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泄鏊馈S⒘罟艺飧龃适呛蟠乃捣ǎ导噬希笔本褪怯⒐趁竦兀⒐约航凶灾瘟臁�
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对于苏联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大后方,而且是物资运输通道。美国的援助物资大多数从海参崴进入苏联。
援助物资甚至包括合金,钢铁,汽车,糖,咖啡,大炮弹药,甚至刮脸刀。也就是说美国人放开生产,再借给苏联,不论生产什么,都可以借出去。真牛啊。远东通道不通了,影响之大,可以想见。
历史上,日本人海军不够强大,除了南洋布置了大量海军,剩下的基本上就保护日本本土了。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封锁海参崴航道。美国的大部分援助物资都走这一条路。可在海参崴被日本占领后,物资通道断绝了。
美国的一点援助显然是有当然不没有好,但苏联的主要物资供应好事靠自己。当时军工厂的生产者多半是妇女。但美国物资,有总比没有强。没了物资,仿佛大厦断了一根柱子,大厦没有因此倾倒,但却是倾倒的原因之一。
|
斯大林从美国人那里出来,时间已经是下午了。
斯大林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不能让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沦陷。不但如此,还要派出尽量多的军队,遏制德军的攻势,保证物资运输的安全。苏联的舰队也会向德军进攻。扩大物资运输的安全通道。
这就是斯大林亲自去见他们的原因。当然,他还去视察了一支部队。
|
历史上,美国援助物资通过三个通道运输到苏联,一是北大西洋,二是波斯湾,三是太平洋,海参崴。
现实情况是,因为日军的入侵,海参崴通道完全不能使用了,因为德国海军的进攻北大西洋很危险,损失巨大。虽然波斯湾还很安全,但陆路运输困难,效率不高。
北大西洋的通道极其艰难。德军在北大西洋部署了大量的潜艇,把美国运输船击沉了很多。侥幸存活的运输船要穿过重重艰险,到达芬兰湾,能有几艘?
运输通道是苏军和美军的内部机密,一般不跟其他人说,因此打通太平洋通道对于斯大林来世此时尤其急切。
斯大林的汽车队走向了政%治%局的大楼。大楼是一个四方形的环形大楼,大门其实是楼门洞。斯大林的车队减速拐弯,驶向楼门。
就在这个时候,街道对面的一辆拖斗摩托车上,一个人抬起右手,指向斯大林的轿车。他旁边的一个正在盘问他的士兵见状,扑向了他。
就在士兵的手刚刚扑到那个抬起手臂的人的身上的时候,一声炮声。
这个人太有力气了,被扑了一下,手臂的姿势仅仅是稍微偏了一下。
紧接着,第三辆车轰隆一声爆炸了,轿车翻滚起来,砸在第二辆车的车尾。
|
时间回到九个月之前的重庆;1941年12月。重庆。
一个美国商人来到了重庆。他是贸易商,贩卖咖啡洋酒,尼龙袜子,巧克力等美国货。
这期间,随着和美国空军交往的增多,美国货也逐渐地深入重庆人的生活,最多的是咖啡和洋酒,其次是尼龙袜子和巧克力。口香糖业不少,安全套也不少。至于美国生产的收音机和汽车,只有少数上层人才买得起。
美国就是先进的代名词,美国就是现代化的代名词。
这个美国商人的生意非常好,没几天下来,就在重庆创下了名气。
这一天,他来到了阎宝航家。
阎宝航见了他道:“老朋友了。听说来了个美国商人,原来是你,怎么不早来看我?”
商人道:“我叫阿瑟,是美国旧金山人。老朋友,不请我进来吗?”
阎宝航道:“请进。”
二人进了二楼,阎宝航夫人亲自端来茶,就把门带上了。
阿瑟道:“老朋友,你还好吗?你要看到的局面实际上你看到了。”
这个阿瑟正是原来在德国大使馆的那个外交官,如今他面容有所改变,蓄起了胡须,就是熟人也未必认识他。
阎宝航道:“我只不过见到了部分的要看到的局面。我们是民族主义者,要看到的还不止这些。请问你这次来找我有什么目的吗?需要什么情报?”
