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305部分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305部分

小说: 百人会之关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他们再说什么,小路继续道:“昆明还有其他大学,我们也要联系,也要资助。遵义的浙江大学已经资助了,四川和西安的几所大学也资助了,效果很好。”

    梅贻琦道:“这个我们都听说了。”

    小路道:“我知道,和我们联系多了,政府会给你们施加压力。我们可以这样解决,你们可以拒绝我。以后有人来找你们合作,接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合作后,你们尽可以保持学术独立,思想独立。”

    蒋梦麟道:“这样,很多人就放心了。”

    小路道:“今天,我们三个人的对话请不要外泄,我怕我的帮助给你们带来麻烦。”

    张伯苓:“我看我们合作没有问题。”

    小路道:“你们表面上可以对我严词拒绝。我离开后,会有人找到贵校。贵校附近会出现一个公司,下辖若干工厂。老师和学生可以在校方组织下参与进去,主要是产品开发,工艺研究,生产组织管理,工人培训。”

    张伯苓:“只要不参与政治,我们没有问题。”

    小路:“请放心。生意人表面上是铜臭熏天的,政治倾向不明显。另外,公司有些大员有股份。很大的大员,可保无大的政治风险。我们这样做,也是无奈。另外,我想和你们学校有个约定。”

    张伯苓:“什么约定?”

    小路:“一旦我光复北平和天津,局面稳定了,希望几家大学回去。”

    蒋梦麟:“回家,当然是我们的最大的愿望。不过,你们能靠自己的力量光复华北吗?”

    小路:“走着瞧。”

    ******

    1,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页,精彩程度,甚至不亚于很多重大胜利。不了解,的确不应该。

    2,梁思成林微因是在北平沦陷后,日本人要他们出任伪职,二人不干,携家逃离,路上十分艰苦。在路上,患病的林微因得到几个航校的学员的帮助,到达昆明。从此,他们就成了这些航校学员的家长。后来,航校的学员加上林微因的弟弟林恒,统统阵亡了。

    ;

第475章 苏联政%治%局下决心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1年8月5日。伊春。

    有了何文元这个大商人,小路一行交通十分便捷,他们搭乘云南王的飞机飞往重庆,又搭乘张学良的飞机飞到延安,会齐赵尚志,带着几十个干部,飞回了伊春。这一次,除了贺大姐子珍一家,其他人都回来了。

    回到伊春后,小路在伊春开始一系列布局。

    这几天,日本时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从1941年7月7日,日本陆相东条英机正式下令实施“关特演”计划,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关特演?就是关东军特别演习,简称。为什么要搞这个演习?

    7月26日,日本迫使法国维希政权签订了日本与法属印度支那共同防卫协定;7月29日日军侵占印度支那南部。日本的南进的真正目的暴露无遗。

    苏联看到了,美国也看到了。

    但是,和日本关系密切的德国,要求日本配合德国,对北方的苏联进行攻击。苏联被夹击,很快就会失败。

    这是德国的一厢情愿,日本的策略是南进,不是北进。在诺门坎战役后,日本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苏联的战力强,虽然不如大日本皇军,但北进会陷入长期战争,日本拖不起。

    为了应付盟友德国,

    随着欧洲强权的衰落,美国已经把亚太看作了他的势力范围,以菲律宾为起点,美国意图染指法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地,荷兰的殖民地。

    显然,日本这一行动触及了日本的根本利益,因此惹火了美国。

    美国马上做出强烈反应。1941年7月2

    6日,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8月1日,又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等战略物资。

    这样,日本最担心的石油禁运的恶果终将来临。

    日本人非常清楚,日本海军一天大约要消耗石油12万吨;如果没有美国的石油供应;日本当时的石油储备仅够海军使用两年。这也就意味着;两年后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机器将被迫停止运转。

    另外,日本加紧对老蒋政权诱降活动,也始终没有结果。

    面对上述形势;日本统治集团不得不考虑新的对策。

    8月9日;参谋本部决定:“无论苏德战场如何演变,取消在1941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计划;专心致力于解决南方的计划。

    马上,日本制定了《帝国陆军作战纲要》。其主要内容是:(1)

    以驻中国东北朝鲜的16个师团来实行对苏警戒。(2)对中国继续按既定方针作战。(3)以1月末为目标;作好对南方开战的准备。

    8月9日的决定是一个标志,是一个转折,日军已经放弃执行“关特演”。

    这一场自明治以来日本陆军最大的集中和动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这时候,日军在东北的军力已经超过70万,一小半是新近从日本本土调集来的。另外,在东北的日本人也大量地应征入伍。如果算上特务机关的人,开拓团的武装平民,关东军的力量已经到了一百万人。

    10日,小路把这份情报传递给了苏联远东。

    11日,小路再次传了一份情报,日军开始从东北撤离了第一个师团,因为还在东北招收日本武装平民入伍,因此,日本的总军力没变。

    同时,小路也把这两份情报传给延安。延安很多人知道了这一份情报,判断日本和苏联不会开战,对东北民主联军的行动大概要取消了。

    不过,东北的准备根本没有松懈,相反,东北上下外松内紧,开始准备战斗了。

    |

    很快,几份情报都摆在斯大林的办公桌上。

    在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份来自东京的情报让斯大林下了决心。

    情报的搜集者是左尔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叫拉姆扎的谍报小组在东京秘密活动着。

    这个小组由前苏联、日本、德国、朝鲜、法国、英国、美国、斯拉夫、波兰九个国家的三十余名情报人员组成。为首的就是有德国血统的苏联红军总参谋部四部侦察员、德国《法兰克福报》驻日记者、德国驻日使馆新闻专员理查德·左尔格。

