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德军对于攻势依旧猛烈,这时候,苏军也开始反击。因为飞机场几乎都被破坏了,步兵坦克兵没有空军配合,反击无力,也很盲目。再加上苏军的坦克不如德军,坦克部队和步兵一起失败。
德军的迅猛进攻,使得苏军指挥不畅,下面的情况混乱,情报不能及时传上来。
一两天后,苏军开始还击。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在跌跌撞撞中开始了,在错误判断德军战略意图中开始了,在德军的节节胜利中开始了。抵抗,撤退,再抵抗,再撤退。
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于1941年6月22日,芬兰于6月25日,匈牙利于6月27日,先后对苏联宣战。丹麦于6月26日,维希法国政府于6月28日,相继和苏联断绝关系。
******
1,对于这场战争,西方叫苏德战争。苏联自己叫卫国战争。因为中国和苏联当初的关系,大陆叫卫国战争,台湾的研究文献叫苏德战争。称为苏德战争的,对于战争事实比较客观,但是感觉苏联是很差劲的。这在逻辑上不通,因为毕竟是苏联把大多数德国力量消耗掉的。称为卫国战争的,对于苏军苏联人民抗击德国的行为描述很多,这也不符合逻辑。既然如此厉害,为什么苏联的损失那么大。把两个观点联合起来看,才能看清楚。
;
第461章 痛苦的汽车厂()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1年6月27日。基辅。
在整个苏联西部,苏联在组织大撤退。他们烧掉田野里即将成熟的小麦,把工厂机关转移,向东,向东。
火车站里,大量的汽车载着机器和原料驶进火车站,工人们把机器搬运下车,再一点一点地搬上火车。为了运输方便,大型的机器已经拆解成了零件。技术人员盯着工人们,生怕零件少了一个。
很快,十几个车皮的机器装载完成了,几个拖车上摆放好了大型机器。铁路调度人员已经安排好了火车头,火车头早已经开火,蒸汽已经加足了,只等着开车命令了。
谁都没有注意到,车站对面的一栋小楼里,一扇窗子开着,窗子里面挂着窗帘,窗帘后面的两个人正在把一架发报机装进皮箱。一个人道:“德国飞机会来轰炸吗?”
另外一个道:“这你放心。日本和德国的合作是十分紧密的。我们发出的电报,实际上是给德国的。快,再有两分钟,飞机就来了。”
二人出了屋子,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车。这是高尔基汽车厂的设计出gaz61,是苏联的第一种轻型越野车。gaz,知道了吧?就是大名鼎鼎的嘎斯,嘎斯,是高尔基汽车厂的简称。
马克西姆,高尔基,伟大的苏联文学家。除了学习文学专业的,还有什么人知道他?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最大的痛苦能产生伟大的文学,《童年》,《在人间》,还有《我的大学》。
当然,高尔基汽车厂,你不能认为它是痛苦的汽车厂,只不过是个名字而已。
这一辆嘎斯车离开车站,向城外开去。他们走的方向是东方,去下一个城市。
刚刚离开基辅,车上的两个人就听到了飞机飞行的声音。很快,他们就听到了爆炸声。他们是很熟悉基辅这座城市的,爆炸声音传来的地点正是火车站。
二人把车停了下来。这段路在一片高坡上,刚好可以看清楚城市里的情况,仔细观察轰炸效果。
一列火车刚刚开出了车站,就被一架德国飞机发现了,追了上来。飞机沿着铁路俯冲,丢下几颗航空炸弹,一下子把这列火车炸毁了。
很快,轰炸停止,火车站大火熊熊。
在路边高地观察的两个人立刻把发报机打开,经过呼叫,得到了应答,马上发出了一个很简短的电报文:“确认基辅火车站已经成功轰炸。”
发送了电报。二人马上上路。
|
大战开始几天,苏联当局马上开始调动军队,迎击德军。各地的部队秩序很快就恢复了。虽然战斗不利,却把德军的凌厉攻势给迟滞了。
在反击的同时,苏联很快就意识到,苏联不太可能把德军阻滞在苏联的西方战线,德军会很快地占领更多的土地。土地上,大量的工业设施,大量的工厂,特别是兵工厂,会落入德国人的手里。
于是,苏联成立了撤离委员会,把苏联西部各地的工业撤离,撤退到乌拉尔山去,撤退到中亚去。
撤离委员会里,什维尔尼克是主任,而米高扬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工人和工业设施撤退。在撤退工作里,他作出了大量的工作。