阿瑟道:“老朋友,你还是那么直截了当。好吧,我说一说我的目的。第一我想知道苏联的情况。第二,我想得到您的建议。”
阎宝航道:“情报有。我需要一点时间搜集和整理。至于建议,你想要哪一方面的?”
阿瑟道:“第一,我们在劝说元首实行政治和外交措施的时候遇到了困难。第二,按照你们东方人的智慧,你们如何处理我们德国在目前的苏联战场上的困境?”
这样问问题,显然已经不是在搜集情报,而是求教来了。显然,他是代表外交部高层来的。他们试图影响希特勒,但苦于没有计策。以前,在这里不但能搜集情报,还能得到计策。他们希望这一次也能得到建议。
阎宝航道:“我们在无时无刻地关注着欧洲的战局。我们会给你们建议。作为交换条件,你们的措施应该有利于削弱日本人的实力。在战后,我们两个国家要成为联盟。不论我国哪个政党当权,都要在实际行动上和我们保持合作的关系。”
阿瑟道:“第一条我现在就答应你。第二条我们也会很快就答应你,我需要请示部长,甚至元首。”
阎宝航道:“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联系,今后希望你不要来了。派一个人来。在今后几年里专门跟我联系。今天就到这里。三天后我们在老地方见面。因为我的家已经被监视了,所以,表面上咱们两家还得做一些贸易。”
三天后,二人见面,阎宝航给了他苏联的一些现状的情报。表面上,二人做了一笔生意,是药品。
关于建议,阎宝航是和小路反复电报往来后给出的建议。
阿瑟也被这个建议震惊了;他见这些中国人把细节都想得如此详细,十分惊喜。
阿瑟立刻离开了重庆。
这个建议如果实施成功,将彻底改变欧洲的战局:苏联将被击败,英国将会投降。阿瑟甚至搞不清楚,为什么中国人给了这么个建议?苏联完了,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
1,美国的租借法案租借物资是要归还的。受援国还清这些东西是五六十年以后了。而且,债务至今纠缠不清。
2,美国免除了中国租借法案的债务。实际上中国军队得到的物资极其少。多数武装了空军,还有大部分印刷货币了,一部分被贪墨了。能最终武装军队的物资,多在大西南的军队出完成交接。美国人亲自把物资甚至军饷送到士兵手里,自然无法贪墨,无法吃空饷。远征军用援助的美国装备武装起来,直接拿到美国军饷,接受美国训练,战斗力自然提高。在和日军作战的时候,枪里有子弹,自然有胜利的可能。
;
第580章 刺客波波夫;德国女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德国外交部很快就拿到了这个建议的细节。
外交部因为在中国杰出的情报工作,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元首对他们的成就也很欣赏。这一次,外交部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立功的机会。
果然,这个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重视。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人派人到了波兰的德军的战俘营,时间是1942年1月。集中营找到了一个愿意为德国的苏联战俘。
上尉连长波波夫被带到了办公室。这一次除了监狱方的德国人,还有一个人一直不做声。
监狱方这一次又问了一些列问题,很多问题已经问过了,例如他父亲是怎么被清洗的。为什么他父亲被清洗了他还能当军官。如何向德国用行动表达忠诚。投效德国的真正目的。
波波夫是苏军的一名连长,1941年夏天被俘。他决心投靠德国,没有隐瞒自己的一切信息,包括他所知道的红军的秘密。他很坦白自己投靠德军的目的就是因为他的父亲被清洗了,他的岳父也被清洗了。他希望反抗斯大林。
这一次谈话后,波波夫和几个投降的苏联军官一起,被送到了间谍学校,首先是洗脑,对他们进行强烈的反斯大林教育。第二是学习各种间谍技能,重点是刺杀技能。