    另一个核心成员是日本志士尾崎实。他的公开身份是《朝日新闻》记者、中国问题专家、近卫文磨首相的私人秘书兼顾问。

    其他的骨干成还有法国驻日记者武凯利奇、报务员马克斯·克劳森及其妻交通员安娜。克劳森、日本合作人宫城与德、川合贞吉等。这些情报人员都是反法西斯国际主义战士。

    他们打人敌人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刺探德、日法西斯轴心国的战略核心机密。他们曾在所有反法西斯盟友的谍报机构中最先侦悉德国将于1941年6月下旬进攻苏联其主攻方向、兵力部署等绝密情报,并将情报及时发往莫斯科。

    拉姆扎小组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分析了1941年夏日本御前会议作出的帝国国策要纲决定,得出日本此时的国策是南进而不是北攻的结论。

    因为左尔格的德国人的身份,加上他在日本上层长袖善舞,很快就在日本贵族和外交圈子里获得了这一重要情报。

    他是个战略情报专家,所有的情报都不是兵力部署领袖行程这些小事,而是这几个据的走向,各国政府在关键时刻作出的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情报。

    还有几分重要得情报从中国来。中国重庆政府德国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报来源丰富。另外,中国的香港也是各国情报交易的中心,情报质量很高。

    以前的经验多次表明,中国情报很可靠。

    经过激烈的讨论,斯大林同意了大家的观点,日本的确放弃了北进的计划,远东安定了。

    参谋部在斯大林的决心下达后,制定了一个计划,马上调动远东的军队增援西线战场。

    在卫国战争的关键时刻从西伯利亚东线抽调数十万兵力投入莫斯科和大林格勒战役,集中兵力打击德军,使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拉姆扎小组在日本活动长达八年之久,不幸于1941年10月被日本反问谍机构——东京警视厅特别高等警察课破获,包括左尔格在内的要骨干全被逮捕。

    这就是世界瞩目的“共产国际间谍案”,亦即“左尔格—尾崎事件”。随后,它又引发出另一起所谓“中共谍报团案”,上海情报科的不少情报人员遭到逮捕,其中包括日籍中共党员中西功、西里龙夫等。

    苏联方面五天后才获悉左尔格被捕的这一消息,但由于政治的原因,苏联方面对此保持了沉默。

    这是后话。

    ;

第476章 苏联远东军西进()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1年8月12日,苏联。叶卡捷琳堡。

    叶卡捷琳堡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始建于1723年,在莫斯科东1670公里。

    这个城市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区中心城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首府,叶卡捷琳堡历来都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到战前,城市人口增加了三倍,达到了43万人。

    最近,因为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撤退的工厂迁入,人口一下子多了起来。另外,听说列宁格勒的艺术品也来了。

    这一下子,整个城市拥挤起来,郊区的新工厂正在建设,房子不够用了,城市里的人也多了起来。

    叶卡捷琳堡郊区不远处,一片白桦林里,有一个农庄。农庄是个小村庄里面的一幢房子,远离其他其他房子。

    整个村庄都属于本地一个集体农庄。这一户人家的农庄的主人是个很不起眼的农民,成分是中农。他以前有个亲戚是坏分子,自从坏亲戚处决以后,他老实得很,大家慢慢地忘记了他是中农,虽然不按照贫农和下中农对待,但也不会象对待中农一样。他好象被人遗忘了。

    不过,前一阵子,他的生活改变了,因为一个人的到来。

    这个新来的人就是二月份从东北回来的谢苗诺夫。

    农庄的主人是谢苗诺夫的远房亲戚,本来不想接待谢苗诺夫,但是谢苗诺夫给了他很多钱,还有金子。他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接受了。

    谢苗诺夫整天不出门,再加上这里偏僻,因此,根本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最近。德国人进攻,全国开始动员参军,大批的青壮年都参军去了,村子里更加冷清了。

    谢苗诺夫的这个农庄主人亲戚因为岁数大了,没有参军,和几个岁数大的农民负责土地耕种。这些天政府征召他们去城里搞建设,在城郊建设新工厂。白天,农庄几乎没什么人。晚上,劳累的农民回到家,吃了饭就会早早休息。电力不足,农村开始限电,晚上,整个村庄漆黑一片。

    安静的农村给谢苗诺夫的活动创造了方便。

    谢苗诺夫白天不出门,有的时候一次出门,十几天不回来。他自从回到这里,用一部电台,指挥了二十几个小组的行动,在多个城市侦查各种消息。他本人在叶卡捷琳堡市区也有住处,只不过不经常去而已。

    他的小组行动异常的顺利,虽然在西部死了几个人,但是没有大规模暴露。等战争开始,契卡把重点放到了西部,放到了保卫城市和保卫工厂上,他们的行动就更加安全了。

    这两天,他发现,本地兵营的军队开始向西开拔了,同时,他们还侦查到,大量的军车从东向西,运输的是苏军大部队。

    他很敏感,知道这是重大情报,便向关东军发出了情报,另外还请示如何做。

    关东军很快回电:停止行动,放他们顺利通过。

    同时,他还向德国发电报,报告了这一条情报。

    很快,德国方面来电,要求他们破坏铁路,阻止苏军。

    不错,是德国。

    谢苗诺夫秘密回到苏联之后,带着关东军提供的德国情报人员的联系方法。很快,他就和德国人联系上了。德国人对他们很重视,要求他们替德国工作,做双料间谍。故此,谢苗诺夫的情报,每次都发给日本和德国两家。

    德国人出手大方,这使得谢苗诺夫给手下的钱一下子多了,谢苗诺夫自己的钱也多了起来。进攻苏联的三个集团军群都给了他一些好处,派高空飞机在乌克兰给他空投了通讯器材,活动经费。

    谢苗诺夫熄灭已久的希望重新点燃了,他想借着德国侵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