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入红楼-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靼傩眨拇Ψ稚ⅲ却缶兆撸阌种匦率鹌熘摹!�
贾宝玉看完,心中也对白莲教的策略甚为佩服,这不明显是游击战吗?这个白莲教头领倒是有些智慧。
除了这些官方记载的大事件,其他的信息基本也没有。
放下书,门外传来一阵嬉闹声,贾宝玉心道:定是晴雯几人回来了,想到袭人还在休息,便走出书房。
晴雯,玉钏几人也刚刚进院,一见贾宝玉顿时都喜出望外道:“二爷何时回来的?也不打发人跟我们说一下。”
贾宝玉嘘了一声,小声道:“袭人生病了,你们小声一点。”
“她的架子倒是比主子还大。”晴雯脸上的喜色消失,转而是冷冷的说道,不过声音也明显小了几分。
贾宝玉迎上前笑道:“你们一个个不都是比我这主子架子大?”
“上次在清虚观中你受到惊吓,二爷不也亲自照顾你?你的架子哪里小了。”一旁的玉钏调笑道。
晴雯听了,心中欢喜,少见的没有去反驳玉钏。
“你们几个去哪了?怎么这时候才回来。”贾宝玉问道。
“我们去林姑娘那找紫鹃玩了,因今个姑娘们都在那里,很是热闹,我们就多呆了会。早知道二爷回来就早点出来了。”玉钏有些懊恼道。
“你可真不害臊。”晴雯‘呸’了一声笑道。
“我就是这样,怎么了。”玉钏趾高气扬道。
见两人又要斗嘴,贾宝玉急忙打断道:“林妹妹他们在干什么呢?”
“好像是在商量开始社,具体的,我们倒是也不太清楚。”玉钏答道。
“开诗社?如此热闹我倒是要去瞧瞧。”贾宝玉笑道。
“那二爷可要快些去哦,我们回来时都已经开始了一会儿了。”玉钏道。
见玉钏如此说,贾宝玉跟几人交代一声,便出院直奔潇湘馆去了。
第94章 祭祖()
出了怡红院,穿过长长的廊坊便到了潇湘馆的门口,进了大门,只见院子中紫鹃,莺儿等几个大丫鬟都在屋门口,一见贾宝玉到了,都笑着向里面通报道:“二爷来了。”
接着上前给贾宝玉问了个好,贾宝玉向众人点点头便进到屋内。
房间中,黛玉,宝钗,探春,迎春等尽皆在屋中坐着,一见贾宝玉来了,都起身相赢,宝钗笑道:“今个不是当值的第一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呢?”
“就是第一天,这边只是交接了一番,所以回来的就早了。”
“刚才听晴雯几人说,你们要开诗社,怎么都不叫上我呢?”贾宝玉笑道。
“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我们这边还没商量定呢,你可就来了。”探春笑道。
“噢,大家是怎么商量的?说出来我也听听。”贾宝玉道。
一旁的黛玉笑道:“本来我是准备开个诗社,今个都邀请她们过来商议,不过大嫂嫂说,再过半月都要到中秋了,因此便想着到时候赏月之时再开岂不热闹,因此还没定呢,你来了也听听你的意见吧。”
贾宝玉顿了顿道:“如此到中秋节也好,到时候也可以把云妹妹叫过来,大家赏完月之后便在一起热闹倒也有趣。”
“只怕到时候老祖宗,夫人等都在,咱们倒是不方便了。”迎春有些担忧的说道。
迎春向来不喜多说话,这次发言倒是让众人都看向她。
见众人目光都转移到自己身上,迎春也是害羞的低头道:“我也是提一下子,具体还是看你们的意见。”
“二姐姐说的不错,到时候不行咱们单独在开一个?”宝钗说道。
贾宝玉思索片刻笑道:“如此却是太浪费时间,依我看我直接去央求老祖宗,老祖宗定会应允,父亲那边也平素喜爱诗词,现下我也不是胡闹,料来他也不会阻拦,就这样定了。”
众人皆知宝玉最近在贾家的地位越来越高,有时候连贾政也会听他的话,听他如此说都道:“如此甚好,有你出马定然无事。”
众人又商议一番,才算定下。
忽的外间通报说晴雯来了,众人都调笑道:“宝兄弟(宝哥哥)你倒是很忙啊,这边才刚来一会儿,晴雯可都找来了。”
话音刚落,晴雯便匆匆忙忙的进来,给众人请了个安,走到贾宝玉面前道:“刚老爷打发人过,让您道前院的荣禧堂去,说是东边大爷,大老爷都在呢。”众人听了,心知定然是有要事,因此都急忙催促贾宝玉前去。
贾宝玉告别众人,直奔荣国府的荣禧堂去了。
很快便到了大厅门前,进了门,只见贾政,贾赦,贾珍,俱在厅上坐着,一见宝玉过来,都笑道:“今个交接的还算顺利?”
