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之宋-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从表面上看,这个不知名的小平原漫野青草随风拂动,偶尔可见野兽出没,天上数只巨雕不停的盘旋着,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在一片土包下面的低坡上,满视野等装待发的秦氏骑兵和张家士兵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整片凹地,和王靖那支宋朝军队好运气不同,昨天这里刚刚下了一场暴雨,虽然雨水很快便被干涸的土地吸收,但是足够将这些士兵们每个人都浇成落汤鸡,让他们狼狈不堪了。
地面上现在泥泞不堪,秦氏骑兵都纷纷跨上了战马,将自己的盔甲衣服敞开放到马背上嗮着,但张家士兵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这些士兵无法盘坐在泥泞的地面上,又没有舒适的战马,他们只能用长枪支撑着身体来暂时缓解腿部传来的酸痛,很多士兵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高高的挂在枪头上进行晾干,远远看上去,整片伏击的地点更像是一处大型的晾衣场。
不过秦氏骑兵和张家士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除了沉闷的呼吸声和少数盔甲的摩擦声,并没有发出其他的杂音。
他们赶到这里准备伏击秦紫星判定可能出现的乌家援军,已经接近一天一夜了。
但是远处的地平线上,仍旧是一如既往的安静,根本没有一个人影出现。
“秦将军,你确定会在这里等到所谓的乌家的援军么?”张拓海看着正在山坡上向远处眺望的秦紫星,心中隐约感觉有些不安。
“张族长,请相信我,我的分析绝对不会出问题,种种迹象表面,那支宋军一定是在等待援军,而唯一有可能出现的援军,就只有应州方向的乌家军队了,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你说的话我很赞成,但是请紫星将军不要忘记了,一旦我们离开土城的消息被那支宋军发现,土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虽然我从心底上一直不喜欢刘开山那个老匹夫,但是我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土城被宋军占领。”
“张族长,我派人前去打探的人已经过去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秦将军,我想你应该很清楚,我们已经在这荒郊野地中等待了整整一天一夜,如果乌家军队在一天一夜之后赶到,难道我们就要一直等下去么,我想就算我们能击败他们,土城恐怕也早就失守了,万一那支宋朝军队再乘势东进的话,那我张家的百年基业可就全完了。”
“张族长你的意思是”秦紫星皱了皱眉头,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我的意思是我们张家军队立刻返回土城,和刘开山一起牵制宋军,这边的乌家就交给您了连新州和宋朝远征军都打不过您,我想这区区二十来万乌家军队更不在话下吧。”
“”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将不能集中优势兵力。”
“怎么会呢,我们返回土城,不同样是集中优势兵力么,我可不能因为你的一个无端的猜测,而让土城陷入危机。”
“好吧”秦紫星看了刘开山一眼,见他已经铁定心思要退回土城,已经无法挽留,只得同意,“寰州局势对塞北局势非常重要,土城就交给张族长了。”
张阔海点了点头,“秦将军请放心,我不知道寰州对现在局势有多重要,但是我只知道,寰州现在是我张家的根本,我就算拼尽这条老命,也不会让那些兔崽子染指的。”
在二万多秦氏骑兵的默默注视下,刘开山跨上战马,调转马头,带着自己的军队缓慢的沿着之前的原路返回,向土城方向进发,整个旷野中不停回荡着沉闷的行军脚步声,气氛越来越压抑。
两支隶属于不同家族的军队在这个不知名的小平原上终于分道扬镳,各自按照各自主帅的意图行事。
第210章 攻陷土城()
此役战后数十年乃至百年后,还有很多人对发生在宋宗一七七年这场大宋与塞北氏族之间的战役津津乐道,不少历史学者谈及寰州和土城这场战役仍旧意犹未尽,感慨颇多。
有人说,如果战役的最初按照当时刘氏家主刘开山的观点,十万人加上二万秦氏骑兵,强行攻打盘踞在山区内的宋朝军队,也许早就击败了王靖,然后再趁势进攻已呈疲惫之态的乌家军队,整个寰州将尽数落入塞北氏族势力手中,后面迟迟才赶来的那二万荆家援军根本不足为惧。
还有人说,就算当时没有按照刘开山的说法,但如果二万秦氏骑兵能够在这个至今还不知道名称的平原及时返回,也能将正在围攻土城的宋朝军队和乌家军队打一个措手不及,战局胜负犹未可知。
但有人又提出不同的观点,这场战役的失利不能归结为秦紫星战术上的失误,因为他的猜测和判断还是极为正确的,只不过他忽略了一点,他并不知道乌家军队早已经事先进入了寰州,而且,谁又能知道,二天多的路程,乌家军队仅仅用了一天一夜便赶了过来呢,相比秦紫星的能力,目光短浅的刘开山简直连他的一个指头都比不上,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秦紫星还是刘开山呢?
