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入红楼 >

第125部分

醉入红楼-第125部分

小说: 醉入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子风笑道:“在下当时偶然得到此联,之后却再也对不上来,今个说出来也算是有些为难贾大人,若是对不上来,我便再换上一个。”

    贾宝玉道:“多谢苏大人,不过在下确是已经有了,倒是不用再换了。”

    “哦?”

    苏子风满脸讶然的看着贾宝玉:“贾大人有了?”

    贾宝玉笑着点点头道:“正是。”

    “贾大人果真才思敏捷,如此在下就洗耳恭听了。”

    “苏兄这个上联让我想起以前去过的一间寺庙,名曰‘大佛寺’。”

    “我就对‘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不知苏兄觉得可算工整?”贾宝玉笑道。

    苏子风低头沉吟了片刻,拍手笑道:

    “极为工整,贾大人果然才思敏捷,在下佩服佩服。看来前几日在金殿前贾大人连破突勒两大难题也并非偶然之事。若得闲定要与贾兄再次讨教,到时候贾兄莫要推辞。”说完,便独自退到座位上去。

    在场的众人见贾宝玉不过盏茶的功夫便都对出如此工整的对联,各个也都对贾宝玉的聪敏,心中敬佩。

    “刚听苏学士的对联,心痒难耐,老朽也有一联,不知道贾大人可愿意赐教?”从座上又起来一人。

    贾宝玉循声看去,正是刚才为难自己的梅正,见他不怀好意的出言,贾宝玉道:“还望梅大人出题。”

    梅正摆摆手道:“不急,不知道刚才贾大人说的话可还算数?若是答不上的话。”梅正拉重声音却再也不说下去了。

    贾宝玉心中冷笑一声,看来这老小子还是贼心不死,说道:

    “在下若是答不上自然会亲自向陛下辞职,这个你不用担心。”

    梅正心中冷笑了一声道:“老朽非是这个意思,不过贾大人如此说,想来也是胸有成竹,我这也就直接说题目了。”

    一句话直接堵死了贾宝玉的退路,贾宝玉扫了梅正一眼道:

    “还请梅大人出题。”

    梅正思考了会儿说道:“一乡二里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胆大。”

    说完,笑吟吟的看着贾宝玉。

    满堂人一听顿时各都满脸的震惊之色,这对联比上一个还要刁钻,从一到十居然全部都包含在内。

    贾宝玉刚听完便想到前世看过的星爷在唐伯虎点秋香中与‘对穿肠’比试的那个场景,想到那对穿肠就是因为这个对联被气得口喷鲜血,不由的笑出了声音。

    梅正还以为贾宝玉对不上来,故意拖延时间,他可是对自己这个对联非常自信,这乃是他年轻时候偶然间想出来的,虽然之后自己也尝试着对过,但是却不尽如人意,因此自然也不相信贾宝玉片刻之间能说上来。

    “贾大人笑容满面想必是有了,还请说出来让大家评论一番。”梅正道。

    “梅大人好眼力,居然看出来我已经有了,真是高明。”

    梅正犹自不相信,还以为贾宝玉是在虚张声势:“如此还请贾人大赐教。”

    贾宝玉看也不看他,直接说道:“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梅大人,小子这可还对的工整?”

第250章 醉仙楼摆酒() 
翰林院,后堂的正厅中。

    此刻在场每一个翰林学士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们每个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文采上从未服过旁人,但是贾宝玉接连对的两个对联让他们不得不震惊。

    对联自古以来便是华夏文人喜爱的一种比试方式,他们也经常和好友一起对对联玩乐。

    刚才苏子风和梅正的两个对联不敢说前无古人,最起码也算是比较难得题目。

    但是眼前这个比在场所有人都小的年轻人居然轻易就对出来,并且还如此完美。

    梅正此时的脸色更加的难看,这个上联自他偶然见做出来之后,一直没人能对上来,他对此也很有信心,没到贾宝玉张口便出来了。

    好一会儿,上座的徐帆拍手赞道:

    “工整之极,贾大人果真才思敏捷,老朽自己也都自愧不如。”

