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学校莫斯科中山大学,该学校俄文全称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是联共中央在孙中山去世后为纪念他而开办的,目的是为中国培养革命人才。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俄国顾问鲍罗庭于1925年10月7日,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建立。
27年,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国共分裂,一些国民党派来的人回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国孙逸仙共产主义劳动大学。30年夏,莫斯科中山大学宣布解散。虽然存在时间仅5年,但国共两党后来的许多要人、名人,都曾在中山大学学习过。
著名毕业生很多,都是当时风云人物的子弟。不是子弟的,也出了很多风云人物。比如,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女儿冯弗能,于右任的女儿于芝秀、女婿屈武及亲信王陆一,叶楚伧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子纲,李宗仁的弟弟李宗义、内弟韦永成等。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城市也纷纷选派留苏人员,包括张闻天、伍修权、屈武、张锡瑗等,绝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团员。国民党的:谷正纲、谷正鼎、邓文仪、郑介民、康泽。
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
这些人后来在国共内战期间彼此互为敌人,都杀了很多人。
;
第348章 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半晌,尼古拉恢复了平静,擦去眼泪,道:“看起来,我们应该说一说实话。”是的,既然话说到这个程度,没必要遮掩了。
小路:“是的。”
小路心里想,尼古拉今日表现,果然验证了我的推测。读历史资料时,小路断定,大公子心里极其思念父亲,想回家。但是限于政%治%局面,他又不得不把这些埋在心里。
尼古拉道:“我们开诚布公地讲,您是不是在把我扣押在这里做人质?”
小路道:“您可千万别误会。我还指望您父亲给我一个番号呢。你看,我这几万部队,一个大子的军饷都没有,前一段时间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我在日本和苏联的夹缝里生存,很不容易啊。”
尼古拉道:“如果不是扣押,那请您把我放走,哪怕我一个人也可以。从苏联走也可以。我看一看他就回东北来。我父亲把我送到苏联,肯定很思念我。他已经知道我已经娶妻生子,当初,十分思念孙子,才想尽办法要我回国的。”
看起来,他还是有些不相信。
小路道:“苏联比这里的任何地方都危险。日本人前一阶段诺门坎战役失败了后,在苏联境内布置了大量的间谍,间谍有日本人,有朝鲜人,也有白俄。您就是他们的一个目标。日本人刚刚把汪精卫弄到了南京,成立了伪政府,他们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把我们的国家灭了,就试图同政治手段。在这样的形势下,您是个巨大的棋子。南京新成立的特务机关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你。他们的特务机关在整个东北有几百个人的组织。”
小路没有告诉他全部实情。实际情况是,尼古拉的详细踪迹是伊春散布出去的。目的就是不让他离开,不让他回去。
尼古拉道:“汪精卫?他投敌了?”
小路道:“是。我最近有情报,日军在南京要成立一个伪政权,他做行政院长和国府主席。政权估计在一两个月后就成立。在日本人的扶植下,他们的特务组织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开始行动了。”
尼古拉道:“这个汉奸!”
小路道:“想知道这这里面的故事吗?”
尼古拉道:“讲一讲。”
小路道:“真抱歉,最近两年给您看的书都是理论书籍,时政的东西少了。汪精卫于38年12月18日离渝出走云南,经过云南去了越南,12月29日发表艳电,响应近卫第三次声明。这事情您知道吗?不知道。好。”
小路从九一八讲起,连长征也讲了,不抵抗政策也讲了,接着讲到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把汪精卫从云南出逃的过程讲了,连在河内暗杀失败都讲了。
小路的专长是历史,这些事情牢记于心,说出来如流水一般,一点一点地在尼古拉心里铺开了一幅民国抗战前后政局的巨幅画卷。这些事情,有的尼古拉知道,有的尼古拉不知道。
尼古拉逐渐地沉浸在故事里,情绪随着情节展开而起伏,一会紧张,一会高兴,一会遗憾,一会感叹。一直讲到最近的战况,武汉战役的结束和广州的沦陷,尼古拉开始沉默不语。很显然,他是在为现在的局面担忧。
小路话锋一转,问尼古拉:“为什么他汪精卫会投敌?”
尼古拉道:“他一直和我父亲斗,是个以权势为最高利益的人。”
小路道:“也就是说,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什么都干?”
尼古拉道:“是的。”
小路道:“他在卢沟桥事变后,也发表过一些抗战的言论,但是,私下里,他认为中国是一定要亡国的,‘抗战必败,抗战必亡’。这是第一个原因。国民政府里有一大批投降派。一种是不满令尊的投降派,一种是和令尊合作的投降派。第一派的人整日里在汪精卫周围劝说他。日军要政治解决中国问题,对他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原因之二。”
尼古拉道:“原来如此。”
小路道:“围绕在他身边的投降派,一个是他老婆陈璧君,一个是周佛海,一个是陈公博,其他汉奸不计其数。诱降他的计划叫‘梅工作’。顺便告诉你,日本人诱降令尊的计划叫‘桐工作’。第三个原因和令尊有关。汪精卫和令尊斗争激烈,一直不能取得优势。一大批这样的人投奔日本,主要原因就是这个。”
尼古拉道:“这我不清楚。”
小路道:“‘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诗您知道吧?”
尼古拉道:“汪精卫的诗?”
小路道:“这是他革命的时候被逮捕后写的,何其慷慨豪迈。可惜如此兑变。人生无常。”
尼古拉道:“汪精卫叛变,必然对我国的抗日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小路道:“我深深为抗战局面担忧。不但因为汪精卫,还因为令尊。”
尼古拉道:“为什么?”
