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等半年,等鬼子在南方开始其他战役,北方军力再空虚一些,那样效果会更好,损失会更少。
小路在读书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这种假定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假定毕竟是假定。日军有极其强大的运输能力。这能力比起苏联不如,但是比国军强了多少倍,比八路强了千百倍。只要你打,日军总会在一个月到两个月后抽回足够的部队反击的。
百团大战,是战局的必然。客观上调动南方日军,减轻度黔西南压力,客观上野减少了重庆投降得可能。小路将重庆贺日本人私下沟通的小动作有关情报发送给延安,就是要说明这一点。
不过,从时机上看,百团大战还是晚一些发动为好。要把粮食收上来再打,准备充分一些。早一些晚一些,老蒋也不会立刻投降日本人。
这些主意都是在小路的肚子里转的,不能说。他相信,自己发出这些情报,对彭左的决心是有帮助的,何况毛周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意思,必然会插手此事。
历史上,百团大战是个中等规模的破袭战,最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只计划出动二十二个团,战斗打响,其他的团根本没管命令不命令的,操家伙就上。特别是一些地方部队,听见别人打起来了,岂甘落后,立即对本地日伪军开战,打来打去,上了一百多个团,连个别国军部队都上了,这才搞出个百团大战。
问题出在通讯不畅,总部对各地指挥不畅通,有很多部队根本没有及时地联系,是听到兄弟部队开打后主动参战的。他们的参战目标也是逮着距离自己最近的鬼子据点开打。
小路针对这两点,一个是送情报,一个是送通信器材,希望能有所帮助。
还有,百团大战里日本人死亡的数字,很多人有很多争议,八路军的数字固然有不准的地方,但也绝对不会象日本人说的那么小。如果仅仅死了几百个,日本人的反应会那么大?
小路想在张家口一带出手,把日本人打痛,让他们意识到在华北谁是主人。只有这样,才会有好日子过。
诺门坎战役后,小路曾经派俘虏的日军军官沟通,说自己可以把军力向西转移。虽然日本军队没有大规模象东,但东北联军则实实在在地停止了在东北东部的大规模作战,还大张旗鼓的将一只大部队转移到东北西部。
这一次配合华北的战役,参谋们提出了两个方案,限于军事物资,一个是在东北全境发动骚扰战,一个是在绥远一带动手,打一场大仗。
小路采用了第二个方案,用少数军队在绥远打一场战争,呼应华北大战。
;
第399章 咱们两家;院墙通连()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0年8月8日,阜平县。
阜平县昨天接到了东北的物资运输队就要到来的消息,早晨,有民兵传来消息,运输队已经在三十里外了,聂荣臻亲自上马来迎接他们。
聂荣臻站在路边的土岗上,见北方有一个马队走在山路上,大喜,道:“可把你盼来了。”拍马迎接上去。走了不远,就看见当先两骑,一个是杨成武,一个一定是罗策群了。
对方见了,也拍马迎了上来,二人距离不远,一起下马,敬礼,聂荣臻道:“是罗部长吧?”
罗策群道:“是是。你一定是聂司令。久仰大名。我们总司令跟我们提你多少次,今日终于见面了。”
聂荣臻道:“我有什么。你们南京保卫战,那才是了不起。这一次的武器真是及时雨啊。你看,有了你们的器材,我们各个部队就能联系了。现在,很多情况下,通讯就靠通信员骑马跑,辛苦不说,时间耽误不起,有的时候战机很快就没了。及时雨啊。”
杨成武道:“这几天,我把武器看了个遍,真是好家伙。我们也有炮了。这下子,受日本人的气的日子过去了。”
罗策群道:“这些武器,我们也没有多少部队装备上。不过,我们总司令说了,我们已经在诺门坎战役里搞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有了新装备,一定不要忘了总部和兄弟部队。”
聂荣臻道:“我很想见一见他。”
罗策群道:“他经常是满世界跑,在外面遥控伊春的事情。说不定他也想来华北呢。”
聂荣臻道:“他现在在哪里?”
