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你”刘开山悲愤的指着王靖,一时气急嘴中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王大人,您答应过老夫要给刘家留一条后路的,您不能言而无信啊”
“搞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王靖看着他的反应感觉有些莫名奇怪,“明天,我将会托人把他们送到辽国,这是你们祖孙见的最后一面,好好的珍惜吧。”
“您是说,不杀他们,将这些孩子全部都放了么?”刘开山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他,他一直以为王靖说给刘家留后最多只会放过刘家的一个孩子,却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大度将他的这几个孙子外孙都放了。
“没错,不光是你面前的这些孩子,你们刘家十岁以下的孩子会送出塞北,前往辽国,算一算,竟然有几百个,真是麻烦啊。”王靖皱着眉头,他没有想到刘家的孩子竟然这么多,不愧为曾经的大家族。
“王大人,您对我们刘家的恩情实在请受老夫一拜。”
刘开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用力在地上不停的磕头,很快额头上就满是鲜血,待王靖扶起他来的时候,他不但没有一些痛苦的表情,反而满是激动之色。
“王大人,请恕老夫此前昏庸,利欲熏心,屡次和您作对,想不到您以德报怨,对我刘家有大恩啊。”
刘开山心中很清楚,王靖将刘家的后代送到辽国,对这些孩子更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如果这些孩子还留在塞北,还在大宋境内,难保不会被好事之人知晓,难免东窗事发不被发现,最为让他感动的,将几百名十岁不到的孩子从寰州送到远在北方的辽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路途遥远,尤其是这些都是孩子很容易引起注意,其中的麻烦并不像王靖表现的那样轻松。
“无论如何,孩子始终是无辜的。”
多年以后,在宋时北方分部身居要职的刘超、刘敏等几个刘家的遗孤回想起当年王靖说过的话,仍然心怀感激,当时已经十岁的他们,刚好被卡在了护送去辽国这条红线上,侥幸的死里逃生,已经记事的他们,当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自己父母亲和爷爷即将要面对的命运。
第216章 王靖的忧虑()
宋宗一七七年八月,在付出了近六万人的代价后,宋真宗赵恒终于拿下了围攻近月之久的安亭县城,同时,一份书信辗转着终于到达了正在土城进行整顿的王靖手中。
信中只有一句话,“张刘两家族罪无可恕,没有送往汴京的必要,命王靖即刻督办,满门抄斩,就地处决。”
土城城下,血流成河,数不清的刘家和张家的人被反绑着双手跪在血泊中,然后被身后的行刑士兵手起刀落,尸首分家。
很快一批士兵上来抬走尸体,接着又一批张刘两家族的人被推上了刑场,在城门前排着队等待行刑的那些家族成员脸色苍白,这几天他们看到自己的亲人们不停的躺在血泊中,心中早已经变得麻木不堪,他们心中很清楚,也许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
这时,原本正平静的等候死亡到来的刘家成员那边突然传出了一阵骚动,只见原刘家家主刘开山被几个军士押解了出来。
如今的刘开山身体挺得笔直,他一边向城门外的刑场走去,一边用目光扫视着那些绑在一起的刘家人。
“家主大人”
很多刘家氏族之人都眼含着热泪哽咽着望着他,场面虽然很安静但是气氛却非常的凄凉。
对于刘家人的目光,刘开山只是含笑着一一的点头回应,并没有开口讲话。
在这段时间的牢房中,他真的想通了很多事情,牢房虽然阴冷潮湿,和以前他舒适的府宅无法相比,但却少了一些浮华,少了一些浮躁,更让他能够静下心来想以前的一些事,他很感慨,倘若自己早点静下心来去思考,又怎么会陷入今天的地步。
宋朝中央集权在塞北大势所趋,之前的他却仍旧妄图延续家族百年历史,还想作一方的霸主,当初若是他同意乌鼎将的要求站到汴京城那边的话,就算刘家之前的很多权利都会被剥夺,但刘家又怎么会落到今天的这种下场。
