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274部分

善战之宋-第274部分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见到她的父皇赵恒之后,还没有说几句话,便已经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场面一度失控。

    用她的话来讲,以她对王靖这段时间的了解,王靖绝对是一个为了朝廷和民族大义不考虑个人安危的人,她至今脑海中还能很清晰的想起在塞北面对辽国士兵重重包围时,王靖义正言辞的对她说过的那句话,“公主殿下,一切要以国事为重啊。”

    更何况,王靖若是藏有私心,他便不会不顾个人的幸福,为了大宋,含泪娶那个他根本就不爱的耶律奥古公主。

    同时她还列举了就是因为奥古公主这件事,才最终争取到了辽国的这批支援粮食。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为了大宋,连生命和终生幸福都可以不要的这么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谋反呢?

    宋真宗赵恒看着在他面前哭着泪人的赵灵儿,任凭他如何解释也听不进去,他知道,这个他最喜爱的女儿,眼光挑剔的公主,恐怕是真的喜欢上了王靖,无奈之下,他只好将王靖诈死的这件事合盘说了出来,同时还有他之前选定王靖作为她驸马的这件事,并嘱咐她对这件事一定要保守秘密。

    “父皇,您是说你给我选定的驸马是王靖,而且他早就知道?”赵灵儿擦了擦眼泪,肩头还在不停的抽搐着。

    赵恒有些奇怪,“是啊,这也是朕同意让他进使团的理由啊,怎么他没和你提起吗?朕的本意是此去辽国这么远的距离,正好给你们两个人机会互相沟通一下感情,可朕却没料到最后他却和那个辽公主大婚了,而且他好像还和朕提起说是你怂恿他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赵灵儿:“”

    “父皇,您怎么没有杀了这个混蛋!”

    “可是刚才你还不是因为误会他被父皇杀了准备要和朕拼命吗?”

    “现在我改变主意了,父皇,请您立刻下命令,把这个混蛋给我抓回来,不不那样简直太便宜他了,我看直接乱刀砍死,五马分尸,暴尸荒野,扔到乱葬岗去喂野狗”

    “”

    继赵灵儿离开之后,时隔半个多月,远在成都府路的寿春郡王赵祯也托人前来汴京城询问赵恒,信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父皇,儿臣听闻王靖被杨家军在雁门关截杀,不知是否为实?”

    赵恒皱着眉头,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提起笔来在来信的下角写了几个字,又让人把信交给了来人。

    一只灰白相间的鹞鹰扑腾着翅膀从汴京城中飞出,展开双翅翱翔在天空,历经多曰,最终落到了成都府内。

    寿春郡王赵祯接过回信看过之后,久久无语,神情越发的落寞,赵恒的回信也很简洁。

    “世上已无王靖此人。”

    尽管宋真宗赵恒已经下令严禁军中内部严禁讨论王靖这件事,但始终纸中包不住火,不但最后没有起到预先的效果,反而越是这样,越是激发起了其他人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心,继续引发了各种关注。

    三个月后,事件被进一步的扩散,几乎整个大宋的民众都知道了——大宋曾经有一个才二十多岁的青年,竟然是靠着他立下了那些战功一点点的逐步登上国公之位,登上权力之巅。

    一时间,王靖已然成为了所有书生心中的偶像,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已经反应过来的各州府百姓和书生门对赵恒的声讨——这不是无耻,这简直就是无耻,很多人举着条幅在大街上游行示威,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标语,

    “当世赵匡胤,旷古奇冤案,王大人,请一路走好。”

    “一代绝世昏君,自毁社稷栋梁,昏君,你欠我们一个说法。”

    “天理昭昭终不改,一缕清魂恨不公。”

    各州府的声讨声势越来越浩大,在某些人的煽动下,渐渐演变成了局部的骚乱,甚至一些地区已经有人开始冲击各州府官衙,向当地衙门前投掷石块,场面越来越混乱,这是朝廷方面所没有想象得到的。

第336章 新的世界出现() 
对于事件的突变,宋真宗赵恒再次展现了他果断强硬的一面,他向各州府下达命令,要求各州府即使起立刻实施宵禁,同时调动当地军队实施战时戒严,如果有聚众闹事者立刻当场拿下,生死勿论。

