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最后的一句话是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裴定方这个大嘴巴。”
“”
“哈哈哈”
王靖等一行人回到王记酒铺不久,酒铺外就传来了一阵喧喧哗声,不一会,在围观民众簇拥的人群中闪开了一条通路,一位趾高气昂的宣读官带着一队侍卫走了出去,他抬头看了一眼王记酒铺的招牌,大步走了进去。
听到宣读官前来宣读圣旨的消息,狄青和裴定方十几个人立刻从后院跑到了王记前面的大厅中,这时,王记酒铺门外已经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民众。
“裴定方、狄青、乔真山”
这位宣读官拿着名单对着裴定方这些人挨个的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终于开始大声宣读起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裴定方,原应州府衙军籍,新任应州屯兵大营副统领,狄青,原应州府衙军籍,新任新州屯兵大营统领,乔真山,原应州府衙军籍,新任朔州屯兵大营副统领,”
很快,从宣读官嘴里一连串的将应州府衙这些汉子的名字包括任命全部说了出来,比裴定方晚跟随王靖的狄青,这次却比前者军衔高了半格一跃成为了统领,一名斗士出身的俘虏,三年后就成为了宋朝一州的统领,这在大宋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听着宣读官宣读的圣旨,门外聚集着的民众顿时议论纷纷。
“什么,竟然同时册封了二个统领?我没有听错吧,除了统制,整个朝廷的统领应该也不超过五个啊。”
“你那是什么时候的信息了,那个鸿图酒楼,据说当时一些朝廷的人正在聚会,听说一下子出来四个统领。”
“我的天啊,剩下的那几个军官好像也都被封为厢指挥使了吧?”
“这些军官好像都是应州的,什么时候那儿的将军变得这么厉害?”
“对了,屯兵大营是什么机构?我们大宋不是只有州府么?什么时候多出来了这么多屯兵大营?我怎么不知道?”
宣读官念完最后一个人员名单,满意的合上了圣旨,然后一脸恭敬的对裴定方等人拱手祝贺。
“恭喜各位将军,贺喜各位将军啊。”
“大人您这一路辛苦,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狄青示意旁边的皮托雷拿出一个小钱袋送到那位宣读官的手中。
宣读官用手轻轻掂量了下,皮袋沉甸甸的,他脸上笑意更加浓了,“不谢不谢,各位将军任重道远,以后宋还要仰仗各位将军才是,那既然这样我就不打扰了。”
狄青点了点头,目送着那个宣读官带着侍卫离开后,他朝着裴定方看了一眼,后者会意,两人立刻快步向后院走去。
听到狄青和裴定方的话,王靖笑了笑,“裴定方、狄青,恭喜你们两个啊,从今天起,你们就算是真正吃皇粮的人了。”
“大人,无论什么时候,我狄青都是你永远的下属。”
“我裴定方和狄青一样。”
“呵呵,我王靖可不想整天和你们这一群粗鲁的汉子在一起,像裴定方,都有儿子了,本官还是个处男呢。”
“哈哈哈”
“狄青,你别笑了,你年龄也不小了,也还没顾得上成家呢吧,如果有好的女孩抓紧娶了吧,到了新州,赵普那边多和他接触接触,我们都是自己人。”
“好的大人。”
“还有裴定方,你笑什么笑,你到是心眼好,不但收养了一个义父,连他的儿媳妇和孙子你都一起养了,那个女人真的有那么好么?”
