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百人会之关东局 >

第258部分

百人会之关东局-第258部分

小说: 百人会之关东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路又恢复了上次的状态,白天和几个参谋在战马上打盹,晚上还要工作很长时间。通常在缺情报的时候,立刻回电伊春。

    几天后,彭总手里已经有了全国日军兵力的分布图。同样,延安毛公手里也有了一张同样的图。而且,情报还在不断地传来,比如,山西北部的日军组成就很清楚了:

    池田龟市中尉排级分队驻在娘子关,为警备队。

    第八混成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参谋泉可畏翁中佐,下辖第三十四大队驻在井陉附近。

    独立第四混成步兵旅团,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中将,该旅团驻阳泉的是第十五大队,大队长为德江光中佐驻扎寿阳的是第十四大队,队长原田寅良中佐;驻扎榆次的是第十二大队。

    独立第九混成步兵旅团,旅团长为池上贤吉少将,參滞撂锉嶂凶簟F渥ぬ谒氖蠖樱ぴ孟氐奈谌糯蠖印�

    独立第三混成旅团驻扎察南南部。

    独立第二混成旅团驻扎在北部同蒲路沿线。

    另外,河北各地铁路沿线的日军分布也搞清楚了。

    |

    克服困难,小路一行终于在8月28日到达了武乡县的八路军总部。

    小路觉得很高兴,百团大战确实推迟了,因为历史上百团大战已经开始七八天了。

    到了武乡县的八路军总部,彭总大喜,不等小路敬礼完毕,道:“有你来到,我可以讨论情报了。”

    小路道:“真是对不起,来晚了。”

    彭总道:“还行。如今有了你送来的十几部电台,八路军各个部队通信比以前方便多了,而且按照你的说法,我已经严令各个部队团级以上指挥官必须有手表,还有,整个部队正在进行正规阵地战的训练。现在,我吃不准的,就是选择一个时机了。”

    小路道:“我吃不准的是,秋收之前,我们能搞到多少粮食,粮食能坚持多久?”

    彭总道:“我们的计划不过是7天计划的破袭战。”

    小路道:“如果7天打不下来,那样就会延长,一起作战的民兵也要吃饭。要紧的是会耽误收割庄稼。”

    彭总道:“你要推迟作战时间?”

    小路道:“晚辈以为,秋收以后为好。秋收后打,不但我们有吃的,日本人的粮食因为我们的攻打一定收不上来。铁路不通,外面的粮食进不来,里面征不到粮食,对战役有利。”

    彭总道:“有道理。你认为我上一个计划是攻坚战?”

    小路道:“是。我觉得我军打攻坚战需要训练,另外如果能打成全局运动战与局部攻坚战,那会更加有利。”

    左副参谋长道:“怎么还没进屋,就讨论起来了。先进去休息一下。”

    小路向左权敬礼。

    进了屋子,彭总性子急,三个人立刻开会,针对小路在路上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小路在路上,除了大量提供情报,还提出了几个问题。情报解决了了解敌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针对八路军自己的。所谓知己知彼。

    彭总就是这么一个人,你说的没道理,那会不以为然,说错了,他会跟你发火,但是说对了,他则会愿意跟你探讨。

    小路根据后世对百团大战的总结和研究,提出的问题自然是刀刀见骨。当时八路军打游击已经习惯了的,为了配合政治形势而打阵地战,自然问题多多。而这些则是后世总结得最多的。

    问题之一就是指挥的问题。

    历史上,百团大战最初只计划二十几个团参战,不想很多部队听说兄弟部队开打,立刻投入战斗,给予配合。很多民兵也都操家伙参战。他们的配合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起到了牵制兵力的作用。缺点就是没有统一的指挥,行动混乱。

    因此,小路电报里问:能保证其他部队整齐划一地接受指挥吗?其他部队参战怎么办?如何指挥?计划开打,敌人势必增援,我计划外部队势必参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指挥。

    部队大了,就是游击战,也得加强指挥。

    问题之二是从游击战法到阵地战和攻坚战法的过渡问题。

    游击战,走到哪里就算哪里,时间观念不强。阵地战,必须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指挥员有手表吗?延安还有用日晷计时的,军队不行。夜里怎么办?后勤如何供给?民兵进行后勤补给训练过没有?

