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257部分

善战之宋-第257部分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安,你的奥古终于长大了。”

    王靖一直在旁边安静的看着,眼看着这种在皇室之中难得一见的温馨场面,不忍去打扰,他明白在这种时刻,现在的他是多余的,耶律奥古在皇宫这么多年,得到耶律贤的关爱远远要比她的其他哥哥姐姐多得多,二十多年的父女之情,不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就能表达的,而他如今却要把她带回宋朝,两个国家虽然相邻,但却路途千里万里之遥,耶律贤年纪以高,奥古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相见。

    宋宗一七八年秋至

    在轰动整个临潢府的大婚庆典结束后一个月,王靖带着耶律奥古跟随着一字长蛇般浩浩荡荡的“王记”车队悄然的离开临潢府。

    在临潢府外的平原上,几百辆马车组成的“王记”车队停了下来,耶律奥古从马车里走了出来,她朝着临潢府城墙凝视了许久,才返回到了马车上,离开的时候,她除了随身的衣物以外什么都没有带,只在平原上取了一捧泥土。

    王靖离开之后,临潢府的大街小巷热议着当时大婚庆典的风头气氛逐渐淡去,那辆迎亲时他所乘坐的巨大战车,已经被收入了临潢府内府中,作为珍品收藏起来,两只巨大的巨象,被放养到了辽国北部山区,有专人看护,那里丛林茂密,对于只食树木的巨象无意是最好的归宿,有的时候,耶律贤也会带一些人过去看看,更令人惊奇的是,那两只巨象竟然是一公一母,还产下了一只小巨象,那模样憨厚可鞠,惹人怜爱

    赵灵儿还和以前一样,一直呆在驿站中,除了每天听取王伦的汇报,不定期去皇宫和耶律贤等人商讨巫妖族对策之外,也经常会在临潢府里转一转,买一些精美的饰品等东西,只不过,一直跟随在她身边的罗尔成发现,赵灵儿身上的气质又恢复到之前那种高冷的气质,那种只有当王大人在的时候皱眉,跺脚,还有嗔怒等小女儿态再也没有出现过。

    萧挞凛在这之后不久,辽景宗耶律贤便撤去了在他府邸中暗中监视的青龙院“魂”成员,那些军官被集体屠戮的阴影显然没有从他的心中解脱,在一个月以后,萧挞凛时隔多曰第一次出现在大殿之上的时候,所有人惊讶的发现,一贯以英俊明朗形象植入众人心中的萧挞凛,几乎让人分辨不出来,他仿佛经历了无尽的沧桑,小白脸变成了络腮胡,眼神变得更加的深邃,那副永远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让人永远也不知道他的内心究竟再想些什么。

    突然之间,萧挞凛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但没有人知道,在他的书房的书案上,放着一对耳环,那是他准备送给耶律奥古,但却一直没有来得及送出去的。

    临潢府的王记酒铺也和以往一样,前来购买璃酒的人们络绎不绝。

    此时“王记”医馆还未等开张,门前就已经挤满了准备找叶家悬壶济世治病的人们。

    旗木林六十五号,是新近崛起的“王记”镖局所在地,前来雇佣镖师的客人只需要在前台填写所雇目的地,需要镖师数量,以及需要镖师服务等内容,在第二天便可以得到回复,来到这里的人,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在这里的镖师素质,因为在门外挂着的那副黄色的三角旗,上面印着那枚黑色的“王”字,便是对他最好的承诺和保证。

第318章 举国霜降() 
荆亚一脸微笑的递给一个前来办理镖师申请的人一份申请单,那个人怔怔的看了她很久,才回过神来,尴尬的拿着申请单跑到一边去填写。

    而对于刚才那个人的反应,荆亚早已经习惯了,她那绝色的容颜远近闻名,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能够看她一眼,雇佣镖师是假,来看她是真。

    作为原荆家族长的掌上明珠,荆亚并不只是镖局任职这么简单,她另一个身份还是宋时的一名成员。

    也是到了宋时,以及通过她的哥哥荆平这个宋时高级成员,她才猛然发现,原来当初她和叶朝云一起时她一直看不起的那个王靖,竟然是整个宋时组织的缔造者。

    如果不是她亲眼看到,她绝对不会把那个弱不禁风、油嘴滑舌、甚至看了他一眼就不会再烦别人的男人,和宋时主人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想想她当初对王靖的讥讽和嘲笑,还有她那种不屑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她都感觉到脸上一阵发热,在她得知王靖跟随使团来到临潢府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竟然产生一种想再看他一眼的渴望,但她被王靖冷落在应州知府事府时的经历,让她无法鼓起勇气去再见他一面。

    “美女,今天晚上有空吗,一起去酒吧喝一杯怎么样?”