“大人,她人很贤惠,对我照顾很周到,嘿嘿”裴定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
她就是他上次在项家和他接头的那个身材丰韵饱满的陈刘氏,他并没有料到她德真实身份竟然是项家家主项翼的儿媳妇,项翼的儿子战死,陈刘氏成了一个寡妇,原本她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偷偷的逃出去,正好在街头上撞见了裴定方扶着疯疯癫癫的项翼,立刻上前相认,而项翼俨然对她和那两个孩子没有了任何的印象,见她孤身带着两个孩子,裴定方直接把她们娘三带回了自己居所。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陈刘氏见裴定方对西斯平康、自己和二个孩子都不错,孩子也都很喜欢他,裴定方又是一个单身汉,两人渐渐互生情愫,终于在一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两个人捅破了最后那一层窗户纸
“哈哈哈,看来那女子果然有一套啊,能够让咱们裴定方流连忘返啊。”狄青大笑着,他很少见到一贯粗线条的裴定方有这种害羞的表情。
“滚你大爷的,劳资这叫做专一,这叫做爱情懂么!”裴定方面红耳赤的争辩着。
“好吧,”王靖拍了二下手,轻轻咳了一下嗓子,“都别打岔,让我把话说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裴定方现在成家了,也有了儿子,狄青这次回归新州,也算是衣锦还乡了,现在的结局还是很让人满意的,以前应州府衙军队成立到现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考验,也通过了无数的考验,算是为朝廷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吧,我现在宣布,应州府军从今天开始正式解散。”
“大人”
裴定方和狄青几乎同时脱口而出,在他们的眼角出隐约有一丝晶莹划过。
王靖摆了摆手,制止了欲言又止的两人,继续说道,“你们都不用说下去了,你们想说的话我也都知道,狄青,你个性沉稳,考虑周全,对于你我并不担心什么,你只需要用心去做事就足够了。”
狄青点了点头。
“裴定方,真正让我担心的是,你性格容易冲动,说实话,在我的眼里,你的能力仅限于适合战场上去冲锋的将军,但既然你能够有这个机遇走到今天副统领这个位置,我希望你还是能够改一改自己的脾气,多想一想前因后果,不要被人利用,毕竟你一人得失是小,底下的将士是大。”
“是,大人。”裴定方大声的回答,眼睛中透露出刚毅的目光,他心里很清楚,这也许是王靖对他的最后一次训诫,如果他回到应州,他这一声大人,以后很难再有机会说出来。
“过段时间我就准备去御林书院教书了了,其实这样的生活正是我希望的生活,从宋宗一六八年到现在,整整十年,我一直在为宋疲于奔命,所以现在,我是真的的确想好好的过一下平淡的生活。”
王靖说完这句话,便很赞许的再次扫视了一下两人,然后笑着拍了拍裴定方和狄青两人的肩膀,接着又向门口走去,他用手轻轻的拍打着后颈,嘴里不停的叹息着,“唉,今天站的时间久了,这脖子怎么又有点酸了”
屋内只留下裴定方和狄青两人站在原地久久没有离开。
第239章 杨继业()
在离开房间后,原本一脸笑意的王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在他从赵恒哪里得知自己即将留在汴京时,他就已经预感到了将会和裴定方他们这些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分开的结果。
刚才他强自挤出的笑容,只是不想让这种离别的情景更加伤感罢了。
夜晚临近,皇宫外早已经停满了各种华丽的马车,在皇宫内一座行宫的大殿内,灯光璀璨,一侧笙箫齐鸣,琴社琵琶响起,伴随着乐器声,一队太监和宫女手托举着食盒将里面的菜肴一一放下。
在这次庆功宴会中,除了那些获得四等战功以上的功臣外,还邀请了国公曹彬、国公兼禁军统制吕蒙正、左右丞相李沆和丁谓等几位大宋的重量级人物,算上宴会内的侍从,整个大殿内总人数接近五百人。
在整个大宋,目前也只有皇宫的含光殿这个行宫能同时容纳这么多人,但即便是这样,大殿内仍显得较为拥挤。
不过还好,宴会上的这些宋朝高官和贵族们,大部分都将注意力用在彼此的聊天上,对这样的环境并没有太在意。
曹彬和李沆手中握着酒盅,两人正坐在一起闲谈着,旁边不时有大臣朝着他们敬酒,他们也很有礼貌的举杯回敬。