    “院正大人谬赞了,小子这也是误打误撞,怎能和您相提并论?”贾宝玉谦虚道。

    见贾宝玉如此知道好歹,徐帆对他的印象也是越发的好了,看来这个年轻人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如此人才,进翰林院也不算辱没了翰林两字。

    堂中众人本来还有对贾宝玉有看法的,见贾宝玉连破两题,顿时目光也变的稍微和善了起来。

    徐帆看了梅正一眼,顿了顿道:“单凭此两联,便可看出贾学士有着真才实学,并不像外间传说那般全是靠祖宗的蒙阴,今日我看就到此为止吧,以后有的是机会切磋。”

    徐帆此话一出,证明他已经放弃试验,贾宝玉也完全可以入翰林院,顿时都纷纷起身向他祝贺。

    “王兄,昨日你不是也准备的有问题向贾大人赐教?难道不准备出来了吗?”

    满堂人正在向贾宝玉祝贺的时候,梅正突然说道。

    众人的目光又转移到了徐帆右侧边的一个中年人身上,众人也都认识,梅正口中的王兄,乃是翰林院左院正王礼,此人在翰林院中素来有威望,因此见梅正说起这,都纷纷的看着王礼。

    昨日商议之后王礼确实自己也准备好了问题,

    可是今个见到贾宝玉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居然将如此困难的两幅对联对出,心下自然也起了惜才之心。

    况且前几日他亲眼见到贾宝玉在金殿前大扬大华国威,便笑着说道:

    “梅兄说的哪里话,昨日我是准备了道题目,不过想来贾学士连你所出的绝对都能轻易答出来,我的问题自然也不再话下,因此我的问题就免了吧。”

    “况且徐院正已经说过到此为止了,以后贾学士也就是咱们的同僚了。”

    贾宝玉听后,拱手谢道:“如此多谢王大人了。”

    王礼笑着摆了摆手。

    梅正此时见大势所趋,心知今个也奈何不得贾宝玉,狠狠的瞪了一眼贾宝玉,也不再说话。

    这时徐帆上前笑道:“好了,今个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中午我在醉仙楼摆酒请客,一来为刚才老夫的失礼之处向贾学士道歉,二来也为他庆祝。”

    在场众人听了俱都欢声雀跃,要知道徐院正平素极少请客吃饭,能与他同席吃饭,自然能加深感情了,因此各个也都点头赞同。

    “院正大人客气了,小子着实不敢当,我本就是小辈,即使庆祝也该当我请诸位同僚才是,如何能让院正大人破费?”贾宝玉笑着说道。

    说实话今个还真得感谢徐帆,若是他一本正经的乱找麻烦,自己还着实会头疼一会儿呢。

    “小子哪里那么多话,还跟老夫争了起来,莫不是欺负我老人家没你贾家的钱多?”徐帆道。

    见这老头突然变脸,贾宝玉也是一怔,没想到院正还有这一面,贾宝玉顿了顿。

    紧接着赶忙道:“不敢,不敢。”

    这时站在一旁的苏子风笑道:“贾兄就莫要推辞了,院正大人对外是一副老古板的模样,但是对咱们却是跟外面不同,严肃时能将人吓死,有时候自然也是和蔼可亲的。”

    说完又凑到贾宝玉耳朵边道:“贾兄,机会难得,吃咱们院正大人一顿饭可不容易,错过了怕是再也没有了。”

    贾宝玉微笑的点了点头。

    “苏小子,我看你最近是闲的很,居然还编排到老夫身上说了,今个你留在翰林院继续编写史书,就不用去了。”徐帆看到苏子风鬼鬼祟祟的编排自己,不由的怒道。

    “院正大人,可别啊,大家都去了,留我一个人多孤单了,况且我好久也未开荤了,可别撇下我啊。”苏子风赶忙说道。

    众人听了均都哈哈大笑,贾宝玉则是怔怔的看着苏子风,这前后转变也太大了,刚才还是翩翩书生的模样,这怎么突然画风就变了。

    更令他目瞪口呆的是,苏子风见徐帆不搭理自己,立马上前抱住徐帆的大腿道:

    “院正大人,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乱说。”

    徐帆见苏子风耍起了无赖,顿时脸上也有些挂不住,赶忙往前快走了两步,见苏子风又跟了上来,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好了,先起来吧。古人说‘不吃嗟来之食’你这样子哪里有半分学士的风度?这若是让外人看到了,不把我们翰林院笑死?”

