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殿下,这里山风比较硬,我还是带你去找一处避风的地方吧,只是为了保险,我们不能烤火了。”
身边的耶律奥古公主没有回应,王靖回头一看,发现她虽然侧坐着,但眼睛紧闭显然已经昏迷过去,一摸额头上的温度烫得吓人。
王靖慌忙扶起耶律奥古,将她背到了自己的背上
山路崎岖,王靖不得不弓起腰边摸着凸起的山石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在王靖的后背,不时传来一阵丰硕的柔软,让王靖心跳不已,王靖用力摇了摇头,将注意力重新放在前面的山麓上。
过了山梁,王靖终于找到一个很空旷的山洞,他将耶律奥古放到了一角,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出去,不一会就拾起了一堆树枝,火光顿时将阴森的山洞点的通明。
耶律奥古高烧这么严重,就算冒着暴露的风险,她身上的衣服也必须尽快烘干。
等耶律奥古清醒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并且在王靖的背上,耶律奥古静静的将脸贴在王靖的肩膀上,感受着王靖宽厚脊背传来的温度,她发现自己竟然产生了那种幸福的感觉,哎呀,我这是在想什么呢,她心里挣扎着,却让正背着她的王靖感觉到脖子一紧,
“公主,你醒了?”
“嘤”
耶律奥古轻轻哼了一声,很不自在的从王靖的身上下来,两人一分开,一股山风吹过却把她与王靖接触那点热气冲散,温暖顿时消失了,她又感觉到了冰冷。
“王大人,谢谢你。”
“我是使团特使,既然公主有要求,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不管怎么样,王大人,我还”
“唔,公主殿下客气了,帮助您乃是我分内之事,再客气就见外了”
“王大人您想多了,我不是要谢谢您,我是想说我现在肚子有点饿,您那里有没有点吃的。”
第63章 请战()
大宋边境
战乱纷飞,狼烟直升
陈兵边境,蛰伏许久的西夏十五万骑兵终于按耐不住,分二路浩浩荡荡的攻向北宋,这些骑兵中包括西夏著名的“擒生军”、“卫戍军”、“侍卫军”、“泼喜”等部。
西夏左路军总计十万,在大将军李元的指挥下,穿过与宋毗连的横山山脉,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杀向延州。
大宋与西夏交界之地,以环州、庆州西北重镇为主,边寨排列甚密,有宋朝名将刘平、赵振等把守,加上西夏素不知其山川之路,很难打开缺口,泾州、源州一带,壁垒兼顾,屯兵颇多,尤其是戍守于这一带的士兵,多善射,易守难攻,只有鄜州和延州地阔平原,较为骑兵施展所长。
因此在西夏出兵之前,就已经把延州作为了这次进攻大宋的突破口。
延州战役一开始,宋军就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延州城虽有守军三万,但延州知州范雍怯懦无谋,不懂战法,所谓“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虽然延州城事先已经通过狼烟得知西夏入侵的消息,但是面对气势汹汹的西夏骑兵,还是险象环生,城墙几度易手。
同时,为了彻底孤立延州,李元又派兵攻打卫拱延州的金明十八兵寨,延州外围金明寨守将都巡检李士彬贪暴愚顽,部下怨声载道,不愿意效力,很快西夏铁骑以千钧之势,一路攻占兵寨,势如破竹,不到十天的时间,金明十八兵寨,仅剩下了五座。
仅剩最后一座兵寨——百邦兵寨时,李元派人劝降,但却被守将夏随拒绝,李元恼羞成怒,下令攻城,夏随率领二千军士和全寨老幼拼死抵抗,本人更是身先士卒,赤膊相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兵寨沦陷,李元随即下令抢掠三天、屠城屠寨。
西夏骑兵听此令立刻疯狂的涌进了百邦兵寨,百邦兵寨内一时间惨叫不断,无数少妇幼女被女干淫,受尽凌辱后被杀死,剩余青年壮丁被捆绑,然后被西夏士兵一个又一个狞笑着杀害,在城门外数千个人头齐刷刷的落地,尸体堆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百邦兵寨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自此,延州城外十八座连环兵寨最后一座百邦兵寨成为了一座空无人烟的鬼城。
延州城周围的县郡等情况也不乐观,西夏军占领后,虽然没有进行屠城,但是却总有游兵袭扰百姓,大街上到处都有手持利刃的西夏军在游走,杀人、抢劫、强女干每天都在街头上演,以至于白天再无妇女敢出来走动。
此外,西夏另一路右路军,拥有五万之众,以铁鹞子军为主,由西夏名将耶律达领兵,进攻太原府,切断了代州城、雁门关与大宋的联系,同时摆出进攻汾州的姿态,剑锋直指大宋汴京城——开封府。
雪花般战报传到汴京城,立刻震惊了整个宋朝朝野,宋真宗赵恒龙颜大怒,众臣寒噤自危,不敢言语
原本以辽结盟来抗衡大宋的西夏,竟然敢主动攻打大宋,而且还兵分两路。
西北重镇的金明十八寨竟然会在这么短时间内沦陷。
那些戍边的将领都是干什么吃的?
