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此实为国际正义之蟊贼,人类文明之公敌,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兹正式宣布,自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午夜十二时起,中国对德意志、意大利两国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或中、意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主席林森
|
在得知日军偷袭的当天晚上,老蒋开始写日记,他对珍珠港事变的第一个反应是后悔,觉得自己早先不应该过度敦促美国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以致日本丧失谈判耐心而决心展开攻击。
但是到了宣战那一日,他又从日本攻击西方国家的速度之快和执行之彻底等迹象得到一个新的体会。他推测日本必定是早有预谋,而且经过长期准备,绝不会因为美国在谈判桌上牺牲中国利益而改变其主意。
中国在1941年12月9日向日本宣战,虽然没什么人注意到,没什么报纸广播电台提到,但毕竟是宣战了。
历史学家门都百思不得其解,中国在和日本已近打了将近十年了,为什么在美国对日本宣战后才宣战?中国弱啊,中国难啊。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和英国宣战。
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向日本宣战,12月11日,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当天美国也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德国被日本拉下水了。
德国意大利极其仆从国对盟国宣战。
世界的局势,被一支军队的偷袭,几个领袖运作而彻底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地打起来了。
;
第509章 香港:花开;花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珍珠港事件只不过是个开始,它绝对不是孤立事件。接下来还有一系列事件。从这些事件里,你可以看到,日本计划的完整性。
1941年12月8日。香港。
凌晨,日本第23军司令官阶到了大本营的急电:“花开、花开”。
这绝对不是提醒日军将军去香港春游的电报。
早晨4时,第23军司令官酒井隆中将于当日4时下达开始进攻香港的命令。日军38师团从广东方面出发;跨过深圳河;向新界进攻;揭开了进攻香港的序幕。
进攻香港是日本南进计划的一个环节。这是个不很显眼的环节,但是表达了对英国的态度。香港在华南地区很重要,一定要拿下来。
进攻香港的计划是日本南方作战计划的一部分,计划命名为“c作战”,指挥着为酒井隆,从1941年9月就开始筹备了。
香港局势危急。
在日军进攻前,岛上共有英国、印度和加拿大的地面部队约1。2万人,其海军部队只有1艘舰龄很老的驱逐舰、8艘炮艇和若干巡逻艇,由英国的莫尔特比少将统一指挥。香港要塞物资储备比较充足,守军司令莫尔特比将军准备坚守半年以上。
日军方面,日本早就伺机攻占香港。日军准备进攻香港要塞的陆军部队为第23军,下辖第38师团、第51师团的第66联队和第1炮兵部队等。51师团是刚从中国东北调来的。
空军是第1飞行团,有轻轰炸机34架、战斗机13架、侦察机9架。海军为第2遣华舰队,有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鱼雷艇和炮艇多艘。
随着开战日期的迫近,海陆部队进入位置。大本营严令:必须在马来登陆战打响之后开始行动,不得提前。
到12月8日凌晨,23军开始进攻,炮兵轰击英军的前沿阵地,飞机轰炸启德机场,舰队从海上封锁了香港地区。接着,地面部队发起进攻,迅速突破深圳防御,向九龙半岛上的“酒徒”防线进击。
因为日军是临时凑起来的,内部协调不好,228联队和230联队私自行动,日军整体部署被打乱,日军进攻推迟。就是这个推迟,给香港大撤退提供了机会。
香港大乱。
这时候,香港弹丸之地,因为是殖民地,中国人又对殖民地有那么一种莫名其妙的信赖感,在日本人入侵后,大批有钱人,文化人都聚集在这里,躲避战乱。广州一带也有很多人进了香港。
香港和其他城市一样,在战争中繁荣起来。
这几天,街道上披红挂绿,准备过圣诞节,这是英国殖民地的特点。
日本人发动了珍珠港事件后,大家开始紧张起来,如今,战争这么快就来了,大家准备迎接战争,准备逃亡。
21日,日军控制了紧急供水水库,香港市区立即断水。守军于1941年12月25日17时50分,守军指挥部挂起了白旗,香港共坚守了17天。这是后话。
此时的香港有大量的避难人群,富商大佬,土豪名媛,咸集于此。
说一说名人,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陈寅恪、陈济棠等都寄居香港。这些人的任何一个被日军俘虏,都是巨大的政治灾难。
消息传到了重庆,重庆立刻注意到了这一点。快,加派航班,把他们运出来,运到重庆来。
名人们开始从香港乘坐飞机撤离。
在香港的人还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谁是最厉害的?孔家的人,宋霭龄,她的二女儿孔令伟,以及他家的老妈子,大批箱笼和几条洋狗。有狗吗?没有狗吗?到底有没有?
