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13部分

善战之宋-第13部分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人,太原道厢都指挥使莫罗山,赐勋护军(从三品)”

    “第五人,皇城司军都指挥使李泰,赐勋上轻车都尉(正四品)”

    “第六人皇城司都头王靖,赐勋上轻车都尉(正四品)”

    恩?

    都头?

    王靖?

    大殿内听封的朝臣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王靖这个名字真的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啊,只有朝堂之上的王钦若眯着眼睛,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大殿里的朝臣和那些受到封赏的将领在下面议论纷纷。

    “你见过他么?我没有啊。”

    就连大皇子隆王赵佑和四皇子信王赵祉也互相看了一看,但从两人目光交汇中都发现了对方的茫然,这家伙到底什么来历。

    而此时最惊讶和生气的要数这些一等军功和二等军功的将军们,这些人都是北征将领,任意拿出来一个都是桀骜不逊的角色。

    所谓君不患寡而患不均,本来立下战功获得封赏是件大喜事,但是当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竟然排在了军功最前面,顿觉备受委屈,心态变得极不平衡。

    他奶奶个熊滴,老子在战场上不要命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他,现在领军功了结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这小子到底是特么谁啊!

    底下议论的人群中,要属北征军这些将领反映最为激烈。

    身为征西大元帅的曹彬,获取一等军功那是理所当然,甚至可谓是众望所归,田仁朗、石宝吉、莫罗山三人都是北征军中单领一路的将军,获取一等军功也完全合情合理,至于军都指挥使李泰,虽然从级别上稍显不足,但是毕竟是从皇城司调过来的,一等军功怎么也不能全部都给太原道的众将领,也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是这个叫王靖的家伙他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啊?

    他也配?

    在互相询问得知都不知道这个人后,这些北征军的将领们就更加愤愤不平,义愤填膺了,交头接耳的闹哄哄一片。

    这也就是在文德殿上,要是在军营里,他们早就一拥而上围着曹彬要个说法了,直到宋真宗拍了一下龙椅,这些将领们才老实起来,但一个个的气鼓鼓的明显不服气。

    显然宋真宗不是一个扫雅兴的人,在文德殿并没有责罚他们,而是摆了摆手,示意让侍从继续念下去。

    “四等功一百二十三人,太原道军都指挥使洪源”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宣读,侍从总算松了一口气,四等军功的名单终于宣读完毕,至于四等军功以后的人员,会按照呈上来的名单,经朝廷查实核准,然后下拨钱款。

    和最初曹彬递交给宋真宗的立功名册不同,内容上稍微发生了点变化,赵祯的战功被宋真宗赵恒朱笔划了下去,将大元帅曹彬加入了名单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调整。

    其实,就如册封上所说的,这对曹彬到没有什么意义,他早已经位列极致,和左丞相王旦、右丞相李沆并称为大宋三国公,只不过,宋真宗赵恒将其名字列入其中,更应该是体现其器重之意罢了。

    还有,在宋朝有皇子不封爵这一说,也就是说,皇子没有爵位之分,就算没有资格争夺王位,至少也是个郡王,宋真宗拿掉寿春郡王赵祯也在情理之中。

    王靖很幸运,虽然正四品的上轻车都尉不算大也不算小,但整个宋朝大大小小有勋的人也不过四百人,他现在也算是一名迈入宋朝上流阶层的人了。

    曹国公府

    “老爷,庸礤大人求见。”

    “不见,就说我去隆王府了。”

    “可是,庸礤大人是和隆王一起来的。”

    “那就说我去杨继业将军那里了。”

    “老爷,和庸礤大人、大皇子一道的,还有杨继业将军。”

    “不会吧,用得着这么夸张么?”

