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入红楼-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乌队长好像有些问题,你看他听到您的呼叫居然不出来,莫不是咱们中计了?”铁勒身边刚才出声的人大惊的说道。
铁勒此时也是有些拿不准,小声低头道:“你去让前面的弟兄们四处看看有无埋伏,让后面的兄弟守好城门,莫要真被骗入瓮中。”
城楼上,李武推了推贾宝玉道:“将军,他们好像开始怀疑我们了,赶紧动手吧。”
贾宝玉点点头道:“事到如今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动手了,传令让沈大哥那边动手。”
话音一落,城楼上的军鼓瞬间响了起来。
“你不是廖青?”下面的铁勒听到这鼓声瞬间觉得有股不祥的预感,忙朝着上面喊道。
一面朝贾宝玉喊着确认,一边又吩咐下面的人速速退往城外。
铁勒现在心中很是慌张,未曾想自己这边如此小心翼翼,居然还是中了他们的埋伏,到底廖青去哪了?眼前这人是谁?到底是谁设的计?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一瞬间想到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保证安全退出去,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城楼上的贾宝玉,看到突勒的骑兵想要缓缓地往后退,心中冷笑一番,现在醒悟不是太过于晚了吗?虽说此次不一定能将他们全部歼灭,但是十之八九还是要完的。
“铁将军,此次乃是我送给你的一份大礼,还请你收下,以后切记万万不可再打我大华的主意了。”贾宝玉朗声道。
随着他这一声的落下,城楼下街道上瞬间爆发一声巨响,如石破天惊一般,突勒骑兵也被这突然的巨响,变故所吓倒,马匹四散而跑,受伤的士兵则是哀鸿遍天,往下看去,四处飞射这火光,突勒骑兵好像是身处火海一般。
贾宝玉看着这惨烈的景象,心中也是不好受,可是战争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铁将军,他们居然在底下面埋的有火药,现在队伍四散,命令无法传递。”
铁勒咬了咬牙,大声喊道:“全军听令,后队变前队,给我撤。”
铁勒这一声怒吼,让原本混乱的突勒骑兵有了一瞬的稳定。
但是贾宝玉步这个局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让他们轻易的逃跑?
双手一挥对身旁的沈谆道:“沈大哥,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
沈谆笑了笑:“将军放心,刚才的爆炸,仅仅是小意思,重头戏还在后面呢。”
说着,挥了挥手,原本埋伏在城墙上的弓箭手,神机大炮,都露出了头。
“兄弟们,接下来就看我们的表演了,给我都瞄准,揍这些狗崽子。”
满城墙的大华士兵也都兴奋的大声怒吼,声音直传九霄。
第337章 告别()
原本就四处逃窜的突勒骑兵又被城墙上埋伏的弓箭手一轮射击,更是死伤无数,喊杀声,火光声,哭泣声,厮杀声响做一片。
城楼上。
李武阔步走到贾宝玉跟前,满脸喜色的道:“将军,咱们大获全胜,此次当属我大华近十年来最大的胜利了。”
贾宝玉看着满地的尸体,听着满城的哀嚎声,心中原本的兴奋也是消去了大半。
虽说这时战场,但贾宝玉还是忍不住的同情这些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发生战争,那么就不知道有多少的家庭会面临着家破人亡的结局,不论大华也好,突勒也罢,最终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命令士兵将城中的尸体打扫干净,这些突勒人也将他们安葬了吧。”
“是,将军。”李武也多少也能猜到点贾宝玉的心思,因此自然也没有多问。
