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之关东局-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了,哈哈大笑,大声道:“关师长,你说是不是?”
关书范:“对,对。会好的。会好的。”
王仁志接到小路的电报,又看到关书范没有叛变,便想敲打一下关书范,另外,他已经布置了人来监视关书范,万一他有投降或者逃跑的动向,可以采取措施。对于周保中的部下,他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但很慎重。
|
1938年10月16日。伊春。
伊春宣传部门连夜写出了八女投江的文字稿,向陕北报告。
下午,陕北回电,保护好八个女英雄。
也是下午,小路向陕北发送了一份加密报告。报告长达五千字,由薛芮先翻译成密码,再发出。加密报告的内容,是东北抗日联军整编和东北局整编的请示报告。
把李华堂,谢文东整编之后,整个东北的抗日力量全部归于延安旗帜之下,整编军队条件成熟。
军队整编成熟,就可以充足东北局了。小路还是建议由中央一位常委兼任东北局一把手,自己担任常务副局长。
这两件事已经和陕北讨论数次了。以前,毛公已经看得出他在东北的威信,看得出苏联也买他的帐,要他负责整个东北局。小路以经验威信不足为名,几次请辞。
陕北回电,开会研究不提。
国内外各个大新闻社当天下午就接到了把女投江的文字稿。次日,国内各大报纸头版刊登了八女投江的故事。
此时正是武汉会战关键时刻,先有溥仪被捉,后又八有女投江,全国上下,士气被振作了一下。武汉大本营把几千份报纸送到前线,要士兵,鼓舞士气。
八女投江的壮举不但激励了将士的士气,还反驳了一个说法,那就是东北抗日的是一群土匪而已,不是什么正规部队。土匪里哪里有女兵团的?
这一切的策划是小路。现在,武汉会战不利,大量的难民物资聚集在宜昌。小路发出了几封电报,要求重庆的先遣队先遣队积极行动,帮助运输物资进入四川。
******
1,在鬼子袭击的时候,有的文章说,关书范是被枪声惊醒的,有的说关书范已经醒了,还准备要女兵先过江。
2,关书范已经失去信心,回到二师不久,他就下山和日本人谈判,接受收编。同时还自告奋勇地回到队伍里来,要说服第五军军长柴世荣和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也和他一起接受日本人的收编。
3,周保中忍痛枪毙了关书范。当天,他写了很长的日记记述了整个过程。
4,在征战中,周保中写了大量的日记。八女投江的故事就是他记录的“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在日记里,周认为金世锋也牺牲了。
5,金世锋一个人率先渡河后却不见了踪影,被丢下的八位不会水的女兵只能处于“背水一战”的绝境。之后,金世锋逃遁于乡间就隐了姓埋了名,直到1962年8月相关部门找到他,他解释了当时的情况:“当时之所以先过河,是想探探水深水浅,然后再想办法把她们八位带过去,可是没来得及,她们八位就淹没于河中。”不论金世锋是顾命逃跑,还是有所掩饰什么,但至少他提到了投江的八女是被淹死的。
;
第261章 拜托;开枪前请开保险()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read01。js";>;<;/script>;
王仁志:“牡丹江一带,是东北土匪文化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有大量英雄的地方。这里的土匪多,一般人摆不平,所以,总司令把我派来了。我,王仁志,先遣队人称王鬼子,英明神武,胆识过人,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把牡丹江治理好。为此,我采取了如下被后来人证明是英明无比的正确的决策,第一,一张推荐票,发展一个游击队。第二,一个收藏,一个村子。第三,。。”
冷云:“王仁志,你那儿对着墙说什么呢?”