    就是游击战,训练好了也能提高战力。

    说到手表,就要说时间。当时,时间是个不成问题的大问题。历史上,指出时间问题的是英国人林迈可。不过这是百团大战以后的事情了。

    英国人林迈可1937年12月来到北平,执教于燕京大学。1941年12月8日清晨,其夫人李效黎收听英国广播,知道美日交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林迈可与李效黎、英籍教授班威廉和夫人克兰尔一起逃离燕京大学。

    稍作停留之后,过了1942年新年,他们被游击队护送到平西根据地,再次见到了萧克司令员,不久到了延安,林迈可很快就接到朱总司令亲笔签署的八路军无线电顾问的聘书,李效黎则被安排在交际处做翻译。

    那时,延安没有标准时间,各单位或使用中国东部的华东标准时间或使用华中标准时间,而延安边区政府则在院里装了一个日晷,以太阳移动为作息时间。中央还在《解放日报》发布公告:规定延安标准时间一律以延安边区

    政府大院的日晷为准,当时的理由是日晷的误差对地里劳作的农民没有任何影响,还可以更好地接近群众。

    林迈可给毛公写了一封信:“据我所知,如今社会都已实行标准时区,只有山西的阎锡山实行太原时间,共党当然不愿效法一个军阀。”他还说明了使用日晷为标准时间的种种不便。

    毛公秘书给延安各单位打电话,询问意见。

    几天后,《解放日报》又发布新的公告:“中央决定在延安使用所在时区的时间,即华中标准时间。”毛公还亲笔复信,感谢林迈可提出的很好意见。

    小路自然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建议,新近开始播出的广播电台除了采用华中标准时间,还电台里每个小时报时一次,各地的指挥员用广播对时。这就保证了时间的准确性。

    使用统一时间这件事,在小路的搅和下提前两年多实现了。

    问题之三是装备后勤问题。

    攻坚有攻坚的武器,如大炮和炸药等,这些武器是否针对实际作战目标配置。是分散配置还是集中?哪里配置不足会影响战役的进程?拆毁铁路挖断公路需要一些工具,民兵准备了没有。

    粮食够不够?很多民兵要离开家乡参战,吃的怎么解决?能保证民兵不参战吗?秋收前的粮食还有多少?能接上新粮吗?

    问题之四是战后局势的预测和应对问题。

    这是百团大战被当时的人抱怨的最多的一点。百团大战后,日军在华北集中了大量部队,以华北肃正作战为主,吸引了华中和华南甚至海外的日军部队。如何预防。如果宣传得当,或许可以减轻,甚至有所避免。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判断日军战略动向。

    首先,重庆是否会步南京的后尘。重庆在谈判的时候要除掉南京伪政府,这是第一个条件。但是,重庆底气是,重庆觉得自己还有一战之力,日军已经没有组织大规模的能力,或者日军要把战略重点转移了,或者日军要以政治攻势为主了。日军会进攻黄河,进而进攻西安吗?

    很快,115师,120师,和129师也加入了讨论,延安也加入了讨论。各个部队根据讨论的结果,马上整军,针对时间问题,目前旅长级别的指挥官手表已经配齐全了,团长也配了一批,还缺一些,各个部队在自己想办法。

    其实,小路提出的问题,和延安的毛周朱是心有灵犀的。延安根据情报,对这场战役已经有了定论,不动声色,看各个部队如何动作。

    只五六天下来,各个部队的想法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的,各个军区的指挥体系也在开始加强,有些没有电台的单位也在琢磨电台这些洋玩意。

    各个部队都汇报说,新设备已经熟练掌握,请求装备部队的人留下来再带一带徒弟。延安有命令,这些装备部队的人,各个部队可以使用一阵,但是将来要归还给总部,统一使用。

    经过这一阵讨论,高级官员们搞清楚了绝大多数关键问题,加上时间的推移,战役的准备逐渐推进。

    ;