罗策群道:“遵照周副主席的指示,他在内蒙古地区开辟根据地,最近也在往南走。目前的位置,已经快到赤峰了。”
杨成武道:“我听说了,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大仗打。”
聂荣臻道:“走,咱们回去谈。”
回去的路上,聂荣臻仔细地打量这一只东北的部队,发现他们一个人牵两三匹马,有的甚至牵三四匹马。马背上驮着箱子,炮筒,炮架子,还有行李和粮食袋子。这些人穿的是草绿色的,样式应该是苏联的衣服样式,鞋子十分结实,行李也很好,有被褥,甚至有毯子,还有马驮着帐篷。武器是清一色的冲锋枪,身上的弹夹带沉甸甸的。
杨成武道:“司令,看出来他们的装备好了吧。”
聂荣臻道:“这才叫正规军。”
罗策群道:“在早的时候,我们总司令请我做装备部长,我还有些不情愿,后来装备多了,越做越开心,这才知道装备的重要。我们这水平距离日本的军队差别很大,更不要说跟苏联的军队比了。”
聂荣臻道:“就这已经比我们强很多了。我们的土造炸弹,有的根本炸不死人。我问你,罗部长,这个枪叫什么枪?”
罗策群道:“这叫冲锋枪,看,这是连发,这是单发,这是保险。我们自己造的。”
聂荣臻道:“这么大的弹夹,装多少弹?”
罗策群道:“三十发。我们一般也不舍得打连发,要不然,几十发子弹,一眨眼的功夫就打完了,火力猛的很。一段阵地上配一到两只冲锋枪,当机枪用。”
聂荣臻道:“我看这刺刀是三八枪的。”
罗策群道:“对。设计的时候考虑兼容性。兼容性是我们总司令的新词。这样,后勤简单一些。看,这子弹也是跟三八枪子弹通用的。”
聂荣臻道:“这个枪呢?好像比德国枪好。”
罗策群道:“这是狙击步枪,是我们自己仿造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1930式,看,这是瞄准镜,我们自己造的。我们的玻璃厂,原来只能制玻璃,后来造镜子,摸索着造眼镜,最后造望远镜和瞄准镜。这狙击步枪,比苏联的还好,打军官,打传令兵,打司机,打侦察兵,很厉害。”
聂荣臻道:“比苏联的好?”
罗策群道:“总司令改了设计,枪身变轻了半斤。后坐力小了,瞄准镜倍数增加了,6倍。”
聂荣臻道:“我听说你们司令就用这种枪打过胜仗?”
罗策群道:“不,他用的是普通步枪,他有一次就靠狙击,把土匪吓得投降了。聂司令,这是攻坚用的。”
聂荣臻道:“这个我见过,没良心炮,这个延安也生产。”
第二天,在上面的命令下,十几部电台一下子就分完了,奉天来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一起分了下去,当天就出发了。到了第三天,没良心炮,火箭筒也分发完毕。
如今,八路军人数巨大,这一点武器真不够分的。送武器的战士们有的去晋察冀,不远,有的却要走上千里,最远的要去山东省。
武器分发完毕,晚上,罗策群找到聂荣臻,道:“我们总司令有话让我带给你。”
聂荣臻道:“说吧,什么事情?”
罗策群:“我们在开辟内蒙根据地,目前的最大问题是人口不足。如果有老百姓愿意,我们想从关内迁移一批。当然,这个不太容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什么时候闹灾荒,可以顺势而为。”
聂荣臻道:“这个我们的从长计议,不过你放心。我当作大事来抓。”
罗策群:“当年花园口决口,有很多流民,四处流浪。黄泛区河水不退,流民不能回家,不如引导他们流向内蒙。”
聂荣臻道:“这是个好主意,这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到的。不过,我们党的力量是无穷的。”
罗策群:“第二件,就是将来万一打大仗,他想跟你一起,一南一北,把张家口一带拿下来。咱们两家的院墙就连接在一起了。”
聂荣臻道:“前几天,你们总司令有个马背会议,电报你读到了吗?”