大宋名将如云,如今需要的时候都到哪里去了?
底下朝臣将领议论纷纷,闹哄哄一片,但却无一人主动请缨,原因很简单,大宋北部与西夏各军镇布置重兵近二十万,但都分散于环州、庆州、泾州、源州和延州,但因为军事上实行强干弱枝政策,附近州郡府路很难抽调出人马。
更何况环州、庆州、泾州、源州中的宋军多为步兵,守城尚且可以,但若要调动去支援延州,一旦与西夏骑兵在平原遭遇,很容易被对方击溃,更何况对方的西夏统帅李元本身就是名将,必然会调动兵力守在各州府与延州的要道之中,现在延州虽然危急,但依靠城坚之利,也能勉强能够支持一段时间,倘若贸然出兵打破了西北地区的军事平衡,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而太原府路那边战况反而相对还好些,太原府路各州府兵马不少都是三年前北征军所部,还有老将杨敬业,田仁朗、石宝吉等名将镇守,刀是不足为虑,只是这样一来,太原府路就很难再抽调出兵力援助环庆府路的延州。
倘若短期内想要调动军队,恐怕也只能从汴京的城防司抽调了。
不过汴京城乃大宋京师,万一抽调出兵力而西夏骑兵绕路攻到城下,这个责任恐怕没人能够担待得起来。
此外还有一点,拱卫延州城的金明十八兵寨,原本互为犄角之势,但却这么快就沦陷了,西夏左路军的这种恐怖战斗力,更让人望而却步。
大殿中,宋真宗赵恒目光炯炯的看着底下众人,西夏大军入侵,底下更是议论得沸沸扬扬,有说议和的,有说固守的,还有说要反攻的,原本赵恒心情就因为战报之事比较差如此更是心烦,他猛然拂袖一挥,几乎一瞬间,底下所有的议论声和争吵辩驳声立刻全部消失,所有文官武将的目光齐齐投向了他。
赵恒缓慢的扫视一下众人,沉声说道“大宋立国至今,自太祖以来,与外争端无数,虽有败绩,但亦无被西夏侮辱至此之地步,今日之事,是大宋之耻,更是朕之辱”
“噌”
一道轻啸龙吟的清脆之声滕然响起,赵恒腰间利剑已然出鞘,剑锋直指殿外,大声说道:“朕今日以此剑发誓,此生誓必攻破西夏兴庆府,方能消朕心头之恨。”
“诸位不必再议,朕意已决,必与西夏决一死战,哪位将军肯挂帅出征,请站出一步”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从里面走出了四人,
“陛下,老臣愿往。”
“陛下,为将请命。”
“父皇,儿臣愿为国分忧”
“父皇,儿臣愿为国分忧”
众人仔细一看,出列的四人正是曹彬、枢密副使刘平以及大皇子隆王赵佑、四皇子信王赵祉。
第64章 赵祯本色()
“四弟,这打仗的事不比过家家,我看你还是退下让给为兄吧。”大皇子隆王赵佑看到二皇子信王赵祉也站了出来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他对自己这位二弟还是很了解的,要说阴谋诡计自己不见的能比过他,可是论行兵打仗自己可是当仁不让的。
而且,也没见过四皇子信王赵祉会兵法啊!