小路道:“令尊的政府是弱势政府。如今军阀林立,表面和政府一致,实际上却各自为政。令尊想收服这些军阀是在不容易。拿钱收买的人,终究不可靠。汪精卫从云南走,云南军阀游移不定,就是一个例子。”
尼古拉道:“这毕竟是个封建旧社会。”
小路道:“令尊政府的基础是买办和财阀。买办要依靠外国,财阀要发国难财,社会风气不好,无人治理,教育无人关心,政府里有的人想做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令尊的个性,抗战已经进入低潮。”
尼古拉道:“苏联的制度是先进的制度。如果我来做,我要找一个地区,做社会改革试验。人人有工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有了先进的社会,才可能增强国力,抵抗日本。可惜,远水不解近渴。”
小路道:“看起来你是有思考的。你会如何做?”
尼古拉道:“第一,整顿地方武装。第二,坚决禁烟,禁赌,禁娼。第三,整顿市场,对日用必需品统购统销和计口授粮,防止奸商垄断居奇扰乱市场。第四,扶植自耕农,着手解决土地集中的问题。第五,实行新政,取消苛捐杂税,接待民众上访,救济饥民,发展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妇女地位,改善狱政。”
小路道:“这一切我们都在做,在延安,在伊春,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最关键的是政权问题,我们也在做。尼古拉,我正式邀请你出山。你有重工业的经验,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尼古拉道:“让我考虑一下。”
小路道:“考虑好了,随时通知我。你只要跟你们农场场长说出来,我很快就会知道。”
尼古拉道:“谢谢你。”
******
1,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
2,艳电要点:1)第一点,为善邻友好。并郑重声明倭国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倭国不但尊重中国之主权,且将仿明治维新前例,以允许内地营业之自由为条件,交还租界,废除治外法权,俾中国能完成其独立。2)第二点,为共同防共。前此数年,倭国政府屡曾提议,吾人顾虑以此之故,干涉及吾国之军事及内政。今倭国政府既已阐明,当以日德意防共协定之精神缔结中日防共协定,则此种顾虑,可以消除。3)第三点,为经济提携。此亦数年以来,倭国政府屡曾提议者,吾人以政治纠纷尚未解决,则经济提携无从说起。
3,尼古拉所说的几点,都是他在抗战期间在赣南新政的内容。其新政令人耳目一新,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赣南新政,褒贬不一,是尼古拉锻炼政治能力,获得资历,和培养自己的小圈子的过程。他在实行新政的时候,手握生杀大权,一个电话就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另外,他的新政,有一些人抬轿子吹喇叭,造舆论。
;
第349章 莫斯科的粉红记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小路道:“说说你吧。听说您在苏联和很多我党前辈是同学?”
尼古拉道:“是,邓希贤,云泽,云润、多松年、康根成、荣照,张锡媛,陈绍禹。一船有90人,好多。邓希贤几个是从巴黎来到中大的。”
国共双方都派遣学生去这里学习。从这里走出来的人很多成为叱诧风云的人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苏联对待国共双方没什么大的分别,无非是培育两股势力,两面下注。
小路道:“张锡瑗是邓希贤夫人,因为产后疾病,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尼古拉道:“原来他们结婚了。可惜,这么年轻就去世了。”
小路道:“听说你在俄国经历很曲折。”
尼古拉道:“我那时候曲曲折折,吃了多少苦,就是我父亲在苏联的人质。”说着,尼古拉笑了一下,道:“我是不跟别人说这个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跟你说了。”
小路:“听说因为你父亲的缘故,你吃苦了。”
尼古拉:“因为这个,国共分裂,国民党的人都被清除回国。我回国,他们不允许。我的婚姻完了,她和他哥哥回国了。我发表声明和父亲决裂,发表声明离婚。后来,我又去军事学校进修。那时候,身无分文,连乞丐都不如。后来我入党了,因为是人民敌人的子女,是第四类党员。”
冯弗能是冯玉祥的女儿;也是尼古拉,就是蒋经国在苏联中山大学的同学。1925年10月底,他们一同去苏联。次年年底二人坠入情网。
中山大学少数已婚的夫妇档学生,起初被迫分开居住。男生住在中山大学校内,女生则安置在彼得洛夫卡街一个旧俄贵族的宅第。
这是个反封建的时代,所有的婚姻传统都要打破,婚礼?打破!学生们恋爱了就住在一起。男女宿舍相距甚远,如何使得?于是恋爱的学生们想校方提出抗议。
在学生抱怨之下,校方一边开始兴建夫妻宿舍,一边设立幽会室,供夫妻档学生燕好之用;未婚的革命情侣也偶尔利用幽会室谈情说爱。就在这时候,尼古拉冯弗能住在一起。
尼古拉冯弗能小两口经常前往莫斯科的中国工人俱乐部,住在那里。真有意思,两个人的老爹是死敌,打死打活的,拜过把子,但心里从来就没有把彼此当作同盟军,从来就没有。可是他们的孩子却打破封建藩篱,幸福地住在一起。
那里留下了二人美好的记忆。
好日子总是不长久,感情也会因为政治形势而变动。
四一二之后,南京国民党中央训令莫斯科所有国民党籍学生离开中山大学。许多人不知何去何从。8月5日,总共有239名学生获准回中国。他们几乎全是国民党员。
滞留下来的320名中国学生,绝大部分是中国共党籍,其中约有50名属于国民党籍的,决心留在中山大学,这里面有尼古拉、冯弗能和她哥哥冯洪国。
再次年,1928年5月25日,冯氏兄妹终于获准回中国。二人就此离开。尼古拉自从进入军校研修后,不再和冯弗能通信往来。
这一幕不觉得很熟悉吗?现代,多少在学校读书期间卿卿我我死去活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