    “老爷,不光是他们,门外还有很多人在外边等着求见呢。”

    曹彬感觉这段时间自己都要疯了,这几天不停的有人前来府上,询问那个叫王靖的都头到底什么来历,是属于大皇子派系、四皇子的派系还是属于中立派,师承何人啊,是哪个家族的嫡子啊等等。

    甚至还有自己倚重的将领跑到自己跟前,挺大个老爷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哽咽着说“元帅,我不服,我不服啊”哭的那个伤心,根本停不下来。

    更有梗直火暴一点的直接把军刀丢在曹彬脚下“元帅你不公平,老子不干了,俺要回家种地去”

    就算曹彬再谦恭那也受不了每天这些人的车轮战,他没有别的嗜好,只有一个睡午觉的习惯,只要睡不好午觉,心情就会变得烦闷暴躁无比。

    这段时间打着各种旗号登门拜访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连续几日让曹彬睡不了午觉,实在是让他忍受不了了。

    他这边头才刚刚挨着枕头,管家就跑来了“老爷,老爷,四皇子信王赵祉来了”

    信王赵祉身份如此高贵,曹彬怎么敢得罪,赶紧起身去迎,客套一番后刚送走信王赵祉,一只脚才踏进屋子里,另一只脚还没迈进来,老管家又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老爷老爷,洪雷将军说想见你”

    洪雷将军是曹彬的老部下,这个也推脱不了,曹彬起身相迎,一问也是不满意张靖的,经过一番劝说带哄骗,总算是把洪雷弄走了。

    茅房中,曹彬裤带才解开,老管家又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老爷,老爷”

    曹彬实在忍不住了,大吼一声“又是哪个混蛋想见我?”

    老管家有些不好意思了,“是宋真宗陛下来了,要不老爷你先尿着?”

    直至曹彬实在忍不住,在府前贴个公告,再有前来枉议战功者,杀!!!!

    字很少,但效果很明显,前来曹彬府上询问张靖的人终于不见了。

    不过现在全都城都知道了有一个叫张靖的都头,立下了一等战功,还当上了轻车都尉。。

    有羡慕有嫉妒的,还有不屑一顾的。

    尤其是在得知仅仅是因为张靖获得了如此战功仅仅是保护住一半的粮草,更有人为此愤愤不平了!

    都城那些自认为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们,此刻几个觉得抱负无法施展的人正聚在一起谈张靖。

    “如果是当时我在,我会将坑挖的更大一些,这样,我至少能保证七成的粮草”一个人说。

    “哼,你这是什么计谋,也就你和那个下三烂的都头才能这么想,若是我寇横远在,我会多找一些火器,半夜去袭击芦苇荡,不但粮草尽保,还能重创来犯之敌!”

    “寇小将军,高啊,实在是高啊!”众人纷纷对那个对王靖计谋面露鄙色的人竖起了大拇指“不用将军您实在是大宋的损失啊”。

    “他曰若有一天我被启用,我必会扬我大宋军威!”听了这些恭维话寇横远目视远方,一脸的傲气!

    “听说那个叫王靖的都头好像有点来头,不然怎么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抢功劳。”

    “哼,就算能蒙蔽得了一时,也绝对不可能蒙蔽世人一世,真相总归有揭晓的那一天。”

    “说的是,来,咱们把这杯干了,以后大家相互扶持。”其中一个端起了酒杯。

    “好,说的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干了!”

    “干!”

第20章 宋真宗召见() 
京城北王家府邸

    “回家了,终于回来了,现在功成名就的我终于回来了。”

    王靖站在府门前,回想起自己在汪老夫子前被打戒尺的那段曰子,那时候自己还只是一个在汪老夫子眼中顽劣的弟子,而现在

    他不由得唏嘘不已。

    “真是时光荏苒啊,”王靖无限感慨

    “呦,原来是我们的上轻车都尉回来了啊。”

    王靖顺着声音的方向,就看到自己那太子太保的老爷子,一品大员王钦若正从马车上下来,朝冠顶饰上的红宝石东珠差一点亮瞎了他的双眼。

    呃。

    好吧。

    虽然在宋朝位居四品的上轻车都尉已经很不错了,但是那也要看跟谁比,王钦若的那些学生随手一抓,三品四品的都一大把,五品六品满街跑。

    书房里

    一名仆人沏好了茶水,后退而出,只剩下了王钦若和王靖。

    王靖恭恭敬敬的向王钦若请安:“老爷子,几月不见,您的身子骨是越发的硬朗了啊。”

    “呵呵,你这小子,现在的嘴是越来越甜了,我记得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怎么感觉突然变了一个人呢,还记得在你小的时候,那叫一个调皮”

    王钦若一说起王靖小时候的事情,话匣子就完全打开了,王靖也只好在一旁听听,不想打扰老爷子的兴致,在这样三妻四妾正常且合理,去青楼都合法的宋朝,身为一品大员的王钦若却只生了一个独子,就是王靖那个没有见过的便宜老爹,而他也是王家唯一的独苗。

    换句话说,现在王钦若已经把王家全部的希望都放到他的身上了。

    待王钦若说完,王靖才试探着问道,“老爷子,这次北征皇城司调动第三军的事,是不是您在背后搞了鬼?”