“还算顺利,兵部那边舅舅亲自让人办的,倒是也没费太长时间。”贾宝玉回道。
众人也知道王子腾在兵部任职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侄子,贾宝玉进来一一给众人请过安,问道:“父亲,不知道您叫孩儿过来有何要事?”
贾政也是满脸的笑容,自从那次打过宝玉之后,宝玉也是越来越优秀,甚至目前还被封为正六品的指挥使,可谓是大大给自己长脸,以往自己出去与同僚相会,别人问起自己的儿子,基本上没啥可说,甚至还有些尴尬,不过最近越来越给自己长脸,自然是意气风发的。
见宝玉相问,笑道:“先坐下吧,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今个你舅舅那边打发人过来说,皇上最近批他假了,中秋过后要回咱们祖地金陵祭拜,问问我们的意思。”
一旁的贾珍也补充道:“咱们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刚才也和两位叔叔商量过,毕竟咱们这些年也没有回去祭祖,既然这次王家都回去了,咱们自然也不能落后。”
贾宝玉早上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但这背后的秘密自然不能现在说出,便假装不知的问道:“是让我也回去祭祖吗?”
“正是,你自小也没去过祖籍,正好趁这个机会回去看看,况且你最近大大给我们贾家争光,也承蒙祖宗保佑,自然应该回去一趟。”
“另外,这边我们商议,东边让你珍大哥去,咱这边就让你和你琏二哥一起去。家中这些事情由我和你大伯看着。”贾政满脸笑容道。
贾宝玉自然没有什么异议,点点头道:“如此自当听从父亲的安排。”
贾政满脸笑意的点点头道:“其他的一些事情,我们还需跟你舅舅商议,到时候你一切听他的便好。”
事情商量完毕,贾珍道:“这边既然决定了,自然要去给老太太说说,今个正好宝兄弟也在,不如咱们现在就去。”
贾珍一说,贾政和贾赦也都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怕他们说让宝玉回去,怕老太太不舍得,毕竟这一去也得需要好长时间呢,不如趁贾宝玉在,他的话老太太还能听。
想到此,贾赦点头附和道:“如此甚好,咱们这就去老太太那吧。”
见众人都同意,四人便起身,朝贾母的住处走去。
很快到了贾母的住处,自有丫鬟前去禀告。
四人刚进到屋内,便听贾母笑道:“今个是怎么了,往常一个都见不到,说来倒是都来了。”
四人急忙叩头请安。
贾母道:“快些起来吧,今个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下首的贾珍出来道:“回老祖宗,今个王家派人来说要中秋过后回金陵祭祖,我们三人合计咱们也多年没有回过老宅,便想着也借此机会回老家一趟。”
“金陵?”贾母喃喃念叨两边,神色也透漏出一丝伤感,说道:“转眼间我也快六十年没回去了,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见到玄武湖旁边的景色。”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向往之色。
贾政等三人听了贾母的话,一时也都无法回答,其实要说回去也容易,只不过老太太年纪颇大,若在路上出个好歹,那可真是一世的骂名了。
“老祖宗若想回去,不如等来年开春,咱们慢慢回去也就是了,不过前提是老祖宗得注意身体,身体棒棒的才行。”贾宝玉上前笑道。
“唉”贾母叹了口气道:“金陵毕竟离的太远,旅途奔波,我怕是身体受不了,也就是一时感慨而已。”
“刚才你们说回去祭祖,自然极好。我没什么意见,不过就是老宅那边的亲戚,朋友都要备上厚礼,可莫要失了礼数。”
贾政回道:“自然,这些母亲放心。这次准备让贾珍,贾琏和宝玉三人代表贾家回去祭祖,我和大哥在家中照看。”