万幸的是,刘家至少还留下几百个孩子,不像张家,那真的是满门抄斩,连刚出生的婴儿也绝无幸免。
想想张家那些在襁褓之中的婴儿,父母的尸身还在一旁静静的躺着,而他们却被扔在一边,哭声在刑场上越显凄厉,但却没人敢上前将他们抱回,对着这些婴儿,行刑官是绝对不会动手的,但也不会就此放过,只能将他们扔在刑场上,任其啼哭声越来越弱。
刘开山在战役后期有立功的表现,因此王靖可以网开一面,哪怕就算事情真的被捅到汴京城,也有情可原,但一直顽固抵抗到最后的张家,已是绝无任何幸免的理由了。
走上刑场后,刘开山回头望向远处的城墙,在城楼上王靖一脸面无表情,冷冷的看着刑场中发生的一切。
刘开山向城楼方向高高拱起双手,他的双手如今被牛皮筋绑着结结实实,手指已然紫青,但是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王大人,谢谢啦,老夫先去了。”他扣着手用力作了三下揖,然后大步向早已经等候着的行刑士兵那边走去。
“我本世俗一匹夫,雄霸一方数春秋,昔日繁华依在目,今朝顿悟已经枯,哈哈哈,哈哈哈”
“家主大人,家主大人”
“爹爹,不要啊。”
“刘家完了,刘家真的完了,战神啊,求求你快救救你的子民吧。”
王靖平静的看着城墙下恸哭一片的众人,刘开山的尸首正被几个士兵抬走,城下行刑的低洼处鲜血汇成了一片片血水流满的血坑,格外的醒目。
“裴定方,我们回去吧,如今刘开山已死,寰州这事也算是彻底结束了。”
王靖长叹了口气,盘踞在寰州和朔州两大氏族的族长刘开山和张阔海二天内被分别处斩,也标志着塞北曾经十三大氏族又陨落了二支。
刘开山后来就算悔悟过来了,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又多了一条不甘的灵魂而已。
“大人,蔚州现在战事激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去做?”
“先静观其变吧。”
“静观其变?哎,大人,你等等我啊,你话还没说完呢怎么个静观其变法,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啊”裴定方愣神的功夫,王靖已然朝着城下走去。
如今在城墙把守的守军,都是杨延昭从雁门关带来的军士,他们见到王靖走过来,纷纷向王靖敬礼,丝毫不掩饰眼中狂热的崇拜,在军队中,能带领军队胜利,能让他们获取战功的将军就是最有威望的统帅。
土城街道上,很多店铺已经重新开张,对于宋军的入驻,当地百姓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反应,开采金矿是当地主要支柱经济,至于是张家占领这里还是大宋统治这里,他们才不在乎呢,他们更关心的是谁每天能够给他们多少工钱,能够给他们平静的生活。
宋军占领了土城一段时日,很多商家见这支军队并没有进行什么烧杀抢掠,与百姓也秋毫无犯,才总算放下心来,土城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几位军士在前面开路,王靖和裴定方在后面走着,街边一些民众百姓对被宋士兵簇拥在中间的王靖指指点点着,他们在塞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宋朝的官员在这里出现。
“大人,我跟你这么久了,到现在还是平民一个,你什么时候也和上面去说说,给我也整一个贵族当当呗。”听到周围议论,裴定方一脸的羡慕。
裴定方如今的官阶,前面要加一个准字,因为暂时还是王靖直接任命的,做不得数,需要得到汴京城下的正式任命文书,才算真正拿着朝廷的俸禄,这也是应州府衙所有人的想法,只有拥有了这张纸,才算是真正的回归大宋。
“裴定方,以你目前的战功积累,朝廷上面肯定会有嘉奖,看等蔚州那边战事平定之后,汴京城那边肯定会有封赏的。”王靖看着面前的裴定方说道。
当初自己在皇城司的时候,裴定方他就已经跟随了自己,如今算下来,已经已经有八九年的时间了,而裴定方也从当初的一名普通的军士开始,逐步成长起来,在战争中一点点的显露头角,他统领骑兵上的天赋越来越凸显出来,从应州澧县以几百骑兵歼灭乌家数千军队开始,到蔚州率领千骑抵抗朱家数万骑兵,又在新州立下大功,在最近对战寰州的几场战斗也有上佳表现。
裴定方这种直觉上的天赋,是在后天和别人传授中无法获得的,有时候,在骑兵冲锋中,也许裴定方并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指挥,但是他直觉是就感觉这样做是对的,而事实往往也会证明他是对的。