可想而知,在日军战斗机封锁下,民用飞机从香港起飞,其危险性是如何高。但是,这是从香港撤退的主要通道,其它通道都在交战。
一批一批的名人开始撤退出来,当然,大量的人是没资格乘坐飞机的,柳亚子,何香凝,以及上千的文化人,大多是后来东江纵队秘密组织撤退的。陈济棠是自己设法在沦陷后逃离的。
极其少的人乘坐飞机离开香港,包括宋庆龄。
大公报社长胡霖胡政之也在香港,大公报社总编辑王芸生向老蒋的秘书陈布雷要求,得到蒋的同意,将胡列入抢救名单。
1941年12月8日。香港。
八路军办事处的主任是小廖,廖承志。
他刚刚接到了重庆来的命令,要营救滞留在香港的一千多文化人逃离香港,返回内地。
转运路线具体而清晰。电报说,在交战期间,要先把文化界人士转入地下,代交战结束,港九大队的人再秘密地把人偷偷地接走。
小廖立刻动员港九大队在香港的所有人,四处联系文化界人士,要求个人专门负责固定的对象,待时机成熟,统一安排离开。
几十个人四下去了,有的联系人,有的安排路线。
省港大营救提前开始了。
八路军驻港办事处机要部的潘柱口袋里装着廖主任给的几百港币,去华商报社。
潘柱22岁,在香港长大,熟悉香港,他此行的目的事找在华商报工作的张友渔以及在生活书店的徐伯昕,再通过他们找其他人。
后来,很多文化人都写文章回忆这一段艰苦惊险的经历。
张友渔回忆,潘柱找到他,在他的房子旁守株待兔等了两天。此时香港已经沦陷,很多文化人都已经数易其居,虽然张友渔和他们素有交往,也很难联系上。
找胡绳时,敲了半天门,出来开门的却是个不相识的女人,说了声“没这个人”就把门“啪”地关上了,他“悻然”走到了楼底,刚要离开,忽然,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正是胡绳。
胡绳带着他,在胡同里碰到了戈宝权,戈宝权提供了地址,他们找到了茅盾和叶以群,又在跑马地找到了于毅夫,在铜锣灯笼街找到了邹韬奋。
文化人像珍珠一样层层串联,网络逐渐扩大,他们被分批安置到了多个临时联络点中。
这时候,日军占领香港已经很久了。
12月10日,重庆机场。
从香港最后起飞的一架飞机到达重庆机场,大公报编辑部派人到机场迎接自己的社长。出人意料,飞机上走下来的人没有胡霖和其他要人。
从飞机上下来的是谁?
孔祥熙的夫人宋蔼龄、二女儿孔令伟、老妈子、大批箱笼。
还有几条洋狗。
12月10日,重庆。
《新民报》日刊刊出采访部主任浦熙修所写现场报道,标题是:《伫候天外飞机来——喝牛奶的洋狗又增多七八头》,在四条相关新闻中夹杂着两行文字:日来伫候于飞机场遥望飞机自天外飞来者大有人在,昨日王云五先生亦三次前迎,三次失望。
文章十分隐晦。这是审查的结果。
大家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几日后,消息到了西南联大。马上,西南联大里出现了反对孔祥熙的标语。
几天后,学生们上街游行,到处张贴标语。
根据国民党当局收集的情报,标语计24条。有趣的有:
打倒以飞机运洋狗的孔祥熙。
孔贼不死,贪污不止!
打倒祸国害民的孔贼!
屈杀留港官员者是谁?
香港危急,飞机不救要人,而运狼犬,孔祥熙罪恶滔天!
孔存款十七万万元在美国!
打倒操纵物价的孔祥熙!
打倒操纵外汇的孔祥熙!
打倒发国难财的孔祥熙!
打倒囤积居奇的孔祥熙!
香港危险时,政府派飞机去救党国要人,带转来的是孔祥熙夫人及七只洋狗、四十二只箱子!
12月22日,驻港的英俊在黄竹坑中峡湾仔一带接连败退,香港总督杨慕琦见大势已去,在25日下午决定投降。英国人在殖民地投降,已经熟极而流,这一次投降,像模像样地抵抗了几日,投降。
死守赤柱的英军因为通讯中断,26日凌晨方才投降。
日军占领香港开始了。
占领香港,给重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倒孔运动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平息。各个大学对此反应尤其强烈,给重庆政府压力很大。
为了平息事态,蒋夫人曾经到西南联大,发表演说,说他的姐姐胆小,没有养狗。在报纸上,也有澄清事实文章刊登出来,不过没人相信。
这个风波,把香港沦陷给中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掩盖了。香港沦陷,上层没有一个花花世界去做头发也就罢了,关键是一个避风港没了,给人民抗日的信心再次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
1;后世的一些人看历史,把用飞机运狗这件事说成乌龙事件,未必确切。所谓无风不起浪,不能简单地采信宋家在报纸上的说法,因为那时一面之词。说这件事是乌龙事件,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这些人没有证据。当时兵荒马乱,没有几个人有能力到达飞机场,消息都是那些大人物身边人流散出来的。极力澄清的是没有狗乘坐飞机,那么箱笼和老妈呢?
2,孔家贪污,很有一套。在宋美龄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美援后,有这么一件事,说购买了一批船只装载物资和武器回国。结果很久没有到达。有人问责,答曰:船沉了。简单的一个理由,上千万的美元就成私人的了。这件事后来在台湾时代被揭出来,但是,也没有确切证据。
;
第510章 中俄不平等条约呢?()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1年12月12日,王爷庙附近,根据地,一个山洞里。
在山洞里,一个人摘下耳机,对着墙呵呵大笑。隔壁的机要人员跑过来,道:“路总,什么好事?”
小路道:“听收音机,你们听收音机。”小路刚刚从伊春飞到这里,立刻收听最新的美国新闻。新闻从香港或者重庆播出的。
参谋道:“英语的?还是俄语?听不懂。我只懂得日语。”
小路道:“这是美国的广播。你听,珍珠港一片火海。水面的油料在燃烧。整个港湾所有的东西都烧着了。你听。修理厂,船坞被炸后又被烧了。”
参谋道:“这还是好消息吗?”
小路道:“美国人参战了,这消息还不够好吗?天下还有比日本政府更加愚蠢的吗?没有!日本愚蠢,能不高兴吗?老子隐忍两年,好日子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康斯坦察来到小路的指挥部,见小路坐在椅子上看地图,身边的桌子饭菜没吃,凉了,水没喝,凉的。
小路见他进来了,道:“请坐。”
康斯坦察道:“路,现在正是好机会,我们可以发动进攻了。政治局的意见,是要你们打动大规模战役,想日军发起总攻,而不是象以前一样,打游击战,打击农村政权。我们的远东丢失了,现在,西伯利亚的压力很大。”
小路道:“现在的机会比起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