第403章 此是大战;当告延安()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0年9月4日。武乡县。

    晚上,彭总和左副参谋长来找小路,道:“你干什么去了?找了你一下午。”

    小路拿出一本小书,拍了拍,道:“你们忙制定作战计划,我闲得很,做了一点别的。”

    二人看了半天,道:“朝鲜字?肯定不是日本字。”

    小路道:“对,朝鲜字。《游击战术》。我把八路军的战术总结了一下。叫朝鲜班的人翻译成朝鲜文。他们已经把这本小书已经用电报发到了朝鲜。这下子可以放这两个学习班的人去延安了。”

    左副参谋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路道:“朝鲜我已经派了三批人了,《论持久战》他们是随身带走的。趁着日军二十师团来东北打诺门坎,他们搞了几个暴动。现在,他们已经发展到了一万多人。我把这本书发过去,汉语版的,朝鲜语版的全部齐全了。他们求战心切,可以打一阵。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彭总:“这能吸引多少日本人?”

    小路道:“势必能吸引一些东北南部的鬼子。然后,我们在东北南部的人再闹一下,朝阳一带的一个纵队在热河到张家口一带打一下,把铁路切断,你们看怎么样?”

    彭总:“你的纵队有多少人?”

    小路道:“不到一万五。如果热河的部队再配合一下,我们可以把战果再扩大一些。然后,我另外还有一个棋子。”

    左副参谋长:“什么棋子?”

    小路道:“我在热河一带有一只一千人的队伍,是特战队。我把他们运动到平西一带,住在平西根据地萧克司令员那里,找个机会,在北平狠狠地搅和一下子,怎么样?”

    彭总:“一千人能干多大事?”

    小路道:“这一千人的的指挥官是王三泰,就是那个活捉寺内寿一的人。这一千人的军费,相当于我的其他三五千人的军费,都是从各个部队挑上来的,人人以为能进这一支部队为荣。他们的技能,潜伏,暗杀,城市游击战,野外生存,射击,开汽车,开摩托,滑雪,侦察,开枪开炮,指挥小型局部战斗。还有一些会人开坦克。”

    左副参谋长:“射击也是技能?”

    小路道:“他们的枪是狙击枪,苏联造的。后来我们选用苏联的好步枪,自己造的更好的瞄准镜。一支枪,配一个观察员,配望远镜。两个人一个小组,很厉害。”

    左副参谋长:“你的警卫就是特战队的?”

    小路道:“是。王三泰给我派了一个班。我让他们给首长表演一下。”

    小路带着彭左二人,和十三个战士到外面走了一遭,过了一个多小时,一行人回来了,彭左二人不住地点头。

    |

    去延安学习的人离开了,由地方部队带领他们向西,穿越封锁线。

    左副参谋长带领参谋班子,把东北民主联军也参与作战加紧了计划,又做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另外,热河的部队和河北部队也参与作战,这一下子,作战计划涉及了五十几个团。

    小路提醒道:“上十万人了,已经是战略性的大战役了,是否要报中央?我们以前出动几千人,打小仗,自己就决定了,可是这次不同。”

    彭总:“应该上报,这里面涉及到八路军以外的事情。另外,上一次和刘邓聂等几个人商议后,他们自己回自己的根据地了。我的意见,这一仗,必须打,先在我们军队内部讨论,然后上报中央。”

    计划发给其他几个师后,还没有回来什么意见,国民党部队来信了,问你们到底还打不打了?

    左副参谋长给小路说了经过。八月初,原来的战役计划定下来后,朱彭二人拜访了卫立煌,说明了八路军要有军事行动,是打日本的,不要引起误会。消息传出去了,结果过了作战时间,还没打,国民党方面有些疑问,因此来探虚实。

    小路道:“明白了,一个是谈我们是不是针对他们,第二个是找些话题来挖苦我们,第三是找个理由来跟我们找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