    “什么叫老夫搞鬼,”王钦若很不满意这个说法,“你以为朝廷是老夫开的,想调动哪里就调动哪里么?”

    “老夫只是跟枢密院的寇大人说了一下罢了。”

    王靖:“”(有区别么)

    “不过,今天早朝后,寇准这老匹夫还在老夫面前夸奖你呢,说你年轻有为,以后一定大有前途啊,呵呵。”

    王钦若看着面前的一副乖宝宝样子的王靖,越看越喜欢,寇准是什么人,那可是在朝廷之中数一数二的脾气火爆人物啊,并且眼光颇高,能够得到他的夸张,尤其又是自己的孙子,能不让王钦若感到满意吗?

    “对了,听说你现在和寿春郡王走的很近?”王钦若押了一口茶,忽然问道。

    “在北征中寿春郡王调到后勤辎重那边,正好孙儿也在那里主管记账”

    王靖毫不隐瞒,将这其中的过程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出来。

    “靖儿,自我大宋开国以来至今,皇室赵族一直人丁兴旺,可就到了陛下这一代,接连几个皇子都相继夭折,现在陛下只有三个皇子,本来寿春郡王那边是有打算派一些人去暗中协助的,却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正好让你碰到了,原本老夫也只是想让你历练历练罢了,唉,人算不如天算啊。”

    言谈举止之中,王钦若的遗憾尽显无疑。

    王靖有些不解:“这早遇见和晚遇见有什么区别么?”

    “你小子懂什么,”王钦若白了他一眼,说道,“陛下这三个皇子注定有一位要登基大宝的,而现在隆王赵佑、信王赵祉、寿春郡王赵祯这三位皇子,以寿春郡王赵祯最为像真宗陛下,虽然看上去不为陛下宠爱,但帝王心谁又能猜得出来。”

    “现在隆王赵佑和信王赵祉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已经开始公然在朝堂中拉帮结伙,结党营私,眼睛里根本容不下任何能够威胁到他们的人,如果此时寿春郡王冒出头来,一定会引起两方势力的打压,倘若在这个时候去他那里,非但不能帮助他,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的。”

    “也就是说”

    王靖忽然知道王钦若想要说的是什么了,现在宋朝太子之争,就如同赌博一样,谁手中的牌最深,谁更容易笑到最后,如果先把自己的大牌都亮了出来,到了最后反而不好出牌了。

    更何况宋真宗此时正值壮年,看样子随随便便再活个二三十年也问题不大,这个时候争夺太子之位实在是有点早,而王钦若可能就是想把自己当做一颗暗棋,但没想到阴差阳错的摆到了明面上,无形之中贴上了寿春郡王的人这个标签,明显会被各方面势力盯着,看来以后自己少不了麻烦了。

    “姜还是老的辣啊。”

    王靖看着眼前正一脸淡定喝着茶的王钦若,心中不得不佩服,能够在能人辈出的宋朝坐上一品大员的这个位置,老爷子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好像被王钦若说中了一样,第二天午时前,宫里来了人,要将王靖带到皇宫里,说宋真宗要见他。

    崇政殿

    宋真宗赵恒上下打量着面前的王靖,曹彬曾数次在他面前提起他,大加赞扬,之前曹彬还从来没有如此赞誉一个人,所以赵恒特意派人叫了过来,想看看曹彬口中的“宋朝霍去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王靖之前只是在文德殿最后面远远的看到宋真宗赵恒,这也算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宋真宗真颜,不免有些好奇,并没有太多的忌讳。

    他俩你看看我我看你。

    一老一少两双眼睛眨巴眨巴彼此对视了许久

    赵恒登基以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如此直视他了,这让他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