打扫完战场,一宿也未能睡着。
第二日清晨,便听外面传报道:“周大帅来了。”
贾宝玉慌忙带着李武等人前去迎接。
一见面,周泰满脸喜色的对贾宝玉道:“宝玉,你果真是个打仗的料,昨天的事情办得很好,有了这次的打击,突勒人昨夜便都撤退,眼下怕是早早都回到草原上了。”
“大帅谬赞了,多亏了您的信任,否则怕也是没有这么大的胜利。”
这话贾宝玉倒也不是谦虚,若是没有周泰的鼎力相助,怕是连廖青那伙人都抓不住,更别提这场胜利了。
“还是你指挥有方,我看你不如留在我身边吧,我看你天生就是打仗的料子,与你祖父荣国公也是十分相似,一样的有勇有谋。”周泰道。
一旁的李武,胡一刀,沈谆等听了周泰这话,顿时脸上都露喜色,忙在一旁道:“将军,你就听从周大帅的建议吧,我们还想跟着你,咱们一同杀敌,这样多好了。”
贾宝玉则是拱了拱手推辞道:“周伯伯,小子这也是误打误撞,算不得真正的本事,何况祖母她年事已高,又不忍我在外面奔波,这次还是说我去南方舅舅那,才让我出来的,因此还是算了吧。”
听到贾宝玉说起贾母,周泰顿时也不好再往下说了,原本他就对贾家有所愧疚,此刻更是不忍违背史太君的意思。
“也好,史太君也年纪大了,早就听说他最疼爱你这个孙子,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我身边这几位,胸中都有韬略,还望周伯伯以后能多多提拔他们,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贾宝玉笑道。
“哈哈哈”周泰大笑了几声道:“刚才我再来的路上还跟一旁的人提起你手下的这几个干将,果然各个了得,此次他们立有大功,升官加爵自然不在话下,这个你不用担心。”
“还有一件事情,因为关系重大,在信中没有跟伯伯您提起,现在当面却还需要跟您说清楚。”
“难道是廖青的事情?”周泰道。
贾宝玉点点头道:“正是,前两天他被我识破之后,直接自杀了,我当时也没注意,这是我的疏忽。”
“此事怎么能怪你?”
“唉。”
周泰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若不是从你口中得到他是忠顺王的人,并且还是这次倒卖军械的重要贼犯,我还真是不敢相信。”
“廖青他从十几岁参军就待在我的身边,这些年也是战功赫赫,没想到居然是忠顺王的人,真是可怕,想想要是不被你发现,将来还不一定要闹出什么乱子呢。”
“到时候我可正是无颜面对陛下,更加无颜面对大华的百姓了。”
“周伯伯勿用多想,此事原本也跟你无关,忠顺王毕竟权倾朝野,出现他的人倒也不算太过意外。”
“好了,不说这事情了。”
“传令三军,今个要好好地犒赏下他们。”周泰吩咐道。
一整天的时间,阳关内洋溢这欢快的氛围,所有的士兵俱都开怀畅饮,如同过年一般的热闹。
阳关的一处大院落内,贾宝玉,周泰等人未在酒桌上。
周泰举起酒杯高兴道:“昨晚的胜利乃是我大华这么多年来未曾有的,在这里咱们共敬一杯,祝愿我大华兴盛繁荣。”
“干。”
。
酒过三巡,贾宝玉起身道:“周大帅,此次我来边境破案,多亏了您诸多的帮助,在这里我敬你一杯。”
说完一饮而尽。
周泰满脸笑意道:“都是自己人,何须如此客气?”
然后贾宝玉又满上一杯,对在座的将军道:“第二杯,还要敬在座的各位将军,昨夜若不是你们奋勇当前,怕是也没那么容易胜利。”
在座的将军纷纷大声叫道:“贾大人客气了,都是为国效力。”说完也都一饮而尽。
“第三杯,敬昨夜死去的大华将士,就是因为我们大华有这样悍不畏死的儿郎,我们才能打败贼寇,打败所有进犯我大华的敌人。”
“犯我大华者,虽远必诛!”
“犯我大华者,虽远必诛!”
。。
声音经久不息,回荡在阳关的上空。
酒宴散罢,贾宝玉独自来到周泰的房间内。
“周伯伯,我准备明天要回京了,此次的事情也算圆满的完成,现在特意来向您告别。”
“这么急就要走了?何不多留几天?”
“此次离家二个多月,心中甚是挂念家中,何况再过半个月也都到了新年,我想回去陪陪家人。”
“是啊,又一年过去了,只怕过完年,这边关又要不太平了。”
“伯伯,你的意思是?”