    荆亚正发着呆,刚才那个人已经把申请表递了回来,她才真正的注意到对方,二十多岁,身穿的是临潢府最流行的款式,正以一种极为优雅的表情看着她,显然是一个贵族子弟。

    荆亚随意将那个申请表插在了旁边厚厚的一摞申请表里,微微一笑,“您好大人,请把您的地址留下,您的申请表通过之后我们会派人和你联系的——不过你如果真想喝一杯的话,我们这有几个人到是很想去喝一杯,当然,如果您不介意买单的话。”

    荆亚用手随意指了一下门前的两个镖师,那个贵族子弟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见那两个镖师正对着他不怀好意的笑着,那如同狗熊般强壮的身躯顿时让他升出了一种无力感,他一脸的尴尬,然后灰溜溜的溜走了,惹得那两名镖师哈哈大笑。

    像这种找理由接近荆亚的男子,他们每天都会从镖师馆里扔出十个八个出来,以致于只要有人前来,他们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这些人是真正的有镖师需求,还是目的是荆亚。

    荆亚朝着这两名镖师点了下头,表示感谢,然后又开始低头整理眼前的信件,而那两名镖师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他们原本就是荆简不放心她特意派过来保护她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如果荆简知道,他之前那个娇生惯养又蛮横无理的掌上明珠,如今变成了如今这样有礼貌的女孩,不知道会有多欣喜若狂。

    晚霞映红了半边的天空,在苍穹下的草原上,一条长长的马车队伍有条不紊的在蒿草中行进着,咯吱作响的车轱辘声伴随着风声有节奏的在旷野中回响着。

    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行程,王靖一行人终于再次途径漠北草原,通过雁门关,回到了大宋的境内。

    宋宗一七八年秋至,几乎是夏末刚刚过去,第一股极为反常的寒流就从吐蕃诸部的雪域高原,越过宋境西部成都府路,由西向东,席卷了整片大地。

    寒流突然临至,气温骤然降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以至大宋境内很多还未秋收的农作物就这样挂满白霜的耸拉在田间,尤其是以畜牧为主要经济,被誉为塞北草场的的应州,更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草场减产三分之二以上,那些原本还在指望着今年过个好年,依靠着马群和羊群维持全家生计的那些最底层的牧马人望着眼前已经枯萎的一片蔫黄,垂足顿胸,欲哭无泪,大宋顿时陷入了粮荒危机

    此时,距离大宋在塞北设立军营已经过去七个多月,距离各州县新任知府事相继走马上任也已满七个多月,很多地区受常年战乱的影响,原本满目疮痍的悲凉景象才刚刚有所好转,,燕云九州才安稳下来,百废待兴,才刚刚有一点起色,这场百年一遇的霜降莫让所有人全部猝不及防。

    历史上曾经记载过一百二十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霜降,波及了当时整个中原,全国各地农作物达到减产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直接导致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没有挨到第二年的春天,很多地区饿殍满地,易子而食,据不完全统计,那次霜降造成了霜降区域人口锐减到三分之二,而那一年也正是突厥向中原发动大规模进攻的那一年,北部一代的边关要塞,粮草几乎全部告罄,抵御突厥驻守的将士们每天都在勒紧裤腰带和那些强壮的突厥人作战,北部防线岌岌可危,以至于到了后来,大量的尸体被从要塞守军从城墙下拖了回来,然后神秘的消失,当天,那些每天喝着见不到米粒稀粥的要塞士兵,终于在夜晚来临前,在餐桌上发现了大块的烤肉。

    凭借着这些“烤肉”,这些代表着汉人最后希望的守军终于抵挡住了匈奴军队如潮水般的进攻,坚持到了当年的秋天。

    这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被人刻意的掩盖起来,只有从少数的野史外传中才能发现描述当时情况的只言片语。