后世历史学者们关于秦紫星和刘开山二人决策上到底谁对谁错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后来终于有一个学者提出了一个说法总算平息了双方心中已经升起的火气。
当然,这个说法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搅稀泥的说法,那个学者是这么说的——
战争的魅力就在于此,战机瞬息万变,转瞬即逝,任何人在当时都无法完全揣测出战争的结果,很多在当时看着完全错误的事情,实际上却是正确的,而那看似无懈可击的推演,反而是错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一边拿着热气腾腾的香茗,一边用笔尽可能的记录当时真实情况,供后人去评说。
在张阔海正率领家族军队浩浩荡荡返回土城途中,在土城下,宋朝军队和乌家援军已经摆好了进攻阵型。
数十架曹魏投石机静静的耸立在军阵内,旁边摆满了连夜拉运过来的巨石。
随着一声令下,曹魏机的长臂终于开始向天空摆动起来,仿佛一只只巨人的手臂,将里面的巨石向对面的城墙上抛去。
翻滚的巨石接连不断的砸在城墙上,在城垛上的刘家士兵很明显的感受到了脚底下传来的震动,还有一股轰轰作响摇摇晃晃的感觉。
在连续进行五轮齐射后,一些城墙已经布满了裂纹,有些城垛已经塌陷下去,城中一些房屋也成为了废墟,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识到曹魏投石机的真正威力,以往所见到的投石车,仅仅对于人员和房屋才有伤害,对城墙完全够不成杀伤力,不过这次看来,对面的曹魏投石机很明显就是专门冲着城墙来的。
城中的刘家军队终于慌乱起来,在城墙上的守军拥挤着想跑到下面躲避巨石,在下面准备支援的士兵想要上到城墙去,几条通道内挤满了互相推攘的士兵,双方士兵们忙乱的脚步,加上军官大声的呵斥声顿时混杂成了一团。刘开山只好在城门前组织起督战队,在杀掉了几十名擅自脱离岗位的士兵后,情况总算稳定了一些。
但这种稳定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随着“轰隆,哗啦啦”一阵巨响,一道刺眼的阳光照射到了刘开山的眼睛里,他瞬间呆住了。
在塌陷的呈现的城墙前,对面宋军和乌家军队整齐的队列赫然呈现在他的面前,他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那些面无表情的宋骑坐下马匹打着响鼻的细节。
一丝恐惧突然在他脑袋中升起,难道今天刘家真的就要完了?
塞北要易主了?
应州府军队最前列
王靖高高举起他的右臂,一脸严肃,他身后的军队静静的盯着自己统帅的动作,每个士兵都攥紧了手中的武器,耳边听到的只有自己急促而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心脏砰砰砰剧烈的跳动声。
在狄青和裴定方身后的那些应州府军士兵眼中更是充满了狂热之色,他们现在已经在为一会如何更快的杀进城中在做准备。
“轰隆,哗啦啦”
远处的城墙接连又有几大片城墙倒塌,在王靖的视线中,已经很够很清楚的看到隐藏在城墙背后那些面色紧张的刘家士兵,在旁边军官的呵斥下,他们手拿着长枪在城墙塌陷处慌忙集结着,准备和城下这支军队进行最后一搏。
正是现在!