“谢谢大人,如果真的那样的话,那就太好了,我到时候一定要回老家故里,好好光宗耀祖。”裴定方一脸的欣喜。
他在家中排行老三,在家中实在养不起那么多孩子的情况下,他很早就当了兵,现在想想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回过老家了,在他记忆中父母的模样早已经变得模糊了,待战事平定他真的想回去看看,宋朝边境多年饱受战乱之苦,也不知道家里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王靖一行人很快回到了府中,进了大厅中,王靖让其他人退下,只留下了裴定方一个人,才终于开口对他说道。
“裴定方,你现在一定很好奇,之前本官为什么说要静观其变吧。”
裴定方点了点头,他确实有些不太明白,如今蔚州战事仍旧僵持着,如果在这时候王靖率领宋军队赶到支援的话,不说是局势立刻被扭转,那至少也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
“我们目前不打算参与蔚州战役主要有两点考虑,这次真宗陛下来信中,只提及了如何处置张刘两家族,并没有明确命令让我们协助蔚州的宋部队,这是其一。”王靖停顿了一下,突然问了一句。
“裴定方,你有没有从陛下的角度想过问题。”
“啊,什么?”裴定方被王靖问的楞了一下,然后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大人,你知道我就是粗人一个,我要在站在陛下的角度上,只能是替他思考每天吃什么。”
“燕云十六州自百年前,中部新州、北部云州、中部武州、寰州、蔚州、应州等地一直处在辽国统治下,早已经不受汴京城约束的状态,这是百年沉淀留下的历史问题,而现在,大宋想要将这些州县收回,曾经的塞北十三大家族如今支离破碎,对于整个大宋历史,整个塞北地区来讲,这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
王靖继续说道,“裴定方,你有时候真的应该多思考一下战局以外的事情,战争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而已。”
“可是谁的拳头硬谁的说的算不是么?这种解决争端的方式最直接省事了。”
王靖楞了下,又苦笑着说道,“好吧,看来这类话题可能对于你太过于深奥,那本官就直接说了好。”
“”
“简单的一句话,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如果陛下只是作为一个配角出场,你说后人会如何评价他?裴定方,我们拿下寰州,拿下新州,连云州、应州都和我们有着直接关系,这些军功真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我们再插手蔚州,你说让亲自统领三十万北征军的陛下如何自处呢?”
“原来是这样”裴定方听到了王靖的话恍然大悟,他总算明白了王靖沉的这么稳的原因了——并非王靖不肯前往蔚州,而是身在蔚州的宋真宗赵恒并不希望王靖赶过去。
“这种揣测圣意的事情,你我知道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对外人说起。”
“大人,我明白,我裴定方又不是一个乌痴,事情的轻重我还是分得清楚的。”
裴定方很认真的点了点头,突然发现王靖正一脸笑意的望着自己,心中忽然惊讶万分,好像重新认识了对方一样。
宋朝从开国至今不是没有才华高觉的武将,但是,像王靖这样不但能征善战,揣测圣意又如此准确的人却寥寥无几。
宋宗一七七年九月
由宋真宗赵恒亲自率领北征军中军与后续军队合并一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万,继攻陷蔚州安亭县城后,终于再次攻陷了南部的浮萍县城,至此,蔚州南部全部被宋军占领。
几乎是在同一天,远在北部拥有五万守军的蔚州重镇沙郡,在刚刚被朱家重新启用,再次返回厢指挥使位置的赵亚夫率领下,趁黑夜奇袭了盘踞在城下的十万宋军,因为双方相持已近二个月,时任宋军队的将军是寇准的儿子寇恒,这个被宋真宗赵恒认为是宋之霍去病的寇恒却并没有预料到朱军的这次偷袭,宋军损失过半,被迫再次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