三个省委的现状,抗联的现状,北满的现状,还有大家关心的问题形成一篇文字,马上发送给中央。”

    杨靖宇道:“我跟苏联没联系,我觉得和中央联系,和华北局联系很容易,应该马上联系。我们第一军如今经过修整,实力开始增强了。”

    争议还在继续,一派拥护积极和陕北取得联系,接受陕北的领导,另外一派则要跟苏联取得联系,听他们的意见后再定。

    当天晚上,中央回电。对抗联大加赞赏,对他们多年来坚持敌后斗争给予极其高的肯定。另外,要求马上把康王指示信报送中央。

    东北的混乱世有原因的。

    最早,东北的组织由胡服等领导,后来,王明从苏联插手东北食物,特别是发出王康指示信后,东北开始混乱。

    在1935年秋天,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抗联第三军接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王明、康*生署名的《给吉东负责同志的秘密信》。后来,1935年底至1936年春,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和第三军司令部又接连收两封信对“王康指示信”的补充信件。

    这几封信被称为王康指示信。

    王康指示信及补充指示信显然有些不靠谱。历史上评价,说其带有明显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成份,有的政策提法“不当或有错误”。

    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听了几次汇报,就指手划脚,不出毛病才奇怪。

    随着“王康指示信”的贯彻执行,其在北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造成了组织上的紊乱。抗联上层之间的矛盾,和这个指示信很有关系。

    这是赵尚志李兆麟矛盾的来源之一。

    在1936年9月18日,在汤原县汤旺河沟里,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与三、六军党委召开联席会议,有人说:“这个指示差不多是投降了。”赵尚志说:王康信中没有指明抗日斗争的出路和具体办法来,让“抗日和反满不要并题”、“保存实力”、“等待大事变”(指苏联出兵)等错误主张,所以说它在总的斗争精神上本身就是右倾的。在会上,赵尚志作了报告。

    会议根据赵尚志的报告起草“珠汤联席会议决议草案”。决议草案认为“王康信”关于对伪自卫团、伪军、对敌人“归屯并户”的一些具体政策、策略是右倾的路线。实际就是右倾取消主义的投降政策。

    会后,赵尚志派朱新阳为省委代表,带着会议决议,到莫斯科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请示、汇报。

    如此一来,拥护王康指示信的自然对他们产生了疑问,这是赵尚志悲剧的根源。

    |

    会议休息期间,小路和杨靖宇私下交流了意见,以两个人的名义拟了一封电报给华北,并报中央,说了两点。第一,北满吉东思想混乱。第二,建议中央来人,或者东北领导去陕北。请速定夺。

    小路特地把要李森把自己和赵尚志杨靖宇两个人安排在一间屋子里。赵尚志问了先遣队的近况,对小路请他输送一些战士的请求慨然应允。过了一阵,李森和薛芮来到了他们的屋子。李森道:“来来,咱们开会吧。你们两位是军事干部,我们要好好地请教一番。”

    杨靖宇道:“你们先遣队开会?”

    小路道:“我们有个作战计划,已经酝酿一阵了。我想听一下几位抗联领导的意见。”

    李森道:“由你来说好了。”

    小路道:“上次,我们发动了袭击中国人开的大烟馆的行动,目的主要是练兵。经过这一个多月,敌人的警惕性降低了。我们准备在奉天,新京,哈尔滨三地发动一个剿灭大烟的行动,就叫虎门计划。这是大致设想。”把三页纸拿了出来,道:“这是三个分队的计划。”

    几个人看了半天,赵尚志道:“很好。要是每个战斗都象你这样,那还有失败的?”

    薛芮道:“我们几个女同志新提出一个计划,就是在三个城市各安排一个小组攻击鬼子的药品商店。如今药品控制在鬼子手里,不好搞。将来拉队伍需要积累一些药品。”

    李森道:“好主意。同意。”

    小路道:“写进计划里,让三个分队立刻组织准备,先侦察,多找几家药品商店,再制定计划,选择合适的目标。”

    李森道:“另外这个计划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人手不足。我哈尔滨这里近来派出去不少得力的同志,如果按照队长的不冒进的原则的话,有些行动怕做不到。”

    小路道:“吉林的计划也有相同情况,唯独沈阳,有抗联一军在,人手充足。这次就以沈阳为主。”

    赵尚志道:“我可以给你们派一百个人到哈尔滨,那是我们第三军在这附近的队伍。”

    小路道:“人可靠吗?”

    赵尚志道:“可靠。我怀疑有特务间谍,是怀疑他们几个省委的人。我们这里没有这个问题。”

    小路知道他和李兆麟有心结,道:“那就太好了,这次任务以辽宁分队和黑龙江分队为主进行。你们看看计划,修改一下就发出去着手准备。”

    杨靖宇道:“这么办,一军调一批人去新京,人就归你们管了。三个城市一起干。”

    ********

    1,满洲省委于1936年6月撤销,分为南满,北满和吉东三个省委。早期的满洲省委主要由刘少奇等人运作。

    2,1937年5月,王明在莫斯科主持召开会议,讨论满洲工作问题并听取朱新阳的汇报。会上,王明摆出理论权威的架势,训斥别人“理论与实际脱离”,“不懂满洲实际”。

    3,1940年夏,赵尚志被以反王明康*生罪名开除中共党籍,仍率小队坚持抗日。当时的北满省委书记是金策。力主开除他的还有李兆麟等人,几乎整个北满省委都不喜欢他。

    4,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所时,负重伤被俘牺牲,年34岁。(一说被奸细打伤)被割头弃尸。2004年,赵尚志的的颅骨在长春护国般若寺被发现,2008年10月安葬。