“突勒既然有了那些军械,就不会白白的在草原卧着,只怕等来春还要有战事哦。”
贾宝玉也暗自点了点头这次虽然歼灭了一部分突勒骑兵,但是下次只怕会有更多的突勒骑兵前来,也不知道还要死多少的人。
见贾宝玉默然,周泰笑了笑:“宝玉你不必担心,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在这边境和突勒人打的仗多了,不用担心。”
“回去替我向史太君问安,就说我若有机会也会去看望她的。”
“宝玉记下了,相必有祖父的故人来看,祖母也会很高兴的。”
“故人?”
“只怕我还配不上。”周泰坚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
第338章 离开()
从周泰处离开,贾宝玉便又一一与胡一刀,李武,沈谆等几人告别。
他们三人当然也是万分的舍不得,但是也大多明白贾宝玉的心思,自然也没有多劝,都言晚上好好喝上一杯践行酒。
除此之外,接下来的一下午时间,贾宝玉则是跟亨利好好地谈了番话,主要的内容就是让他尽快将西方的一些东西运过来。
而在贾宝玉的支持下亨利也是购置了货物,这趟也能赚的满盆载钵,自然是满口的答应。
其实在前几天,茗烟早就陪着亨利将货物购置完毕,只是因为突勒犯边,这才没有离开,他在城中等的也很是焦急,这下得知可以走了,也是满怀的开心,激动。
晚上与李武几人把酒言欢,一醉方休,饭桌上每个人好像都喝醉了一般,话说的比较多,当然贾宝玉也能听出他们三人的意思,无非是想让贾宝玉留下来,舍不得他离开。
但是贾宝玉天性不喜打仗,自然也没有应承他们。
一宿无话。
第二日清晨,薛刚茗烟二人早早地就收拾完了东西。
贾宝玉带着薛刚,茗烟,林远三人一同出城。
因昨天说好,今个不必相送,几人也没做停留便直奔城门口。
此时天色尚早,城门口也不如以往那般热闹。
刚出了城门,便见李武,胡一刀,沈谆三人早已在城门口等候,依稀还能看见衣服上的霜。
想来几人也在此等候多时。
见贾宝玉出来,三人忙迎上前道:“将军!”
“唉。”贾宝玉叹了口气道:“昨日不跟你们说出发的时辰,就是不想让你们相送,谁知道反倒是让你们在此枯等半日,受尽风霜之苦。”
胡一刀挠挠头笑道:“不碍事,原本每日也起的早,今个也是跟平常一般起来的,只是训练的地方变了而已。”
“今日虽然暂别,但也有相见之期,等哪日你们回到京城,咱们在大醉一场。”
“一定一定。”李武道。
说完,又让人从一旁拿出几杯热酒,分别递给贾宝玉等人后道:“将军,这酒我们一直在温着,此时喝正好抗寒,希望您一路顺风。”
贾宝玉接过这温热的酒杯,心中也是一暖,与众人一饮而尽道:“几位大哥的情义我记下了,咱们后会有期,你们若是在这里有什么麻烦,或遇到困难,只需要来信一封,我定然会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别的话不多说,我们走了。”
说完拱了拱手,与薛刚,茗烟几人一同上到马上,快马朝远处奔去。
李武三人看着贾宝玉等消失在视线之中,良久,这才转身回到城内。
回去的心情自然和来时的不太一样,没有来敦煌时的忐忑不安,一路上四人除了睡觉吃饭便一直在马上赶路,行程自然也是极快。
回想起这么长时间未曾给家中带过书信,贾宝玉心中更是归心似箭,也不知道老祖宗知道自己来边境了没。
若是知道家中只怕是不得安宁,估摸着自己的父亲贾政要为自己背不少的黑锅。
。。。。。。。。。。
京城,荣国府,贾母处。
此刻屋中站满了人,有贾政,王夫人,薛姨妈,黛玉,宝钗,三春等。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本再过两天就是春节,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家中最为热闹,最为喜庆的时候,此刻贾母屋中却是充满的一股浓烈的火药味。
只见贾母在上首,板着脸冷冷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两个多月都过去了,宝玉还没回来?难道送个信需要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