米高扬,全名叫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是斯大林的忠实的支持者,于1923年成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26年被任命为内外贸易人民委员,此后一直担任这方面的职务。1935年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成为政%治%局中贸易问题的专家。
搞工业撤退,他是行家。眼看德军距离基辅不远了,撤离委员会集中撤退力量,撤离基辅的工业设施,没想到刚刚开始,就遭到轰炸。
飞机只轰炸了两分钟就离开了,基辅委员会的人员马上就来到了火车站现场,经过勘察,车站算是完了。
车站方面马上提出了一个方案,在铁路上搭建临时站台,继续装车。
远在莫斯科的米高扬马上批准了这个方案,要求他们连夜组织撤退。
发出了这一道命令,米高扬马上签发了另外一道命令,批准飞机制造业的撤退方案,命令几个飞机设计局和飞机制造厂立刻撤离。
撤离的飞机设计局就包括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而这个米高扬,是政治家米高扬的兄弟,飞机设计师米高扬。
飞机设计师米高扬,大学毕业后进入飞机场,1937年进入该厂的设计室,从事飞机设计。在这个设计室里有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格列维奇。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一见如故,开始研制新飞机。
为了加速飞机的设计和制造,1939
年2
月,斯大林亲自在克里姆林宫主持会议,决定广为招标,择优组建新的设计局。米高扬和格列维奇的设计方案入选,获准组建设计局。
苏霍伊、雅可夫列夫、伊柳辛设计局等日后如雷贯耳的名字也是在这个时代组建的。
在世界航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诞生了。两人姓氏的字头合起来便是“米格”,他们设计的飞机就是世界闻名的“米格”飞机。
政治家米高扬倒不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兄弟,所有的飞机制造业都要撤离。另外,其他军事工业也在积极制定撤离方案,坦克,火炮,枪械工厂都将撤离,从一个一个重工业基地撤离。
|
德军在白俄罗斯方向进展顺利。23日,德军占领格罗德诺。苏军第10和第3集团军各一部向该市实施反突击,未达目的。
24日,德军占领维尔纽斯。巴甫洛夫大将急令西方面军预备队前出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
25日,德军向西方面军深入苏军后方,实施两翼包围,使其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苏军第3和第10集团军奉命通过仅剩60公里宽的走廊,撤离突出部。
26~27日,德军2个装甲集群先后进至明斯克近郊,并于28日占领该市;西方面军主力第3、第10集团军的11个师在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新格鲁多克附近地域陷入合围。
29日,德军第9和第4集团军在比亚韦斯托克以东地域会合,将被围苏军分割为两部分。7月9日,被围苏军大部被歼,一部分散突围,一部在德军后方开展游击活动。据德军战报:此役俘虏苏军约32。4万人,缴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
德军的中央集团司令元帅费多尔·冯·博克战功赫赫,古德里安大量消灭苏军坦克,二人在德国受到尊敬。
相反,而苏联的司令西方面军司令员德·格·巴甫洛夫被逮捕,7月份被枪决。
在占领白勒罗斯的同时,德军立刻驱使俘虏,修复被炸坏的飞机场,不到两天,边境一些飞机场修复,德军开始以此为基地,向苏联内地进行轰炸。轰炸基辅的飞机就是从白俄罗斯起飞的。
******
1;德军在中路的进攻最顺利。很快就攻到斯摩棱斯克。此时,希特勒突然改变了注意,要求暂缓进攻中线,改往南线,夺取苏联的粮仓和石油。这从客观上救了莫斯科。很多人都挞伐希特勒,说他这是最愚蠢的。其实,希特勒未必愚蠢。进攻苏联几百万大军,吃的喝的哪里来?肯定是其后勤补给出问题了。后来的德军给前线的部队找不到棉衣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没有石油,他们怎么进攻莫斯科?