    当一队队训练有素、盔甲鲜明的军士们杀气腾腾的开进各州府的城门时,街头上那些原本还义愤填膺的那些百姓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妙,他们感觉到了赵恒这次是真的在动真格的,很快四散而逃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在大街上留下了那些被踩满脚印的条幅,主城内到处都响起一片军队整齐的脚步声。

    “唰,唰唰”

    这次席卷整个大宋的骚乱,在持续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很快便被平息了,只是在牢房中多了许多囚犯——都是想趁着这次骚乱趁火打劫,做女干犯科的人,最后被巡查的士兵抓了起来。

    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应州和新州,却没有任何的动乱发生,而这两个州府的军营中管事的,就是曾经王靖最得力的两个部下,裴定方和狄青。

    时隔多年之后,有人曾问过他们,以他们对王靖的感情,当初为什么能把情绪控制的这么稳定,这么到位,裴定方是这样回答的,

    “因为像身份暴露被抓这种桥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我们大人身上的,以我们大人猴精的性格”

    他的话没有说完,在一旁的狄青清咳了一声,低声提醒着,“裴定方,大人来了。”

    裴定方看了一眼走过来的王靖,挠了挠头,一脸苦笑,“所以你懂的”

    在宋宗一七九年,因王靖这件事引发的骚乱事件,曾经是当时大宋最为轰动的一个事件,这场席卷整个宋朝数十个州府的骚乱虽然被很快的平息了,但其所留下来的深远影响仍然一直持续着,由宋真宗赵恒对这件事讳忌莫深,一直成为不少朝臣心中的一个难解的芥蒂。

    后来有人曾经替王靖不平,认为宋真宗赵恒因为急需金国的粮食,又顾忌金国的威胁,便将他出卖了,实在是有愧于他。

    王靖听到后却摇了摇头,也没有说什么,不过当他时隔多年之后,再次返回汴京城时,曾经独自前往埋葬宋真宗赵恒的皇陵前,在墓碑周围的翠柳绿荫下,呆立了好久。

    他其实心中很清楚,那件事,对于他来讲,最多只是失去了一个国公身份而已,而宋真宗赵恒当时所承受的压力,他所受到的误解,要远远比他大得多,不但被人误认为他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忘恩负义

    更让他受到打击的是,一直跟随他几十年的曹彬也因此心灰意泠,告老还乡离开了京师,从此再未见过一面。

    在羲和园内画舫中,只剩下了赵恒一个人,孤独落寞的坐在棋盘一边,上面的棋子早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垢。

    而那盘还未下完的棋局,还一直保留着曹彬离开时的棋势。

    自从曹彬告老还乡离开京师之后,赵恒此生再也没有再下过一盘黑白棋。

    宋真宗赵恒一生雄才大略,文武双全,但性格刚烈,不喜多言,对于王靖这件事,他无法去解释,也不想去解释,更不屑于去解释,恐怕他当时的心情,只有王靖才能体会得到。

    金国南部草原

    残阳如血,远处的晚霞映衬着大片的火烧云,将白天绿草如茵的茫茫草原染成了暗红色,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气氛也显得越发的压抑。

    一支拥有几百辆马车的车队犹如一条长蛇般正朝着东方前行。

    车辕在齐腰深的蒿草从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一个土包前的蒿草,不停的被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碾压过去,终于低下了它倔强的腰杆,而在它的后面,沿着残阳的光芒,可以见一片极为清晰的车痕。

    随着天色越来越黑,一直在这支车队最前面的一位老者脸色显得有些焦急,他大声的呼喊着后面,“再加快点速度,加把劲,前面的土城还有二十多里了,否则再过一会就要关主城门了。”

    他的声音刚落,车队中立刻响起了一片皮鞭抽打在马背上的声音,车队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那位老者再仔细观察了一下车队的情况后,看到了不远处正跟随着车队中部几辆马车旁的那些骑兵,立刻调转马头,迎了过去。

    “你们这些人是哪一个商队的,让你们的主人出来说话。”老者骑着马停在了这些骑兵的面前。

    骑兵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向后望去,很快,这些骑兵阵列中间略微分开了一下,然后一个极为瘦弱的年轻人骑着马不急不缓的来到了他的面前,

    “在下岳呃,岳靖,请问有什么事情可以效劳的吗?”