    “院正您不留下我了吧?”苏子风还在地上坐着问道。

    “下不为例,这次就饶过你了。”

    在场的翰林学士俱都哈哈大笑,但苏子风却毫不在意的从地上爬起,拍了拍身上的土,又恢复刚才翩翩公子的模样,好像刚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一般。

    徐帆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这苏子风学识,眼界,气度,涵养各个都好,就是这个脾气,真是

    这一系列的转变,让贾宝玉更是开了眼界,这还是大华学子一直盼望进来的翰林院吗?

    这还是翰林院学士吗?我怎么觉得有些像耍无赖?贾宝玉这样想到。

    “好了,先去把手头的事情给弄好,等会咱们一起去醉仙楼。”徐帆道。

    众人登时欢呼雀跃,四散离开,本来热闹的正堂,瞬间冷清了下来。

第251章 危机解除() 
众人走后大厅中只留下了徐帆和贾宝玉。

    徐帆道:“贾小子刚才的试验之事你不会怪罪老夫吧?”

    贾宝玉恭敬道:“不敢,院正大人此举乃是为了翰林院的名誉着想,小子再是不懂事,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

    “你能这样想极好,代善兄有你这个孙子真算是后继有人,你小小年纪,能有此成就,还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很是难得。”徐帆道。

    “院正大人认识祖父?”贾宝玉问道。

    徐帆笑了笑:“自然识得,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又有哪个没见过代善兄的风采?”

    “当年你祖父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弱冠之龄便帮助先帝扫平内乱,驱逐外敌,之后有辅佐陛下治理天下,真可谓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说起贾代善,徐帆的脸上闪出了莫名的神采,看向贾宝玉也露出了一丝关爱之色。

    “只恨小子出生的晚,未能聆听祖父的教诲。”贾宝玉道。

    “你也不错,听说过你在南方力挽狂澜的事迹,果然是年少出英雄啊,与你们相比,我们这些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确是也快不中用了。”说到这徐帆重重的叹了口气,好似在缅怀过去的时光。

    “院正大人老当益壮,我看活个几十年是没问题的。”贾宝玉笑道。

    徐帆摇了摇头道:“小子,你可知道陛下让你来翰林院得目的?”

    见徐帆话风一转,贾宝玉顿了顿道:

    “还请院正明示,小子也曾经细想过,但是着实不知道陛下此举的用意。”

    “你说目前咱们大华最大的隐患所在何处?”徐帆问道。

    贾宝玉想了一想说道:“现今境内白莲逆贼已平,最大的隐患当在外部,几十年的和平生活,大华自上而下弥漫一股奢靡之风,如此怕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外部便会出现问题。”

    听了贾宝玉的话,徐帆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小子也是胡说,若是错了还望院正大人指点。”

    徐帆摇头道:“你说的不错,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是一国之人都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下,确实会出现问题。”

    “不过眼下最大的问题却非是在外,外面的敌人再是凶残,只要大华人齐心协力也总能抵御。

    怕就怕在于内部,想想当年五胡乱华的时候,不就因为咱们自己再内斗,如此才让外族人有机可乘了吗?

    从古至今能看的到的敌人不可怕,最害怕的便是在你背后捅刀子的人。

    陛下让你来翰林院的目的便是让你多些资历,将来也好委以重任。

    要知道,自大华建国以来,所出的阁老,尚书等朝廷大员十之八九便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而你一没经历过科举,二来又年纪轻轻,陛下即便想要提拔你,却也难为众命。”徐帆说道。

    听了徐帆的解释,贾宝玉总算验证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他自己何尝没有想过原因,只是一直苦于无法印证,这时听到徐帆的话,心中自然有些激动,这意味着来红楼这个世界,最大的危机暂时不会降临了,自己也不用每日担心抄家之祸。

    徐帆见贾宝玉听了自己的话,还是面色平静,心中暗自点头,这小子果真不同,真有乃祖父的风范。

    “虽然陛下看中你,但是你应该或多或少也知道,朝中还有更多不希望你上位的人,却也不能骄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