一个月后,波波夫被送出去执行了几个任务,都是去苏联占领区刺杀苏联党政要人。在这几次任务里,他的表现良好,远远好于其它几个人。
几次任务下来,德国情报部门对他评价很高。到了1942年6月,他被选中执行一个任务。德国间谍给他配了一个生活女友,名叫爱娃。爱娃是个受过良好训练的间谍,她的职务是无线电报务员和译电员。但是实质上,她还有监督波波夫的任务。
根据中国战场间谍的方案,一个工程师小组为该行动研制了专用武器,包括短管无后坐力火炮。该炮的空心装药穿甲弹能打穿45毫米的装甲。该炮用皮带捆在右胳膊上,装有按钮发射装置。
武器很小,发射管在手背后部,发射者手背向上,手臂伸直,做冲拳状,手上按动按钮,微型炮弹就会发射出去。炮弹和机关枪子弹一样大小,威力巨大。
德军武器专家本来计划使用口径60毫米短管无后坐力火炮,外交部坚持说体积过大,没有必要。后来专家把口径缩小,做成了很小的炮弹。
这一次的计划是,让携带了一切必要证件的间谍波波夫潜入叶卡捷琳堡,身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苏联人。具体任务是跟踪斯大林的派克轿车,寻找机会刺杀斯大林,用短管无后坐力火炮把车连同车里的人一起打成碎片。
这一次,德国人发动了一次战役,吸引苏军的注意力,把波波夫二人送进了叶卡捷琳堡。
这一次,没有仅仅派出他们两个人,而是派出了一个小队八个人,分成观察组,交通组,和两个刺杀组。另外,在叶卡捷琳堡的间谍网也会为他们提供情报等帮助。
因为有白军的协助,送人十分顺利。苏联巡逻部队被护送的白军吸引,给二人制造了接近目标的机会。
历史上,德军在占领区准备暗杀斯大林,而此时,占领区的苏军间谍活动已经相当厉害,他们发现了端倪,例如为什么定做宽大袖子的风衣,为什么改装摩托和改装飞机等。他们让莫斯科加强了巡逻。
波波夫刺杀斯大林,二人刚刚到达,就露出了马脚,因为是雨后空降的,二人身上是干的,马上就被苏军看出来,逮捕了。另外波利托夫冒充苏联英雄,可是他的勋章戴错了地方。
其他的刺杀也因为各种原因失败。
说白了,失败的原因就是没有当地人帮助他们。
7月,整个小组陆续地进入了叶卡捷琳堡。小组花了全部的精力研究斯大林的行动规律。8月,本来选好了的一次机会,结果斯大林临时改变行程,错过了。
小组在白军间谍的帮助下,安全地和斯大林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
就这样,时间到了1942年9月14日。
波波夫得到了情报说斯大林去美国临时大使馆里开会,将会在下午五点左右离开美国大使馆,十五分钟后回到政%治%局大楼。斯大林在第三辆车上。
小组立刻制定计划。计划是以前制定好的,如今拿来执行就可以了。
|
1942年9月14日下午,叶卡捷琳堡。
5点10分,一个苏军军官骑着跨斗摩托,向东行走,摩托车挎斗上坐着一个苏联女军人。二人拿着文件包,一副执行公务的样子。
5点14分,他的摩托车到了政%治%局大门的对面。街道不宽,只有十几米。摩托一阵晃,熄火了,军官只好下车,检查摩托车。
一个哨兵上来道:“同志,请你马上离开这里。”
苏军军官道:“摩托车熄火了。等我发动起来。很快就好。”说着开始发动摩托。发动了几下摩托也没打火。
这时候,远处一个车队开过来了,一共四辆车。
军官的摩托车终于发动了。
骑着跨斗摩托,向东行走。哨兵见他马上就走,对他放心了。这时候,街边又来了几个人,有些可疑,哨兵和几个其他特工兵一起过去对付他们。
车队来了;开始减速,转弯,进大门。
军官的摩托发动了。
第一辆车进了大门,第二辆车开向大门。哨兵们已经把街道上的几个行人赶走了。一个便衣发现了这这辆摩托车距离轿车太近,就上前来驱赶。
军官的摩托车距离第三辆车只有六米远了。军官抬起右手肥大的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