王仁志:“我太冷清,自我鼓励,自我麻醉。”
|
1938年10月16日,川江的一艘下水船上。
下水是什么意思?不是猪内脏。船顺水向下游走,那么上水呢?自然就是逆流而上。如果江上航道维护得宜,航标完备,你会看到,左侧和右侧的航标是不一样的。如果维护不得当,那么就需要老船长来指挥行船。这就是为什么何文员搜罗了大批船长。
船是客船,运输了一批出川的川军。川军在船舱里,都休息了。船长室里,李伟和何文元正在看一封电报。
电报是伊春发来的,对他们的成绩表示祝贺。要求他们迅速接触卢作孚,帮助他运输物资进川,运输人员进川。另外,要求布局宜昌一带的敌后工作。日军就要到达这一带了。
李伟道:“你十几天前从宜昌回渝,难道宜昌局面会恶化到如此程度?”
何文元:“估计我回渝这几天,局面还会更加恶化。宜昌是个小城,常驻人口也就是十万,可是聚集的难民就达到了3万。这是前一段的数字,真正的数字谁都不知道。还有很多工厂物资,国家机关,十几里江边,到处都是人和物资。”
李伟道:“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向重庆运输人员物资已经将近一年。光我们这一家运进来的物资就以百万吨计,运进来人口上百万。怎么还有这么多?”
何文元道:“我是这么想的,一家工厂撤退进川,如果全部费用一千,那会有五万家。要是费用降到五百,那可就不是十万这么简单了。要是降到一百呢?这就是个比方。”
李伟:“你是说,我们和民生两家运输量大,反而把运输量提上来了?”
何文元道:“是。这一年,我们以抢来的五艘大船起家,现在,我们大小船只近百艘;运输大工厂五十几家了。湘鄂两省,甚至河南,粤北,赣西,大小土豪,工厂都聚集武汉,荆州,宜昌。很多政府机关大学,甚至军队也要我们两家运输。要是这些我们也能收足够的钱,那我们可真的就发大财了。”
李伟:“国家存亡,我们不可能不交钱就不运输。有钱没钱都得运输。我很欣慰的是,我们在重庆开发的十五个新村都住满了。原来刚刚建成第一个的时候,我还担心,这可是实打实的金条,能赚回来吗?当时的重庆人都笑话我们下江人人傻钱多。现在呢,所有房子很快就都租出去了。现在,原来的钱,我们已经赚回来千多倍了。你何董事长腰包鼓鼓,金条大大地。”
何文元:“我们的农场,工厂也很好。最厉害的,是我们吸引了大量的进步青年。当然的感谢四川地下党。”
李伟:“说到人才,还得感谢东北军和西北军。东北军给我们输送了多少军事人才?经过我们教育,精神面貌不一样了。后来西北军跟我们合作,给我们送人。如今,我们的几千人的职工队伍,我当初都不敢想。”
何文元:“他们也感谢我们。我们吸收了老兵,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我们还给他们军饷,否则他们哪里能招兵买军火?应该佩服队长啊。他虽然老是说,为国家积累底气,当时不理解,现在是明白了。”
在这一年里,前线的东北军又送给了辅贤公司几千个士兵。一些打散了的东北军士兵甚至自己来找辅贤。后来,西北军在杨虎城的联系下,不断有溃军和伤兵输送到了辅贤公司。
这些伤兵后来都成了辅贤公司的工人,甚至管理人员,有的加入了先遣队。辅贤公司对他们进行培训,先是文化,再是历史,后来是理论。
对于李伟和何文元来讲,他们和卢作孚成为知心朋友是一大成绩。卢作孚一直觉得他们两个在代表一个人和自己交朋友,那就是小路。
李伟:“队长说了,大撤退要持续一个多月。在这以后,我们要向云贵发展。”
何文元:“我当时读到了电报,很不理解。重庆和四川刚刚立足,就要像西南发展。是不是太冒进了?但昨天我在船上想明白了。不但要向云南贵州发展,还要向广西发展。整个大西南,日本会放着这么大的肥肉不动?”
李伟:“不错。前些日子,队长在报纸上公开宣布,日本人会从海上攻打广州。我猜,他告诉老蒋这个消息,老蒋不听。索性就公开了。可以推测,日本人下一步打广东,很快就要打广西,云南。以前,日本人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现在,我们快一步,日本人想去哪里,我们就先在那里布局。困难大,不会大过我们当初四十人闯重庆,更不会大过我们五百人上东北。”
何文元:“我们是军人,说干就干。宜昌到了。你出来看看。”
李伟:“这么多人?”