    那个年轻人的语气极为礼貌,很显然受到过礼仪教育,这位老者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对方,发现这个年轻人明显要比周围的骑兵瘦弱许多,不过虽然他们坐骑都是大宋的西马,但从马鞍上看,这个青年的马鞍要比其他骑兵的高好几个档次,很显然他的地位不低。

    而且,刚才那个年轻人说话的时候,对方的语气虽然很恭敬,但是他却感觉自己有一种在认真听着他的主人说话时的错觉。

    老者此时心底一阵打鼓,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岳靖大人,我是嘉里木商行的负责人,我叫蒲察思忠,你可以叫蒲察,也可以叫我思忠,当然,至于怎么称呼那是您的事,我到这里来是想过来通知您,如果商队一旦不能在前面主城关城门的时候赶到主城,那么你的这支骑兵队就将被我们征用了。”

    见对方一脸疑惑,他又解释道,“当然,以我们商队现在行进的速度,肯定绝对会在天黑之前赶到前面那座主城,这只是应急预案,是以防万一的,那万一,也就是一万次也不会发生一次的那种概率,您能理解吧?”

    说完这句话,他立刻有些紧张的看着那个年轻人,他心中清楚,这支百多人的骑兵护卫是目前整个联合商队中力量仅此于他的嘉里木商行的护卫力量,如果一旦发生意外,那么他们的态度对于这支联合商队将变得极为重要。

    不过,让他宽心的是,那个年轻人听到他的话之后,只是略微沉思了一下,脸上便露出了一丝微笑,

    “蒲察思忠大人,这个问题很简单,毕竟我们现在是在联合商队里,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您的要求我觉得并不过分,而且,您说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不是吗?”

    “岳靖大人,和您这样开明的人打交道,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蒲察思忠高兴的说道,“那么就这么说定了,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话,您的骑兵就让我们来统一调遣了?”

    “哈哈哈”

    他的话还未说完,这位年轻人身后的那些骑兵突然爆发出一片哄笑声,尤其是站在最前面的那几个骑兵,表情最为夸张,有一个甚至笑得差一点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他用手中的战刀刀鞘指着蒲察思忠,一边大笑着一边断断续续的说道,

    “你你没有搞错吧你是说让我们的大人听您的调遣你以为你的水平比我们的大人还要高吗哈哈”

    “你”

    蒲察思忠有些气急,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有见到过一个人敢用战刀刀鞘指着他说话,像这样粗鲁的行为,完全可以当做这是对一个贵族的侮辱,若是他年轻个几十岁,他一定会穿上他祖传的骑士重盔,将脖子上的汗巾套重重的甩到他的脸上,要求用决斗的方式来洗刷在他身上的这种耻辱。

    不过他仔细打量了一下那个骑兵身上结实的肌肉,还有对方正娴熟的把玩着刀鞘,他喉咙艰难的咽了下口水,把脸朝向刚才那个年轻人,装作没有看到对方的表情。

    那个年轻人微笑着说道,“蒲察思忠,您说的对,既然现在我们这些商队都在一起,自然不能像一盘散沙一样,我非常赞成您的观点,如果真的发生什么状况的话,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如此贴心的话配合他的表情,如一股春风一样,让本来有些气恼的蒲察思忠听起来极为舒服,

    “岳靖大人,那事情就这样了,我去通知一下其他的人。”

    蒲察思忠在马背上朝着他施了一下礼,然后调转马头再次朝着马车队的后面奔去。

    待他离开之后,旁边的一位骑兵立刻开口说道“王大人你为什么要答应他的要求。”

    “徐山,你又忘记了,我现在叫岳靖,在这个世界上以后再也没有王靖这个人了,以后不要叫错了。”王靖纠正他,然后朝着不远处望去,在他视野中,蒲察思忠已经停下,正在和另一个商队头目交涉。

    王靖目前所在的这支庞大的车队,是从雁门关离开的那些商队自发的组织起来的,目的就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