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天下-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关羽也不敢托大,战斗了如此长时间,不说气力已去了六七成,且对邓茂的战力一无所知。因此,也不敢草草动手,怕被邓茂阴沟里翻了船。于是,看着邓茂,慢慢靠近,边走边恢复气力。
黄巾将领邓茂也是个眼尖的,知道关羽勇猛,要是没一股作气斩杀于此,再过片刻,待关羽休整了过来,那就胜负已定,再无悬念。邓茂养精蓄势,开始加快马力,直冲关羽而来。
邓茂手提一双头流星锤,大声喝道:
“来将通名,本将军锤下不杀无名之辈。”
关羽却是腆着一张红脸,不作应答,也懒得回答,继续暗暗蓄势蓄力。
邓茂大怒,这红脸官兵竟然如此地瞧不起人,连互通姓名的兴趣都是缺缺,于是也挥动双头流星锤,火速靠近,直取关羽。
流星锤,又名飞锤、救命锤,奇门兵器,属软兵器。俗语有云:流星、流星,专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锤分锤体,软索,把手三部分。一种将金属锤头系于长绳一端或两端制成的软兵器,亦属索系暗器类。仅系一锤者,绳长约五米,称“单头流星“;系两个锤者,绳长为四尺半,称“双头流星“。
锤头各异,其锤有瓜形、多棱形、浑圆形等,大小如鸭卵。锤身可重可轻,锤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蚕丝、人发、鹿脊筋丝编成的软索系于铁环,粗如手指。
邓茂的双头流星锤,锤身宛如碗大小,锤头呈瓜形,单锤重达五斤。邓茂以前当山贼,常常练习这流星锤,飞舞起来气势如虹,深知流星锤的特性,属于一寸长一寸险。
类似于另一种锁链型的奇门兵器钩镰。钩镰,顾名思义,这就是一把加上了链子的镰刀。
邓茂从前在和敌人拼命的时候,大多都是挥舞着流星锤,就将对方吓破了胆,落荒而逃,或者出奇不意,用飞锤的一端勾落敌对的兵器,从而制敌。要是对方战力旗鼓相当,邓茂用一端勾住对方的兵器,就会立即再用另一端将对方砸晕在地。
哪怕是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对手,邓茂往往也能用流星锤偷袭对方,一招制敌,险中求胜。
关羽看到邓茂飞舞的流星锤,生怕被打到,只好连连躲闪,也不愿用青龙偃月刀去格挡,关羽是习武行家,自是对流星锤也略知一二,明白若是用青龙偃月刀挡住流星锤,极可能被对方勾住,进行缠斗,再也抽不出大刀。
邓茂见关羽虽连连躲闪,却是越战越勇,暗暗伺机反击。只好不再藏拙,拿出看家本领来对付关羽,邓茂不敢拖太久,毕竟黄巾大军还等着邓茂前去指挥。
“流星飞舞!”
邓茂将流星锤的两头都飞舞起来,原本邓茂只是将单个锤头舞动起来,另一个锤头握在手中,准备防守与偷袭。如今关羽却不上当,只是轻松躲闪。于是,邓茂将另一只手中的锤头也飞舞起来,
整个流星锤都飞舞了起来,仿佛在舞棍一般。双手快速地转动流星锤,一旦锤头没有打中任何目标,就会利用锤头转动的惯性,继续推动另一头快速攻击。
密不透风的锤风,关羽真的感到麻烦,但关羽还是不愿出刀,边躲边准备着。
第94章 生擒贼将()