贾母听到贾珍和贾琏也没什么反应,听到贾宝玉也去,说道:“路途这么遥远,玉儿就不要去了吧。”
贾政三人见贾母如此说,心中暗道果然,皆着贾政说道:“孩儿想着金陵毕竟是咱们的根,宝玉最近有出息也有赖祖宗保佑,因此才让他跟随回去。”
贾母听了,便双眼微闭,似在思考。
贾宝玉也上前道:“平日里听老祖宗说过咱们老家,说过玄武湖,我还没看过呢,这次真好有机会,老祖宗就答应我吧。”
“况且我也可以代替老祖宗回去看看,到时候讲给您听,岂不更好。”
好一会儿,贾母睁开眼道:“也好,那就让宝玉回去吧,不过要多多安排人保护,若是出了差错,我可不依你们几个。”
贾政三人松了口气,忙道:“(母亲)老太太放心,我们定然安排妥当。”
第95章 贾母的关怀()
见贾母突口,贾政三人松了口气,要是贾母执意不让贾宝玉离京,他们还真是丝毫没有办法。毕竟百善孝为先,在贾家现在只有史太君的辈份最高了。
“母亲(老太太)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我们这就下去了。”贾政三人齐声说道。
贾母点点头,见三人依次退下,便让贾宝玉坐到自己身旁,一把搂入怀中,满脸慈爱道:“不知不觉我的宝玉也长大了,只是外面当官毕竟不比家中,遇到事情不要慌张,要沉住气,这样才能解决。”
感受到贾母情真意切的关怀,贾宝玉也是打从心底的感谢贾母,顿了顿笑道:“老祖宗放心,孙儿定然给您争气,一定要重新振兴咱们贾家。”
“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人啊都是到老了才知道一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只是过眼云烟。”
“况且像咱们家,虽说目前权势不大,但一般人等也不敢随意欺负,说富贵,咱们家也够了,你在外也莫要太过费心。”贾母说道。
贾宝玉何尝不想安安静静的当个富贵闲人?每日和园中姐妹作作诗,吃吃喝喝。但要知道贾家的富贵可不能保持长久,若是自己不改变,怕又是跟书上写的“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老祖宗放心,孙儿知道了,不过您也要保重身子。”
见贾母兴致有些低沉,贾宝玉又笑道:“老祖宗刚才我们在园中商量,今年的中秋节准备开个诗社,大家一起玩闹,岂不热闹?”
“诗社?”贾母摸了摸贾宝玉的头笑道:“这都是你们年轻人玩的东西,我这老太婆连书都没读过多少,哪里懂得作诗?”
“老祖宗可别骗人,你以前都跟我讲过,你年轻的时候不是在诗会上遇到爷爷的?”贾宝玉道。
说起贾代善,贾母满脸的柔和之色,仿佛是回想起年轻时与贾代善相遇的场景,好久才笑道:“也罢,既然宝玉你喜欢,咱们就都坐在一起边赏月,边听你们作诗,我虽然老了作诗不行,但鉴赏的能力还在,我就当个裁判吧。”
贾宝玉听得贾母答应,心中也满是高兴道:“到时候有老祖宗在定然会更加热闹了。”
又陪着贾母聊了会天,见天色暗了下来,贾母自然留他吃过饭再走。
很快用过饭,因见贾宝玉没有带丫鬟过来,贾母便吩咐一旁的鸳鸯让她去把宝玉送走。
告辞了贾母,贾宝玉便和鸳鸯一同出去,身后自然跟着几个打灯的小丫鬟。
说起鸳鸯自然能想起鸳鸯抗婚的故事,在红楼中也唯有鸳鸯这个丫鬟敢于直面阶层的压迫,她的反抗精神恐怕是红楼中众多女性当中最突出的。
不过来这个世界后,贾宝玉和鸳鸯的交集并不多,今个见鸳鸯心不在焉,满腹心事,刚才甚至差点摔倒,贾宝玉便问道:“鸳鸯姐姐可有什么心事?说出来看我能不能以帮帮忙。”
鸳鸯脸上犹豫了一会儿,道:“二爷多虑了,我能有什么事情,还是快些回去吧,老太太那边等会还得我伺候呢。”
贾府中每个人都知道贾母是一刻也离不开鸳鸯,若非太过疼爱贾宝玉,这么晚贾母也不会让鸳鸯出来。
见鸳鸯如此说,贾宝玉暗自摇摇头,既然鸳鸯不愿意说,贾宝玉自然也不会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