    而很多人对那些烤肉的来历都心知肚明,但却没有人愿意却捅开那一层纸。

    大宋境内,各州府请求调拨粮草的信函如雪花般飞向了汴京城,信函内的语气一封比一封的急促。

    “皇上,粮仓库存已经所剩无几,如果不及时调拨粮食的话,这里的百姓恐怕很难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啊。”

    “十万火急,本行省大部分地区颗粒无收,所有粮行全部缺货货源,导致各局部地区出现骚乱,请立即调拨粮食,否则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骚乱,会更加难以控制。”

    “陛下,臣这里再次出现家族余孽,这些人数众多,持刀蒙面,已经有多个主城运粮的商队被抢,请陛下调大军进行镇压,防止家族余孽死灰复燃。”

    就连在雁门关防守的杨延昭,也派人过来问询——听闻今年境内遭遇霜降,不知粮草等军需供给是否出现困难,目前关内尚有余粮可供一年,若有困难可先解决其他地区为先,请勿挂念。

    据说,当宋真宗赵恒从书案厚厚几摞要求紧急拨粮的信件中打开这封来自雁门关的信件时,感动得差一点当场掉下了眼泪。

    “看看,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这才是朕的真正臣子,你在看看你们,每天就知道催着管朕要粮食,朕也是人,不是神,现在全境遭遇霜降,你以为朕就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吗?朕要你们这群废物有什么用”

    大殿上,宋真宗赵恒对着刚刚从外府路风尘仆仆赶来求援的这些官员们大骂着,而底下这些人低着头,一言不发。

    宋真宗赵恒大骂了几句,见底下的众人毫无反应,也觉得索然无味,叹了口气,“好吧,你们说的事情朕已经知晓了,你们都是朝廷的要臣,为百姓考虑也是对的,能够这么远跑过来为民请愿,光凭这一点你们的心思也难得可贵,但是”

    他的话锋突然一转,“朕希望你们能够从更高的角度,从大宋的利益角度上去考虑一下,学一学人家杨延昭,不要光想着自己这一块儿,也要想一想别人,好了,你们先回去吧,这件事朕会考虑一下的,不过朕要告诉你们,千万不要过多的指望朕能为你们做些什么,以现在的情势,只有各地自己靠自己了,你们都是朕一手提拔起来的,还有不少是当年殿试上的佼佼者,朕相信你们一定不会令朕失望的。”

    一直低着头不敢抬起来的官员们感觉头皮发麻,后脊背不由冒出一股寒气,所有人能够感觉得到大殿上宋真宗赵恒那种充满威严的目光,正在注视着底下,等待着他们的回复。

    他们明白宋真宗赵恒最后一句话中所蕴含着的深意,如果你连自己分内的事情都做不了的话,那么你也就不要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陛下,臣知道怎么做了,臣这次回去,就下令将当地所有粮行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严禁囤积居奇,同时,发动全州府的民众,寻找可以暂时替代果腹的食物”一位官员略微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说道。

    赵恒点了点头,“海大人,你能这么想,朕觉得很欣慰,作为一个州的知府事,朕赋予你们的权利,不是用来遇到困难就向朕求援的,而是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重视民生,维持地方的安稳,防止发生民变,对于这次霜降之灾,朕已经有了对策了,但是在这之前,各地的所有一切,还都要靠你们啊。”

    说到这里,宋真宗赵恒还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在大臣行列中的另外几个人,他们都是从全国等地赶过来的官员,他的话表面上是说给这个海大人,实际上也是说给所有的人听。

    在这种时候,你们与其把精力放在等待朝廷支援上,还不如趁早的滚回去扒树皮去,小心连树皮都被抢没了。

    大殿朝会结束之后,丞相李沆和参政知事徐曦被大帝赵恒单独留了下来。

    徐曦刚刚上任参政知事不到半年,这段时间一直兢兢业业,与李沆、丁谓等要臣一起协助宋真宗赵恒处理朝政,他为人清廉,一心为公,却又不结党营私,基本从事的就是皇宫——府邸,两点一线的生活,他最近的表现深得赵恒的信任。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