突然,关羽发现了邓茂的一个破绽,就是每当邓茂舞动一定时间之后,都会深呼吸几下,旧力换新力,这时候邓茂的锤舞就会放慢一些,没有那么风险。
关羽凭借些几息的躲闪,保留了实力,战力渐渐地回升,不断地将杀气凝结于周边,冲向邓茂,压制邓茂实力的发挥,动摇邓茂对战的心志。
这时,关羽瞄准了契机,青龙偃月刀轻轻一抬,看起来举重若轻,青龙偃月刀锋利无比,瞬间切断了邓茂舞动的流星锤,破了邓茂的流星飞舞杀招,也创造了靠近邓茂的机会。
不过,运气,往往都是平等的。
全神贯注舞动流星锤的邓茂原本一看关羽一出刀,就将流星飞舞杀招给破了,心里大惊,就要落荒而逃。
那流星锤随着邓茂的挥舞,早已重心偏离了中间,而变成了一长一短,被关羽随意地轻轻一切,竟变成了长短相仿的二截单头流星锤。
更加幸运的是,邓茂以为只能单锤作战了,战力损失一半,却不想那被截断的另一半流星锤,由于惯性,竟然继续往邓茂方向,以一种弧形的轨迹,飞回了邓茂所在的地方。
邓茂大喜,眼疾手快地接住了飞来的流星锤。原为一体的双头流星锤,变为二把单头瓜形流星锤。邓茂不由稳了稳心神,准备继续对战关羽。
单头流星锤就单头流星锤,反正邓茂以前练习之时,什么样的用法都大致过了一遍,早已心手娴熟。一手一把流星锤的邓茂好像变得更加灵活了。
关羽见到被斩断的流星锤居然又以一种奇迹般的方式,回到了邓茂的手中,看起来邓茂的战力与气势不止丝毫未减,还隐隐变得好战,只好内心叹了口气,扼腕感慨。
运气,也是战场实力的一种呀。
关羽摒除心中杂想,继续仔细应敌,争取像刚才那样,发现对方破绽,一击定输赢。
邓茂刚才挥舞了那么久的流星锤,体力流失得太过严重,此时手持二把单头流星锤,只求速战,解决这场战斗。
其实,邓茂主要是气的,这武将虽马术了得,战技惊人,但一直红着那脸,面如冠玉,仿佛就像是一个腼腆的姑娘似的,在嘲笑邓茂的无能。偏偏邓茂又拿关羽不得,于是越打,心头越窝火。
邓茂不再像刚才那样,将二把流星锤乱舞,而是也学关羽一样,聚力于一处,力求用流星锤将关羽砸晕在地。邓茂的锤风变得稳扎稳打,不求速度,反而一锤重过一锤,锤风凛咧。
邓茂也知练武之人,得知情义,于是在出招之前,也重英雄惜英雄的将招式呼喝出来,不打算偷袭关羽了。当然,最主要的是邓茂也没把握能偷袭到眼前这个红脸壮汉。
流星锤不同其他兵器,可以将流星锤抛向对方,作为飞击。但这样利弊皆有,凭借手力,流星锤能瞬间打到对方,极可能砸落对手,若是锤重力强,砸晕对方也不是不可能。
可要是砸不中对手,那等于将流星锤给扔了,没有了兵器,赤手空拳对敌,在大型多人的对战之中,没有兵器,实为不智。一个小小的军兵,手持长刀,说不定都能结果了手无兵器的赫赫猛将。
关羽的武艺本就高超,邓茂不敢一搏,要是手无流星锤,那还不得乖乖受死。邓茂还是感觉手持流星锤,安全一些。
“流星赶月!”
邓茂一手一个流星锤,左右轮流出锤。左锤出击,则收回右锤防守;右锤出击,则收回左锤防守。一攻一守,有松有弛之道也。
那流星锤虽重不如青龙偃月刀,奈何一旦出锤,如脱缰野马,冲力极强。
关羽见邓茂也出招好几十回合,彼此应是气力相若,如是缠斗,关羽也不惧怕邓茂了。不过,关羽追求一招毙敌,不爱混战太久,仍然继续蓄势。
终于,关羽的气势达到了顶峰。
关羽出招了。
趁着邓茂的左锤收回,尚未回到左手之处,右锤渐出,尚未越过马头之前。
“一骑当千!”