罗策群:“拿到了。我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拿下张家口,京张铁路一断,日军大同的后援就断了。山西局面就不一样了。”
聂荣臻道:“那样,我们就象把他们的脖子掐住了。很好。有难度。我们看一下地图。好好地研究一下。你们需要什么帮助吗?”
罗策群:“我们不缺部队,缺民兵。”
次日,彭总来电,速招罗策群来八路军总部,拟推荐他为第十八集团军的装备部部长。
罗策群对彭总的要求反应有些复杂。有个这个职位,就有了更大的舞台,只是他不太愿意离开伊春。
彭总这一次拿到了设备,很有感触,就冒出了这个想法。跟小路一商量,小路道:只要他个人同意,我坚决服从决定。不过有个事情请组织上帮忙,那就是彭总给我解决个装备部长的人选。前几个月从苏联回国的陈郁干过工业,请彭总把他帮我要来。这件事情办成了,军火大大地。
小路随后给罗策群发电报,祝贺他,希望以后更好的合作。需要什么帮助,尽管提出来。
聂荣臻送罗策群离开,道:“可惜,你是来去匆匆,本来我是想带你去五台山去游览一番的。以后吧,以后我再带你去。”
罗策群道:“国事为重,以后再说。这几天我们很投缘,以后在一起的日子还很长,等驱除倭寇,大好河山,哪里都可以去得。”
;
第400章 为什么要低调行事()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1940年8月10日。围场县。
小路和特战队到了围场县附近,迎面跑来一匹高头大马,飞快地跑了过来,马上的人喊道:“队长!队长!”
小路见了,放马就跑,大叫道:“杜希刚!哈哈哈!”
两个人距离不远,小路早早地把马停了下来,杜希刚去不停马,直到附近,猛地把马拉住,战马人立,停了下来。
杜希刚下马。敬礼道:“报告队长,队员杜希刚前来报道。”
小路也敬礼道:“杜希刚,你的工作完成的很好。”说完了,两个人冲了上来,双臂相扣,哈哈大笑。
小路和很多人在一起共生死,在最难忘的就是金山屯保卫战的时候,他把陈凤山赶走,和杜希刚,马克正,钱金鑫,张连科在一起战至最后。
如今,陈凤山马克正就在兴山要塞,经常见面,钱金鑫在组建伊春炮兵部队,就在飞机场附近,而张连科在李森部队做副手,唯有杜希刚远在热河,如今见面,分外高兴。
杜希刚端详了一下,道:“队长,三年不见,留胡子了,除了眼神没变,好像变化很大,不象书生了,的确是个大将军了。”
小路道:“你不简单,横行热河赤峰。好好好。”
这时候,雷敬民策马跑了过来,喊道:“队长,队长!”
小路赶了几步,和雷敬民敬礼,雷敬民道:“队长,锦州小队雷敬民向你报告。”
小路道:“雷敬民,你的工作完成的很好。”
雷敬民道:“两年不见,队长,你好啊。”
小路道:“是啊两年了,我很好。你一切都好吧。”
杜希刚:“我们这几年是只通电报,不能见面。”
小路道:“这一次我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我们聊个痛快。”
二人和王三泰招呼,寒暄。
雷敬民道:“我就知道,你应该来了。”
小路道:“你怎么知道的?”
杜希刚:“进兵归绥?”
雷敬民道:“不不,归绥不成熟,现在,我们吃掉内蒙的大片草原的时机到了。”
小路道:“好,一个说了我心中的中期目标,一个说出了我心中的近期目标。”
|
三人并羁而行,缓缓地走向根据地,王三泰跟在后面。
雷敬民和杜希刚和小路已经有很久没有见面了。因为路途比较遥远,开会的时候来往不方便,几次大事,仅仅是张寿海У热ス链骸@嫌阎胤辏皇じ锌�
小路道:“我们原来的五百人的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