王靖眼中一厉,他的手臂猛然落下。
“杀啊”
他的身后立刻爆发出一片排山倒海般的喊杀中,无数大宋士兵拔出腰间的战刀,怒吼着从他身边掠过,纷纷向前面塌陷的城墙冲去。
漫山遍地的宋朝军队潮水般的涌到城墙塌陷的废墟中,与结阵在那里顽强抵抗着的刘家军队碰撞在一起,一时间血肉横飞,刀光剑影,一个刘家士兵刚刚将长枪捅入前面宋兵的身体,还未来的急将长枪抽出来,就被后面跳上来的宋兵挥舞着战刀划开了喉咙,而那个宋兵还没有落地,身体已经被三四个刘家士兵捅了个对穿,但是在他的身后,又跃出了更多的同伴,向前面刘家士兵砍去
王靖面无表情的看着缓缓涌入土城的宋军士兵和乌家军队,他知道,现在土城的陷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从今天开始,寰州的战局将无法被改变,现在他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张家的主力和那支突然出现的秦氏骑兵歼灭。
王靖骑在战马上沉思着,并没有注意到身旁一身红色盔甲的乌岩一直在注视着他。
乌岩虽然是乌家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族长,但她却还是一名未出阁的少女,她虽然眼睛停留在王靖身上,但心绪却早已经飞到了三年前,在乌家酒楼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你就是那个新知府事王靖。”
“据说王大人谈吐不凡,相貌不凡,今天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小姑娘”
“大叔,在乌家还没有人敢管我叫小姑娘!”
“确实很小嘛。”
“大叔,非礼勿视,你也不怕眼睛里长针眼。”
第一次见到王靖的时候,她原本想戏弄一下对方,结果却反被对方算计,这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吃亏,也正因为如此,让她记住了对方。
后来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他那坏坏的笑,在当时,王靖所在府衙相比乌家势力就如同蝼蚁和大象之间的差别,但是在每次和乌家明里暗地的交锋中,都给乌岩一种使劲全力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无论怎么算计最后吃亏的都是乌家。
她也从心底更加讨厌这个人,尤其是他脸上常挂着的表情,用句通俗点的话来讲就是——没钱,还装逼。
而王靖本人虽然身为应州知府事,但是却并没有在应州城呆多久,很多时候都是莫名其妙的离开了,隔了一段时间又突然的回来了。
但每次回来,他都会带来令人震惊的消息,先是仅用几百骑兵就歼灭了数千名犯下血债的乌家士兵,再然后又令人震惊的占领了新州,真不知道他瘦弱的身躯中到底隐藏着多么巨大的能量。
乌岩曾经在心中无数次诅咒这个男人,但她不知道从何时起,自己竟然喜欢上了对方。
虽看似手无缚鸡之力,但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虽看似手无寸铁,但却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
虽看似弱不禁风,但却算无遗策谈笑论英雄;
虽看似软弱可欺,但却铁血霸道只手遮天。
三年前在王靖只身一人来到应州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毫不起眼的瘦弱青年,没有人和任何势力把他放在眼里,但是三年后的今天,新州、云州、应州尽数归大宋所属,连面前的寰州被家族势力占据的最后一座主城土城,也即将被面前这支宋朝军队收复。
而这一切,都和这个正在战马上走神的王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土城震天的喊杀仍不时的传来,城门已经被杀入去的宋兵打开,在王靖和乌岩身后,最后几支预备队正在整顿着队形,准备冲进城中。
但是在乌岩面前,整片人头攒动的土城内都消失了,她的眼中只有一个人——王靖。
王靖并没有注意到他身后的乌岩的举动,现在寰州局势都围绕着土城展开,虽然现在已经胜利在望,但是还有五万的张家军队和二万秦氏骑兵没有出现,从兵力和人数上仍然要比他们这支人马要多,他仍不敢疏忽大意。
土城攻城战从早晨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中午时分,刘家军队的顽强抵抗出乎了王靖的预料。
在宋军完全占领北城门后,刘家仍然没有放弃最后的抵抗,他们利用夜幕的掩护,躲在巷口和屋顶,水缸、甚至还有粪坑中来阻击对方,只要他们能想到的地形全部被利用上了。
想一想你口渴了想去喝口水,水缸里突然跳出一个敌人,想一想你准备去方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