关羽大喝一声,将全身气力和威势集中双臂,极快地举起了青龙偃月刀,刀尖略微朝天,往邓茂快速地横劈了下去。
这一斩,虽不及关羽全盛状态战力的一半,却也不是邓茂这等三流武将能抵挡的。
料不出所想,邓茂应是被关羽横腰一斩,劈成二断,身首异处。
雷光电闪片刻,关羽想起了刘备的叮嘱,刘备的原话是要生擒了黄巾反贼的贼将,虽然关羽不知道生擒有什么好处,忒是麻烦,还不如一刀两断,来个干净利落。
不过,关羽既然和刘备、张飞结拜为兄弟,追随刘备为义兄,关羽也不愿负了刘备所托,以免兄弟相见,愧疚于心。于是,决定生擒了邓茂。
只是早知如此,就不出杀招了。选择更加麻烦的缠斗。眼下,杀招已出,刀锋将至。不得已,关羽只好强行改变刀势,待青龙偃月刀尚未到达邓茂之前,提前将刀劈落。
竟是劈在了邓茂的战马上,正对马颈。刀入血出,战马吃痛,大声悲鸣。关羽的刀势未尽,刀力未竭,顺着马颈继续直劈下去。
关羽,不愧为一代刀圣,武圣宗师。
一刀,马头落地。
战马失去了马头,瞬间就气断身绝,失去了马首的马身,再无法支撑,四脚齐齐失力,随马头倒地。
邓茂马失前蹄,翻身落马,也被战马带落,在地上翻滚了好几圈,才堪堪停下。
二把单头流星锤也在落马的同时,被双双丢掉,头盔保护了邓茂刚刚落地之时,却也在翻滚之中掉落,也好在邓茂有些武艺功底,在战马倒地之前,纵身一跃,避免了被战马倒在身下。
不过,在马身上跌落的感觉,也不好受。邓茂掉落在地上,受重力与马力双重影响,加上翻滚不停,邓茂只觉眼冒金星,头晕阵阵。
关羽看邓茂已翻身落马,掉落在地,连忙纵马前行,极速赶到,青龙偃月刀一横,挂在了邓茂的脖子上。
邓茂只觉刀光一寒,一时不敢动弹,束手就擒。
黄巾军失去了主将,群军无首。
邓茂被生擒活捉了。
第95章 旗兵逃跑了()
关羽身边所剩无几的黄巾军,见邓茂乖乖束手就擒,也就没敢继续上前与关羽战斗,只是惊疑不定地看着,围着关羽。
邓茂军的旗兵,一开始还能看见邓茂,在英勇杀敌,突然发现失去了邓茂的踪影。再三寻找,却终无所获。
心生不妙,加上到处的大汉官兵都在喊贼将已死,于是更加胆怯,终于有一个旗兵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煎熬,领先他人,将手上的军旗,扔掉在地,率先逃跑,保命要紧。
各个旗兵纷纷效仿,开始扔掉手上的军旗,各自逃命。一支又一支的军旗,倒了。没多久,整个战场上,再也见不到一支竖立的黄巾军旗。
一直站在山坡上,观察战况的诸葛亮,笑了笑,这战打赢了,结束了。诸葛亮也就不愿继续站在山坡之上观看,而是率身边的全部军兵,慢慢地骑着马朝下方的战场走去,很是悠闲地如闲庭信步,仿佛不是步向沙场。
军旗一倒,黄巾大乱。
就连围攻邹靖军的黄巾军也不再继续进攻,而是改为到处逃窜,不敢再返回黄巾后方,于是邹靖也开始率兵反击,拼命杀敌,收拢俘虏。
围着关羽的黄巾军,都是邓茂过命交情的兄弟,自然是不离放任邓茂被擒,独自离去。可眼下,打是不能再打了,一旦动手,邓茂就得人头落地,身首异处。
气势一度到达了冰点,以邓茂为中心,向四周慢慢散发着冰冷。过了几息,终于有人顶不住这种气氛,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跪了下来。毕竟,站着手上拿着兵器,极可能被官兵当成反抗,可能就地屠戮。
打又不能打,那就投降了呗。
见有人率先扔掉兵器,跪地投降,其他黄巾军也只好纷纷效仿,保住性命要紧,有样学样的扔掉兵器和跪地乞降。越来越多的黄巾军不再反抗,而是扔掉兵器,跪地请降。
一下子战场之上,跪地的黄巾军遍地皆是。
围攻高堂隆军和刘备等人的黄巾军,见邓茂翻身落马,不知生死,又听众多的黄巾军扔掉了兵器,跪地求饶。
铿锵!
战场上,兵器掉地发出的声音,不绝于耳。
黄巾军也无心恋战,放弃了抵抗。跟随大众,扔掉兵器和跪地请降。
大兴山,战事已息,却并不平静,反而人声鼎沸。
官兵的大声喝吼,受伤的黄巾军痛苦呻吟,黄巾军之中的老弱妇孺哭泣呜咽,加上战马受惊的嘶鸣,以及仍在慌乱逃跑的黄巾军大喊大叫。
诸葛亮骑着马,慢悠悠地来到战场,寻到了高堂隆。
高堂隆见诸葛亮居然亲临险地,连忙近前保护诸葛亮,毕竟眼下战场还是比较凶险的,跪地的黄巾军到处都是,也不知哪些是真降,哪些是诈降,不过只要没有抵抗即可。
高堂隆不敢大意,怕诸葛亮有什么不测,要是有哪些不长眼的黄巾军突然暴起一击,伤了诸葛亮,那就悔之晚矣。
“主公,沙场残酷,兵危战险,刀枪无眼,还请主公先行回避,以免有什么意外,令末将心中难安。”
高堂隆向诸葛亮行了个军礼,想将诸葛亮劝回。
“升平兄,无须忧虑。有升平兄在,我哪会有什么危险。眼前战事已息,只要痛打落水狗,随后收拾打扫战场,清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