“父皇,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身为皇子,更是义不容辞。”信王赵祉没有理会大皇子隆王赵佑,一脸慷慨激昂。
“恩,不错,赵氏子孙理当如此。”宋真宗赵恒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面前四人,“不过行军打仗不是儿戏,我看信王还是退下吧。”
“可是父皇”信王赵祉还要多言,但看到真宗赵恒并不在看自己,只好低着头缓缓退回队列,不过,并没有人注意到退回去的他,嘴角竟微微有一丝上翘,他竟然在笑。
其实赵祉对行军打仗并不擅长,也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他也知道真宗知道这一点绝对不可能让他去挂帅,不过,在此国难当头之际隆王赵佑都站出来了,自己若不表示一下风头可就都被隆王赵佑一个人独占了。
此时摆在赵恒面前的有三个人选,国公曹彬、枢密副使刘平、还有隆王赵佑。
在赵祯眼中,这三人性格和作风完全不同,实在是难以取舍。
曹彬,做事严谨保守,每次率军出战时,总是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所擅长的是步兵作战,稳扎稳打,凡是他领兵出征,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后路必定有余留,互为呼应,安营扎寨也颇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他从未让敌人得逞,但他一声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除了三年前那场清河之战。
因此,曹彬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
刘平则恰好相反,他用兵灵活力争主动,不拘泥于形式,面临危局时能临阵若定,善于捕捉战机,抓住作战关键,出奇制敌,但有时一旦奇袭不能得逞,就会造成战局反转,他这一生一共只打了三次仗,都是与吐蕃部族军队作战,大胜二次,大败一次,有些像赌场赌钱,不是大赢,就是大输。
而隆王赵佑,自幼喜欢兵法,对战争充满狂热的执着,曾经有过同时和五位朝中名将谈兵并全胜的记录,据说他的战法连刘平和曹彬都自叹不如,只不过他喜欢虐杀士兵和战俘,自己的士兵稍微违抗军令就会处死,作为前锋还可以,性格并不适合稳坐中军的主帅。
如今大宋短期内能够调动的兵力只有开封府的皇城司十万人,以及紧急招募的新军。
赵恒皱着眉头,终于做出了决定。
“枢密副使刘平,封左路军先锋官,领兵二万,兵法延州。”
“国公曹彬,封中军大将军,领兵八万,开赴环庆府路。”
“隆王赵佑上前听令,封你为前锋官,统领所部先锋骑兵,听任中军大将军调遣。”
“臣领命”
“臣领命”
“儿臣领命”
三人齐齐上前,大声回答道。
汴京城内
原本热闹的大街上气氛格外沉闷,就算有行人也是脚步匆匆,临街几乎所有铺子大都档上了木栅栏闭门谢客,紧张和慌乱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据外面传来的消息,西夏已经打了过来,而且听说马上就要围困汴京城了。
一些妇女正抱着自己的孩子挤在人群中在米店门口排队,一些富户准备好了金银细软套上马车准备出城,还有一些人正围在汴京城设定的征兵点报名参军,招兵点前竖着一个大大的红锦,上面写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一旁的地上,不知道是谁的水果摊被掀翻,水果散乱在地上被来往的人们踩个稀巴烂。
就在汴京城乱作一团,人人自危的时候,大批的穿着鲜明铠甲的宋军列着整齐的队伍从街上穿过,前面帅旗有一个醒目“刘”字。
百姓簇拥在街道两旁,争先恐后的望着这支准备支援环庆府路的大宋军队,一些妇女抱着襁褓里的婴孩踮着脚尖仔细的在队列中寻找自己的男人,每一名宋军士兵的脸上都充满了坚毅,这样一支由八万步兵为主要组成的左路军,即将踏上征程抗击西夏骑兵。
虽然大宋人数众多,但若想以步兵血肉之躯来抗衡精锐的西夏骑兵,刘平的左路军并不好打。
成都府
正在和众人谈西夏战事的寿春郡王赵祯听到了雁门关飞鸽传来的消息,立刻站了起来,“什么?你是说送辽国公主的使团遭到了突袭?王靖他失踪了?”
屋子里除了潘春之外,司马固和张咏也在这里,都一眼惊讶的看着来人。
“是的,信上是这么说的,失踪了。”
除了不熟悉王靖的张咏之外,周围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脸色沉痛,虽然在他们印象中王靖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