    5,宋一夫后来(1938年7月)携款叛变。

    ;

第63章 名字就写张贯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小路道:“那就这么定了。如果新京人手足,他们杀几个大汉奸的计划就可以实施。只是一百人,要在一天内到新京,有些困难。老李,第三军的同志你要耐心训练,别上来脾气又吼又骂的。”

    李森道:“我这不是改了吗。这要是以前,我那军阀作风上来,新兵哪有不害怕我的。”

    赵尚志道:“李森,我看咱们两个性格很象,只认理,不认人。你不是想干军事吗?干脆你道我们军来算了,我让你当个师长。”

    李森道:“你的一个师多少人?”

    赵尚志道:“那没准。兵员足的时候能上一千,打完几仗,有的师长只管几十个人,有的简直就是光杆司令。”

    李森道:“太不容易了。”

    小路道:“听说你们抗联内部人员组成很复杂?”

    赵尚志道:“这话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们的干部战士很多是山林队直接过来的。也就是山上的绺子,胡子。我们感觉不行,开办了军校训练了一些干部,有一些效果。另外,敌人也派人打入我们内部。我就怀疑一些人有问题。”

    杨靖宇道:“这话不能随便说,影响团结。”

    次日一早,会议准备继续。

    早饭桌上,宋一夫道:“我看你们几个到老杨屋子里谈了很久,是不是开小会?这可是不允许的。不向我们汇报,也要通报一声。”

    小路道:“正要和你们通报。我们先遣队有个小小的作战计划,正在制定。我们想听听军事干部的意见。”

    张寿海У溃骸拔乙彩蔷赂刹浚现芤彩恰N赫褚彩牵裁床缓臀颐翘福俊�

    小路道:“我们先遣队独立行动,目前是直接向华北和延安汇报。作战计划是在开会之前就得到批准的。上面昨天还过问我们的行动计划呢。”

    宋一夫道:“计划什么?怎么执行?”

    小路道:“执行方法现在还没定下来。不方便说,说了也没用。”

    宋一夫道:“怎么,对我们还保密?好。我看你们能打成个什么样子。”很不高兴。

    张寿海У溃骸拔铱茨忝腔故窍蛭颐腔惚ㄒ幌掳伞!�

    小路哈哈一笑,道:“计划已经在夜里和三个分队长讨论通过,报给华北了。这样,今天白天的会议照常进行,夜里我向各位领导通报。”

    几个领导不很高兴。但小路软硬不吃,嘻嘻哈哈,在生活上对他们照顾的极其好,换衣服洗澡理发,搞的他们没办法。另外,他们对先遣队电报通讯发达,可以通过电报研究作战计划,很是羡慕。

    |

    小路找到李森,道:“老李,你安排车送我去一次哈尔滨,晚上我回来。”

    李森:“会议你不参加了?”

    小路:“这几个老兄见面就吵架,思想不统一,我参加有意思吗?他们不接受领导,我自然不能和他们深入交谈。”

    李森道:“你去哈尔滨的事情麻烦不?要我一起去吗?还是多派人手跟着你?”

    小路道:“人多了反而不好。至于为什么去哈尔滨,我跟你说一件事,只限于我们先遣队的四个领导,不要和任何人讲。”

    李森道:“你放心。”

    小路道:“我听说有些地下党是苏联的情报人员。在分析情报的时候也见到过这些案件。我怀疑那天我们遇到的那个照相馆老板就是。”

    李森道:“真的?”

    小路道:“他很神秘,是老杨的战友,明明见到了他却不来打招呼。是共党,没听说他被捕,却不跟组织联系。老杨说了,他是不太可能叛变的。”

    李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小路道:“我想跟他联系,一个是请他帮助我们,二是利用他了解情报。”

    李森道:“今天的会议你怎么想的?”

    小路道:“不会有什么结果。你只要及时跟华北和陕北联系就可以了。如果他们吵架太凶了你就劝一劝,注意态度,嘻嘻哈哈的调节一下。整点好吃的好喝的端上去。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计划的制定上,注意推敲细节。另外,咱们的作战计,千万不要跟他们讲。计划让赵尚志和杨靖宇知道就可以了。魏拯民跟老杨团结的还可以,不过既然昨天没跟他说,那今天就不说了。”

    |

    小路是知道杨左青这个人的。

    杨奠坤1932年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抗日,同年负伤返回哈尔滨治疗。接替他的是满洲省委的战友杨靖宇。杨靖宇本名叫马尚德,当时化名张贯一,为了稳定军心,借杨奠坤的名字,改名为杨靖宇。

    1932年冬,伤愈的杨奠坤被派往哈尔滨做地下情报工作,在此认识了张逸仙。1934年和张逸仙到莫斯科西北郊森林的苏军培训学校培训,化名“瓦尔德尔”。

    培训结束后,被派往中国做对中国的谍报工作,化名杨左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