轮船靠上码头,早有一个经理模样的人上前,道:“何董事长来了吗?”
何文元:“我来了。卢总到宜昌了吗?”
经理:“卢总本来该到,可是来电报说,他和政府交涉沉船的事情,耽搁了,要一个星期才能到。他说了,请你主持宜昌的事情,大事等他回来,一般的事情您可以定。”
何文元:“我晓得。如今张自忠将军的三十三集团军在汉江阻挡日军,坚持不了多久。我们上次提出来的用水雷,不用沉船,这一点不知道军方政府如何考虑?”
经理:“这个在下无从得知。因为卢总交涉不顺利,估计没人听我们的。”
何文元:“走。去办公室。”
李伟心道:“还是队长得办法好。他叫我们在武汉搞船,不要动硬的,而是采取行贿的办法。如今,还不是给我们搞到了大量的船。”
二人在经理带领下,刚刚进办公室,办公室的门被一脚踹开,一个军官领着一个马弁,喝道:“谁管事?出来一个说的算的。”
何文元虽然一团和气模样,却是个敢担当的,道:“在下何文元,辅贤公司董事长。请问我有什么能帮助你的?”
军官喝道:“我们有五万吨货物,都是军事物资,要求你们五天以内装船运输。否则的话,我就采取武装措施了。”
何文元:“我们不可能马上给你安排。你只能按照卢作孚卢总立下的规矩办。你是政府机关的,或者是军方的,要出示政府公文和军部公文。”
军官道:“公文没有。这个算不算?”说着把手枪从腰间枪套拔出来,对准何文元眉心。
何文元:“你要敢开枪,只管开枪。拜托,开枪之前请打开保险。”
军官真的打开保险,道:“你以为我不敢吗?”他对何文元的态度有些吃惊,这个生意人,胆子也太大了。
李伟上前一步,一拍他的肩膀,军官道:“你是什么人?滚开!老子毙了你。”
说完这句话,感觉手一痛,他发现,自己的手枪落到了对方手里。
李伟道:“你是个军官,带着手枪,是壮胆的还是吓唬人的?你杀过人吗?”
何文元从李伟手里拿过手枪,哗哗两下,塞进军官手里,顺便把保险关上,道:“你请便。要是军事物资或者政府物资,快去拿公文来。”手一扬,几颗子弹落在地板上。
军官悻悻的走了:这两个人,怎么这样厉害?出了大门,他才感觉到,自己出汗了,冷汗,后背都湿了。
民生公司的那个经理道:“现在,散客要等一个月才能登船离开。物资也不知道要等多少时间。本来,大家都守规矩,要快很多。”
何文元和卢作孚交往很多,在长江运输界已经大有名气,故此,他的到来,给整个宜昌带来了一丝安定。
不到半日,几批货物几批客船发出。不过,宜昌挤压得人和货物反而更多了。
晚上,何文元又处理完一批政府资产,那个民生经理道:“何董,有一个人来见你,要请你赴宴。”
何文元:“那人事什么背景?找我运什么东西?”
经理道:“是有陈家背景的公司,运输的是私人物品,没有公文,因此压了半个月,急着运走。”
何文元:“你跟他说,就说我只要离开这里一步,怕是要闹乱子。还请他见谅。请他本人来见我。”
何文元知道,陈氏兄弟的物资,还是要优先运输的,只不过不能声张而已。另外,这种权贵的人和物资,都不能往自己的新村介绍。新村里住的都是下江南难民和工厂,一个权贵都没有。
几日下来,因为何文元李伟到来,宜昌的运输秩序好了许多,因为权贵的物品和人不再优先运输,怨气平复了很多。只不过运输效率仍然不高。
现在,还有十几万川军需要运输出川,投入战场。运输他们,必须从重庆上船,运到荆州甚至更远的地方,而辅贤的船回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