不过相比以往,这次特意找他们敬酒的人少了很多,此时宴会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四个人身上,大皇子隆王赵佑、四皇子信王赵祉、寿春郡王赵祯和国公杨继业。
三位皇子在能力、性格、实力、人脉等方面各占优势,三人身后都有一帮拥护者,都有可能成为大宋太子,继而荣登大宝,而这些拥护者前来敬酒表忠心是很正常的,而那些宴会中的其他人都抱着同样的心态,就算不一定是他的人,但是至少也应该介绍一下自己,混一个脸熟再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投靠过去了呢。
杨继业如今在其他人眼中的也一样,他既是宋朝新晋升的国公,同时又是大统领之位,甚至还是骠骑大将军,俨然已经成为了继曹彬之后,宋朝军中新的领军人物,甚至连之前的禁军派系军官阵营和府军派系军官阵营的领军人物之一的李继隆在他面前都略微逊色一些。
曹彬和李沆起两人没有什么人打扰,倒也聊得火热,他们既年龄相仿,两人均出身于名门,李沆对战场上一窍不通,但他却仰慕曹彬对战役的独到的见解,而曹彬则欣赏李沆不吭不卑的人品,执拗起来铁骨铮铮的绝对不输给任何一名武将。
二大国公,国公吕蒙正神秘莫测,很少说话,数曹彬和李沆之间的关系倒是最为亲密的。
两人正谈论着,只见杨继业拿着酒杯离席走过来,就在他走在离曹彬他们十几步的距离中,还有人在向他举杯示意,杨继业只是朝着这几个人点了点头,连酒杯都懒得端起。
“曹元帅,李丞相,老夫杨继业敬二位一杯。”杨继业走到两人面前,举起了酒杯,虽然还是那样不苟言笑,但是脸上却显得很恭敬。
“杨将军,这怎么敢当,想当初我和你爹爹那可是过命的交情啊,不错不错,你比你老子要出色得多。”曹彬很欣慰的看着杨继业,“火山王“杨衮是杨继业的父亲,和自己当时比较交好。
“请曹元帅不要这么谦虚,杨某实在愧不敢当。”杨继业谦虚的说道。
面对着大元帅曹彬,他只能用晚辈的口气说话,杨继业和他的爹爹杨衮年轻时一个是厢指挥使一个是军都指挥使,杨衮是曹彬的下属,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曹彬经常到杨府中做客,只是到了后来,杨衮后来奉旨外调出去,两人之间的往来才渐渐少了。
在当时,曹彬和杨衮在凉亭上喝着茶,穿着开裆裤的杨继业还正在和几个小孩子在一旁的花园中用尿和泥巴玩。
“杨将军谦虚了,这次陛下封晋封你为骠骑大将军,正是看中你的军人本色,在老夫看来,你身上的那股刚毅之气,正是如今我大宋所缺少的气节,我们同朝为官,就不要说那些客套话了。”曹彬笑呵呵的说道。
“曹元帅厚誉了,末将只是尽了一个臣子应尽的本人而已。”杨继业不吭不卑的回答。
“你这孩子,还是和我们有些生疏啊,这点我看你要像王靖学习啊。”曹彬有些不满意的摇了摇头。
“对了,今天宴席上怎么没有看到王靖?不是听说陛下也晋升他为国公了么?他可是目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国公啊。”
曹彬突然想了起来,难怪他总觉得宴会上缺了点什么,原来是少了王靖,上次两人是在汴京会战结束后的庆功宴上任务,他对王靖的印象很深刻,看上去油嘴滑舌但实际上却很坦诚。
“大概是不喜欢参加这种场合吧,估计陛下也不一定喜欢他参加这样的场合。”曹彬答道。
“哦?”
旁边的李沆出来曹彬的一语双关之意思,目光直接投向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曹彬捋了捋胡子,淡淡的说道,“这次朝廷除了雁门关和汴京城所在京师郊外,在燕云九州和其他州府路新设立了十几个屯兵大营,不但实现了各州府当地的军政分开,文武分开,还将之前的人员调用打乱重新划分,从这些人员的调动上我想你就应该能够看出”
曹彬把目光投向不远处一位正在和他人谈笑着的武将身上,“张科,原来是汴京城皇城司的人,这次被调到琢州任副统领,他的背景你们应该清楚,大皇子隆王赵佑的心腹。”
李沆和杨继业点了点头,张科的父亲是观文殿学士张若晴的二子,而张若晴则是大皇子隆王赵佑的拥护者。
“还有那边一脸严肃的叫狄青的家伙,原来跟随着王靖在应州,现在被调到新州担任统领一职,他旁边盯着美女看的,应该就是裴定方,以前汴京皇城司出身,现在担任应州副统领,但应州暂时没有正统领,所以说,这三个人目前都是边关军中的实权人物。”曹彬注视着宴会中的人群说道。
“原来是这样!”听到曹彬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