;
第462章 从苏联归来()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1年6月30日。伊春。
小路刚刚欢迎完一批从苏联归来的干部。
这一批干部里包括贺大姐子珍,孙维世等人。他们这一批人是最不顺利的。
本来他们很早就离开了莫斯科,但路上因为特务破坏,火车损坏,跌跌撞撞走了将近一个月,后来,在一个小城停留了很长时间,等苏联红军彻底把道路清理安全了;修复了破坏的一座大桥,这才回到中国。一路上历经波折,用了两个多月,好在有惊无险,全部人员安全回到了伊春。
伊春对他们的态度相当热情,当天安排好了去处和房子。所有的年轻人继续进大学学习,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大学和专业。孩子进其他学校,而成人则住进招待所,分配工作。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要人的单位你争我夺,开始介绍自己单位的情况,希望他们进入自己的单位工作。
一个很神秘的人直接带走了十几个年轻人,引起了其他人的不快。这个神秘的人虽然是中国人,却叫尼古拉,直接跟那十几个年轻人说俄语,说了几句,十几个人二话不说,表示同意。
小路和薛芮亲自接待贺大姐子珍和孙维世,招待他们吃了工作餐,也就是在食堂买的玉米面饼子白菜土豆萝卜汤。为了欢迎大家,食堂杀猪,菜汤里加了肥肉。因为大量安排难民,安排八路出关,整个根据地粮食紧缺,如今吃到肥肉,大家自然兴高采烈。
吃完了。小路道:“二位,贺大姐;我刚刚把您的情况和孩子的情况报给了主席,他很高兴你们平安回来,要求您先在伊春工作。我建议您在抗体军政大学教务处工作,同时学习。您看如何?如果要求工作,在大学里适应一阵,您再选择单位。向您这样的老资格,大家可是抢破头的。”
贺道:“好。我就去军政大学。”很痛快地答应了小路的建议。
贺从王丽嘴里了解了小路的很多想法,如今见面,马上表达了感激之情。特别是小路送去的药品救了两个孩子的性命,这使得贺对他无比的感激和信任。
小路对孙维世道:“你是人才,很多人抢你。我给你两个建议,一个是在王丽的部门从事外交工作,一个是在薛芮的部门从事机要工作。你可以继续学习,但是现在缺人,加格达奇刚刚抽走了一大批人,很多岗位要人工作。如果要学习,建议你半工半读。”
孙维世道:“王丽姐说过,要我去她那里,如今,薛芮姐又要我去他那里。可是,刚刚还有几个领导要我。我觉得,我是搞文艺的,去电影厂,去广播电台,剧团,宣传部都可以。可是去外交部门,或者机要部门,我不知道干什么。”
孙维世有些想不通。
小路道:“我们当然尊重你的选择。不过,我想说的清楚一些,就是信任你。薛芮跟我要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我建议你进机要部门。这可能和你的文艺青年性格不相符合,但是薛芮担子实在太重,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人。在这里,你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薛芮道:“我来跟孙维世谈好了。王丽那里,我去说。”二人到小会议室谈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出来了,孙维世愿意在机要室工作。
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
屋子里只有小路,薛芮,孙维世三个人。孙维世见没外人,道:“路司令,你真的是从未来来的?”
小路没直接回答她,道:“你的很多事情我都知道,比如说,你当初去苏联,是穿着草鞋上飞机的。对不对?”
|
孙维世聪颖智慧,周邓都十分喜欢她,认她作干女儿。周邓抚育供养的众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